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旋風將軍”韓先楚威震黑土地
“旋風將軍”韓先楚威震黑土地
作者:侯朝陽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1 瀏覽次數:7841
1913年2月,韓先楚出生于湖北紅安一個貧苦農家,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炮火硝煙中,韓先楚從戰士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韓先楚
1913年2月,韓先楚出生于湖北紅安一個貧苦農家,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炮火硝煙中,韓先楚從戰士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戰略方針,其核心就是搶占東北。在實施這一戰略方針中,韓先楚進入東北,翻開了軍旅生涯的新篇章。在無邊無際的黑土地上,韓先楚憑著獨有的洞察力和戰爭智慧,像旋風一樣縱橫馳騁,出奇制勝,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永遠銘記史冊的經典戰例!
雪火突擊紅石鎮25:1的空前紀錄
1947年3月下旬,國民黨軍和東北民主聯軍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中的較量進入最后階段。為貫徹“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戰略計劃,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調集11個師共10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進攻臨江。面對國民黨軍咄咄逼人之勢,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首長決定以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第十師為主力聯合作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南滿。時任第四縱隊副司令員韓先楚,受命統一指揮戰斗。經慎重考慮,他把目光投向了敵人實力最強的八十九師,決定在紅石鎮設伏殲敵。
從4月1日開始,在東北民主聯軍誘導下,國民黨軍八十九師逐步前進到紅石鎮地區。對當時的東北民主聯軍而言,八十九師無疑是一塊硬骨頭。該師是蔣介石嫡系,組建于1931年,國民黨軍中大名鼎鼎的錢大鈞、湯恩伯都曾在該師擔任過師長,戴安瀾曾在該師擔任過副師長。抗戰期間,八十九師參加過著名的血戰南口,在臺兒莊大捷中也立下過赫赫功勛。抗戰勝利后,八十九師一度在東北作戰,后又移駐熱河,直到1947年3月中旬才再次調入東北戰場。
4月初的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已春暖花開,但在關外的長白山麓,依舊是積雪沒膝,朔風怒吼,氣溫達到零下20度。東北民主聯軍的官兵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借助積雪的掩護,在紅石鎮隱蔽待機,靜待敵人到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黨軍八十九師戰前剛剛從熱河移防東北,對東北的寒冷氣候表現得極不適應。進入紅石鎮地區后,八十九師不但沒有構筑任何防御工事,而且沒有進行最起碼的戰術展開。
4月3日6時,東北民主聯軍的進攻開始了。韓先楚用寶貴的炮兵部隊打頭陣,數十門重炮和數百門60迫擊炮同時開火,進行了約10分鐘的摧毀射擊,在第一時間就決定了戰斗的勝負。后來被俘虜的八十九師副師長張孝堂承認:“你們真行,沒想到你們這么厲害,幾分鐘的功夫,就把我們的部隊打得稀巴爛。”趁著國民黨軍驚魂未定的機會,韓先楚迅速指揮步兵發起迅猛強大的突擊。在炮兵支援下,東北民主聯軍步兵以由家街為中心,在方圓30公里范圍內,用自己最擅長的戰術向國民黨軍縱深進行滲透穿插,分割圍殲,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敵人逼上了絕路。16時,紅石鎮戰斗結束。
