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身殘志堅的趙金尺
身殘志堅的趙金尺
作者:孫加永 周旭才 錢平 王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12 瀏覽次數:7858
趙金尺,今年69歲,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萬盈鎮苗豐村二組,3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引起左手腕成90度彎曲,左腿行動不便,憑著堅強的毅力鍛煉成弱勞動力的人,僅靠右手和右腿自食其力。
趙金尺在用調好的奶粉喂養剛出生的乳羊
趙金尺,今年69歲,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萬盈鎮苗豐村二組,3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引起左手腕成90度彎曲,左腿行動不便,憑著堅強的毅力鍛煉成弱勞動力的人,僅靠右手和右腿自食其力。從15歲起就自強不息、逐夢追富,開動腦筋尋找致富項目,種地、養雞、養鴨、養鵝、養魚、養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在全區殘疾人中率先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綻放出人生精彩的華章。
特殊的“羊媽媽”
萬盈鎮苗豐村二組一戶遠離農莊的單獨小院內,一只較大的塑料筐倒扣著,筐里一只白色的小羊“咩咩”叫喚著。
廚房里,老漢趙金尺正有條不紊地用煤氣灶燒水,泡奶粉,奶粉泡好了,溫度太高,趙金尺把奶瓶擺到雙腳中間固定緊,用右手把瓶蓋擰緊,再走到自來水池邊,把滾燙的奶瓶擺到冷水里降溫,不一會兒,抓在手上測試了一下,感覺溫度合適了,老漢端著奶瓶走出廚房門。
“羊羊,喝奶了!”趙金尺端著奶瓶蹣跚來到院內,揭開塑料筐,獲得自由的小羊立即歡天喜地地繞著趙金尺轉,趙金尺把剛調好的奶瓶懸在空中,小羊仰著頭暢快淋漓地喝奶。可能小羊太餓了,不過兩分鐘,奶瓶喝空了,小羊不死心,吮著空奶嘴不肯松口,老漢盯著羊羊的萌樣,開心得眼睛瞇成一條線。
“羊羊出生才17天,羊媽媽一胎生了4只,但它的奶水只能喂3只小羊,羊羊就由我抱來喂奶粉了。吃草之前,一天要喂5次奶,從早到晚歇不下來,現在羊羊把我當‘媽媽’,我走到哪,它跟到哪。”趙老漢告訴筆者,“養羊是我一項重要的收入,我家母羊可爭氣了,一年產兩胎,一胎產4只,養羊一年收入就有5000元呢。”
自幼殘疾 自強不息
趙金尺8歲喪父,另有兄弟4人,靠母親一人把他們弟兄5個拉扯到大。他自幼殘疾,左腳無法平展落地,走路一瘸一跛,生活諸多不便。他堅持上完小學后,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從15歲時就開始參加生產隊里力所能及的勞動,憑取得的工分報酬養活自己,從不給母親增加麻煩,也從未向政府和村里伸手要一分錢。
60歲以后,趙金尺的背慢慢駝了下來,現在上身幾乎和地面平行,走路更慢了,但就是這樣,他仍然不向政府伸手,自食其力,尋找致富項目,利用家前屋后的田地和池塘,種地、養雞、養鴨、養鵝、養羊,和正常人一樣堅持在農村勞作。
政府并沒忘了他,2009年度,他被大豐殘聯評定為肢體二級殘疾,2015年底定為低收入建檔立卡戶,每月領到620元的補貼和80元的護理費。鎮村領導考慮到他孤身一人無人照顧,建議將他送到鎮敬老院寄養,卻被他婉言謝絕了:“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我現在身體狀況還可以,能動能行的,自己找點事做做,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加經濟收入,還能為黨和政府分憂解難,敬老院的名額就讓給身體狀況更差、經濟條件更困難的殘疾人吧。”
田園生活被他過成了一朵花
雖然身體殘疾,但務農一輩子的趙金尺對農活樣樣精通,對種田、養殖更是情有獨鐘。苗豐村是一塊河清水秀、綠樹成蔭、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的寶地,守著這么一塊風水寶地,他細心琢磨,經他的安排,平凡的農家日子被他過成了一朵花。
