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我與鐵軍 > 對有關白駒會師幾個問題的探討
對有關白駒會師幾個問題的探討
作者:陳海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6-16 瀏覽次數:7842
近年來,書刊上發表了不少有關新四軍八路軍白駒會師的文章,將會師的由來、經過與歷史意義的認識提到一個新高度,但也存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地方。為澄清史實,追根溯源,去偽存真,以免貽誤后人,筆者現對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編者按:本文其實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江蘇大豐黨史研究者對“白駒會師”歷史真相調查、征集、研究、整理、編纂結論的再論述。作者通過對當事人的調查、了解,相互交流、探討,相互回憶、印證,取得詳實、全面,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再進行謹慎地研究、梳理,編纂成可信、可靠、可存的專題資料,及時存檔并公開出版,提供研究者參考使用。希望年輕的新四軍歷史研究者,重視歷史資料,特別是文獻與第一手資料。
近年來,書刊上發表了不少有關新四軍八路軍白駒會師的文章,將會師的由來、經過與歷史意義的認識提到一個新高度,但也存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地方。為澄清史實,追根溯源,去偽存真,以免貽誤后人,筆者現對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于兩軍會師的部隊問題
20世紀80年代初期,大豐黨史辦公室剛成立,就把新四軍與八路軍會師作為重要課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為紀念會師50周年,大豐黨史辦公室編輯的《新四軍八路軍會師紀念專輯》,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刊載了調研成果,經過近30年的考驗,至今未發現大的訛錯。
調查初期,最大的分歧意見是哪個部隊在白駒會師。新四軍方面有蘇北指揮部二縱隊的二團與六團之爭;八路軍方面有五縱隊一支隊的一大隊(團)與三大隊(團)之爭。
作為地方黨史工作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將發生在本地區的黨史、軍史事件搞清楚,向黨和人民作出交待,絕不能敷衍了事。為把會師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我們將會師部隊雙方健在的領導人幾乎都找到了,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將各方意見綜合分析研究,從而得出符合歷史的結論。新四軍方面主要是二縱隊的老二團,團長段煥競(時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說是他們團在白駒會師的;六團團長池義彪、政委吳嘉民、參謀長柴榮生、政治處主任林勝國,一致說是他們團在白駒和八路軍駐劉莊部隊會師的,而且對會師詳情講得很清楚。與此同時,我們去找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會師時擔任八路軍五縱隊一支隊一大隊大隊長的胡炳云,他講在白駒與新四軍會師的是他們大隊三營。三營是他們大隊先頭部隊,從龍岡、大岡直插劉莊,10月10日,由劉莊去一個連到白駒與新四軍會師。當年三營教導員石瑛時任沈陽軍區后勤部副政委,會師詳情他最清楚。我們專程去沈陽找到石政委,證實了胡司令講的是他們營同新四軍會師。石政委講會師他沒有參加,是朱副教導員帶三連到白駒與新四軍會師的。10日,他在劉莊還通過商會向鹽城打電話,問八路軍到鹽城沒有。接電話的是國民黨軍隊,他反問我是國民黨哪個部隊的,弄得我無法回答,鬧了個笑話。這說明,他們三營在白駒跟新四軍會師時,鹽城還沒有解放。而王良泰將軍說是他們三大隊去白駒會師是不對的。10日,是二大隊先到鹽城,打了一仗,把張翼的頑三旅部隊打跑了。三大隊是在二大隊解放鹽城后才進鹽城的。為了搞清王良泰三大隊是否在白駒會師,我們又專程去大連,在部隊干休所找到原內蒙軍區副司令員王良泰將軍,王良泰將軍起初講,是在稻田里與白駒新四軍會師的。我將我們調查情況向他作了匯報,他未再堅持是他們大隊在白駒會師的說法。
在大連訪問王將軍后,筆者又專程到北京訪問原八路軍五縱隊一支隊司令彭明治將軍,他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的家中接待了我。我向他匯報了白駒會師部隊情況,他很明確地講,是胡炳云大隊,至于哪個營他記不清了。他講我們支隊分三路南下,胡炳云的一大隊走的西路,過蘇家咀、東溝、益林、湖垛后,從龍岡到大岡進劉莊,然后從劉莊去白駒與新四軍會師的;周長勝的二大隊走的是中路,是他們解放鹽城的;王良泰的三大隊和我們支隊部是從東路走的,經東坎、阜寧方向,在阜寧打了一仗。支隊部和三大隊到鹽城時,鹽城已解放,是晚上進鹽城的。他們大隊怎樣和新四軍會師不清楚,肯定比一大隊白駒會師晚。
