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我與鐵軍 > 試論渡江戰役的偉大精神
試論渡江戰役的偉大精神
作者:陳國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9-06 瀏覽次數:7850
1949年4月20日,鑒于國民黨反動政府拒絕在國共兩黨和平協議上簽字,仍然堅持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立場,企圖憑借長江天塹繼續負隅頑抗。為此,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果斷地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作戰命令。
今年是偉大的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1949年4月20日,鑒于國民黨反動政府拒絕在國共兩黨和平協議上簽字,仍然堅持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立場,企圖憑借長江天塹繼續負隅頑抗。為此,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果斷地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作戰命令。于是,以第二、第三野戰軍為主的十二個軍、三十六個師和中原、華東軍區部隊的百萬雄師分別從江西的九江至安徽的安慶,安徽的蕪湖至安慶,江蘇的南京至江陰等三個地段發動了偉大的渡江戰役,越過長江天塹,直搗國民黨軍盤踞的南京、杭州、上海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為新中國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書寫了光輝的渡江戰役勝利史詩,留下了偉大的渡江戰役精神財富。
不怕困難跨越天塹的拼搏精神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是軍事攻防戰中很難逾越的屏障和天塹。早在2000多年前,北魏曹操率領80萬大軍攻打東吳孫權時,曾因長江天塹的阻隔在赤壁之地遭到了滅頂之災,曹操只帶了幾個隨從拼死沖殺才突出重圍,保住了性命。但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卻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究其原因,除使用的渡江工具木船與當年曹軍的基本相同外,其他因素卻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如戰爭的性質、軍隊的素質、人民群眾的支持,尤其是人民解放軍將士的革命精神和豪邁斗志更是無法相比。為了能順利跨越長江天塹,解放軍和人民群眾想方設法,創造性地克服各種困難,用拼搏精神去解決渡江難題。如在渡江作戰部隊中,有很多來自北方的人民子弟兵不會游泳。面對這種情況,部隊就組織會游泳的戰士傳幫帶,讓不會游泳的戰士先伏在長木凳上練習劃水動作,然后下到寒冷的江水淺灘中實練,終于由旱鴨子變成了水中蛟龍。為了在搖晃的木船上能打槍射擊,指戰員們把長凳反吊起來當成秋千,人站在上面練瞄準。戰士們不會搖櫓撐篙,部隊就請船老大當教練,不少戰士練劃槳雙手磨破了皮,流著血還在練。為防止落江嗆水,還學會用葫蘆和毛竹筒做成簡易救生圈。為了能勝利渡江,官兵們凡是能想的辦法都想到了。特別是在渡江戰斗中,敵人的炮火十分猛烈,一些船被打翻了,戰士們就泅渡向前;篷桿被打斷了,戰士們就搖櫓劃船;船板被打穿了,戰士們就用衣服堵、身體擋;船工犧牲了,戰士們接過舵繼續渡江。解放軍將士不管天寒地凍,不問風高浪急,不顧頭昏暈船,不怕千難萬險,運用平時練就的十八般武藝,個個如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龍,在渡江戰役中冒著敵人炮火奮勇前進,終于克服長江天塹,登上了南岸,為打敗國民黨軍闖過了道道難關。
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的戰斗精神
