《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日本師團一敝
日本師團一敝
作者:李碧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9-15 瀏覽次數:7830
與“師團”“旅團”等鮮有出現相對應的,是日本的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兵團”“部隊”這樣奇怪的單位。更有甚者,日本當時的新聞報道,包括日軍的正式文件中,經常將某一師團的番號略去,直接用一個字代替,例如“鯉兵團”“楓兵團”“玉兵團”等,讓對日軍不太了解的人看后一頭霧水。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的新聞報道中,經常會在日軍師團的番號前面加上師團長的名字,以示強調,例如“板垣第五師團”,甚至干脆簡稱為“板垣師團”。而日本國內的報道在這方面則顯得比較混亂,大部分情況下日本報道不會出現“師團”字眼,偶爾出現時一般會在師團番號上加上一些地名,例如“廣島第五師團”,1939年之前,直接將“第五師團”稱為“廣島師團”的情況也不少見。
與“師團”“旅團”等鮮有出現相對應的,是日本的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兵團”“部隊”這樣奇怪的單位。更有甚者,日本當時的新聞報道,包括日軍的正式文件中,經常將某一師團的番號略去,直接用一個字代替,例如“鯉兵團”“楓兵團”“玉兵團”等,讓對日軍不太了解的人看后一頭霧水。
番號有玄機
造成這種報道混亂的原因,主要是日本軍隊在所謂“保密防諜”方面偏執的要求。在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方為了防止外國間諜通過分析日本國內的新聞報道,推測日軍各部隊的駐地和規模等情報,專門要求媒體在提到日本的師團和旅團時,以“兵團”替代,與之對應,聯隊和大隊稱為“部隊”,中隊和小隊則稱之為“隊”。
以日軍師團長姓名代稱其指揮部隊的方式,日本軍隊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時期就在使用,理由主要也是給中國方面的情報人員分析日軍編制制造困難。隨著中國全面抗戰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日本部隊在中國戰場遭遇重創。日本媒體為了粉飾這一情況,經常將遭到重創的部隊“包裝”成以一當十的勇武部隊,為了突出指揮官的高明,日本記者經常會用大隊(團級單位)指揮官的名字來命名“某某部隊”。而日軍在官方文書中,則通過加上指揮官姓氏來區別“常設師團”和新編成的“特設師團”。例如在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聯紅軍重創的第二十三師團,屬于“特設師團”,在日軍的文件中一般用師團長小松原道太郎的名字命名,稱為“小松原兵團”。
不過,日軍很快發現,用指揮官名字來命名新部隊會帶來很多麻煩。尤其是面對中國抗日武裝的猛烈打擊,不少日軍部隊損失慘重,指揮官被撤換甚至被擊斃,部隊代稱也只能跟著變換,以至于很多基層日軍官兵自己也弄不清本人是隸屬于“鈴木部隊”還是“小林部隊”。為了統一和規范各部隊的代稱,日本陸軍在1940年頒布的《1940年陸軍動員計劃令細則》中,詳細規定了各級部隊的代稱編制規則。
首先,對于師團和旅團級別的部隊,統一授予一個單一漢字的代稱,即所謂“兵團文字符”。這項舉措受到了大部分師團的歡迎,但1937年以前就存在的常設師團卻并不滿意——它們的特權被取消了。
實際上,日本陸軍最初的師團級單位是“鎮臺”。1888年鎮臺被廢止,改編為最初的7個師團。日俄戰爭之后,日本陸軍單位基本維持在20個以下。這些師團分別對應日本國內的十余個師管區。由于其后日本陸軍師團總數不斷發生變化,師管區總數也隨之變化,但各師團的兵源籍貫卻穩定下來。于是各部隊就根據兵源和駐地給自己起了和地名相關的代稱。例如第十八師團,因為最初駐扎在久留米,因此也被稱為“久留米師團”。
不過以所在地代稱部隊,仍顯得啰唆,各師團私下約定俗成了最初的單字“兵團文字符”。例如駐扎在天皇身邊的近衛師團,自稱為“宮”;駐扎在廣島區域善于登陸作戰的第五師團,自稱為“鯉”;最初由北海道駐屯兵改編而來的第七師團,自稱為“熊”。最有意思的代稱,要屬駐扎在大阪的第四師團“淀”。
第四師團當初挑選“淀”作為代稱,主要考慮是淀川從大阪穿過,也有如魚得水的含義,算是吉利的詞語。而大阪在日本歷史上最出名的事件就是德川和豐臣政權之間的大阪攻城戰,傳說導致豐臣政權崩潰的紅顏禍水恰巧名叫“淀君”。這樣一來,其他日軍官兵看不起大阪城的少爺們,私下常常將“淀師團”解釋為“淀君的師團”。
