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贊重獲新生的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
贊重獲新生的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
作者:陳其 責任編輯:趙建峰 來源:《鐵軍》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31 瀏覽次數:7837
雕塑——一群小好漢
1935年,新安旅行團成立于江蘇淮安,是第一支踏上征途宣傳抗日的少年兒童團體,被譽為中國革命征程中的一顆璀璨的明星。我為自己曾于1942年在蘇北抗日根據地成為新安旅行團的一員感到自豪。
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坐落在其發(fā)源地——淮安楚州新安小學旁美麗的月湖湖畔,早在2004年底就被評為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經過多年的努力奮斗,紀念館面貌煥然一新,原來低矮狹小的3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巧妙地改造擴大到1300多平方米。
館外廣場豎立著一座青銅圓雕——1939年春,周恩來在桂林親切看望新旅小團員的情景。拾級而上,“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十個金色大字,閃閃發(fā)光!紫銅的大門,顯得華麗而莊重。展廳正面高處懸掛巨大的電視屏幕,通過多媒體展示“九一八”、“一·二八”日軍侵略中國,新安旅行團誕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宋慶齡為新安旅行團歷史展覽的題詞。進門大廳右側一面墻,陳列著放大的毛澤東寫給新安旅行團的親筆信,傳統(tǒng)式的信紙紅色線框,豎線相間,一代偉人揮毫期盼!一動一靜,令人回想萬千。
序幕徐徐拉開,從展廳望去,一片空曠的庭院,綠樹襯托,潔白的《一群小好漢》仿石雕塑立在其中,親切和諧的場景,吸引觀眾步入展覽大廳。
進入序館,一幅頂天立地的巨幅浮雕印入眼簾,內容是反映新安旅行團在汪達之先生的率領下,背負著民族的希望,宣傳抗日的情景,即“一群小好漢,保衛(wèi)大武漢”!館內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照片。一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即1935年從淮安出發(fā)時一群小好漢的合照。設計師把它放大到極限,給觀眾強烈的視角沖擊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贊揚汪達之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新旅一群小好漢有這樣的良師,都親切地稱呼他汪爸爸。汪爸爸為人師表,一生清廉,無私奉獻,堪稱楷模!
觀眾緊隨陳列的歷史珍品觀看,不禁心潮起伏。1939年新安旅行團在桂林期間,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日軍空襲警報時,數萬群眾擁入巨大的七星巖洞內,向群眾演講宣傳抗日及教唱抗日歌曲。巖洞壁上的大標語是“敵人在轟炸,我們在上課!”顯得樂觀而有力。這里采用半景畫的藝術形式進行渲染,使你身臨其境。另一幅半景畫與巖洞辦學有異曲同工之妙,真實地反映了新安旅行團深入內蒙古草原為牧民放映電影,宣傳抗日救國的情景。
1941年新安旅行團奉命返回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從廣西桂林到蘇北路途遙遠,在周恩來的親自關心安排下,經過香港、上海等地下交通站掩護,旅行團分批轉移到蘇北。新四軍主要領導陳毅、劉少奇十分關愛旅行團,并號召組織10萬兒童參加抗日。新旅不辱使命,努力奮斗,結果超額完成了任務,組織了18萬兒童參加抗日活動。活躍在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兒童團,不僅抗日有功,而且成為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干部隊伍的預備隊。
展覽接近尾聲,新安旅行團緊隨人民解放軍向江南進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觀眾經過這一道狹窄的長廊,兩旁采用壁畫形式,朝霞漫天,大軍在前進,觀眾也融入其中,走到盡頭,面壁一幅巨幅油畫《拂曉》,這是新旅老團員、我國著名畫家肖峰的杰作。它反映了我軍解放上海后,嚴守軍紀,夜宿南京路,陳毅司令員和粟裕副司令員高興地視察部隊的史實,畫面人物栩栩如生,引人駐足。
在慶祝上海解放大游行的隊伍中,新安旅行團的腰鼓隊令人震撼!展覽廳內四面鮮艷的紅旗上,分別是放大的郭沫若、粟裕、張愛萍、江渭清的書法題詞,各具風采。我們衷心祝愿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永放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