整個紅石鎮伏擊戰,僅僅用10個小時即大獲全勝。此次戰斗共擊斃國民黨軍660人,俘虜副師長張孝堂少將以下7800余人。東北民主聯軍僅陣亡7人,負傷319人。據此國共雙方人員損失比例達到了驚人的25:1。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主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也指出,此次戰斗東北民主聯軍“僅傷亡326人,創造了1:25的殲敵記錄”。
八十九師這樣一支主力部隊,竟然以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遭到覆滅,這無疑給其他國民黨軍以極大震懾。紅石鎮伏擊戰過后,國民黨軍各路進攻部隊紛紛撤退,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以東北民主聯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韓先楚在紅石鎮伏擊戰中表現出的卓越軍事才華,很快引起了東北民主聯軍首長注意。不久之后,韓先楚升任第三縱隊司令員,開始獨當一面,并迅速走上軍旅生涯的巔峰。
影視劇中的韓先楚形象
長途奔襲威遠堡不循常規用奇兵
1947年9月,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秋季攻勢,剛剛升任第三縱隊司令員的韓先楚接到了殲滅國民黨軍五十三軍一一六師的命令。當時一一六師師部部署于威遠堡,師主力部署于威遠堡東側西豐、郜家店地區作為屏障,西側開原一帶則部署有五十三軍的另兩個師。
在討論作戰方案時,很多人主張依據由近及遠的原則,首先殲滅西豐之敵,然后再攻威遠堡。韓先楚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如果先打西豐,敵人早有準備,很可能會打成一個攻堅戰。但一一六師師部的作戰部隊數量較少,如果以長途奔襲的方式直取威遠堡,必能出奇制勝,同時還可以在野戰中殲滅聞訊來援的西豐敵軍。經過激烈爭論,最終奔襲威遠堡的意見占了上風。
9月29日,第三縱隊冒著大雨直奔威遠堡。縱隊官兵以旋風般的速度,連續急行軍200余里,最終于10月1日抵達威遠堡。當日凌晨,韓先楚親自帶領偵察科長,登上一塊高地觀察威遠堡內的敵情。此時國民黨軍官兵正在出操,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韓先楚當機立斷,迅速下達攻擊命令。第三縱隊官兵如猛虎下山直取威遠堡,國民黨軍雖然頑強抵抗,無奈攻擊來得太過突然,很快陷入被動。第三縱隊首先集中兵力拿下威遠堡重要屏障天王山,然后集中數十門火炮猛轟敵人師部,各部隊趁機四面圍攻,最終全殲敵軍,俘虜一一六師師長劉潤川。威遠堡激戰期間,西豐國民黨軍棄城回援,遭到嚴陣以待的第三縱隊八師迎頭痛擊,雖然拼命掙扎,但最終仍然難逃失敗命運。
長途奔襲威遠堡是東北民主聯軍秋季攻勢期間最著名的一次戰斗,也是韓先楚執掌第三縱隊后獲得的首次大捷。關于此次戰斗獲勝的原因,被俘的國民黨軍一一六師師長劉潤川這樣交待:“ 我估計你們要打,可能先打西豐,那里有一個團防守,工事堅固,我不怕。也可能先打郜家店,你們進攻部隊被我兩面夾擊,也不怕。萬萬沒有想到你們直打我的師部,這一著太厲害了。”威遠堡之戰也給國民黨軍高層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時任東北行轅主任的陳誠就在日記中這樣評價說:“韓先楚是很難對付的‘旋風司令’,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現他的部隊。”
抱病揮軍克錦州引爆首次大決戰
1948年9月12日,在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的隆隆炮聲中,偉大的戰略決戰拉開了序幕。作為雙方決策層都十分關注的戰略樞紐,錦州很快成為兩軍主力角逐的焦點。錦州是東北國民黨軍三大重點防御城市之一,同沈陽和長春一起構成了東北國民黨軍防御體系的三大支撐點,一旦錦州失陷,整個國民黨軍的防御體系將不復存在。如果解放軍進攻錦州,國民黨軍必定全力增援,從而引爆國共兩軍的主力大決戰。因此,錦州不但是關閉東北國民黨軍的大門,而且是戰略決戰的“引爆點”,是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的“戰略按鈕”。
由于錦州攻堅戰在推動戰略決戰歷史進程中特殊重要的意義,為確保必勝,東北野戰軍決策層反復偵查研究,最終確定了“由北向南、南北對進、多路突擊”的方針。攻城部隊共25萬,分為3個突擊集團,其中北突擊集團擔負主要突擊任務,由韓先楚指揮。
