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茉莉花”外傳
茉莉花”外傳
作者:王家干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2-08 瀏覽次數:7839
淮南大眾劇團的前身是中共津浦路東省委領導下成立于1940年9月6日的路東聯防辦事處宣教團。1941年春夏,創辦了淮南藝術班(后改為淮南藝專),當年秋天正式組建淮南大眾劇團。
1957 年前線歌舞團首演《茉莉花》,演唱者為:李小林、計秋霞、陳鴻虹、宋桂英(左起)
1942年初冬,寒風凜冽,侵華日軍開始對淮南新四軍駐扎地區實行新一輪殘酷的掃蕩。新四軍第二師和中共淮南區黨委共管的淮南大眾劇團團長何秋征、政治指導員張澤易到區黨委請示工作,區黨委宣傳部長張勁夫指示他們:全體團員換上便裝,到根據地的東南部六合、儀征一帶去從事反掃蕩宣傳,同時好好向民間文藝學習,逐步解決“文藝大眾化”的問題。
淮南大眾劇團的前身是中共津浦路東省委領導下成立于1940年9月6日的路東聯防辦事處宣教團。1941年春夏,創辦了淮南藝術班(后改為淮南藝專),當年秋天正式組建淮南大眾劇團。先后演出過廣場劇《放下你的鞭子》,歌劇《農村曲》《黃河大合唱》,話劇《一顆未出膛的槍彈》《高帽子》《木頭人》等。還演出過一些外國話劇和多部混聲合唱,農民都看不大懂,說臺上話劇演員“盡嚼舌頭根子”,說混聲合唱“倒也好聽,就是很亂”。后來就開始學習民間藝術,創新編演現代“洪山戲”(六合民間戲曲,揚劇的前身)《保家鄉》。
為便于行動,劇團精簡后只剩下20人:團長何秋征、政治指導員張澤易,團員郭民、陳真、何捷明、吳祖庚、夏侯魁、陸藝、龔枚、于進、殷鴻、王祝、李智、李枚、劉鵬、何仿、龔林、甘潮,還有炊事員婁子山、飼養員李志有。
除樂器和道具外,還配有六七支槍和每人兩顆手榴彈。臨出發前,進行了一次實彈演習。
兩天后,這支穿著各種各樣便裝的文藝輕騎兵,冒著刺骨的西北風來到了六合縣境內,住在馬家集附近的一個破廟里。
他們選用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發動大家填上反掃蕩、揭露日軍罪行、配合中心工作、彰顯鄉村好人好事、規勸“二流子”走正路等內容的新詞。當地的集鎮都有固定的逢集日,有的是農歷“一、四、七”,有的是“二、五、八”,還有的是“三、六、九”。新四軍的大眾劇團就乘這個大好時機,用當時群眾第一次看到的手風琴伴奏,由劇團僅有的兩位年輕女戰士王祝、李智到街頭上去“賣唱”。她倆只要一開腔,立馬就能吸引很多圍觀的群眾。大家不但愛聽,有的也跟著學,歌詞太多,識字的就用筆記錄下來,不識字的就請劇團團員幫助抄寫。后來學唱的人越來越多,劇團便把歌曲用鋼板刻印后奉送,供不應求時還派人到敵占區六合縣城去“石印”。
劇團的毛驢(馱運道具和樂器)飼養員李志有的老家就住在六合金牛山坡下,因此由他引路,全團轉移到金牛山下的一個村莊里。全團白天走訪當地的民間藝人,跟他們學唱民歌,學演“跑旱船”, 晚上在金牛山四周的冶山、八百橋一帶為民眾演出。
1942 年冬,何仿(右一)何捷明(右三)弟兄與淮南大眾劇團團長何秋征在六合八百橋照相館合影
“跑旱船”是流行在蘇北、淮南民間的一種歌舞說唱形式,民間藝人用竹竿或蘆柴扎成一條旱地上跑動的“船”,船上有“艄公”(俗稱“騷搭子”)和“大相公”各一名,“船心子”須由一個能歌善舞、男扮女裝的角色充任。
春節將臨,劇團的演員們把“跑旱船”現炒現賣改成了“玩花船”。戲劇股長郭民帶領美工龔枚扎了一條掛滿紙花的“花船”,站在船心的是王祝、李智兩位女將,取代了歷來都是由男人反串女性的角色。她倆扮相端莊美麗,歌喉婉轉動聽,舞姿高雅優美,配合默契協調。
扮演“大相公”的是有秀才之稱的夏侯魁,他音色渾厚,能說會唱,即興編詞,對答如流。
核心人物是扮演“騷達子”的吳祖庚,他化裝奇特,令人捧腹,表演時機智過人,善于插科打諢。他不但擅長演唱許多韻味獨特的地方小調,還能把當場的見聞立馬“現掛”和觀眾互動,并根據情況不斷增添新鮮內容,幾乎每場都能演出新花樣。只見他手拿撐船的長竹竿,指揮全船人馬,時而風平浪靜,輕舟蕩漾,歌聲悠揚;時而狂風大作,波浪滔天,顛簸欲覆;時而船身擱淺,左撐右撥,行動不得;時而船行如飛,繞圈轉動,大“拜四門”。
幫唱伴舞的“船幫子”由帥小伙于進、何捷明“男扮女裝”,遇到場地寬敞時,則由甘潮、于進兩人下場表演武術助興。
大眾劇團的“花船”先到各莊拜年、演唱。當時,只要新四軍的花船一到,莊戶人家立馬放起鞭炮表示歡迎……遇到大的村莊和集鎮,便在廣場、街頭,在無數群眾的圍觀下,打開場子,盡興表演。
在正月十五廟會時,“花船”與當地群眾的龍燈、花擔、高蹺等民間文藝一起聚會,大鬧花燈。并與六合金牛山周圍的“旱船”班子互相禮讓、輪流演出。他們先后到過四合墩、大井趙、樊家集、月塘集、東王廟、馬集、竹鎮等地演出。有一次,竟然到了離日偽占領的六合城只10公里遠的八百橋鎮,團員們在“玩花船”的同時,團長何秋征、政治指導員張澤易手握步槍和手榴彈,緊盯著縣城的方向……
