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著力打造紅色教育體系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著力打造紅色教育體系
作者:潘春華 張仁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4 瀏覽次數:7831
建成于1985年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依托已有的紅色資源,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通過建設一套科學理性的紅色教育課程,強化受教育者的家國情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 ”一句句堅定、莊重的宣誓聲,在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前回蕩。近日,某監獄警衛支隊黨支部在鎮江市句容茅山開展了一次主題鮮明的黨性教育活動。
在茅山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廣場,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展覽,了解新四軍抗戰歷史,傳承革命優良傳統;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心“鐵軍講堂”,回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的歷程,感受“鐵軍精神”……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情景體驗、拓展教學,一套形式生動、設置科學的課程讓參訓學員經歷了一場紅色文化洗禮。
“紅色教育常常停留于一般的活動形式,制約著受教育人員的理性自覺與情感認同。”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說,紅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實際生活中形成價值內化和實踐自覺。
茅山是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1938年,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進入蘇南敵后,開創了茅山抗日根據地,浴血戰斗5000余次,斃傷俘敵4萬多名,7000將士壯烈捐軀,使之成為新四軍在華中敵后創建的重要根據地之一,也是新四軍蘇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紅色文化底蘊十分豐厚。
建成于1985年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依托已有的紅色資源,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通過建設一套科學理性的紅色教育課程,強化受教育者的家國情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理性的課程首先需要堅實厚重的歷史支撐,并厘清其內在的邏輯體系。近年來,紀念館進一步加大了紅色資源收集、整理、開發力度。修復了新四軍醫療所、新四軍修械所和新四軍水壩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四軍抗戰遺址;廣泛收集圖書資料,籌建“鐵軍圖書館”;聯合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和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新四軍研究會以及其他新四軍紀念館,籌建“新四軍紅色資源特色數據庫”。同時,組織專家學者隊伍,深入開展新四軍歷史、人物以及鐵軍精神等研究。
科學理性的課程還需緊密聯系時代背景,選擇恰當精準的教育方式。2019年,集多功能綜合服務于一體的茅山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心投入運行。位于三樓的“ 鐵軍講堂”,是教育活動中心的核心場地,在這里通過開展宣講團專家講座、新四軍老戰士講蘇南抗日斗爭史等不同形式的專題教學活動,強化參訓學員的政治理論、黨史理論基礎;通過讀家書、唱紅歌、講故事等形式,宣講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偉大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他們還注重增加“情感張力”。《長江的女兒》《〈囚歌〉聲中憶葉挺》《三塊彈片》《戰友的毛毯》《三顧茅麓》等紅色故事,在宣講團成員聲情并茂的演繹中經常讓參訓黨員干部熱淚盈眶。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攜手周邊地區紅色主題教育基地,打造多條有機銜接又各有側重的現場教學線路,通過情景教學、拓展訓練,讓紅色教育更具實效。
如今,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紅色教育體系,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黨群組織前來參觀學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從2018年4月至今,已接待各地黨員干部超過1000批次、3萬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