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爸爸:我終于找到您了
爸爸:我終于找到您了
作者:劉繼業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1-21 瀏覽次數:7829
我的父親叫劉必富,江蘇濱海縣人。我出世后就沒見過他,兩歲時,又離開母親的懷抱,成了個無父可恃、無母可依的孤兒。
編者按:江蘇省國家保密局退休干部、新四軍后代、烈士遺孤劉繼業一生尋父,可是直到64 歲時,才如愿以償。只是,他千里迢迢追到遼寧省昌圖縣,面對掩埋包括其父在內的群英墓地時,根本不可能“面見”生父了。遺孤一生的找尋,帶著妻兒在父親墓前的內心表白,情深意濃,催人淚下。一篇《爸爸:我終于找到您了》,把人們帶進了接近英烈、敬仰英烈、緬懷英烈的意境之中;愿今天的人們不忘英烈,以革命英烈精神激勵我們投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勇往直前!
我的父親叫劉必富,江蘇濱海縣人。我出世后就沒見過他,兩歲時,又離開母親的懷抱,成了個無父可恃、無母可依的孤兒。見到人家的孩子不是父親馱著,就是母親抱著,可我卻是爺爺馱著、奶奶攙著,心中常生疑竇,便追問爺爺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媽媽呢?爺爺和奶奶總是哄我說:“爸爸出去要苦錢給乖乖用,出去苦錢了……”
幼年時的我,就是這樣過著白天找爸爸,晚上要媽媽的日子。有時常抱著別人的腿叫“爸爸”,鬧出許多令人既尷尬又心酸的笑話。
我長到四五歲的時候,才從大人們的口中朦朧地知道父親叫劉必富,是打仗時犧牲的。七八歲上學后,只知道自己是“烈屬”,卻不知其含義。每當我受人欺負時,就想到尋找父親的庇護。可是,我的父親在哪呢?朦朧中,尋找父親的意念在我心中產生。以后,我總是在猜測,父親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他真的死了嗎?他死在哪里啊?
由于家鄉地處偏僻,又逢兵荒馬亂的年代,父親沒有留下照片。那時候,每逢我見到村上趕牛駕車的人,聽到那清晰嘹亮的吆喝聲,心中不由蕩起一陣漣漪,父親可能就像他;見到鄉里挎盒子槍的干部,威武雄壯地走來,心中不禁暗自遐想,父親若在世一定也是這樣!白天的多思,成了夜晚的夢囈。我常常在睡夢中驚呼:“爸爸!爸爸!你來呀!”使得奶奶常常摟著我悲傷地哭泣。
自我懂事以后,我經常詢問村上的老人有關父親的事情,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要看你父親,就拿面鏡子照照你自己吧!你和他長的是一模一樣。”我問奶奶和親戚,她們也是這樣說:“你爸爸長方臉,尖下巴,五官端莊,眉清目秀,個子高、人稍瘦,挺拔英俊,走路很快。”從此,自小到大,我都注重自身的形象,模仿爸爸的樣子,衣服整潔,抬頭挺胸,行走如風,站立如松,常得到外婆、外公、舅爹、舅奶和村上人的夸贊。“知兒莫若母。”奶奶經常對我嘮叨:“你爸爸是個牛脾氣,犟起來十八頭牛都拉不回,他要做的事誰也阻攔不住。”聽了親人和莊鄰們的訴說,我對父親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我幼小的心靈上,“長大當兵,為父報仇”的志向深深地扎下了根。
自我上中學起,在東北當兵的二叔經常給我來信,不時地提到父親的情況,他說:“你要報的仇,我們幫你報了。你今后要好好讀書,長大為國家建設服務。”他還說:“1940年10月,八路軍五縱隊南下剛進濱海,你父親給地主家耕地把犁鏵耕壞了,要賠3塊大洋,被逼夜投八路軍五縱隊二支隊第五團,1943年3月在阜寧縣陳集、1944年5月在響水縣陳家港與日軍作戰時兩次負傷,1946年4月在四平保衛戰的馬家店戰斗中壯烈犧牲,時任東北民主聯軍三師八旅二十二團一營二連連長,年僅22 歲。”接著,他詳細介紹:“1946年4月9日早晨,四平保衛戰打響,他所在的二十二團在四平西南大興莊,阻擊號稱‘天下第一軍’的國民黨新一軍新三十八師一一四團。新一軍是國民黨王牌軍中的王牌,全部是美械裝備。我軍初次與他交鋒,全團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戰斗,激烈異常,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反復沖殺十多次,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才完成阻擊任務。14日,又與兄弟部隊包圍大洼、金山堡一帶的國民黨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師,猛打猛沖,大膽穿插,將敵人壓縮在十幾個村莊內,然后分割圍殲。15日拂曉,二十二團勇猛沖殺,首殲當面之敵,繼又猛攻金山堡,戰至16日清晨,大獲全勝,全殲八十七師。當天夜里,又協同兄弟部隊攻擊馬家店國民黨七十一軍九十一師之敵。七十一軍也是蔣介石的嫡系,全部美械裝備,火力很強,這又是一次硬仗,他就是在此時犧牲的。”
