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痛悼孟軍
痛悼孟軍
作者:丁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1 瀏覽次數:7841
2020年的春節很不尋常。從武漢起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引發了全國一場防控疫情的戰斗。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最先被這種瘟疫奪走生命的武漢居民中,有我的老戰友孟軍。剛過米壽的他,于1月23日逝世。23日,即除夕前一天,正是武漢封城的那個日子。
孟軍(右)丁星1988 年在武漢新四軍軍部舊址
2020年的春節很不尋常。從武漢起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引發了全國一場防控疫情的戰斗。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最先被這種瘟疫奪走生命的武漢居民中,有我的老戰友孟軍。剛過米壽的他,于1月23日逝世。23日,即除夕前一天,正是武漢封城的那個日子。
本來是給孟軍打電話拜年,得到的卻是他突然離去的噩耗,痛惜之情使我久久不能平靜。這幾天,我常常想起我和孟軍的交往,想起他對新四軍研究作出的貢獻。
孟軍在南京軍區政治部干部部工作時,我們便已相識。不久,他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王六生的秘書,我們又有了工作上的交往。1972年王六生調任武漢軍區政治委員,孟軍隨同前往,后來任武漢軍區政治部秘書長。和孟軍聯系密切、相互熟悉,則是我們一同編纂《新四軍》歷史資料叢書的十年間。
1985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編纂《新四軍》歷史資料叢書,并指定總參謀部、空軍、國防科工委、沈陽軍區、北京軍區、南京軍區、福州軍區、武漢軍區協作編纂,由南京軍區牽頭。武漢軍區分工編纂日偽關于新四軍的文電,出版時書名定為《新四軍·參考資料》(3)。為此成立的編輯組,由孟軍任組長。
日偽關于新四軍的文電,分散在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和各地的檔案館、圖書館,甚至還應該到日本尋找,征集、選擇、考證、注釋、編輯都非易事。孟軍決定首先將功夫下在搜集資料上。編輯組剛組成,他們就分頭出動奔波于全國各地,還請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幫助,購買了日本出版的關于新四軍的書籍和一套情報資料。編輯組只有英文翻譯和俄文翻譯,孟軍就到武漢一些大學去邀請日文教師在課余參加翻譯。這些工作,都需要求人相助,既要任勞,還要任怨,和他當秘書長時的得心應手是很不同的。尤其是武漢軍區撤編,編輯組改由廣州軍區領導,兩地相隔,難免諸多不便。加上廣州軍區有關部門不大了解這套叢書的來龍去脈,也會有溝通上的困難。例如,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到日本買書,而且花費多達6萬元。1989年4月我們在北京開會,孟軍匯報工作時講到這筆費用一直沒法報銷。叢書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張震聽罷匯報,當即給廣州軍區司令員張萬年打了電話,這才解決了孟軍的這個難題。
孟軍他們千方百計尋來的日偽資料,對新四軍的許多戰斗,對新四軍在敵后創建抗日根據地的艱辛,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佐證作用。而且,對新四軍戰史上的一些問號,也找到了答案。
例如,新四軍的首次戰斗蔣家河口戰斗,最早的記載見于1938年7月30日的《抗敵報》。這則報道只說:“5月12日中午,我某團之一部狙擊由巢湖南岸蔣家河口對面登陸之敵。”40年后,這次戰斗的指揮者高志榮的回憶錄《新四軍挺進敵后第一仗》,也只說打的是日軍巢縣守備隊。孟軍他們從日本東京朝云新聞社1975年出版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中查到,巢縣守備隊隸屬于侵華日軍第六師團的坂井支隊。坂井支隊是一支臨時組成的部隊,包括步兵第十三聯隊、騎兵第六聯隊和野炮兵第六聯隊第三大隊,由坂井德太郎少將指揮。坂井支隊在1938年4月30日占領巢縣,5月11日又由巢縣出發,北上進攻合肥,只在巢縣留了一支守備隊。