錦州工事堅固,守敵眾多。韓先楚親自對錦州進行現場勘查,發現進攻正面有兩個關鍵制高點,一個是配水池,一個是大疙瘩。韓先楚認為,要想拿下錦州,必須拿下配水池和大疙瘩。10月12日,東北野戰軍經一日血戰,終于拿下了配水池。韓先楚得到消息后,立刻將指揮所轉移到配水池,這里距離守軍城防陣地不到1公里。
韓先楚的抵近指揮很快收到效果。他從側面觀察到,大疙瘩后方有一條交通壕,像主動脈一樣連通了城內外的聯系,國民黨軍利用這條交通壕,不斷把兵員和物資送到大疙瘩。韓先楚急令指揮所通知擔負主攻任務的第八師,“派一個連從側后插過去,截斷敵人前沿與后方的聯系”。第八師遵照執行后,很快切斷了敵人的內外聯系,并最終攻下了大疙瘩。10月14日10時,東北野戰軍對錦州發動總攻,900余門大炮一齊開火,進行了長達45分鐘的破壞性射擊。次日18時,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完全掌握了遼沈戰役的主動權。
錦州激戰徹底引爆了東北戰場,國民黨軍抽調精銳兵團,分東西兩路增援錦州。東北野戰軍迎來了新的殲敵良機,韓先楚也即將迎來軍旅生涯中的又一次重要機遇。
旋風狂飆卷遼西一棒打碎腦袋
解放軍揮師錦州之后,蔣介石抽調沈陽周邊部隊共11個師,組成“西進兵團”增援錦州。西進兵團大多為精銳部隊,其中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更是王牌部隊,名列國民黨軍“五大主力”行列。西進兵團的司令官廖耀湘,畢業于黃埔六期,曾留學法國,在國民黨軍中是第一流的名將。
10月5日,廖耀湘下達了西進命令,但畏于東北野戰軍的強大戰力,西進兵團進展緩慢。一直到10月15日錦州解放,西進兵團仍然徘徊于彰武、新立屯一帶,未能對攻錦作戰造成實質影響。10月18日和19日,國民黨軍高層緊急商討改善東北戰局的方法。蔣介石提出西進兵團繼續攻擊前進,在錦西東進兵團策應下,收復錦州。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則提出,既然錦州已經失守,西進兵團應立即回撤沈陽,以免被殲。此后經相互妥協,決定西進兵團沿北寧路向黑山、大虎山攻擊前進,并確保營口后方補給線;如果進展順利,則繼續向錦州前進,否則即向營口方向撤退。國民黨軍在戰役決心上的三心二意,使得西進兵團在大戰之前,便已陷入進退維谷的不利境地。
10月21日,廖耀湘率領西進兵團攻擊前進,東北野戰軍各主力縱隊以西進兵團為目標,席卷而至。24日,廖耀湘進攻黑山受挫后,擔心被解放軍圍殲,隨即下令轉向營口,試圖通過海路撤退,不料遭到堵截。26日,廖耀湘再次命令兵團大轉向,向沈陽后撤。接連的轉向,使得廖耀湘兵團陣型混亂不堪,給東北野戰軍提供了難得的殲敵良機。
根據命令,韓先楚帶領第三縱隊在黑山東北地區展開迅猛突擊。韓先楚要求各部隊哪里有敵人就向哪里打,哪里有槍聲就向哪里打,同時注意與兄弟部隊聯系。10月26日晚,第三縱隊七師一部攻擊前進到胡家窩棚西山一帶,發現該地區國民黨軍有“三多”,即小汽車多、電線多、帶短槍的人多,進而判斷這里是國民黨軍的一個高級指揮部。第七師部隊隨即發動猛烈進攻,經激烈戰斗后,殲滅了該股國民黨軍。事后發現,這竟然是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前進指揮所和新六軍的軍部。胡家窩棚之戰后,西進兵團群龍無首,分崩離析,東北野戰軍各部趁機迅猛推進,經連續激戰,最終于28日拂曉全殲國民黨軍西進兵團,廖耀湘本人則被韓先楚率領的第三縱隊俘虜。
圍殲廖耀湘西進兵團的作戰,史稱遼西圍殲戰。此戰用時僅兩晝夜,即圍殲國民黨軍5個軍12個師,進展之速,戰果之巨,在整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都是空前的,其中的胡家窩棚之戰尤其受到高度評價,廖耀湘本人稱此戰是“第一棒就打碎了國民黨遼西兵團的腦袋”。作為胡家窩棚之戰的指揮者,韓先楚“旋風將軍”的美名也更加廣為流傳,衛立煌就曾評價韓先楚和第三縱隊:“動作之快,如同旋風般。”
獲得遼沈戰役偉大勝利之后,解放軍乘勝進軍。在歷史的大浪潮下,韓先楚和戰友們一起率軍入關,策馬華北,鏖戰平津,揮師衡寶,大戰白崇禧,勇渡瓊州海峽,解放海南島,為共和國政權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勛。
1955年,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