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與時代同行 與改革開放同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與時代同行 與改革開放同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王清葆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12-02 瀏覽次數:7825
改革開放,是時代的最強音,是時代的主旋律。我們有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生的,經過了物資貧乏和改革開放后物資極大豐富前后的對比。
改革開放,是時代的最強音,是時代的主旋律。我們有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生的,經過了物資貧乏和改革開放后物資極大豐富前后的對比。有的同志是與改革開放同生同長的,沒有受過太大的苦,只是享受的多。不管如何,我們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進步的。回顧40年的發展變化,除了物質生活上的收獲外,更多的則是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要說這方面有什么收獲的話,那么就是一句話:與時代同行,與改革開放同步。
從毛澤東思想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
這個變化,也可以叫做從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仡?0年改革開放的進程,大家一個共同的感覺是:最重要的是思想解放,最難的是思想解放,變化最大的是思想解放,收獲最大的也是思想解放。改革初期,人們普遍被姓“社”姓“資”的思想禁錮著,“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人想不通,思想很壓抑。但經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教育,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精神狀態、思維方式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40年改革開放,首先是從思想解放開始的。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現在,社會主義經歷了三次大的飛躍:一次是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的飛躍。1516年托馬斯·莫爾撰寫了《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誕生。1846年以后,馬克思、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著作,實現了社會主義的第一次飛躍: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第二次飛躍: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創立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克服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錯誤,在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從理論發展為實踐。第三次飛躍,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體制開始僵化,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坍塌,15個社會主義國家垮了10個,而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成功,走出了一條嶄新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不僅挽救了社會主義,而且大大發展了社會主義。不知道大家是否認真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對中國特別是對世界究竟意味著什么?世界上可是有不少人在研究這個問題。去年底十九大召開的時候,美國的《時代》周刊和德國的《明鏡》周刊不約而同地在封面上用中文和拼音驚呼:“中國贏了”“醒來”。中國宣布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世界命運共同體,美國人則不信,認為這是在“和平演變”他們。中國的企業到美國投資或收購他們的公司,美國都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中國的基金會向美國學術機構捐點款子,他們就大聲驚呼中國人要“和平演變”他們。美國在人們心目中歷來是來者不拒,“大方”的很,現在怎么了?過去一直是我們擔心他們“和平演變”我們,現在反過來了。這說明,美國的西方民主的“普世價值觀”觀念被動搖,不是什么都是美國好;證明中國的路子是成功的,中國的模式是可信的,社會主義不僅沒有失敗,而且成了世界領頭羊。這個意義我們很多人沒想到。前些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時,美國人多次預言中國社會主義于某年某月垮臺。他們一直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但完全相反,中國社會主義不僅沒垮,反而越來越強大。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寫道:“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的崛起,關系到一切。西方習慣于這樣的思維,世界是它的世界,國際社會是它的社會,國際機構是它的機構,……普世價值是它的普世價值,……今后情況將不再如此?!?/span>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么成功的?首先在理論上取得了突破,從毛澤東思想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家還記得改革開放初期的狀況:首先是“兩個凡是”,毛澤東說過的什么都不能動。鄧小平以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魄力和勇氣,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恢復在中央的工作以后,想改革,但舉步維艱。所以小平同志很明白,要改革,首先要打破“兩個凡是”的束縛。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就是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然后在很長時間里反復論述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哪里,為什么不能走蘇聯社會主義的老路,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中國的國情是什么等等,這樣慢慢地人們的思想才開竅。以后又發展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統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科學理論體系,是我們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使共產黨不斷走向成熟和自覺。理論是實踐的先導,中國的改革開放每一步都離不開理論的發展,思想的解放和思維方式的變化。今后仍然是這樣。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發展,仍然要學習好、領會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上海浦東新區新四軍研究會會長顧國平在會上發言
