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與小崗村的“包產到戶”一脈相通
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與小崗村的“包產到戶”一脈相通
作者:胡遵遠 劉霞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4 瀏覽次數:7837
人們都知道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卻很少有人知道安徽金寨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要知道,金橋村的“包山到戶”比小崗村的“包產到戶”早了20年!
金橋村的林山
人們都知道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卻很少有人知道安徽金寨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要知道,金橋村的“包山到戶”比小崗村的“包產到戶”早了20年!
時光倒回1983年9月下旬,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員、《中國農民報》總編輯張廣友來安徽指導工作。他聽說金寨縣有一個從1962年開始“包山到戶”的金橋村,如今是松林滿山、遍地是綠,感到十分驚奇,于是就專程來到金寨縣,在時任縣委書記何宗新等負責同志陪同下,深入到金橋村進行實地調查。10月9日,《安徽日報》頭版報道了張廣友采訪金橋村的消息,同時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標題是《林業責任山,也可大包干——金寨縣金橋村包山到戶二十年的情況調查》。
從報道的情況看,金橋村地處金寨縣的中部、梅山水庫的上游,是一個典型的集山區、庫區于一體的貧困村。山場是金橋村的豐富資源,也是比較優勢。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金橋人就對山場的經營方式進行了“改革”,成功地使“荒山”變成了“林山”,但是,金橋人在當時和后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改革。
實際上,金橋村的“包山到戶”和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是一脈相通、異曲同工的兩種不同形式的農村改革!
金橋人公開了隱藏20年的秘密
1981年的下半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指示精神,作出了《關于穩定山林權,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的規定》。金寨縣迅速行動、率先落實,立即在全縣上下開展了“穩定山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簡稱“三定”)工作。
在縣、(公)社干部采取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大力推行林業“三定”工作的時候,金橋村的農民忍不住笑了!他們公開了自己只做不說,已經堅持了20年的“包山到戶”的秘密。周圍村組(隊)的干部群眾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金橋村(大隊)之所以使“荒山變林山”“窮山變富山”的奧秘!原來他們有一個長期堅持、穩定不變的“包山到戶”林業生產責任制!
從這個角度上說,金橋村的林業生產責任制,應該是全國較早的一項改革了,它比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遍實行的農業生產責任制整整早了20年。
金橋村包山到戶的緣由和方法
金橋村為什么這樣早就實行了林業生產責任制呢?原來,這是由特定的歷史原因形成的。
金橋村的山,曾經很富有,茂密的森林、參天的古木,珍禽異獸出沒其間,生態平衡、林茂糧豐。可后來,由于兩次大的破壞,森林資源慘遭浩劫。第一次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國民黨安徽省政府搬遷到與金橋村一河之隔的經濟重鎮——金家寨,大批機關人員和士兵來此居住,人口驟增到8萬多。生產、生活及軍事需要,導致木材消耗量迅速增長,加之軍、政、商界很多人都看上了伐木賣錢的生財之道,因而方圓十幾里的大小樹木幾乎被砍得一干二凈。第二次是發生在“大躍進”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土改”,廣大農民滿懷當家作主的熱情在自己分得的山場上,熱火朝天地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林業生產很快就得到了恢復性的發展,一山山、一崗崗的幼林開始茁壯成長,山野披上了綠裝。可惜好景不長,1958年“以鋼為綱、大辦鋼鐵”,到處都架起了小高爐,砍樹燒炭、熔鐵煉鋼,山林再遭厄運,成片的幼林幾乎是一掃而光。
因此,上個世紀60年代初,金橋村雖然位于山區,但是群眾不要說是蓋房子、做農具沒有木材,就連燒柴也成了大問題。當時全村150多戶,每年大約要花6000多個勞動日到幾十里路以外的猴查嶺、橫溪山、雀子洼去拾柴,一天一趟,兩頭不見太陽。同時,生態失衡、水土流失,災害增多、田地減產、收益下降,群眾十分盼望“荒山變林山”“山山披綠裝”!盼望能夠及早地結束這有山無林、一片荒山的苦難!
怎樣才能使荒山變林山呢?金橋人在苦苦思考。金橋人想起“土改”時林業快速恢復發展時的情景,認為把山場分給農戶直接看管經營是加快林業恢復發展的最有效措施!
然而,上面沒有發話,誰敢呢?他們在等待機遇……
機遇終于來了!
