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多彩軍營 > 一份烈屬光榮紀念證見證大愛
一份烈屬光榮紀念證見證大愛
作者:王振宇 高雨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0-28 瀏覽次數:7842
2019年4月16日,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岳西中學教師胡政海通過網絡,在江蘇、黑龍江多省網友的幫助下,將自己收藏4 年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寄還江蘇省如東縣烈士親屬王必春,烈屬光榮證終于“回家”了。
烈士證照片
2019年4月16日,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岳西中學教師胡政海通過網絡,在江蘇、黑龍江多省網友的幫助下,將自己收藏4 年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寄還江蘇省如東縣烈士親屬王必春,烈屬光榮證終于“回家”了。
胡政海是岳西中學的一名教師,業余時間喜歡在網上淘些感興趣的舊書。2015年的一天,他在翻看剛淘來的一套《毛澤東選集》(1960年版)時,突然從書里飄下一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這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上面詳細記載了烈士信息,其中烈士部別是:老七團二營一排(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二營一排),職別:戰斗員;姓名:王金其;何時入伍和工作簡歷:1940年;犧牲地點:(大豐縣)草堰;犧牲年月:1943年3月;犧牲原因:與日寇戰斗爬在屋頂被敵槍打犧牲;遺族負責人:王德元;關系:父;父現時住處:江蘇省如東縣掘長區南坎鄉壩西村。胡政海介紹,當時他覺得這個烈屬光榮紀念證很珍貴,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妻子陳桂紅,并把紀念證小心翼翼的收藏了起來。
2019年清明節前幾天,胡政海突然感到莫名的煩躁,坐立不安。他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里有每天反省。《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的事他一直記得,感覺把烈屬證放在自己家里很不妥當。烈屬光榮證是國家給予烈士家屬的最崇高榮譽,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簽章就是證明,應該物歸原主。于是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妻子陳桂紅。妻子陳桂紅說,作為一個生活在戰爭年代的人本身生活就很苦,一輩子沒享過福,他一生的最大榮耀就是這個光榮證,這個證留在他們家,確實非常不妥。兩人商量,要盡快找到烈士家屬,將這個光榮證寄還給烈士家屬。如果萬一找不到烈士家屬,現在國家在清明節都組織干部群眾和師生到烈士陵園祭拜先烈,把烈士證放在烈士陵園供大家瞻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夫妻倆一致認為:能夠為抗日烈士做點事也是自己的機會和榮耀。
烈士證照片
胡政海認真辨認烈屬光榮紀念證正反兩面信息并打印出來,在網上搜索到如東熱線,先注冊為會員,然后把烈屬證上記載信息和聯系方式發到如東熱線。過了幾天,如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擁軍褒揚組組長李政就和胡政海聯系。李政通過調取相關資料,在《江蘇省革命烈士英名錄》里找到了王金其烈士信息,但未能聯系上烈士后人。他把王金其烈士家屬登記信息拍照發給胡政海。登記信息顯示,烈士的妻子名叫王秀英,王秀英在烈士犧牲多年后再婚,生育的兒子名叫王必春,南坎公社人,在山東參過軍。
又過了幾天,遠在黑龍江省工作的王氏三槐堂文化研究會的王雪華與胡政海聯系說,他將發動如東的王姓宗親力量尋找王金其烈士的后人。于是,胡政海就把烈屬家庭詳細信息發給王雪華。王雪華很快聯系到如東縣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王健。王健給王雪華回復信息說,他之前樓上鄰居,如東日報社記者王必春,老家是南坎的。為謹慎起見,王健與王必春通過電話取得聯系,向他了解他母親的姓名。通過核實,記者王必春與烈士檔案中記載的王必春信息一致。
王健告訴王必春,王金其烈士的烈屬光榮證的原始證件找到了,并立即把中間人王雪華的電話發給王必春,進而和胡政海取得了聯系。王健通知王必春到如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擁軍褒揚組和李政聯系,在李政的協助下,如東縣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開具了王必春是烈士王金其后人的證明,并把1983年5月換發的《革命烈士證明書》一并拍照轉發給了岳西中學胡政海老師,并多次電話聯系對接。胡政海收到如東王必春發來的證明材料,經過仔細辨認后,確認王必春就是王金其烈士的親屬。
第二天,胡政海專程到郵政局,用快件把《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寄給了如東王必春。同時,把烈士光榮證回歸烈士親屬的消息告知了在尋找過程中幫忙的各位熱心人士!
王必春同胡政海見面情景
王必春收到流失多年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后,非常激動,立即與胡政海通電話表示感謝,在胡政海執意拒絕任何物質回報后,王必春決定先精制一面錦旗略表感激之情。同時王必春從網上了解到安慶市岳西縣是安徽省去年剛脫貧的縣,他想可能還有一些貧困學生上學經濟上有困難,為此他想起了捐資助學。王必春請胡老師提供該校4到5名學生,作為首批資助對象。
王必春說:“《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回到我的手上,使我多年來尋找的心愿得到了實現。在我小的時候,《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一直擺放在我家堂屋的柜上。”王必春介紹,1978年初他參軍到了部隊,到部隊前這個證還在家里。1984年,他從部隊回來探親,發現家中堂屋柜上擺放的是《革命烈士證明書》,他就問母親,原來的光榮證哪去了,母親告訴他在烈屬登記時流失了。
“我覺得原來的證很珍貴。1989年我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工作,特別是母親晚年的時候,說要能把原證找回來最好。雖經多方努力,這個證也沒有找到。”王必春介紹,2015年,在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時,他以如東縣攝影家協會主席的身份組織了全縣100多名攝影志愿者開展搶救性拍攝全縣健在的202名抗戰老兵活動,一邊拍攝,一邊尋找原證,但一直沒有消息。
他真沒想到丟失這么多年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還能找到,真是太神奇了,胡政海老師的義舉和無私奉獻讓他感動不已。王必春說,他還有一個心愿沒有實現,就是伯父王金其烈士墓至今沒有找到。母親在世時曾多次希望我們尋找到伯父墓,伯父王金其1943年3月在江蘇大豐草堰一次與日本鬼子激烈戰斗中,架著機槍爬在屋頂與日寇戰斗,身中數彈,仍堅持戰斗,直至最后犧牲。戰斗結束后,部隊從當地富裕人家找了一口棺材將其下葬在當地。
4月22日,王必春帶領如東縣攝影家協會幾位會員專程來到安徽岳西中學,當面向胡政海表示感謝。兩人一見面,激情相擁,許久沒說出話來。王必春將一面印有“情系三省千百里問尋烈士親屬,革命無界半世紀光榮證歸故里”的錦旗贈送給胡政海。如東縣攝影家協會會員顧華、王建南、黃小震、王海飛及王必春本人一對一結對資助岳西中學5名高一貧困學生,每人每年捐助1000元,幫助他們完成高中學業。
現場捐資結對儀式上,胡政海老師和妻子陳桂紅緊緊握住王必春的手對大家說:“歸還烈屬光榮紀念證,我們全家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但是王必春大哥一行千里迢迢地來到岳西,贈送錦旗,資助貧困學生,讓大愛得以延伸,我們全家非常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