從站起來向富起來、強起來的轉變
首先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過去新中國成立以來的30年,雖然人民政治上得到解放,但由于“左”的影響,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使國民經濟發展嚴重受到影響。鄧小平恢復工作重新到中央以后,改革開放的初衷就是解決貧窮的問題。1978年3月,他在主持國務院第一次會議的時候就說:“什么叫社會主義?它比資本主義好在哪里?每個人平均六百幾十斤糧食,好多人飯都不夠吃,28年只搞了2300萬噸鋼,能叫社會主義優越性嗎?”1979年他在東北視察期間還說:“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20多年還這么窮,那要社會主義干什么?”于是鄧小平同志果斷地引導全黨,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首先在理論上確立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發展生產力,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黨的首要任務,第一要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除了發生敵人大舉進攻,舉國迎敵的情況外,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搞經濟建設。這個理念確定之后,小平同志做兩件事,一是勾畫出經濟發展的藍圖,分三步走,到上世紀末,實現翻兩番;到建黨100周年時,實現小康;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實現現代化。另一件事就是,啟動改革開放。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改革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當時的政策就是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允許部分人、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這樣一搞,人們的發展積極性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魔幻般地實現了從窮到富,再到強的發展。開放前的1978年,GDP總量僅為3650億元,相當于2122億美元。到2010年,中國的GDP達到39.79萬億元,約合6.04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5.4萬億美元,一躍而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而到了2016年,我國的GDP達到74.41萬億元,約合11.19萬億美元,與美國的18.56萬億美元的差距越來越小,其他的發達國家,日本為4.93萬億美元,德國為3.46萬億美元,英國為2.61萬億美元,法國為2.46萬億美元,印度為2.26萬億美元。
對中國的這個發展,有幾點特別值得注意:首先發展速度快。美國1970年GDP為1萬億美元,到了2001年才達到10萬億美元,用了31年。中國2000年GDP為8.9萬億人民幣,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以后2005年達2萬億美元,2009年達5萬億美元,五年之后的2014年達10萬億美元。從1萬億美元到10萬億美元只用了14年。這一年日本是4.8萬億美元,不到中國的一半;印度2億美元,我們是印度的5倍。到了2017年,我國GDP已超過12萬億美元,等于2個日本,3個法國,4個英國,5個印度,6個意大利,7個加拿大,8個俄羅斯的GDP。今年將達到13.2萬億美元,超過整個歐元區19個國家的總和12.8萬億美元。2007年時,廣東省的GDP首度超過臺灣,當時許多人不大在意。次年,江蘇、山東兩省GDP也超過了臺灣。去年臺灣的GDP僅為廣東省的42%。同時,去年,深圳的GDP為2.24萬億人民幣,首度超過香港的2.15萬億人民幣。中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1年長達33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年均9.9%的GDP增長率,世界上都認為是個奇跡。世界專家認為,經濟增長不可能長期維持高速度。他們預測,從2013年到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平均應該是5%,從2023年到2033年平均應該是3.3%,都認為這是鐵率。然而中國創造了太多的“不可能”。按這個發展速度,也就是中國平均6%左右,美國2%左右,在不遠的將來,也就是到2024年到2030年這個時間段,中國就可以超過美國,都在20多萬億美元。再以人均看:1978 年人均GDP 只有381元,相當于222美元,世界倒數第二。而到了2016年,人均GDP53817元,相當于8865美元,居世界第69位,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
改革開放的核心就是要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圍繞著要不要搞、怎么搞市場經濟,黨和國家進行了最為艱難的探索,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有過流血的痛苦。
圍繞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40年改革開放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十二大(1982年9月)到十四大(1992年10月),到十六大(2002年11月),再到十八大(2012年10月),大體是四位領導人,一人兩屆,各十年時間。從主要文件的出臺來看,四個三中全會是標志性的。也就是“五個三中全會”中的四個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到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是改革啟動和局部探索的階段,先在農村搞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發展到在城市少數工廠搞試點,總的提法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承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第二階段,從十二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總結,最后在黨的十四大上提出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總目標,三中全會作出部署。第三階段,從十四屆三中全會到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建設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全面部署,在實踐中,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第四階段,從十六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改革不再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涵蓋社會、政治、文化、軍事以及生態文明等所有領域,一共七個方面。與此同時,改革也改變了過去那種“摸著石頭過河”,先試點后啟動的做法,而是習近平提出的“加強頂層設計”,積極穩妥地推進。在十八大到十九大的1800多天里,1500多項改革措施出臺,平均每6天有5項措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還成立了七個專項小組,將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定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分解為336項重要舉措,逐一確定協調單位、牽頭單位和參加單位,到目前為止,領導小組已召開37次會議研究協調落實。圍繞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黨、國家、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思維形式,無不打上市場經濟的烙印。