劉少奇在10月11日晨發給中央的電報講:“八路軍一支隊一部于灰日申時解放鹽城,即10月10日的下午3-5點解放鹽城。”另據三大隊副大隊長王良泰講,他們是在黃昏進鹽城的,沒有發生戰斗。他還講,在鹽城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南下。這應該是11日,不可能在10月10日到白駒會師。
為確定新四軍方面會師是哪個團,筆者專程到南京王必成司令員家拜訪王將軍。他講,我身體不太好,你們去北京找總裝備部部長杜屏將軍,他當時是我們二縱隊參謀長,黃橋決戰勝利后,由他負責部隊的調度指揮,到底是哪個團在白駒和八路軍會師,他最清楚。他還說,“他說的就代表我說的。”我和杜部長取得聯系,杜部長講:“過幾天我到南京有事。”我在南京軍區的賓館找到了他。他講,黃橋決戰后,我們縱隊奉命沿通榆公路北上,在海安和韓(德勤)軍有點小接觸,到了東臺,頑軍已逃往興化水網地區,一槍未放就進了東臺城。進東臺城是8日,我命令六團部隊繼續沿通榆公路北上,9日進駐白駒,迎接八路軍老大哥。新四軍和八路軍通過電臺聯系,約定新四軍到白駒不再北進,八路軍到劉莊再不南進。六團到白駒與到劉莊的八路軍取得聯系,約定先由劉莊派部隊到白駒與新四軍會師。六團將10日與八路軍部隊會師情況向我們縱隊領導作了匯報。王司令和劉政委當即指示六團:“八路軍是我們老大哥,一路南下很辛苦,要熱情招待老大哥部隊,把政治空氣搞得濃濃的,要貼歡迎標語,高唱革命歌曲,感謝老大哥的支援。”所以在白駒與八路軍會師的是六團。而段煥競的二團是縱隊的主力團,他們駐東臺,防止韓頑反撲。
我和杜部長談及會師話題還未結束,段煥競副司令員來看望杜部長。一開始,杜部長就向段副司令講:“你怎么說白駒會師是你們團呢?我們縱隊部和你們團到東臺后,都住在東臺城,是六團北去白駒和八路軍會師的。此后才派你們團去興化北安豐布防,以防韓頑軍隊襲擊,你們團怎么能到白駒會師!”段副司令解釋說,我們團去興化北安豐是參謀長張強生帶去的,會師的事是聽他說的。時間長了,可能是把在安豐與八路軍會師當成是白駒會師了。
1990年,大豐黨史辦在出兩軍會師紀念集時,專請段副司令重寫了兩軍會師回憶錄。有的同志只看到段副司令以前的回憶錄,至今還在書刊上講新四軍方面會師的是段煥競的老二團。
順便說一下,皖南事變后,老二團改為二旅四團,六團改為五團,請大家不要把部隊番號前后弄混了。
關于海防部隊建立與兩軍會師的關系問題
《鐵軍·縱橫》2019年第一期刊載了《試述白駒會師的重大意義》文中第四個意義講:“白駒會師促成了新四軍海防部隊的創建,開辟北至山東、南至浙東的海上通道。”這是筆者第一次看到將新四軍海防部隊同白駒會師掛上鉤的文章,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探討。
該文的下面接著講到:“1941年初,粟裕派吳福海率領駐東臺弶港的蘇中警衛團五連先行一步,接著又派何振聲率一連與吳福海五連會合,在如皋北坎搭起蘇中海防團的架子。”這一段話與歷史事實不符,蘇中海防團的架子是根據粟裕指示,由吳福海和何振聲搭架子不假,但不是1941年初,而是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蘇中軍區在如東的南坎召開軍事會議,作出建立海防團的決策,粟裕司令和政治部主任鐘期光找吳福海與何振聲談話,要他們各帶一個連先搭起蘇中海防團的架子。何振聲所帶的連不是原蘇中警衛團的一連,而是四連。此時的四連已從警衛團調到臺北獨立團3個月,是何振聲從臺北獨立團把四連帶去搭架子的。搭架子的地方不是南坎也不是北坎,而是海防團成立地如東何家灶。
關于吳福海,原在蘇中保安處任督導室主任。1941年9月12日調到蘇中警衛團任參謀長,和副團長彭桂卿一道負責海防工作,并配合地方工作組開辟建立以弶港為中心的海上根據地。他將五連等帶到海上進行軍事訓練,“旱鴨子”變成了“水鴨子”。他指揮部隊實施了海上第一次航行,北至蘇中與蘇北交界的斗龍港,南到南通的小洋口。通過訓練和航行,摸清了海邊港汊、水流方向,熟悉了大海脾氣,掌握了海上作戰規律。吳福海第一次到警衛團開辟海防工作只有半年,1942年3月又調回蘇中保安處工作半年多。1942年11月蘇中南坎軍事會議,第二次奉調蘇中軍區海防團任副團長。
我們撰寫歷史文章,一定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搞清楚,將本事件同其他事件的關聯搞清楚,不能囫圇吞棗,抄用文章,或斷章取義地引用文章。
關于白駒會師的新四軍與八路軍排列問題
