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古人讀書經
古人讀書經
作者:潘春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6-29 瀏覽次數:782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代隱士陶淵明是位愛書之人,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代隱士陶淵明是位愛書之人,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讀書之于陶淵明,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但他并不苛求于己,做到隨性而讀,一旦“有會意”,就高興得忘乎所以,誠如他一生的隱忍灑脫之風范。
孔圣人的讀書要認真刻苦得多,而且充滿著頑強的毅力與恒心。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正是在這種堅持之下,獲得了一種體悟的提升,做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樣讀書,需要時刻懷有一份篤定的信仰。
一代文豪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一文中,介紹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帶著問題去讀書,一遍又一遍地讀,等你將所有的問題都搞明白了,這本書就也搞懂了弄透了。看來,大文豪的成就,也是建立在一點一滴地鉆研和琢磨之上的。
三國魏人董遇提出讀書“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其意是說,不可虛度光陰,要抓緊一切時間讀書學習。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歐陽修經常利用“馬上、枕上、廁上”時間看書或是寫文章。正是有了“三上”與“破萬卷”的堅持,也才有了“如有神”的妙筆生花。學貴有恒,能否堅持下去才是成功的關鍵。
抄書不僅僅是保存典籍文本的方法,還是一種讀書方法。所以古人有“一錄則勝數過”的說法,意思是抄錄一遍,其效果遠勝于從頭到尾讀上好幾遍。除了整篇整本地抄錄,摘錄、筆記也是通過“錄”來加深對文本理解的一種途徑。
古人的讀書方法,是先賢們長期積累的讀書智慧與經驗,盡管歷經歲月的變幻,但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對于今天的人們仍然有著啟迪與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