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百姓心中的“扶貧園長”
百姓心中的“扶貧園長”
作者:嚴德本 印玉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9-16 瀏覽次數:7832
鄧洋,蘇中老區里下河水鄉南莫鎮葡萄莊園的園長,父老鄉親們卻送他個“扶貧園長”的雅號。
鄧洋,蘇中老區里下河水鄉南莫鎮葡萄莊園的園長,父老鄉親們卻送他個“扶貧園長”的雅號。
“返鄉創業,我的初心就是為鄉親們脫困致富獻份力!”
熟悉鄧洋的人都說,他是當之無愧的“金牌愛心慈善志愿者”、“愛心鄉賢”。改革開放后的20年間,鄧洋高校畢業后,踏進北京裝飾設計精英業界,先后成功擔綱3個國家級大型建筑主項目設計與施工,獲得了高工職稱,薪酬不菲。
當年,家鄉的10多個小木匠慕名到北京,找他們信賴的“洋技工”幫忙找活干。他們初來乍到,看不懂圖紙。鄧洋既為他們無償安排食宿,又為他們輔導業務,讓他們很快立住了腳跟,抱團組建技工隊,成為建筑界的“技能型工匠”,現已成為北京業界的“能工巧匠”。曹建林回憶當年鄧洋師傅帶他入門時的情景,一直感懷不已。
那些年,鄧洋在北京置業、結婚、生子,每年接濟家鄉20多個民工在北京就業,扶持家鄉10多個青年在首都建筑、地產界創下名聲,成了光鮮的“新北京人”。
水是家鄉的甜,人是故鄉的親。2010年,鄧洋應邀參加家鄉鄉賢團拜會,受鄉情感動,立下了“創業惠民”、“報效家鄉”的決心。隨后便從北京返鄉,創辦了海安老區第一個200畝生態葡萄莊園。
盡管創業初期投入大,經濟效益不明顯,但是鄧洋竭盡全力實施扶貧濟困愛心工程。每年四時八節,他都請所在村兩委會提供20戶貧困戶的名單,逐戶送上200元“親情紅包”;常年照顧安排12戶建檔立卡幫扶戶在葡萄園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足額發放工資,并特別設立結對幫扶對象“全勤務工獎金”,讓幫扶戶每年額外得到“每天多拿兩元”的獎勵金。日常生活中,鄧洋對員工大方,對自己卻是十分“小氣”,每次出門辦事,總是住最便宜的旅館,吃飯則是一碗面、一盤素拼盤;在家期間,他總是和員工一起勞作……
當葡萄園的經營狀況逐漸改善,慢慢地有了盈利以后,鄧洋抓緊增添現代農技設施,推動葡萄園進一步發展壯大。他說:“返鄉創業,我的初心就是為鄉親們脫困致富獻份力!”
先富帶后富,書寫扶貧濟困故事
葡萄園所在村的黨員干部熱情地稱贊鄧洋是扶貧濟困的“及時雨”。每年“七一”“八一”“重陽節”,他總會拿出數千元贊助慰問弱勢群體以及退伍軍人、老黨員。
該村24組年屆七旬的特困戶張文耀,全家5口人,3個存在智力障礙,老伴常年患病。這個家全靠他一個人種地、打零工維持生計,民政救濟也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
為了從根本上幫助老張家脫貧,鄧洋費了一番心思。起初,他每年送給老張家兩只“扶貧羊”以及千余元扶助款,但只能解一時之急。
2016年,鄧洋將他列為“結對親戚”,無償送上百只“扶貧雞”,再送上100多根毛竹搭建雞舍,并適時捐送雞飼料,指導老張家的殘疾子女養雞;每年夏、秋播種,還特地送上良種、4袋尿素化肥,使老張家過上了有依靠的“脫困生活”。對此,老張曾經不止一次含淚稱贊:“多虧了鄧園長這樣的好人吶,沒有他,我這樣的窮人家生活還不知怎樣吶!”
其實,得到鄧洋無私幫助的又豈止張文耀老人一家呢!家住柴垛村8組特困戶崔益俊也是鄧洋的幫扶對象。60多歲的崔益俊夫妻二人身體不好,妻子患有腰肌勞損,獨生女兒有重度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一年的種地收入全花在治病吃藥上。鄧洋跟隨鎮老促會負責人特地走訪了老崔家。看著3間破舊的平房,聽著老崔的敘說,鄧洋眼眶頓時濕潤了。他主動作出跨村扶貧決定:結對幫扶崔益俊,每年送上4袋化肥;送上百只1斤多重的“扶貧蛋雞”,定下高于市場價回收雞蛋、蛋雞的“特別協議”;一次性捐助1000元;安排員工幫其開辟房前小菜園。他鼓勵崔益俊老人:“只要大家肯努力,一定不會讓你們守著窮日子過的。”
這一年,老崔家在鄧洋盡力幫扶下,第一次額外多了1萬余元收入;鎮村同時給予政策性扶持,老崔家還了不少債務,奔上了脫困路。
為了防止老崔家“返貧”,鄧洋提出了鎮、村、老促會和他個人“四方合力”的扶貧策略,主動擔任了為老崔家脫貧致富的“造血”責任,給老崔家送上了“特別就業崗位”,確保老崔到葡萄園務工有不少于2萬元年收入。與此同時,鄧洋發動多名創業標兵、鄉賢共同參與幫扶老崔、老張等12名貧困戶的扶貧“光彩事業”。
在歡慶建黨98周年的日子,江蘇綠之邦生態農業園內熱鬧非凡,鄧洋正在向南莫鎮青墩、柴垛等村的12戶貧困戶第7次發放化肥、蛋雞和小羊。每戶貧困戶獲贈4袋水稻返青化肥。3戶重點幫扶貧困戶獲贈10公斤以上的小母羊,2戶貧困戶獲贈每只2斤重的蛋雞100只,并優先安排貧困戶到生態園打工。鄧洋承諾,將聘請養殖行家跟蹤指導掛鉤貧困戶養雞、養羊,確保幫出實實在在的成效。
拳拳濟困情,眷眷愛民心。鄧洋用真金白銀和真情實意普惠父老鄉親,贏得廣泛好評。鎮老促會選薦他為扶貧協會理事,慈善會選薦他為“榮譽理事”,老科協選薦他為“第一理事”。鄧洋將這些看作是組織上對他的信任和父老鄉親對他的厚望。據了解,鄧洋返鄉創業8年來,捐助特困戶、貧困戶9萬多元,至于幫助他們做的好事、辦的實事、解的難事,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如今,鄉親們一提起鄧洋,就會打心眼里夸他是用人間真情幫困扶貧、救急救難的“扶貧園長”!
2017年,鄧洋獲鎮創業標兵稱號;
2018年,鄧洋獲南通市扶貧幫困先進典型;
2019年,他又獲評市優秀鄉賢、支持家鄉發展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