1984年,我到旅大警備區看望時任警備區參謀長的二叔劉兆時,他又一次當面詳細地介紹我父親的情況。他說:“馬家店是一個上百戶人家的大村莊,在四平西南方大約90里的交通要道口上。當時仗打得十分慘烈,在那個地區重創國民黨七十一軍九十一師。”
尋訪到父親參軍參戰的情況與犧牲地點后,我尋找父親墓地的念頭與日俱增。根據叔叔提供的線索,我打開地圖,認定馬家店在四平市西南方的遼寧省昌圖縣境內,但就是找不到。我只好多次發函托人尋找。因年代久遠,人事更迭,老人逝去,知情人難找。
一次,我與時任江蘇省民政廳廳長的張秉鐸同志晨練時談起此事,他深表同情,出于憐愛與責任,決心幫我查找,圓我50余年尋父的夢想。他指派一位處長,再三叮囑:一定要查找到。他們從全國電子地圖冊中,找到馬家店在遼寧省昌圖縣朝陽鎮境內。我欣喜若狂,激情難抑,當即致信朝陽鎮政府請求代為尋找。朝陽鎮的同志被我數十年尋父的殷殷之情感動,立即派人趕赴馬家店調查走訪當地干部群眾。當年參加掩埋烈士遺體的82歲老人李新,詳細介紹了三次部隊在此地大戰國民黨七十一軍的情況。他們立即復信并熱情邀請我去朝陽。
二叔聽說我要去掃墓,來信安慰并勸說道:“當時戰事緊張,部隊撤退后由地方群眾幫助掩埋,只有幾個集體群葬墓,無碑無文,你去能看到什么呢!”因我工作繁忙,當時未能成行。此后,這件事一直縈繞于心。作為人子,思念殷殷,緬懷切切。我毅然決定:退休后一定要去看看。
2010年清明前夕,經江蘇省民政廳優撫局局長嘉秀娟與遼寧省民政廳聯系,我帶著64年的夙愿,帶著妻兒及眾親友的敬仰、懷念之情,來到昌圖,來到馬家店。在起伏不平的丘陵上,高大的土堆出現在我的眼前,土堆上三棵高聳的青松傲然挺立,周圍是一尺多深的枯草在強勁的西南風中點頭搖曳……我來到群葬墓前,沉重地獻上鮮花,一下子跪倒在墓前,一聲撕心裂肺吶喊:爸爸!兒子終于找到您啦!兒苦苦找了64年啊!爸爸,兒子今天第一次來看您。爸爸,您醒醒吧!兒子來看您,我們卻不能見面;爸爸,這是兒有生以來第一次叫“爸爸”啊!爸爸,你醒醒吧,起來叫一聲“兒子”吧!爸爸,兒子被人欺負的時候,多么渴望得到你的呵護;兒子學習進步獲獎的時候,多么希望得到你的贊賞。可是,這一切我都沒有,我都沒有啊!爸爸,兒子有話對你說啊,今天來喊爸爸,請您在九泉之下答應兒子吧!爸爸……
爸爸,我告訴您:您是我們條洋鄉第一個參軍的人,也是我們七層村歷史上第一個當兵的人,對我們村當時的年輕人影響很大。你走后全村又有17人參加新四軍,犧牲的烈士有8位,負傷致殘的軍人有7位。您把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對地主惡霸的仇恨,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凝聚在槍口上、刺刀上,沖鋒陷陣,英勇殺敵,兩次負傷,直至獻出年輕的寶貴生命,鄉親們很敬佩您!
爸爸,我告訴您:三叔劉必榮為保衛首長和戰友,先您犧牲在抗日的戰場上,年僅17歲。二叔劉兆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八次負傷,也于2006年尋你而去了。當年的“劉家抗日三只虎”現在九泉之下重逢了,請盡情傾訴吧!愿你們長相聚,訴衷腸。爸爸,我告訴您:您未竟的事業,由黨和政府帶領人民大眾完成了!我們的國家富強壯大了,敵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了!我們的人民富裕安樂了,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我們家鄉富裕了,縣城樓房林立,華燈如晝;城鄉道路寬闊,車流如潮;農田整齊如畫,河道成網……
爸爸,我告訴您:黨和政府一刻也沒有忘記我們這些烈士的后代。自從我讀書起,一切費用都是國家給予的。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省級機關工作。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也在省級機關工作,兩個兒子,一個是大學生,一個是研究生,一個小孫子活潑可愛。
爸爸,我要告慰您和與您一起長眠于此的戰友:“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有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驕傲、民族復興的喜悅,有把五星紅旗千秋萬代高舉下去的堅定與豪邁!我永遠不會忘記:是黨和人民把我養大的,我的一切是黨和國家給的。兒將帶領子孫循著您的足跡,永遠跟著共產黨走,跟著祖國奮勇前進,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