目前,從書刊上看到有關白駒會師部隊的排列有兩種:一是新四軍、八路軍;二是八路軍、新四軍,各有各的理由。在一次會師研討會上,有人問我應以哪一種為準。我說應從歷史發展角度,從源頭上探討。白駒會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會師源于1938年9月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當時的抗戰形勢已從戰略防御轉到戰略相持階段,由此產生的戰略方針是“鞏固華北,發展華中。”全面抗戰開始后,共產黨和國民黨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陜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開赴華北敵后抗戰,建立了華北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組建晚于八路軍,黨中央毛主席要新四軍向華中敵后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發展較慢,落后于形勢。為加強對發展華中的領導,六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后改為華中局),劉少奇任書記。同時,將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改為東南局,仍由項英任書記。人民群眾盼星星,盼月亮,盼望共產黨新四軍能早日領導他們抗日,打擊殘害人民的國民黨頑固派。劉少奇于1939年到中原,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為目前華中建立敵后根據地最好的地區是蘇北,要抓住機遇向東發展,一直到黃海邊。
根據黨中央和劉少奇的指示,陳毅在蘇南指揮新四軍部隊、機關分批轉移到江北,江南指揮部改為蘇北指揮部,建立了以黃橋為中心的蘇北第一塊根據地。與此同時,八路軍部隊跨過隴海路,支援新四軍發展華中。1940年8月9日,由進入隴海路以南的蘇魯豫支隊、新二旅、隴海路南進支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合并,建立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委,轄3個支隊,20000余人,在蘇北地區建立了淮海抗日根據地。新四軍和八路軍雖然都進入了蘇北,但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中間隔著韓德勤頑軍,不斷向進入蘇北的新四軍、八路軍挑釁,制造磨擦。同年10月初,韓德勤調動3.5萬人向只有7000人的黃橋新四軍發動進攻。根據中央“韓不攻陳,黃不攻韓;韓若攻陳,黃必攻韓”的自衛方針,黃克誠指揮一支隊突破韓頑的鹽河、舊黃河防線南下,從戰略上支援黃橋決戰。黃橋新四軍在陳、粟指揮下,在廣大人民群眾支援下,歷經3晝夜血戰,殲滅韓軍主力1.1萬人。韓德勤率殘兵敗將從東臺逃往興化,黃橋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根據陳、粟指示,二縱隊沿通榆路向北追擊韓軍,7日占領海安,8日占領東臺。9日,二縱隊的六團北上白駒,迎接八路軍的到來。
八路軍南下,橫掃頑軍如卷席。西路的一支隊一大隊先頭部隊三營由龍岡、大岡直插劉莊。9日,進入白駒的新四軍六團給劉莊打電話,與到劉莊的八路軍聯系,商討會師問題,八路軍的一大隊三營決定派一個連第二天到白駒與新四軍會師。10月10日在白駒獅子口,新四軍與八路軍實現了歷史性的會師。
會師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不能只看到在白駒獅子口發生的兩支部隊的會合。1940年11月7日,劉少奇同黃克誠等領導人到海安,與陳毅、粟裕商討如何建立華中抗日根據地問題,所遇到的第一個重大問題是兩支進入華中的部隊分屬新四軍和八路軍兩個系統,難以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形成戰斗力。因此,劉少奇向中央建議,成立新四軍八路軍華中總指揮部,得到中央批準。11月7日,新四軍八路軍華中總指揮部在海安成立。葉挺任總指揮,劉少奇任政委,在葉挺未到任前,由副總指揮陳毅代總指揮。11月23日,劉少奇、陳毅率華中總指揮部由海安進駐鹽城。
皖南事變后,根據中央電令,1941年1月25日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陳毅任代理軍長,張云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任參謀長,鄧子恢任政治部主任。全軍轄7個師1個獨立旅9萬余人。原八路軍五縱隊改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原八路軍四縱隊改為新四軍第四師,由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這樣,華中的新四軍與八路軍部隊,統一為新四軍編制。
順應歷史,白駒兩軍會師部隊的番號順序,應和黨中央批準的“新四軍八路軍華中總指揮部”保持一致,也就是和當時的歷史發展相一致。
關于會師地點
黃橋決戰后,新四軍北上,八路軍南下,會師地方有多地,如鹽城的大岡與興化北安豐、斗龍港港口的龍王廟等地,但最早的是白駒獅子口。所以黃克誠將軍將白駒獅子口定為兩軍會師地,得到部隊與地方的一致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