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全程強化監督引導服務見奇效——萬盈鎮人大助力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全程強化監督引導服務見奇效——萬盈鎮人大助力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作者:孫加永 張玉霞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0-09-17 瀏覽次數:7822
“老李,我剛才拍了一組照片,還有一段文字介紹發你微信了。你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這戶型滿意不?”近日,在位于鹽城市大豐區豐華街道希望小鎮的房產超市,鹽城市人大代表、大豐區萬盈鎮文達村黨總支書記李興祥和村民李天照通起了電話。鑒于一些農民出行不便,且子女忙于工作,李興祥充當起了“看房代理人”。在他的動員下,已有12名農戶進城實地看房,其中5人繳納購房首付款,正抓緊辦理相關手續。
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抓手,也是順應群眾期盼、補齊民生短板的必然要求。萬盈鎮人大強化系統思維,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全程強化監督指導,組織人大代表調研座談討論,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工作,助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為當地群眾進成入鎮購房排憂解難。針對該鎮部分農戶進城入鎮購房,但又不愿將農村房屋退宅還耕的實際,該鎮人大通過研究探索可通過以下途徑和辦法對此項工作加以改進和完善。
不拘一格講政策 喜氣洋洋住新房
步入益民新型農村社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幸福之路蜿蜓通達到戶,小小庭院盛滿宜居滋味,128戶村民陸續告別老宅,齊聚在此棲居。路燈上、草坪里、屋墻上,隨處可見棉花印跡,萬盈男耕女織的悠悠農耕史呼之欲出。正在張羅著一家人晚飯的朱翠蘭道出了自己的幸福:“這里環境好,住得很舒坦,飯后還能出門健健身,這就是我想要的晚年生活!
朱翠蘭是益民新型農村社區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原先的老宅雖然風雨飄搖40余年,但畢竟有著深厚的情結和記憶,老人起初不愿退出,只想就此度過余生。鎮人大代表、村監委會主任蔣連芝三番五次登門拜訪,不厭其煩地做老人及子女的思想工作,最終贏得了老人的理解和配合。今年初,朱翠蘭喜遷120平方米的新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農房改善工作既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前期規劃、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到項目推進,每一個環節都考驗著人大代表和基層干部的能力和初心。為了讓村民自愿退宅還耕,享受到政策紅利,該鎮人大代表配合鎮村組干部聞風而動,分工到戶,尤其加強對舊房危房住戶等重點對象的政策宣傳,與他們促膝長談到下半夜也不足為奇。“進城能補多少、進鎮能補多少、進社區有哪些補助”,針對農戶關心的這些熱點問題,該鎮人大代表積極創新政策宣講方式,充分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農戶算好算細經濟賬,讓老百姓心中有本“明白賬”、退宅不擔憂。該鎮人大在宣傳文化部門的配合下,以快板這一“ 接地氣”的形式開展政策宣講,僅用2天時間就編排好快板節目,并錄制成視頻分享到各村微信群、抖音等視頻平臺,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從益民新型社區開工之日起,該鎮人大代表、益民村原黨總支書記吳金云就參與其中,見證著該社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成長”過程。目前,益民一期已建成交付,分房到戶128戶,部分居民已入住。二期工程規劃建設262戶,已開建100戶, 8月30日竣工交付。他表示,來自各村的農戶之所以能短時間內響應退宅還耕號召,入住新型社區,離不開人大代表和各級黨員干部身體力行的示范帶動。
沈灶村的駱正芹等6名人大代表和黨員積極參與征地問題矛盾化解,多次登門做相關農戶思想工作,保障了沈灶新型農村社區順利建設。
人大代表帶好頭 普通群眾爭上游
萬盈地處大豐東南角,351省道和陳李線穿境而過,距離白駒高速口僅有20分鐘車程。即便坐擁如此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空前優惠的政策扶持,該鎮仍然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鼓勵農民進城入鎮購房,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和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截至目前,該鎮有意向進城入鎮購房農戶共計374戶,已簽訂退宅協議145戶,簽訂購房協議81戶。
“這個小區環境優美,戶型設計合理,周邊配套也很齊全,可以考慮哦!”前不久,人大代表沈連華乘坐該鎮安排的看房大巴車來到房產超市,在再三比較后選定了一處心儀的房子,趕忙與遠在外地的子女進行微信視頻連線。緊跟著他身后的是鄰居邵桂英。她坦言,一開始自己并不想進城購房,后來沈連華隔三差五地來做動員,幫助算經濟賬、長遠賬,打消了她的種種顧慮。“我心想,到城里買套房,以后孩子還能繼承,挺好!”
針對在外經商務工農戶無法統一集中回豐看房的實際,該鎮人大建議黨委政府創造性推行“代理看房”模式,由各村村組干部收集整理意愿戶詳細信息,并與他們加微信好友保持聯系。村組干部到房產超市代理看房時,借助微信與意愿戶進行實時溝通,讓身在外地的意愿戶實現“云選房”。六月底,鎮人大代表考察團隨看房團來到房產超市,輾轉多個樓盤后,與六里村四組村民駱興玉進行微信視頻連線,詳細介紹為她初選的優質房型。據了解,在外打工的駱興玉今年多次收到鎮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發來的微信,得知家鄉正鼓勵農民退宅進城入鎮購房,且購房補助政策十分優惠,她毅然決定退出自家老宅,進城物色新居。
人大助力獎補扶 引領富民增收路
農房改善既要讓群眾搬得進、住得好,更要幫助他們富足口袋,實現“安居樂業”。近年來,該鎮人大建議鎮黨委、政府引導當地農民堅持走農旅文融合發展之路,依托萬豐綠茵現代農業園區精心打造“農旅文”特色基地,使農田變美景、園區變景區,催生了“美麗經濟”,也為新型農村社區居民帶來了“家門口就業”的機遇。
在此之前,該鎮人大建設政府對進城入鎮的農民提高獎補標準,補貼購房契稅,優惠購房貼息貸款,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農民進城入鎮購房后保留享受各項惠農政策、保留經濟合作組織成員身份、保留土地承包權。加大配套力度,提升服務功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做到功能齊全。內有公廁、圖書室、健身房、警務室、休閑娛樂場所,配套物業等項目。設施配套,做到水電、燃氣、電話、廣播電視、網絡配套設施一步到位,生活垃圾、污水集中處理,并達標排放。綠化、亮化、美化一步到位。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合理配套小菜地,規劃農機具(小農具)集中停放(存放)場所,配套建有停車位、車庫和停車場等。
“居住環境好,工作穩定度高,好日子越來越有奔頭!”村民姜玉鳳感慨道。她先前在益民村種有21畝田,去年她將承包田流轉給農業園區后,搬進了益民新型農村社區。經人大代表介紹,她來到萬豐綠苗現代農業園區打工,現在每個月能拿到3500元。無獨有偶,在人大代表的牽線搭橋下,朱高林、朱永高、張汝清、王曉明等村民也紛紛進入工業園區,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每個月工資均在4500元左右。
益民村村民朱高林與土地打交道40余年,是個名副其實的“老農民”。后來,恰逢鎮工業園區征地,他主動退田搬入新型農村社區。人大代表走訪中得知老朱生活拮據,便介紹他到工業園區里的旺星紡織有限公司打工。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如今搖身變為一名工人,每月4500元的工資令他十分滿足。他說:“是農房改善的好政策,讓我實現了從農民到工人的轉型!”
眼下,在萬盈鎮工業園區、農業園區以及度假休閑區就業的社區居民已達數百人,人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其中經人大代表和黨員干部引薦實現就業的農戶就達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