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控制海洋——美國的海洋霸權戰略
控制海洋——美國的海洋霸權戰略
作者:張剛 王偉 責任編輯:祝新漢 來源:《鐵軍》2012年第5期 日期:2013-10-31 瀏覽次數:7854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經說過:“最廣泛地利用海洋,使之充分融入我們的國力,這對美國非常重要。”正是因為充分認識到了海洋的重要性,美國始終非常重視海洋戰略。進入21世紀,美國為應對復雜多樣的威脅,更進一步調整了海上軍事力量,實施和確立了新的海洋霸權戰略。
謀求絕對安全
1890年馬漢的《海權論》出臺之前,美國國力較弱,奉行以“防沿海襲擾”、“守土保國”為主要內容的海洋安全戰略。1890年以后,美國以《海權論》為藍本,以“控制海洋”為其指導思想,以“海外擴張”為主要內容,逐步走出美洲、進入海洋、邁向世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已成為世界海軍強國。二戰結束后,美國從加勒比海到大西洋,再到太平洋,控制了全世界的大洋,最終成為世界海洋霸主。然而,由于有強大的前蘇聯的存在,美國這個海洋霸主位子坐得還不踏實。面對前蘇聯艦隊在全球范圍內發起的戰略對抗,美國海軍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海上戰略”,同蘇聯展開了海上霸權的爭奪。前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同時也成為世界海洋的真正霸主。
然而,好景不長,“9·11”事件給美國人以迎頭痛擊。為此,美國開始重新評估所面臨的安全形勢。美國認為,未來的海上競爭日趨激烈,海上安全日益脆弱,海上方向將是危機的主要來源。2005年,美國出臺了《國家海上安全戰略》,列出了美國海上面臨的五個主要威脅,即民族國家、恐怖分子、跨國犯罪和海盜、環境破壞和非法海上移民。
針對海上安全形勢,美國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維護海上自由;保護海航貿易,確保海運暢通;禁止有威脅的物資和人員過境,確保其他物資和人員過境。根據這三個原則,制定了四個具體的戰略目標:防止恐怖襲擊、犯罪行為或敵對行為;保護海上相關人口中心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損失最小化并迅速恢復;保衛海洋及其重要資源。這四個戰略目標的實質是由美國來主導世界海洋的安全局勢,防止各種挑戰,以追求其海上絕對安全。為此,美國建立了與世界各國相比占絕對優勢的海上軍事力量,并且對其他國家的軍事發展非常警惕,甚至故意渲染夸大他國軍力,宣揚“中國威脅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突出全球合作
“9·11”事件后,為應對復雜多變的海上安全形勢,追求絕對安全,美國逐步建立了從前沿到本土的縱深防衛體系。在國內,美國加強部門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在國際上,美國強化聯盟戰略,尋求在美國主導下更大范圍的國際合作。
美國國家海上安全戰略及其八個支撐計劃確立了各個部門的組織角色、職責和協調機制。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海岸警衛隊是貫徹實施其海洋戰略的主要力量,也是最具威懾力的力量。美國海軍有33.6萬人,海軍陸戰隊有20.4萬人,海岸警衛隊有4.4萬人。僅美國海軍就有包括11艘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水面艦艇114艘,作戰飛機947架。顯然,美國海上安全保障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而且其海軍久經沙場,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在向國會作證時說,美國海軍的實力相當于排名其后的14個海軍大國實力的總和。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主要職責是對可能存在的威脅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海岸警衛隊主要負責港口和本土海岸線的安全。2007年10月,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出臺的《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提出了海上力量的六大核心任務:限制地區沖突、防止大國戰爭、打贏國家戰爭、加強本土縱深防御、發展更多的國際合作、防止或遏制地區破壞。為此,美軍要求海上力量加強一體化、互通性和態勢感知能力。