又如,新四軍在江南的首次戰斗韋崗戰斗,這次戰斗的指揮者粟裕當天就寫了題為《下蜀鎮鐵道之破壞及衛崗之處女戰》的報告,1939年4月15日又寫了《先遣隊的回憶》發表于《抗敵》雜志,但是這兩篇文章都沒有提及日軍的番號。后來的記述,包括先遣隊連長童炎生的回憶錄《江南處女戰》,同樣沒有交代被伏擊的是日軍什么部隊。多虧了孟軍他們,居然找到了日本華中派遣軍駐鎮江情報機構1938年7月21日上報的一份情報:“6月17日在衛崗(句容路上的句容、鎮江兩縣交界處),內山部隊司令部的一名軍官、三名士兵搭乘的轎車遭到襲擊。同一天內,當地兵站部的卡車在同一點受到襲擊。”孟軍他們又查日軍序列,內山部隊即內山英太郎任旅團長的野戰炮兵第五旅團,原屬日軍上海派遣軍,因轉隸第十一軍,此時正在調防中。這個旅團1939年5月就調回日本,所以在侵華日軍的資料中不易查到。多年的懸案,終于被破解。
發生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是震驚中外的大事。許多親歷這場事變的新四軍老戰士說,國民黨頑固派敢于對北移途中的新四軍軍部和皖南部隊公然圍攻,是得到了侵華日軍的默許和配合。孟軍他們找到了證據。日本同盟通訊社1941年1月16日有一篇發自南京的報道:“江南新四軍受命自蕪湖南方地區北上開始移防后”,“中央國民黨系第五十二、四十、一百四十四、新七以及從錢塘江調出的七十九各師,抓住時機,已在涇縣南方地區將其包圍予以痛擊。”新四軍突圍部隊“企圖秘密潛入我軍占領地區北上”,“我軍齋藤、伊藤、野田、鈴田、松尾、瀨戶口、中村、細谷各部隊十四日即已出動,為將其一舉殲滅,正進行徹底搜索一網打盡的掃蕩”。在東京出版的《朝日新聞》,1月17日也有內容大體相同的報道。孟軍他們還查明:齋藤,即齋藤春麿,是侵華日軍第十五師團步兵第五十一聯隊聯隊長;瀨戶口,即瀨戶口巖次郎,是第十五師團野炮兵第二十一聯隊聯隊長;中村,即中村貫治郎,是第十五師團輜重兵第十五聯隊聯隊長;細谷,即細谷剛三郎,是第十五師團工兵第十五聯隊聯隊長。這就是說,日軍來勢洶洶,各兵種都出動了。
孟軍對新四軍研究的又一重要貢獻,是最先提出將海外華僑、國際友人關于新四軍的文電匯編成書。當時,他給我打電話說,他們從外國報刊查找日軍資料時,發現一些外國記者有對新四軍的評述,還有不少海外華僑關于新四軍的文電,都是很有價值的佐證,但是編入《新四軍》歷史資料叢書的哪一冊都不合適,最好另編一冊。我請他帶上已有的資料來南京面議。與此同時,國防科工委的編輯組,負責編輯國民黨關于新四軍的文電,也提出: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等國民黨民主派關于新四軍的文電非常重要,但是和國民黨軍政當局那些污蔑、攻擊新四軍的文電編在一起,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討論的結果是,應該將民主人士、海外華僑、國際友人關于新四軍的文電,專門編為一冊,并由孟軍他們那個編輯組兼任這項工作。我將這個意見報告叢書編審委員會主任葉飛和副主任張震、唐述棣,他們立即同意。葉飛還指示,要將這一冊作為《參考資料》的第一冊,放在國民黨資料和日偽資料的前面。
這是第一次有這樣一本關于新四軍的專集。其中,有文電編入的華僑,來自美國、英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馬來亞(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古巴、巴拿馬、澳大利亞。有著述編入的國際友人,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蘇聯、德國、奧地利、日本、朝鮮。這些文電生動地說明,新四軍英勇抗日,深得海外華僑的同情和支持,在國際上也有廣泛的影響。
編纂這樣一本專集,搜集資料同樣很不容易,還要翻譯、選擇、考證、鑒別、注釋。孟軍他們付出了許多心血和辛勞。試舉一例。他們買到了1939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的著作《人民之戰》,初步翻譯,有一章專寫新四軍。孟軍很興奮,但是他知道愛潑斯坦是中國共產黨黨員,能不能稱為國際友人?孟軍特地到北京拜訪了愛潑斯坦。愛潑斯坦說,他1957年才取得中國國籍,1964年才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的身份是美國合眾社記者,應該是國際友人吧!愛潑斯坦很高興選入他的著作,特地請一位友人將這一章譯成中文,自己又做了細心的校對。《新四軍》歷史資料叢書的《參考資料》(1)和《參考資料》(3),分別于1992年6月和10月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孟軍這才真正離職休養。聽說他此后熱心練習書法,我特送了他一組湖州毛筆。2002年孟軍邀我一起到鄂豫邊界的雞公山避暑,這時我才知道,孟軍并不是通常那樣練習書法,而是用端端正正的小楷,在毛邊紙上抄寫《毛澤東選集》,每天兩小時,從不間斷。2019年10月我和他通電話互告近況。他說《毛澤東選集》早就抄完了,接著抄四大名著,已經抄完《三國演義》,開始抄《紅樓夢》了。
這樣一位熱誠勤奮的人,謹慎自律的人,寬厚和善的人,竟然在這場突然襲來的疫情中倒下了,怎能不叫人惋惜心痛!
2020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