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讓國防教育走向海洋
讓國防教育走向海洋
作者:和治偉 王文斌 責任編輯:王浩鐘 來源:《鐵軍》2013年第9期 日期:2013-11-07 瀏覽次數:7850
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期。我們黨和國家更加重視海洋。7月3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海洋強國研究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因此,強化海洋教育,建設海洋強國,應成為全民意識。
當前,我國的海洋教育還比較薄弱,國民海洋國土意識欠缺,許多人不知道我國的國土面積還應包括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國民對海洋知識了解不多。據國家海洋局對我國國民的調查,在調查對象中,對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基本的海洋知識能正確理解的分別只占5.4%、4%、4.2%,大多數受訪者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了解甚少。因此,加強海洋教育,讓國防教育走向海洋,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和現實的課題。
重要的地位——海洋國防觀念影響大局
發展依靠海上。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海洋學家狄米斯托克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海權理論之父”馬漢指出:“海權對世界歷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縱觀近代世界,大國的崛起無不依靠海洋。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成為近代海上強國,建立起龐大的殖民體系。17世紀,英國先后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和“海上馬車夫”荷蘭,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為“日不落帝國”。美國的崛起正是從總統老羅斯福把馬漢的海權理論帶進白宮后開始的。二戰后美國迅速控制了世界海洋,從而確立了世界霸權地位。我們的近鄰日本,就是在領受了美國佩里艦隊叩關的屈辱后,樹立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的強國目標。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凡是近現代海洋強國都成了發達國家,而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增強全民和國家層面上的海洋意識。
利益取之海上。海洋空間是繼陸地空間之后人類又一個重要生存與發展空間,有著豐富的資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擁有陸地上具有的一切礦物資源。地球上的生物資源80%在海洋,世界可開采石油儲量的45%在海洋,海水中鈾的儲量相當于陸地總儲量的4500倍,全球可燃冰儲量是現有石油天然氣儲量的兩倍,海水聚變技術有望滿足人類500萬到1000億年的能源需求。隨著陸地資源日益減少,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顯得越來越重要。聯合國將21世紀稱為海洋世紀,海洋經濟正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亞太地區正成為全球發展的重點。20世紀初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就預言說:“地中海時代隨著美洲的發現結束了。大西洋時代正處在開發的頂峰,勢必很快就要耗盡它所控制的資源。唯有太平洋時代,這個注定成為三者之中最偉大的時代,僅僅初露曙光。”向海而興,背海而衰。海洋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中國夢”不可或缺的戰略空間。
危險來自海上。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在航海實踐中得出這樣的結論: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事實正是如此,近代中國的苦難就是從海上開始的。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的100年間,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我國的大的軍事行動就達84次之多,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海域被兩條島鏈所圍困。在第一島鏈,美國部署有軍事力量,依托海空基地群對我構成了軍事威懾。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加大兵力部署,加強對我遏制的力度,還拋出了“空海一體戰”理論來對付我國。
