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老區群眾稱他為“香菇之父”——記隨州市食用菌協會第一任會長戚欽標
老區群眾稱他為“香菇之父”——記隨州市食用菌協會第一任會長戚欽標
作者:許景聞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1-10 瀏覽次數:7831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如今,戚欽標會長的名字深深扎根在隨州菇農的心中,隨州千萬元、億萬元的香菇企業家沒有一個不是在他的指導下獲得成功的!
戚欽標196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生物系,1968年被分配到隨縣工作,一直與農民打交道,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說起戚欽標與農民的友誼,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是1968年,戚欽標在襄城唯一的渡口準備渡船赴隨縣上班,由于文革影響,船隨便停,又因過江人多,顯得“僧多粥少”,他同6個大學生都沒擠上船。見時近黃昏,萬般無奈,他們只好挑著行李,沿荒野的江邊尋找村莊,走了一個多小時才隱約看到一絲亮光。本已疲憊的身體一下來勁了,到村莊后找到隊長,遞上介紹信,隊長連聲叫稀客,安排好住宿后,還給他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第二天天剛破曉,吃過早飯,隊長忙劃著小船送他們過江。到岸后,當他們把30元過江費給隊長時,隊長手用力一推,撐起竹桿,一個箭步跳上了小船,說了句:“大學生,不要忘了農民。”然后劃著小船漸行漸遠,只有憨厚的背影留在了陽光中。從此他下定決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為農民服務。
我是1980年開始種香菇后認識戚會長的,他是我們隨州發展香菇產業難得的專家型人才。從那時起,我們在一起為發展食用菌產業上山、下鄉、進村、入棚,結下了深厚友誼。他手把手地教農民種菇,從來不收農民的一分錢。奔走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磨破了多少雙鞋,劃破了多少件衣服,流了多少血汗,無法統計。更讓我感動的是,他曾多次因勞累致病住院,但一聽到菇農的求助電話,總是讓醫生拔掉吊針向農村跑。醫生不答應,他耐心解釋說,我的病是小事,農民的菇棒出了問題是大事,不及時解決,不但不能幫農民致富,相反還會讓農民傾家蕩產,坑了農民,我將成為歷史罪人。醫生無奈地為他拔掉吊針后,他踉踉蹌蹌地擠汽車,再步行趕到菇棚為菇農排憂解難,讓菇農的愁臉變成了笑臉。在幾十年指導老區群眾種菇的實踐中,戚欽標經歷的酸甜苦辣無法歷數。他懷著對祖國的報效之志,對革命先烈們的敬仰之情,對農民朋友的感恩之意,扎根隨州,為發展香菇事業奔波著,被老區群眾尊稱為“香菇之父”。
40多年來,戚欽標培訓教會了數以萬計的職業菇農。正是在他的技術支撐下,隨州香菇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起,走過了40年的光輝歷程,先后被國家和國際社會認證,直到成為品牌。隨州菇業經過了創新、挫折、發展、壯大的不平凡歷程,實現了三次品質飛躍,先后獲“中國香菇之鄉”“香菇地理標志產地”“全國最大香菇交易集散地”榮譽。香菇種植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生產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成就了從事食用菌產業人的驕傲和夢想,讓窮得叮當響的30萬從事香菇產業的菇農脫貧致富。而今菇農中鼓腰包、蓋新房、娶新娘、買新車,興新業,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大有人在。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如今,戚欽標會長的名字深深扎根在隨州菇農的心中,隨州千萬元、億萬元的香菇企業家沒有一個不是在他的指導下獲得成功的!
如今,戚會長退休后,回家鄉浙江定居,但心卻依然牽掛著隨州食用菌產業,為隨州菇農服務的電話晝夜開著,遇有重大疑難問題,仍千里迢迢趕到隨州菇農的菇棚里解決!
習近平同志指出“: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戚欽標會長就是被隨州人民永遠眷顧的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