目前,市場經濟基本形成并不斷發育完善,出現了以公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嶄新局面,市場充滿生機和活力。據資料介紹,目前我國市場主體已達9000多萬戶,其中企業約3000萬戶,再加上兩億家庭經營的農戶和非城市工商戶創業者,形成了重要的微觀基礎。從企業來說,目前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54.9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73.1%,進入《財富》雜志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達82家。從民營企業來說,目前民營企業近2500萬家,注冊資本超過150萬億元,對國家的稅收貢獻超過50%,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比重均超過60%,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都超過70%,城鎮就業超過80%,對新增就業貢獻率則超過90%。上個月美國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兩天在線銷售額達79億美元,約合520億人民幣。而去年我國以“雙11”全網交易額2539.7億人民幣,是美國的5倍。
“摩天大樓”起源于美國,紐約和芝加哥可謂擁有摩天大樓的鼻祖級城市。但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是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全球共有1319幢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其中美國184幢,最高建筑是541米高的紐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中國579幢(未計中國臺灣),最高建筑是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全球摩天大樓落成數量2017年創下新高,達144幢,其中中國共建成77幢,美國僅為10幢。深圳從1996年高384米的地王大廈建成,如今共有61幢摩天大樓,且在建的另有36幢,僅2017年就建成12幢。很明顯,摩天大樓是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的象征。
報紙上有這么一個小資料:“一分鐘:中國發生什么?”一分鐘,33個新生兒誕生;一分鐘,20個新的家庭組建;一分鐘,26人走上工作崗位;一分鐘,35217名旅客出行;一分鐘,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46804G;一分鐘,網上商品零售額為1043萬元;一分鐘,快遞小哥收發7.6萬件快遞;一分鐘,移動支付金額3.79億元;一分鐘,“蛟龍號”最大能下潛50米;一分鐘,“復興號”前進5833米;一分鐘,“神威·太湖之光”運算750億億次;一分鐘,333萬元投入研究和試驗;一分鐘,生產汽車55輛;一分鐘,5288萬元貨物進出口;一分鐘,創造GDP1.57億元。中國的每一分鐘都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這是改革開放40年成就的中國奇跡,也是我們再出發的信心和底氣。
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等,是一批新技術的出現和運用,標志著這四個方面中國遙遙領先。我們過去很羨慕日本的新干線,殊不知,今天中國的高鐵里程達2.2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平均每年新增2400公里,幾乎和日本新干線的總里程相當。去年鐵路部門公布,有15億人次乘高鐵,平均旅程約1000公里,大約平均每人花400元錢,加起來就是6000億元收入。
浙江寧波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小湖在會上發言
從人治社會向法治國家的轉變
改革是為了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什么是市場?說白了,市場就是商品交換的平臺、場所,就如一個大的集市。在這個集市里,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平等交換的關系。能夠調節他們利益關系的,就是價格,而價格高低又是供求規律決定的,是一支無形的、看不見的手決定的。因此,在市場上,是價值規律起作用,而不能人為地干預;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產權的主體和不同產權主體之間的平等關系,而不能一方對另一方有什么特權。在這種情況下,交易越活躍,則市場越繁榮。反之,如果交易主體之間存在什么不平等,如強取豪奪,或政府搞什么干預,規定主體一方只能怎么做,這就不公平了,就大大影響市場交易。那么誰來保證市場的公平和平等呢?就是法律,由法律保證公平交易,平等買賣。因此,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發達的市場經濟,必須以健全的法治為保障。
我國是有幾千年封建傳統的國家,而在封建社會,雖然也有仁人志士提出法制的重要,但人治始終占主導地位,皇帝的話就是法律。新中國搞了30年,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治的問題,所以才有“文革”災難的發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強調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彪S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法制應運而生,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作為基本方略提了出來,并把過去的“法制國家”改為“法治國家”。1999年將這個提法寫進憲法。2012年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樣,法治就成了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商業談判、簽訂契約、解決糾紛等,都要靠法律來解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征程。
從閉關鎖國向全面對外開放的轉變
