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鐵軍名校育英才
鐵軍名校育英才
作者:王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2-27 瀏覽次數:7827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是軍改后新四軍傳承院校中保留下來的唯一一所軍校,也是陸軍的最高學府。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指揮學院是軍改后新四軍傳承院校中保留下來的唯一一所軍校,也是陸軍的最高學府。建院以來八遷其址,十三次易校名,多次變更隸屬關系,但始終聽黨指揮,緊緊抓住人才培養這個中心,不僅為新四軍的發展壯大、新中國的成立培養了大批人才,而且為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為戰爭的勝利培養大批人才
1938年11月26日,抗日名將彭雪楓將軍親手創辦的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于河南省杞縣傅集鎮成立。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是新四軍各部中第一個創辦的隨營學校;以新四軍第六支隊隨營學校為基礎組建的抗大第四分校,是抗大總校成立的第一個分校,也是新四軍中成立最早,歷時最長的一所分校;雪楓軍政大學,是我軍第一所以犧牲將領命名的抗大分校。這所“三個第一”的名校,不僅宣告了學院在戰火中誕生,也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共培訓了4期學員,抗大第四分校共培訓了6期學員,雪楓軍政大學培訓了1期學員,培訓人次累計達6000多人,為根據地建設和新四軍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學院先后兩次與其他學校合并,成立了華中雪楓大學和華東軍事政治大學。華中雪楓大學運行半年多,培訓學員3000多人。華東軍政大學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先后進行了4期教學,共培訓學員2萬余名,為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培養輸送了各類人才,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放下槍就上課,背起槍就打仗”,這是當年學校辦學的真實寫照。1940年6月1日,支隊召開紀念“五卅運動”大會,檢閱部隊和抗大四分校訓練成績,號召邊區軍民繼承“五卅”革命精神,爭取抗戰早日勝利。8時許,正當閱兵開始,宿縣、永城及濉溪口、臨渙集等地之日偽軍千余人,汽車20余輛,分4路隱蔽、快速地合擊新興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情,彭雪楓校長沉著指揮,立即于大會會場部署各部迅速展開,迎擊敵人。激戰至黃昏,殲敵200余人,迫使敵撤退,學員安全轉移。1941年5月3日晨,學校在轉移途中突然發現國民黨頑軍2個騎兵團渡河向我逼近,形勢十分危急。學校領導令第一中隊擔任阻擊。第一中隊有110多名學員,都是部隊選送的營、連職干部,其中有幾名是紅軍干部。他們在武器差、彈藥少的情況下,英勇作戰。戰斗最后階段,指導員楊致平組織以紅軍干部為主的手槍班,跳下屋頂向敵射擊,與敵人在村頭、麥地里展開白刃肉搏,第一中隊絕大多數同志壯烈犧牲。背起槍當戰斗員,放下槍當學員。戰爭年代學校沒有固定校址,稱為馬背學校,學員放下槍學習時,都是后排人在前排人背上寫字或坐在地上寫字。
指揮員兼教員,是戰爭年代學校的一個重要特點。抗大第四分校創辦之初,干部奇缺,許多中隊只有一個干部,隊長兼任指導員、支部書記三職。教員就更缺少了,沒有專職教員隊伍,大都由各級領導干部兼任,支隊和邊區黨委負責同志都親自到學校講課、作報告。司令員兼校長彭雪楓講“游擊戰術”,副司令員兼副校長吳芝圃講“群眾工作”,參謀長兼副校長張震講“步兵戰術和戰略指導”,政治部主任蕭望東講“政治工作”,張百川講“政治經濟學”,孫叔平講“中國革命運動史”,宋日昌講“哲學”,曹荻秋講“中國革命問題”,向明講“群眾運動”,周季方講“黨史”。鄧子恢任第四師政委后,親自進行政治課教學。
確立“三個一切”的辦學方針。華東軍大張云逸校長提出的“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辦學指導方針,緊緊抓住了人才培養“一切服從戰爭需要”這個關鍵問題。學校的教學內容、培訓周期、辦學模式等都圍繞“三個一切”來設計和組織。堅持了“短期速成”的培訓模式,每期的學制不固定,一般不超過6個月。教學中突出“五大技術”訓練,即射擊、投彈、刺殺、爆破和土工作業,這些都是當時步兵必須具備的基本戰斗本領。隨著解放戰爭的進程,學校緊扣部隊作戰樣式的變化,適時把野戰、城市攻堅、追擊作戰等進入教學。“三個一切”辦學方針,不僅為戰爭年代辦學指明了方向,而且對和平時期辦學也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學院辦學水平享譽全軍
