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居安思危 加強國防
居安思危 加強國防
作者:本刊編輯部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26 瀏覽次數(shù):7833
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國防觀念。國防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與安危,而民眾國防觀念的強與弱又反過來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
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家設定的對全民進行大規(guī)模國防教育的主題活動日,也是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國防教育,是事關國家安定、民族興衰的長期性、戰(zhàn)略性、基礎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要求我們,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備預不虞,為國常道。在和平年代普及國防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營造人人重視國防、關心和支持國防的良好社會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國防觀念。國防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與安危,而民眾國防觀念的強與弱又反過來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隊與侵略者作戰(zhàn),許多老百姓不僅不提供幫助,反而站在遠處當起了“看客”。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周圍民眾甚至與侵略軍一起哄搶園林珍寶。與政治腐敗、民眾麻木如影隨形的,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面臨亡國滅種危機時,國人終于覺醒,意識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與國家的安危息息相關。“國興則家昌,國破則家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天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國依舊面臨政治安全、地緣戰(zhàn)略安全、海上安全等挑戰(zhàn),如新疆恐怖主義和分裂活動,釣魚島、南海等島嶼歸屬爭端,“臺獨”勢力抬頭等。在世界各國都普遍重視國防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越接近民族復興,越需要國家安全。“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唯有人人居安思危,形成保家衛(wèi)國的強烈氛圍,國家才有前途和希望。
加強國防教育,使公民明確并自覺履行國防義務。有人說,保家衛(wèi)國是軍人的事情,與我們普通老百姓無關。此言謬矣。國家是全民的國家,國防責任屬于全體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九章規(guī)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和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公民和組織應當保護國防設施,不得破壞、危害國防設施;應當遵守保密規(guī)定,不得泄露國防方面的國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國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物品;應當支持國防建設,為武裝力量的軍事訓練、戰(zhàn)備勤務、防衛(wèi)作戰(zhàn)等活動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xié)助;有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對危害國防的行為進行制止或者檢舉的權(quán)利等。因此,保衛(wèi)國防,事關人人,人人有責。加強國防教育,使公民掌握必要的國防知識。國防知識主要包括國家的主權(quán)原則、領土知識、國防建設思想、國防軍事策略、國防政策法規(guī)等。其中,主權(quán)原則、領土知識、公民的國防義務等屬于常識性的知識,要求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懂得;而國防建設思想、軍事策略等理論性的知識,則要求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包括各級領導干部、現(xiàn)役軍人、預備役人員、青少年學生等)掌握。公民掌握國防知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如閱讀國防教育出版物、聆聽專家講座進行理論學習,參觀國防教育紀念場館、參加群眾軍訓、擁軍優(yōu)屬活動等,大家要自覺參與,長期堅持。
加強國防教育,激發(fā)公民的愛國熱情。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新中國成立后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歷經(jīng)朝鮮戰(zhàn)爭、對印自衛(wèi)還擊、中蘇邊境沖突、中越戰(zhàn)爭等,全國人民同仇敵愾,隨時準備與侵略者一決生死。這種強烈的愛國精神,是與積極的愛國主義教育、有組織的國防教育分不開的。然而近年來,極少數(shù)中國人不僅缺乏應有的國防觀念,甚至忘記了國恥、喪失了民族尊嚴。更有甚者,在紫金山穿著日軍軍裝合影,辱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令人極度憤慨。因此,越是在和平環(huán)境下,越應該加強國防教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只有全體公民確立了愛國主義、民族尊嚴和國格人格,才能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勇于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