在國際合作方面,美國由強調正式聯盟框架下的合作轉向在正式聯盟和非正式組織雙重框架下的合作,正尋求與更多的國家進行合作。從1947年開始,美國先后與四十多個國家建立了軍事同盟。比如,在亞太地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國,這些國家與美國每年都會進行海上聯合軍演,不斷提高海上聯合作戰能力。進入21世紀后,為應對海上恐怖主義等非傳統海上安全威脅,美國在繼續擴大和加強冷戰期間構建的聯盟體系的同時,開始倡導在非正式組織框架下的國際合作。比如美國實施的“地區海上安全倡議”、“千艦海軍”等計劃,旨在擴大其全球范圍內的合作力度,在美國主導下聯手應對突發的海上危機或沖突。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還與幾十個國家簽訂了協議,共同分享商船定位和監視數據。
控制海上要點
馬漢的《海權論》認為:“任何一個國家要想成為強國,必須首先控制海洋;要控制海洋,必須控制海上交通線;要控制海上交通線,必須控制關鍵的海上據點。”根據該理論,美國在全球海上的關鍵據點都投放有兵力,死盯著全球16個海上咽喉要道以及重要海域,確保戰時能封鎖他國海上航運和海軍力量,維護美軍的航道,進而擠壓、威脅敵國。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屬于美國太平洋總部管轄區,是美軍海外總部轄區范圍最大的一個地區。這個地區的基地與設施點線結合,大體上呈三層島鏈配置:第一島鏈由配置在日本、韓國直到印度洋東部地區一線的基地組成,控制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朝鮮海峽以及重要海域。朝鮮海峽對于俄羅斯海軍意義重大,是俄軍太平洋艦隊前出太平洋的必經之地。第二島鏈是由以關島為中心的諸島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基地組成,是重要的海、空軍行動的中間基地,能夠控制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第三島鏈由設在以夏威夷為中心的諸群島至中途島以及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基地組成,能夠控制阿拉斯加灣和北美航道,是太平洋戰區的指揮中樞和本土西海岸支援前沿基地的中繼基地。
在歐洲地區,美國在意大利和希臘設有軍事基地,可控制黑海出海口和東地中海地區;在西班牙、葡萄牙和亞速爾群島設有基地,可以扼守大西洋通往北海和地中海的一些重要航道以及被譽為“西方生命線”的直布羅陀海峽。在拉丁美洲地區,美國的基地和設施集中在巴拿馬、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扼守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要沖——巴拿馬運河,控制著整個加勒比海地區以及佛羅里達海峽,是美本土安全防御的南部屏障。美國在格陵蘭、加拿大也設有軍事基地,可以控制格陵蘭—冰島—聯合王國海峽。美國在中東、迪戈加西亞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基地則可以控制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以及好望角航線等海上要道。
為了更好地控制海上要點,美國海軍還正在實施海上基地構想。該構想要求美軍在每個聯合司令部的防區內至少常設一個海上“海軍基地”,即預先儲存武器、軍用技術裝備及物資和技術保障器材的船隊。這種“基地”除載有武器和軍用技術裝備的倉庫船外,還包括負責警衛和掩護的若干戰艦,并攜帶有“戰斧”式巡航導彈。戰艦上將部署有隨時準備戰斗的遠征部隊和航空部隊。這樣,美海軍作戰部隊可以依靠這種可移動的海上基地進行補充,而不用過分依賴地面的基地設施和交通線,并且可以靈活機動地抵達美國關注的危機爆發地區。
空海一體作戰
“空海一體戰”理論的內容是:美軍將整合現有空軍、海軍作戰力量,提升聯合作戰水平,共同消除海上威脅,維護美國的海上霸權。美國海軍雖然有數百架作戰飛機,但是依然需要強大的空軍作為支持。美國空軍有B-1、B-2等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有F-16、F-22等先進的戰斗機,其作戰半徑更大,殺傷力更強,能夠為海軍提供更強大的火力及進攻支援。兩大軍種密切配合,就能達到優勢互補、力量倍增的效果。
美軍“空海一體戰”主力部隊由空軍航空航天遠征部隊、海軍航母打擊大隊、導彈防御水面作戰大隊、巡航導彈潛艇打擊大隊以及遠征打擊大隊組成,實行模塊化編組,可根據任務需要,組建戰略、戰役和戰術級的聯合特遣隊,可以靈活應對各類威脅。根據美國第519聯合特遣部隊近年來的演習訓練情況,可初步推測“空海一體戰”的兵力規模約為2~3萬人,包括3個海軍航母打擊大隊、18個空軍飛行聯隊和1個陸戰隊遠征打擊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