2017年7月,根據中央軍委整編命令,以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為基礎重建陸軍指揮學院。7月31日,陸軍召開了新組建院校成立大會,時任陸軍司令李作成上將親自為學院授旗。新中國成立后,學院繼續保持和發揚戰爭年代辦學治校的優良傳統,并根據和平時期建軍特點,在軍事人才的培養上探索了新的路子,為軍地培養了數十萬骨干人才,上千人成為我軍高級將領和黨政高級干部。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對學院人才培養高度贊譽,他說:“這個學校桃李滿園,子弟萬千,英雄輩出,譽滿中外。”
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為學院題詞。1950年春,正當全校以教學訓練的優異成績喜迎華東軍區軍事政治大學成立一周年之際,校報《華東軍大》編輯室負責同志提出了“請毛主席、朱總司令為學校題詞”的想法。上報校領導并經過校領導批準后,他們隨即便向兩位領袖發出了請求題詞的信函。沒過多久,毛主席、朱總司令的題詞就寄到學校來了。毛主席的題詞是:“華東軍政大學日進有功,培養了大批國防建設人才。”朱總司令的題詞是:“努力學習軍事科學和革命理論,為建設近代化的強大的國防軍而奮斗!”兩位領袖題詞的日期都是1950年6月20日。為把領袖的鼓勵轉化為全校教職員工辦學的動力,學校在校刊《華東軍大》上,套紅刊登了毛主席、朱總司令題詞的手跡,并配發社論,向毛主席、朱總司令匯報了學校建設情況,表明了在領袖題詞鼓舞下進一步搞好學校建設的決心。
我軍最高統帥為學校題寫訓詞。1953年1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為高級步兵學校題寫訓詞:“總高級步兵學校宋校長和全體學員、教職員同志們:你們的學校已經結束預備性的文化教育階段而正式開學了。我祝賀你們在今后的學習和教學工作中勝利地完成軍委給予你們的光榮任務。”訓詞指出:“我們的國家正在為著實現工業化和社會主義而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我國的敵人帝國主義者則繼續占領我國的臺灣,并繼續侵略朝鮮,威脅我國的安全。為了保衛祖國免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依靠我們過去和較為落后的國內敵人作戰的裝備和戰術是不夠的了,我們必須掌握最新的裝備和隨之而來的最新的戰術。我們必須向蘇聯的軍事科學學習,以便迅速把我軍提高到足以在現代化的戰爭中取勝的水平。對于這個目的,你們的學習和教學工作負有偉大的責任,因為你們應當成為全軍在步兵方面掌握現代軍事技術的模范和領導者。”(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337 頁)
軍委主席江澤民一年兩次為學院題詞。1992年1月30日,江主席題詞是;“學習和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解決新時期軍隊建設和未來作戰問題。”5月12日,江主席題詞是:“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忠誠黨的國防教育事業。”
三次進京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1952年新中國成立三周年時,學校第一期第1、第3班學員奉命赴京,在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朱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1953年9月,學校第一期第5、第6班學員再次奉命赴京,參加國慶四周年首都的閱兵活動。1954年9月,學校奉中央軍委之命,決定第一期第7、第8班學員第三次赴京參加國慶五周年閱兵式。三次進京接受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的檢閱,既展現了學校正規化建設的風采和成績,又為學校贏得了崇高榮譽。