安全系于海上。海洋是一個國家的國防前哨和門戶,在防止敵人從海上入侵、保衛國家領土和海洋主權上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在全球16個海上咽喉要道和重要海域都投放有兵力,確保戰時能封鎖他國海上航運和海軍力量,維護美軍的航道,近年來更加強調“以海制陸”。加強海防、掌控海權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撐。當前,隨著全球性的“圈海”運動此起彼伏,各國爭奪島嶼和海洋資源的斗爭日益尖銳,我國的海洋權益受到威脅。面對島嶼被蠶食、海域被分割、資源被掠奪的嚴峻形勢,維護海洋權益的斗爭任重而道遠。另外,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三大進口國,2012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6.4%,再創歷史新高。石油等戰略資源進口主要依賴海上運輸,對外貿易也有賴于海上運輸,海上交通線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保障遠洋生命線安全的任務十分繁重。可見,海洋不只是戰略爭奪的途徑,而且已經成為戰略爭奪的主體,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大。
深厚的積淀——中國海洋文化傳統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的古代海洋文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開發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傳世古籍《尚書》中就有“四海會同”、“環九州四海”、“江漢朝宗于海”等記載,《爾雅》有“物產富饒為陸海”的認識,韓非子強調“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管子指出“利在海也”。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由于緊緊抓住了“漁鹽之利”,從而發展為“海之王國”,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和“戰國七雄”之魁。早在秦朝,徐福就已經開始東渡,橫跨大海。中國造船技術的發達和指南針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航海技術,開創了世界航運史上的新篇章。漢唐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就與陸上絲綢之路并駕齊驅,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遠的海上航線。明代中國的航海業達到了頂峰,鄭和率2.7萬多人的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歷時28年,使得當時的永樂年間成為明朝最鼎盛的時期。
猛然驚醒的近代海防思想。1430年左右,昏聵的明朝統治者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閉關鎖國,厲行海禁,嚴令“片帆寸板不得入海”,使中華民族錯過了開發和利用海洋的大好時機,客觀上也造成了東南沿海地區倭寇盛行。成書于倭患嚴重時期的《籌海圖編》認為,明朝通商屢禁不止、倭寇屢剿不滅的根源在于錯誤的海禁政策,根除倭患的方法在于通貢開市,應在沿海島嶼、重要海路等“要會之地”設置強大海軍,并且“南北會哨、晝夜揚帆”,定時巡視海面,“直欲邀擊于海上”,提出了“哨賊于遠洋”“擊賊于近洋”“殲敵于將登”的整體防御策略。其作者鄭若曾還振聾發聵地提出了“經略海上”的先進思想。從明朝延續到清末長達400年的閉關鎖國政策,被“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徹底擊碎。慘痛的教訓使有識之士猛然驚醒,許多仁人志士開始放眼看世界,提出了加強海防的良策。林則徐指出:“有船有炮,水軍主之,往來海中,追奔逐北,彼能往者,我亦能往。”魏源則呼吁“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要學習西方先進的船炮,建立一支新式海軍。左宗棠強調加強海防的重要性,提出建設一支近代海軍加強海防、抵御外侮。清朝末年還展開了一場關于塞防與海防的大討論,當政者由傳統的重視塞防向塞防、海防并重轉變,開始籌建海軍。隨著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中國再次陷入了有海無防的困境。
逐漸萌芽的現代海權意識。清末以來來自海洋的嚴重危機,喚醒了少數中國人的現代海權意識。民國的海權思想以國父孫中山為代表。孫中山從進化論出發,認為海權對近代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掌握了海權國家才可能強盛,并闡述了世界海權的發展趨勢,結合中國實際,指出國家獨立、恢復主權是爭取海權的前提。他強調:“自世界大勢變遷,國力之盛衰強弱,常在于海而不在陸,其海上權力優勝者,其國力常占優勝。”孫中山的考慮有四點:一是提高海軍地位,二是興船政,三是建東方、北方、南方港口,四是爭奪太平洋制海權。國民政府海軍部長陳紹寬則數次主持制訂海軍發展計劃,謀求在立足防御的同時,海軍能夠在海上與入侵之敵作戰,“獲得中國海之制海權”。他提出了將中國沿海劃為4個海軍區、建造20艘航母的宏偉設想。但國民黨長期忙于內戰,根本顧不上海軍和海防建設。抗戰開始時,國民政府的海軍幾乎沒有與日軍進行過一次海戰。
普遍的選擇——國外海洋教育經驗可資借鑒
美國把地理和英語、數學、科學、歷史一起,列為美國基礎教育的五門核心課程。美國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實施海洋補助金計劃,資助海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科研人員開展海洋科學研究,從事海洋咨詢和服務活動等。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在2004年向國會提交了長達610頁的《21世紀海洋藍圖》報告,提出了全新的海洋管理理念和具體明確的行動措施,提出要強化國民的海洋意識,建立協作的海洋教育網,協調海洋教育;要把研究和教育結合起來,在中小學教育中增加海洋教育,加強對高等教育和未來海洋工作力量的投資,滿足未來對海洋隊伍的需要;要對所有美國人進行終身海洋教育。在每年一度的海軍節,美軍包括航母在內的軍艦都向公眾開放,吸引大批公眾前往參觀,起到了良好的國防教育效果。