很遠的集鎮和村莊每天都有人送紅帖來請,大眾劇團的領導來者不拒,千方百計安排日程,盡量滿足大家的要求。
“玩花船”是淮南大眾劇團的金牌節目,先后兩次到盱眙縣黃花塘為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局機關演出。
第二次是代軍長陳毅“點將”要他們演這個節目的,因為觀眾中有被新四軍營救的美軍飛行員。
那天來看演出的群眾特別多,把四周圍了個水泄不通。新四軍戰士都坐在地上,場地變得狹小,“花船”在廣場上難以轉身。席地而坐的陳軍長見狀,立即起身,高聲喊著口令,指揮著看表演的戰士們起立、向后轉,后退到足以讓花船能盡興表演的區域之外……
大眾劇團的政治指導員、詩人張澤易為此寫道:
黃花塘邊玩花船,軍長為我擴地盤,
下里巴人軍民樂,大眾劇團中狀元。
淮南大眾劇團演出洪山戲所用的音樂主要是民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新編的現代戲目大都采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即用現成的老曲調填上新寫的歌詞來演唱。節目越來越多,曲調也越來越不夠用,因此,收集更多民間小調,就成了年僅14歲的小文藝戰士何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天,何仿尋訪到金牛山下一個名叫“百牛徐”的村子時,尋到了一個民間藝人徐圣田。那天下著雨,徐圣田得知這個冒雨前來的新四軍小戰士是專程來聽他唱小曲的,便熱情地的唱起了《鮮花調》。他從自家茅屋的泥墻上取下一把胡琴來,一邊拉琴,一邊用女聲唱道: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小何仿被這婉轉悠揚、優美動聽的小曲吸引住了,這調子似曾相識,歌詞明白如話,然而卻又百聽不厭,耐人尋味!
新出道的小文藝戰士以極大的興趣和靈感很快用簡譜把它記錄了下來,并把那三段詞也填在了曲譜下,然后再輕輕地哼唱給民間藝人聽。徐圣田非常吃驚小戰士學習的速度,更新奇他的“簡譜”(民間只有工尺譜),用數字“1、2、3、4、5、6、7”居然就能把《鮮花調》絲毫不差地記錄下來!徐圣田邊稱贊邊提醒何仿在行腔和韻味上的注意點,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示范,直到小何仿完全掌握、自己非常滿意為止。
《鮮花調》是一首流行于中國漢族地區的民間小調,因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詞曲完全一樣,所以又稱為《雙疊翠》。這個小調在國內見諸文字記載已近200年,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由貯香主人編纂的《小慧集》十二卷中就有一首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它和在江蘇六合、儀征、江都以及安徽省的天長、來安一帶流傳的《鮮花調》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國幅員遼闊,民歌《鮮花調》在流傳過程中受各地人文習俗和方言語調等多方面的影響,衍化出許多樣式的版本,除江蘇版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河北版、遼寧版、廣東版、四川版、湖南版……即使在江蘇,除何仿1942年在六合搜得的那種外,也還有揚州版、蘇州版……
《鮮花調》版本雖五花八門,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開頭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在中國詩歌藝術的傳統中,常常以第一句作為該作品的題目。因此,《鮮花調》又被一些人稱為《好一朵茉莉花》。
《鮮花調》是一首表現男歡女愛的情歌。自然,這首歌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是不適合部隊文工團演唱的,但有遠見的小文藝兵沒有把它舍棄,而是記在本子上,藏在心中。雖然那記錄《鮮花調》的日記本,在1947年膠東保衛戰突圍時,遵組織命令銷毀了,但詞和曲卻一直能清晰地在何仿的頭腦里顯現。
1957年夏,何仿將《鮮花調》詞曲改編后,被總政調到北京作匯報演出。這才有了今天流行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