學術研究成果享譽全軍。1980年,王可夫、陳忠龍同志在《軍事學術》上發表了《誘敵深入不是積極防御的必然戰略步驟》的學術論文,對貫徹“積極防御,誘敵深入”八字方針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即在全軍上下引起強烈反響。同年8月,軍委“801”會議將原來“積極防御,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修改為“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學院編寫出版了全軍第一本《戰術學》和第一本《指揮學》,對戰術學和指揮學的建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85年6月《戰術學》初稿完成,引起了軍委領導的高度重視。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對軍事科學院戰役戰術部的同志說:“‘南高’出了一本《戰術學》,你們去論證一下。”隨后,軍事科學院戰役戰術部組織對《戰術學》進行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書是具有開創性的重大理論研究成果,填補了我軍戰術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空白。
學院在世界知名度越來越高
學院從1957年開始對外國軍官的培訓,至今先后為115個國家培養了5000多名中高級指揮員和政府官員,其中6人擔任總統,數十人擔任總理、國防部長等政府高官和軍隊高級將領。
1996年6月,軍委江澤民主席出訪非洲回國后,在河南視察工作中接見駐河南部隊和武警總隊師以上干部時指出:“非洲國家的軍隊曾經派了不少人到我們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學習,他們學成回國后,發揮了重要作用。”2005年元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期間講到:“我們的國防大學、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等單位,這么多年來,培訓了許多外國軍官,有不少人后來成為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做人的工作是很重要的。”1997年12月,曾于60年代在學院學習過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前總統卡比拉來我國訪問時,特地提出要到母校看望。卡比拉總統來院參觀時看到學院的發展和變化后十分高興,揮筆在留言簿上寫道:“我在貴院學習了6個月零21天,學到了三句話:‘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游擊戰’,我奮斗了30年,取得了政權。”
外國軍事代表團紛紛來院訪問。學院從1951年開始就接待了外國軍事代表的訪問。僅1986年以來,學院就先后接待了100多個國家380批外國元首、高級軍事代表團、駐華武官團的訪問。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馬、剛果民主共和國前總統卡比拉、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國國防部長武元甲大將、美國陸軍參謀長威克姆上將、美國國防大學校長豪斯邁空軍上將、俄羅斯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馬斯洛夫上將、英國巴格納爾上將、朝鮮人民軍金振光大將、德國軍隊總監巴特爾上將、喀麥隆國防部長、新西蘭國防軍司令、塞爾維亞軍隊總長、澳大利亞陸軍司令、美國陸軍戰爭學院代表團、英國聯合指揮參謀學院代表團、48國駐華武官團等先后到學院訪問,許多軍事學院代表團還到學院與中方軍官進行研討交流。
學院派出軍事專家援外。學院先后向坦桑尼亞派出22批,老撾派出20批援外教學專家組,幫助他們培訓軍官。僅2003年至2008年,5年間學院共派出19批41名專家到老撾、剛果(金)、加蓬、西撒哈拉、坦桑尼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7國執行軍援及維和任務。2013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國事訪問期間,親切接見了包括學院派員參加的援坦專家組成員,并高興地與大家合影留念。
1986年學院編寫的《戰術學概論》公開出版。該書是當時全軍第一、世界僅有的論述戰術基礎理論的兩本專著之一(另一本為前蘇軍所著),引起了西方軍事理論界的較大反響。第二年該書參加歐洲法蘭克福書展,這是我軍首次參加外國書展,受到西方軍事理論界的重視。英國人看了說:“中國人也有了戰術學。”戰術教學不僅在全軍知名,而且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學院先后多次組織外國軍官到淮海戰場進行現地教學,最多時有50個多國家軍官,他們不僅對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60萬人打敗國民黨軍80萬人,我軍指揮員高超的指揮藝術給予高度評價,而且對教員的精彩教學紛紛點贊。
(作者系陸軍指揮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