1940年當日本陸軍為各師團和旅團制定“兵團文字符”的同時,也為下級部隊制定了代號規則。各聯隊、大隊等,在所隸屬的師團或旅團的“兵團文字符”后面,加上3到5位數字組成的編碼,作為各部隊的“通稱番號”。為了避免在基層官兵中造成混亂,日軍規定各部隊通稱番號中的數字部分是永久不變的,如果所屬部隊隸屬發生變化,只修改第一位的“兵團文字符”。
“鄉土部隊”體制
日軍之所以要在國內建立師管區,向各部隊補充籍貫相同的兵源,主要是為了建立“鄉土部隊”,希望同鄉關系能夠增強部隊的凝聚力。
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陸軍的兵力一度擴展到76個步兵聯隊的規模。為了保證每年為這些步兵聯隊補充足夠的兵源,《昭和二年兵役法》將日本全國劃為16個師管區,每個師管區負責為4-5個步兵聯隊補充人員。因此日本陸軍各聯隊的人員大致來自同一地區,這也造成了日本陸軍的各師團和聯隊帶有濃厚的地方風格。由于兵員來自同一家鄉,日本國內將師團和聯隊稱為“鄉土部隊”。在現實中,“鄉土部隊”確實有利于提升官兵間的凝聚性。而且,各師管區也能通過宣傳相應“鄉土部隊”的作戰情況,來推動征兵工作。
但是,隨著日本陸軍在中國戰場遭到中國抗日軍民的迎頭痛擊,“鄉土部隊”體制也在日本國內造成了許多風波。以日本陸軍的第三十四步兵聯隊為例,它由靜岡縣人編成,1937年9月被運到上海登陸。僅僅過了兩個月,該聯隊就有1248人被擊斃,2046人負傷。1937年11月5日第一批被擊斃日軍的遺骸運抵靜岡,在當地掀起了巨大的怨憤。當時擔任第三十四聯隊聯隊長的田上八郎娶了位39歲的東京媳婦,盧溝橋事變后,東京媳婦特意搬到靜岡,準備和“鄉土部隊”的軍屬們同甘共苦,結果成為當地人發泄憤怒的目標。據報道,田上八郎家的玻璃幾乎每天都會被砸,即便在門口安排了憲兵,仍然有大量恐嚇信被投入院中。田上八郎的夫人不堪忍受被逼瘋,于1938年自殺身亡。
此外,日本研究者也發現,“鄉土部隊”一定程度上導致日本各師團間配合和溝通始終不夠順暢。例如來自日本東北地區仙臺、福島和來自九州熊本、鹿兒島等地的兵員,分屬第二和第六師管區,由于這兩地民風淳樸而彪悍,與大城市出身的東京周邊第一師管區和大阪、神戶及周邊第四師管區的“少爺兵”格格不入,在配合作戰時,主官們會私下調侃對方的口音,而基層官兵之間因斗毆導致被禁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部隊分層次
國內的媒體和研究者經常會提到日軍某某師團是“甲種師團”,某某師團是“乙種師團”。實際上,日本陸軍特別喜歡在部隊中分出三六九等,從明治維新建立第一批步兵聯隊開始,就分出了近衛聯隊和鄉土聯隊。由于日本總人口有限,不可能經常性維持一支龐大的常備軍,因此日本陸軍建立了“常設師團”,作為陸軍的基干部隊。從日俄戰爭到20世紀20年代的西伯利亞出兵,日本陸軍的“常設師團”一度增加到21個,但最終熬過山梨軍縮和宇垣軍縮的只有17個師團。
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后,日本陸軍提出了《1938年度動員計劃》,在計劃中將17個常設師團稱為“甲種師團”,并要求盡快以常設師團為基干,編成13個“特設師團”,即“乙種師團”。
隨著中國戰場戰況的發展,日本陸軍的兵力日漸捉襟見肘,而且很多裝備也被證明并不適合中國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因此在1941年11月22日,日本陸軍頒布的動員計劃中正式將陸軍師團分為三等,即第1、第8和第10等為“甲等常設師團”,番號在50以上的為“乙等常設師團”,番號在100以上的為“特設師團”。
從編制和裝備情況上看,無論是“甲等常設師團”還是“乙等常設師團”,均下轄兵種齊全的步、騎、炮、工、輜、化學和摩托化搜索部隊,但“特設師團”沒有野炮聯隊和裝備汽車的搜索部隊。此外,由于“特設師團”主要在中國戰場執行反游擊任務,作戰形式主要是小股部隊的遭遇作戰,作戰環境則多為山地和丘陵,因此“特設師團”的“丙等山炮聯隊”實力甚至超過“甲等常設師團”的山炮部隊,而“丙等輜重聯隊”在總兵力上僅為常設師團輜重聯隊的1/3。
雖然“特設師團”建立時間較晚,但由于這些師團基本以留在日本國內的留守部隊為基干組成,因此各部隊中都有一些此前擔任教官的老兵油子,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新兵在老兵的幫助下反而能夠更快學會如何在戰場生存。同時,“特設師團”也不是日本陸軍中裝備和戰斗力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