1961年4 月,省委書記曾希圣在安徽農村推行“責任田”。同年6月,金橋村朱灣隊的朱澤沛、朱世凱、朱澤寬、朱澤芳、程澤倫、李家根、李家勤、李家貴8戶農民借推行“責任田”的東風,率先將原來與鄰村有爭議、新劃過來的山場直接分給農戶看管經營,開啟了山權歸集體、林權歸自己、分戶看管、封山育林的先河。
隨后,全村各組都自發地將山場進行了“包山到戶”。規定此政策長期穩定不變,娶嫁生死,人口增減,不添不退,劃定不變。山權歸隊、林權歸戶,荒山承包后,誰造誰有,收入歸自己。任何人不得到別人承包的山上砍柴伐木。社員自用材,經公社批準后,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山上砍伐。集體用材由各戶承擔,生產隊集體需用木材時,可以與承包戶協商,由各戶上山砍伐交給生產隊,集體不需要付任何報酬。政府補助的育林經費和支援的各種樹苗,按山場面積分配到戶。于是,金橋村的林業生產很快呈現出嶄新格局。
然而,好景不長!1962年,中央召開了“七千人大會”,否定了“責任田”、“責任山”。各地紛紛偃旗息鼓,而金橋村的干部群眾卻采取“瞞上不瞞下”的辦法,不作變動、維持原狀、暗地堅持。
包山到戶給金橋人帶來的變化
20年后,在全縣推行林業“三定”的過程中,上級對金橋村20年來一直堅持“包山到戶”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獎勵了造林護林有功人員。同時,對照林業“三定”政策,認真做好了明確山界、訂立合同、建立檔案等善后工作。
林業“三定”和“兩山并一山”(責任山、自留山合并)的舉措,進一步完善了金橋村的林業生產責任制,使之公開化、合理化和規范化,農戶造林護林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林業生產迅速進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包山到戶”幾十年來,金橋村的林業生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荒山變成了林山。“包山到戶”調動了林農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的積極性。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初至今,全村共造林538公頃。尤其是林業“三定”至1986年的5年間,全村就新造松雜等用材林120.6公頃。經過全村干部群眾持續不斷地努力,金橋村早在1986年所有的山場都披上了綠裝。據統計,到2017年底,全村實有森林面積達到9916.7公頃,其中用材林6810公頃,經濟林2920.7公頃,竹園186公頃,有林地面積占山場總面積的100%。
砍山變成了護山。包山到戶的經營看管方式,將山林與群眾的切身利益聯系到了一起,強化了自我管山護林的意識,大家對自己山上的一草一木十分關心愛護,對盜伐林木的現象深惡痛絕。群眾之間相互信任、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防范,誰也不在自己的山上亂砍,誰也不到別人的山上濫伐。有的群眾為了管好山林,就搭起棚子住山上,有的群眾長年守在山場,冬春防火、日夜防盜、常年看管。包山到戶使“昔日亂砍山林沒人問、你砍我砍他也砍”的亂相變為“管山護林齊向前、你管我管他也管”的新局面。與此同時,村里還采取了專人管護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辦法,拓寬6條人行道作為防火道,家家都訂立了防火公約。群眾自用材實行一本賬、一支筆管理,由本人申請、村里審查,鄉里批準、憑證采伐,將“叫我管變成了我要管”,亂砍濫伐杜絕了,山林火災絕跡了。
窮山變成了富山。幾十年的包山到戶,使昔日的窮山荒嶺變成了“綠色銀行”。全村有直徑15厘米以上的松樹346萬株,33厘米以上的成材樹189萬株,總價值2 億元左右、人均4 萬元。此外每年還有蠶桑、板栗、桃子等經濟林果的收入,山場的產出率明顯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增加。同時,林業生產的發展也解決了群眾用材、燒柴等實際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村利用山上的木材新建翻建房屋1920 間,興建校舍38 間,蠶室、牛屋800 余間。群眾制作農具、家具、婚喪嫁娶所需要的木材以及生活用柴都實現了自給有余。后來,不少農戶又在千方百計地開發山林資源,發展食用菌、中藥材等生產項目。這些項目產生了較高的經濟效益,顯現出良好的開發前景和巨大的開發潛力,富山給富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給金橋人脫貧攻堅、脫貧致富帶來了新的希望。
金橋村采取“包山到戶”的辦法,走出了一條使“荒山變林山”的改革成功之路。在林業“三定”過程中,金橋村的做法作為經驗在全縣乃至全省進行了廣泛交流,引起了縣內外的廣泛關注。
1982年7月,省委農工部的沈章余、趙洪二位同志專門到金橋村進行調查,寫出了介紹金橋經驗的調查報告。這篇調查報告的題目是《隊管變戶管,荒山變林山——金寨縣金橋大隊包山到戶二十年的調查》,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好評。
金橋村因此也成了全省林業戰線的一個先進典型。全省各個地(市)縣都派人到金橋來參觀取經。當人們看到那漫山遍野的密林時,無不心悅誠服、贊嘆不已!
1983年9月30日,中央書記處政研室研究員張廣友到金橋村調查后,金橋村包山到戶的做法隨之傳到了北京,受到了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金橋,這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在全國贏得了一片掌聲!
金橋村包山到戶的經驗
包山到戶是金橋村在社員與社員之間、社員與干部之間利益一致、命運相連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在后來的多次政治運動中,干部群眾都堅守信義、配合默契,用金橋村農民的話來說,那是“咬過牙印的”。金橋人說的“咬過牙印”,又使人不由地想起了鳳陽小崗18戶農民在保證書上“摁下的手印”。
事實上,金橋與小崗有著驚人的相似,都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相比之下,小崗村瞞的時間短些,難度小些;金橋村瞞了20年,走過了比小崗村更為艱難曲折的道路。
原村黨支部書記熊登愷回憶說:“1974年那一次,我們大隊干部被批得抬不起頭,說我們是‘公山私樹’,是嚴重的資本主義復辟倒退。為了過那一關,我們讓社員忍痛砍掉了500多棵大桃樹,最后總算應付過去了,保住了各戶看管的山場、保住了山林。”
從荒山到林山,從秘密到公開,漫長的20年,金橋人真的不容易!金橋人確實了不起!
秉承著改革開發的精神、保持著奮進向前的態勢,金橋人堅持改革不停步、堅持開放不徘徊。40年來,金橋村以實行林業生產責任制為起點,立足村情實際、狠抓改革創新,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等各個方面都相繼采取了一些新舉措、取得了一些新成績: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該村共修建通村、通組水泥路19.5公里,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及出行條件;修建大水塘42口、水渠350米,保證了人們正常生產、生活需要,同時基本建成了分嶺中心村莊、完成了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在生產發展方面,該村不僅切實抓好大戶帶動、而且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龍頭”作用,幫助貧困戶發展生姜1200畝、茯苓5萬窖、天麻3萬窖,養豬1800頭、養牛170只、養羊3400只。2017年,全村農民的人均純收入超過了10000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