國民黨蔣介石為了阻止人民解放軍向江南進軍,在長江沿岸構筑了堅固的明碉暗堡,并在南京、杭州和上海等城市周邊筑起了大批野戰工事,以作為抵抗解放軍進攻的永久陣地。在長江中,蔣介石還配置了兩個水面艦艇大隊,駐守在江陰、九江、鎮江、長江口一帶。與此同時,他還讓英美帝國主義的軍艦在長江中游弋,以挾洋壯膽,為解放軍渡江制造種種障礙。但人民解放軍是經歷了血與火考驗的部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指揮的人民子弟兵,他們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懂得為誰打仗,為什么打仗,跟誰打仗的道理,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和連續作戰的斗爭精神,有攻堅克難的勇氣,所以在渡江作戰中表現出了無堅不摧,無難不克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渡江中,國民黨軍接二連三地發射照明彈,把夜晚的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傾瀉而下的炮彈,在江水中掀起高高的水柱。面對敵人的狂轟濫炸,解放軍指戰員們毫不畏懼。木船打翻了,戰士們跳上竹筏繼續前進。身體受傷了,包扎一下繼續戰斗。敵艦在江面上橫沖直撞,戰士們就用手榴彈、炸藥包教訓它;船開到近岸時,戰士們干脆下水游向對岸。登上南岸后,為了鞏固前沿陣地,擴大戰果,戰士們用浸了水的棉絮頂在頭上穿過火力網,迂回到敵后攻擊,端掉敵人一個個的明碉暗堡,為后續部隊打開通道。為了搶占先機,不讓敵人有逃跑的機會,渡江戰士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長途奔襲二三百公里,及時控制了京滬和滬杭鐵路,防止了敵軍南逃和西竄,為解放南京、杭州、上海奠定了基礎。
不怕外敵敢打必勝的亮劍精神
國民黨蔣介石為了茍延殘喘,讓帝國主義的軍艦開到長江來耀武揚威,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順利渡江。在渡江戰役打響的4月21日,英國的軍艦紫石英號、黑天鵝號、伴侶號和倫敦號,無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多次警告,依然開到江陰、鎮江和揚中等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核心地段炫耀武力,并悍然向我二十三軍六十八師主攻團駐地開炮,炸死主攻團長鄧若波,打傷團政委等40多人。面對英艦的暴行,二十三軍軍長陶勇命令觀察所用旗語表示抗議,并要求它們立即離開長江水域。然而,英艦倚仗它們的堅船利炮,非但不聽勸告,反而變本加厲地又向解放軍渡江部隊開炮。為了嚴懲帝國主義幫兇,陶勇軍長命令炮兵向英艦開火。渡江部隊的炮火打得紫石英號多處中彈起火,狼狽地掛起白旗。第二天,英軍為了報復,又派出了旗艦皇家號前來興師問罪,哪知還沒有開到江陰水面,就遭到解放軍剛剛占領的江陰要塞大炮的轟擊,夾著尾巴逃到了公海。對于這一壯軍威、壯國威的正義行為,毛澤東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的身份起草聲明,嚴正譴責了英帝國主義的暴行,肯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義行動。
在渡江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實際行動宣布,一切外國軍事力量再也不能在中國的土地上為非作歹了。渡江戰役鑄就了不怕外敵,敢打必勝,捍衛主權的亮劍精神。
不怕損失擁軍支前的奉獻精神
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緣于中共中央、毛主席的英明決策,人民解放軍將士的英勇奮戰,還與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為了支援渡江戰役,蘇北、皖北、中原地區的人民全員出動,傾力奉獻,給渡江大軍籌糧草、送船只、獻牛馬、出民工、上戰場,做了大量支前工作。總計籌糧30多萬斤,籌草50多萬擔,組織船只8000多只,貢獻木料、毛竹、門板各5000多條塊,還有棉絮4000多斤,基本上做到了應征即征,應有盡有。渡江部隊登岸后,當地老百姓又為子弟兵騰房子,送用具,搞慰問。特別是蘇中沿江的如皋、靖江、泰興、江都和儀征等地的人民,出動青壯勞力5萬多人,疏通內河港口和河汊為渡江船只打通航道。在渡江戰斗中,地方黨政組織還動員了90多萬民工,為人民解放軍運糧草、送彈藥、接傷員。精挑細選了5000多名技術好的船夫做水手,駕船揚帆,冒著槍林彈雨護送部隊過江。當地漁民不但獻出了自己的木船,同時還上船劃槳,一夜過江七八趟,有的受傷不下火線,有的父子、母女齊上陣,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正如陳毅同志所講,渡江戰役是人民群眾用雙手托著解放軍過江的,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奉獻,渡江戰役就不可能打得這么順利和成功。因此,人民群眾,特別是華中人民是渡江戰役的最大功臣。
在渡江戰役過去70多年的今天,我們回顧和總結渡江戰役中所鍛造出來的偉大渡江精神,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這些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今天很好地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