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軼事記趣 > 風靡華中的歷史劇《甲申記》誕生記
風靡華中的歷史劇《甲申記》誕生記
作者:張愛東 單德馨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6期 日期:2013-10-29 瀏覽次數:7849
1945年5月4日,在蘇中公學附近安豐固晉首演的歷史劇《甲申記》,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日本投降后,前線劇團重新獻演《甲申記》,后又在如皋演出,一時影響極大。 《甲申記》能成功演出,是前線劇團的藝術工作者團結一心、一絲不茍并充分發揮藝術才能的結果,劇中反映的歷史悲劇,至今依舊具有防驕反腐的教育意義。
李闖王(阿國飾)
強強聯合 打造劇本
1945年5月4日,在蘇中公學附近安豐固晉首演的歷史劇《甲申記》,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年前的3月,郭沫若寫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著重分析了明朝滅亡和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最終失敗的原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毛澤東在寫于同年的《學習和時局》中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為了貫徹黨中央的指示精神,教育干部群眾,蘇中區決定排演歷史劇《甲申記》。時任蘇中公學副校長兼教育長的夏征農成為主要組織者。他主抓學校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視和熟悉文藝工作。為了把復雜的史實以戲劇的方式表現出來,他親自掛帥,與吳天石、沈西蒙一起,研究劇本的創作主題、藝術構思,并為該劇的排演嘔心瀝血。
吳天石,時任蘇中公學政文教育主任兼宣教科長,是南通才子,曾執教南通女師,古文功底深厚,善于詩詞。沈西蒙是《甲申記》的主要執筆者,他在部隊長期從事戲劇工作,曾在話劇《日出》中演過潘月亭等重要角色,創作過《重慶交響曲》等劇本,既有舞臺演出的實踐,也有戲劇創作的經驗。雖然對于歷史劇的創作尚屬初次,但他接受重托,置身于僻靜之處,旺盛的創作熱情如同炎炎火苗,藝術才思滾滾而來,執筆點墨編織劇情,描繪了一幅風云際會的歷史畫卷。
除創作劇本外,吳天石和沈西蒙同時也是歌詞作者。作曲沈亞威在音樂創作上涉獵很廣,此次配曲從民間音樂、宮廷音樂中吸取了營養。插曲潛心配合劇情,或氣勢雄偉,或華麗優美,或悲愴凄婉,為演出增色良多。后來,《迎闖王》《征潼關》《圓圓曲》等插曲在根據地廣為傳唱。
經過創作者的精心構思,最終,五幕歷史劇《甲申記》采取對比手法,以李自成為首的義軍與昏庸君主崇禎之間的斗爭為主線,以在勝利面前昏昏然、飄飄然的義軍骨干劉宗敏、牛金星與保持清醒頭腦的李巖、宋獻策之間的斗爭為副線,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藝術塑造,生動地描述了闖王失敗的歷史教訓。
夏征農后來回憶道:驕則必敗,是李自成留給我們的教訓。驕傲產生了三種惡劣傾向,一是輕敵,二是以統治者自居,作威作福,三是荒淫腐化。這雖是300年前的事情,但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甲申記》演出能取得成功,并在群眾中產生廣泛影響,首先得益于劇本創作的成功。
前線劇團 精心排演
受命擔任演出重任的前線劇團,創建于1945年,匯集了蘇中軍區、蘇中公學的藝術人才,由蘇中公學校委會領導。由于蘇中是敵后抗日根據地,地處江淮河海的前線,加上劇團此前曾演出過蘇聯名劇《前線》,因而正式定名為“前線劇團”。前線劇團行政、業務領導骨干的配備相當強。團長邵鐘,原是蘇中公學總俱樂部主任,早先就是新四軍挺進縱隊戰地服務團的領導干部之一。演員大都來自上海等地,或是在根據地有過演出實踐經驗的文娛骨干。當時,處在敵后艱苦的農村環境里,排演時間還不到兩個月,要演出5幕歷史劇,確實是困難重重的。夏征農要求劇團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因陋就簡,因地制宜”的精神,破解排演中的一道道難題。
3月初,劇團便調集演員,決定邊創作邊排演,寫出一幕戲,就油印發給演員,邊對臺詞,邊分幕分場排演。這可忙壞了導演王嘯平,他與舞美商討舞臺的布景裝置,設計演員的行動路線,處理演出的節奏、戲劇的高潮。來一幕劇本,大家就在校部附近一個小廟里排演一幕。