2005年日本經團聯發表了《關于推進海洋開發的重要課題》,向日本政府建議將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聯合起來,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開設海洋教育課程。2007年4月日本通過了《海洋基本法》,此法成為日本的海洋憲章,明確指出了地方團體以及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對國家海洋權益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第28條則詳述了國民應具備海洋意識,應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日本教科書對日本的各個屬島如數家珍。日本小學教科書這樣宣傳:“我們沒有土地和資源,只有陽光、空氣和海洋。”每一名小學生都會接受這樣的觀念:日本的未來取決于海洋。每年7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是日本法定的海洋日。屆時,沿海都市都舉辦藍海節,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海洋工作者,還舉辦向公眾開放海上巡視船等活動,強化國民的海權意識。
韓國對國民的海洋意識培養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從向幼兒園提供各種海洋玩具,到小學、中學逐步增加海洋教學內容,再到大學開設海洋專業,海洋意識教育逐步深入,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海洋觀培養體系。
英國于2009年11月由王室批準了《英國海洋管理、保護與使用法》,簡稱為《英國海洋法》。該法強調海洋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每個國民都有義務保護海洋環境,也有義務公開發表自己的見解,并鼓勵公眾參與決策與管理海洋、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時代的呼喚——全面推進海洋國防教育
以領導為重。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后,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研究制定了海洋發展戰略,重視海洋教育對海洋經濟的促進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包括海洋國防教育在內的活動。進入21世紀,海洋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國際組織還是各發達國家,都非常強調對海洋管理者素質的培養。因此,要把各級領導特別是海監、海事、海警、海關、漁政等涉海部門的領導作為海洋國防教育的重點,突出海洋安全形勢、海洋地理環境、海洋國際法等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使他們確立“陸海統籌”的理念,樹立海洋安全觀、海洋價值觀、海洋發展觀,更加積極主動地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實施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
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保衛者,對他們開展海洋國防教育非常重要。應根據學生的成長周期,深入開展海洋國土觀、海洋國防觀、海洋權益觀的教育。有計劃地組織編寫出版各類海洋讀物和海洋知識叢書,推進海洋知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活動,使學生從小就開始了解海洋、認識海洋、熟悉海洋、關注海洋。將海洋國防教育與學生軍訓相結合,與軍事理論教學相結合,與歷史、科學、思政等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相結合,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益。采取宣傳櫥窗、校內廣播、知識競賽、辯論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營造濃厚的氛圍。注重開展實踐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過軍營夏令營,參觀海軍部隊和軍艦,提高教育效果。
以公民為基。面向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海洋國防教育是項基礎性工作。應加強海洋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建設一批海權教育館、海防博物館、海洋科技館和水族館等設施,賦予其國防教育功能。加強海軍艦艇與命名城市的雙擁共建活動,不斷拓展海洋國防教育的途徑,增強群眾與海洋、海防、海軍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結合“蛟龍”號深潛、“雪龍”號極地考察、“大洋一號”科考、海監執法保釣、海軍遠洋護航等活動,開展教育,擴大教育成效。
以文化為魂。繼承和發揚我國文化傳統中的精華,大力弘揚海洋文化,形成良好的海洋國防文化,重鑄中華藍色文明,提升文化軟實力,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制作反映海洋國防歷史和海軍發展、海防建設、海上作戰的影視作品,開展海軍與海防主題日活動。加強海洋國防教育媒體建設,形成健康向上的海洋國防文化輿論氛圍。建立海洋國防教育專題網站,豐富教育素材,注重網上互動,開辟現代化的信息交流平臺。鼓勵和支持民間學術機構和團體參與海洋國防問題研究,充當政府和軍方智庫,為保護海洋安全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