幾千年來,多數時間里中國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唯我獨尊。鄧小平同志以他獨到的世界眼光和時代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把開放與改革聯系在一起。鄧小平說:“一個對外經濟開放,一個對內經濟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對內搞活也就是對內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币虼嗽卩囆∑娇磥?,改革就是開放,包括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兩個方面。中國的對外開放,一方面允許外國資金和技術進來,一方面辦經濟特區。1979 年4 月,根據小平同志的倡議,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辦經濟特區。五年之后的1984年1月,小平同志又進一步拓展了思路,決定14個沿海城市全面對外開放1985年,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全面對外開放,形成了沿海經濟開放的前沿地帶。1990年中央決定創辦上海浦東新區。這樣,中國就形成了“沿海——沿江——沿邊——內地”,以及建立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等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先后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形成了“一帶一路”的開放倡議,直接涉及到沿線65個國家。2014年到2016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額達3.1萬億美元,占同期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對沿線國家的投資近500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十分之一左右。現在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過去中國需要世界各國的資金和技術,現在中國已從過去的跟跑、并跑至現在的領跑,世界也需要學習中國的經驗,需要中國的資金。應該看到,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全球市場的形成,進入21世紀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大潮流,突出表現為全球貿易占GDP比重不斷提高。然而,2008年達到頂峰之后卻出現逆轉即“逆全球化”。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世界進出口貿易額占GDP比重從2008年的51.9%下降至2015年的45.0%,下降了6.9個百分點。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了互利共贏。盡管國際貿易潮水回落,但中國的開放程度和開放態度一以貫之。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中國貨物進口額達到1.68萬億美元,占世界總量的10.0%,成為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對外投資額達到1457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完成營業額1541億美元;出境旅游1.17億人次,出境旅游消費超過1000億美元;出國留學人員達到52.39萬人,外國來華留學生達到39.76萬人。中國發展,就是世界機會。中國還能為世界做什么?未來5年,中國每年進口額將達到1.6萬億—1.8萬億美元,將成為140—150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每年對外投資額將達到1500億—2000億美元;每年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將完成營業額1800億—2000億美元;每年出境旅游將達到1.4億—1.7億人次,出境旅游消費將達到1100億—1300億美元;每年出國留學人員將達到60萬—80萬人,外國來華留學生將達到40萬—50萬人。另據《每日經濟新聞》10月23日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表示,2012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流量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截至2016年底,我國境外資產總額達到5萬億美元。在國內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開拓國際市場、發揮兩種資源優勢,成為我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選擇?!?016年,我國制造業對外投資達到290.5億美元,同比增長45.3%”?,F在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很多,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中國持有美國長期、中期和短期債券1.17萬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日本是第二,是1.07萬億美元。中國在其他各國的投資也越來越多。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敝腥A民族在本世紀的偉大復興,是戰后世界秩序的第三次重構,是世界歷史上最為深刻的一次戰略力量轉換,是中國與世界相互關系的一次重大調整,中國將譜寫世界歷史上輝煌壯麗的新篇章。我們對此應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新一輪全面對外開放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蘇聯解體以后,美國以它遙遙領先的綜合國力獨霸世界,形成了“一超獨霸”的國際秩序。隨著中國的崛起并參加全球秩序的治理,要打破舊的國際秩序,美國人把這叫做“修正主義”,于是中美之間圍繞著打破和維護舊的國際秩序將進行激烈而長期的斗爭。今年初,美國的三個很重要的文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審議報告》都把中俄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而且還把中國擺在前面,這將對新一輪的對外開放造成極大的影響。仁人志士都在獻計獻策。中央的政策很明確:第一,要以先進的理念為引領,也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不能再像前40年那樣韜光養晦,必須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一帶一路,全球政黨對話等,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響應和支持??偟睦碚撝笇Ь褪?/span>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二,妥善處理大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與美、俄、日、印、歐盟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美國,斗爭是絕對的,聯合是相對的,既斗爭又聯合。第三,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之路,要有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自己首先發展好,不受國際影響,絕對不能形成新的冷戰,絕對不能影響振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