演員自然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戲份重、臺詞多的演員,不僅要迅速背熟臺詞,更要在人物的藝術創造上花費一番功夫。阿國、汪歲寒(飾李闖王),周均(飾李巖),關友文(飾宋獻策),吉風(飾牛金星),茹辛(飾劉宗敏),歐陽濤(飾崇禎皇帝),駱勛、陳野民(飾王承恩),茹志鵑(飾長平公主),陳均、顧絳(飾陳圓圓),蘇平(飾洪承疇)等出演的都是重頭戲。為了演好這些重要角色,演員們主動參閱明末的史料和小說、連環畫中的人物形象,并從京劇、淮劇和地方劇中的舞臺形象中尋找靈感。
歷史劇對演員的臺詞要求較高。為了使演員的音調、節奏與其動作、臺步相和諧,導演煞費苦心,還令有歷史劇演出經驗的演員對新演員進行逐字口授,使詞句聽上去流暢有韻味。為了使臺詞更易于觀眾理解,劇作者在與演員的合作下,將臺詞改得盡量生活化、個性化,而演員也通過精研臺詞一步步抵達角色的內心,曾有觀眾贊嘆說:“這樣的對話真有歷史劇的味道。”
舞美、燈光的任務也很繁重。他們要進行舞臺設計,置景片、畫景片,還要搭臺(一般演出都在野外,或搭土臺,或搭木臺),要在樹干上掛大幕、天幕、邊幕。涂畫,裝卸,爬竿,樣樣不能少,還要把汽燈一盞盞點好,掛在大幕兩側的木桿上。天幕前后要懸掛頂燈,舞臺邊沿要安裝腳燈,不僅如此,他們還要用彩色玻璃紙不時調整變換色彩。演出中要在短時間里換景,演完后還要卸景片、拆臺。
負責舞臺效果和道具的同志,本著“能借就借,借不到替代”的思想,到處搜羅道具。《征潼關》一幕中需要擂鼓助陣,他們向廟主求援,借來3個有半人高的大鼓,還自制了十幾個鼓錘,一打起來,3個大鼓齊鳴,氣勢雄偉,震人心弦。
服裝組、化妝組以女同志為主。演話劇不能用“髯口”,她們就找了一些黑色和花白色的毛線,用梳子梳理好,化妝時隨時選用。朝靴可以自制,但服裝只能去借。她們不僅要借一般服裝,而且要借龍袍、蟒袍、八卦衣等“行頭”。大家每天打聽“線索”,有時外出10多里地,千方百計去商借。借來了服裝,可朝服里沒有墊肩不行,大家就想辦法到校部供給科領來一批舊棉褲改一改墊上,演員穿上后便顯得十分魁偉。最復雜的是宮女的舞衣,需要到供給科領紗布,然后染成粉紅色、水綠色,最后再縫制。成衣后不僅合身,而且十分雅致,演員在腰間再系一飄帶,舞起來飄飄欲仙。劇組人員的工作作風充分體現了兢兢業業、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前線劇團合影(1945攝于東臺)
震撼演出 廣受好評
1945年5月4日,在蘇中公學駐地安豐固晉,劇團為蘇中青年代表座談會舉行了《甲申記》首場演出。中軍響號炮,戰鼓震山崗,
潼關夜色正蒼茫,黃河流水聲悲壯。
刀槍列成陣,弓箭森如林,
旌旗招展多鮮明,戰馬奔騰嘶向天。
不怕明將驍勇,不怕關山險峻,
沒有退后只向前,打下江山救百姓。
每當舞臺上傳出“嗵嗵”的號炮聲、“咚咚”的戰鼓聲和雄壯的樂曲聲時,臺下觀眾深受震撼,雄壯的戰歌聲激勵了根據地的軍民。而闖王義軍的興衰成敗,又引發了人們的沉思。
劇團隨后又為蘇中黨政機關演出,并在蘇中根據地連續演出10余場,獲得了普遍好評。不少觀眾看了這5幕大型歷史劇后,齊聲稱贊,“這是多年沒有看到過的好戲”。蘇中公學的校報校刊上還出了《甲申記》的演出特刊、專刊,刊登了《〈甲申記〉本事》、領導干部的專文和學員的觀后感,一時反響強烈。7月份,劇團還應邀到蘇北鹽城地區新四軍三師師部進行慰問演出。
《甲申記》風靡蘇中、蘇北兩大根據地,不僅使觀眾大飽眼福,深受教育,前線劇團也因此名聲大振。
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大家為八年抗戰勝利而歡呼。前線劇團也參加了大反攻的行列,在新解放區進行化裝宣傳、慰問演出、戰地服務等活動。不久,從江南北撤的新四軍部隊大批途經東臺,前線劇團重新獻演《甲申記》,后又在如皋演出,一時影響極大。
《甲申記》第三次獻演,是在1946年三四月間。那時在蘇中、蘇北、淮南、淮北4區基礎上建立了華中解放區黨政軍機構。蘇中軍區決定讓前線劇團重排《甲申記》,趕赴淮陰參加華中解放區文藝觀摩演出大會。《甲申記》在大會上連演兩場。會后,該劇團奉命改編為華中軍區政治部文工團。
解放戰爭勝利后,為繼承前線劇團的優良傳統,華東軍區直屬文藝團體編成“前線話劇團”、“前線歌劇團”、“前線歌舞團”。幾十年來,雖經多次整編,“前線”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甲申記》能成功演出,是前線劇團的藝術工作者團結一心、一絲不茍并充分發揮藝術才能的結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自古皆然。《甲申記》所反映的歷史悲劇,至今依舊具有防驕反腐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