他把家中的7 畝承包田規劃得井井有條:3畝田種植玉米,2畝田種植水稻、小麥,其余的田塊種植大豆、南瓜、絲瓜等粗糧和瓜果蔬菜,每一塊土地都得到了最恰到好處的利用。糧食現在播種、收割都是機械化,這節省了他大量的精力,他把麥子、玉米、大豆、水稻這些自產的糧食用于搞綜合養殖,經濟效益實現了最大化。他家東側的兩畝稻田東邊有塊閑置的河坡,他利用依林傍水的自然環境搭建了兩間矮小雞舍,養了100多只草雞,每天可以取幾十只草雞蛋;家西側的池塘,他養的魚最大的有八九斤重,每年春節前,早有村民跟他預約來買;他在池塘南側利用玉米地頭的“邊角料”搭建了羊圈和鴨舍,一只母羊成了他的搖錢樹,40只鴨鵝每天在岸上吃糧,到池塘里戲水、覓食水草、小魚、小蝦、螺螄等,生的鴨蛋、鵝蛋又大又亮,特別惹人喜愛。
周邊的鄰居都愿意到他家中購買雞蛋、鴨蛋,因為草雞草鴨只吃雜糧和青飼料,它們下的蛋自然是難得的綠色食品,他家自產的生態蛋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年增加收入5000多元。苗豐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支持趙金尺勞動致富,專門把農莊水泥路和他家之間近百米的泥路修成砂石路,方便了趙金尺的進出。另外,村里還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讓他做清潔工,年收入增加了7200元。就這樣,他在全區低收入建檔立卡殘疾人中率先脫貧。
脫貧致富 回報鄉鄰
趙金尺脫貧后,主動幫助更多的鄉鄰和殘疾人致富。他把自家生產的糧食、雞蛋、鴨蛋等食品與村里的殘疾人共同分享,以優惠價格出售給左鄰右舍。原來,苗豐村共有11名建檔立卡殘疾戶,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大多數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本村50歲的殘疾村民毛某某,在他幫助關心下,常年外出打工年收入數千元。毛某某外出打工,正常早出晚歸,有時來不及做飯,趙金尺將做好的熱飯熱菜送到毛某某的家中和他一起吃,閑時還燒上幾個小菜陪毛某某喝上兩盅,使毛某某感受到家的溫暖。
本村三組肢體四級殘疾的呂某,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年飼養肉雞一萬多只,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
2020年10月,本區大中街道紅花村一名姓鄭的青年來到趙金尺家鄰近的兆豐村租棚養鵝,由于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飼養的1000只鵝子飼養初期一下子就損失了300多只。當小鄭從《鹽城晚報》、大豐電視臺看到宣傳趙金尺靠養殖致富的先進事跡后,很快找到趙金尺拜師學技,趙毫無保留地向小鄭傳授養鵝技術和經驗,從鵝的消毒、防疫、飼料的搭配、飲水安全等方面一一進行指導,使小鄭避免了初次養鵝失敗的風險。為此,小鄭與趙金尺成了“忘年交”,常來常往的好朋友。
趙金尺還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只要能為村里做事,他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2019年村里進行土地流轉,1360畝地進行集中連片種植水稻;他的一位親戚在流轉區域內種植,不愿意流轉土地,他得悉后主動上門做親戚的工作,并拿出自己的0.2畝田送給親戚種蔬菜,還不要集體的分文補助,親戚感動了,主動配合村里,使全村土地流轉得以順利進行。
2020年,趙金尺被萬盈鎮殘聯評定為“自強不息”典型,被鎮扶貧辦推薦為“江蘇省脫貧攻堅獎候選人”。被中共鹽城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鹽城市農業農村局評為“2020年鹽城市勵志脫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