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革命大熔爐抗大五分校
革命大熔爐抗大五分校
作者:李景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2 瀏覽次數:7827
抗日軍政大學(華中)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初在江蘇省鹽城成立,1941年7月日軍掃蕩鹽阜地區,學校撤離鹽城,抗大五分校分散轉移辦學,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員分配到新四軍第三師,繼續沿用五分校名義。
1945年5月作者李景明所在班畢業時合影。后排左一為本文作者。
我1928年8月3日出生在江蘇省漣水縣(抗日戰爭時期為鹽阜區漣東縣)徐集鄉,家庭出身破落地主。高小畢業,1944年秋天經人介紹報考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并被錄取,在抗大第五分校學習8個半月后于1945年5月底畢業,分配到當時的鹽阜鹽務管理局工作,隸屬于新四軍第三師財委領導。194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出納員、會計員。新中國成立后任淮北鹽務管理局總會計、會計股長、會計科長、運銷科長、供銷處長等職務。1988年離休。
抗日軍政大學(華中)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初在江蘇省鹽城成立,1941年7月日軍掃蕩鹽阜地區,學校撤離鹽城,抗大五分校分散轉移辦學,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員分配到新四軍第三師,繼續沿用五分校名義。1942年1月,又成立抗大華中總分校,直屬軍部。五分校改屬三師領導,校部在阜寧縣益林鎮以北板湖鎮以南一個叫裴莊的地方,到1945年5月底結束,期間為新四軍和華中根據地培養了數千名軍事人才和地方干部。后由于革命形勢需要改編為新四軍鹽阜獨立旅,校長謝祥軍改任旅長,后獨立旅又改編為華中解放軍第十縱隊,校長謝祥軍改任司令員。
我是學校第四期學員,當時16周歲,經鹽阜區漣東縣縣長萬金培介紹報考并被錄取。我們這期1944年9月15日開學,開學時共編了12個隊,第1、2、3 隊為軍事隊,學員主要來源于三師各旅和地方部隊連排級干部;第4隊為政治隊,來源于上述部隊政工干部;第5至11隊為學生隊,主要來源于根據地和敵占區的知識青年;另外還有一個12隊,學員主要為反戰日本人和朝鮮人。
各隊駐地都分散在校部周圍的村莊里。我當時編在8隊,我們隊駐在一個名叫沈墩的村莊里,隊部和各班都住在老百姓家里。我們班住在一個姓沈老鄉家中,在他家堂屋打了一個通鋪,12個同學擠在一起睡覺。開學時第三師師長黃克誠、參謀長洪學智、政治部主任吳法憲、副主任楊光池等領導以及各旅首長和地方領導出席。第五分校校長謝祥軍在開學典禮上進行動員。
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政治課和軍事課。政治課由隊里的王叔明教員授課,主要講授社會發展史、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統一戰線、當前的形勢任務。除了政治文化學習,還有軍事訓練,隊列操練、射擊、刺殺等基礎課都要學。我們學生隊不像軍事隊,每班只有3支步槍,用于軍事訓練和站崗放哨。沒有教室和桌凳,我們就在空地坐在背包上聽課記筆記。有時也去校部上大課,由師首長和校領導講課。黃克誠師長和洪學智參謀長就多次為我們授課,主要內容為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光輝歷史,抗日戰爭形勢和任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黃克誠師長講他艱苦奮斗的經歷。
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緊張而艱苦。早上5點半起床號一響,穿衣、打綁腿、打背包,迅速到隊部門口集合,由值星排長帶隊到校部大操場會操。由于條件艱苦,加之1944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在會操時體質不好的倒地現象時有發生。我們五分校1000多人進行列隊操練,看起來還是很威武的。我們有時還看到日本教官教軍事隊和政治隊進行刺殺,看到12隊進行棒球比賽。因為12隊的成員大部分為日本人和朝鮮人,頭一次看到這種運動,感覺很新鮮。會操結束后由校首長進行訓話點評,再由各隊帶回駐地。
那時我們的生活緊張艱苦又豐富多彩,學員除了學習和操練,學校還組織娛樂活動,學唱革命歌曲,有《義勇軍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新四軍軍歌》,開大會的時候我們學員和部隊的同志互相拉歌。學校還組織看演出,一次是蘇中文工團在益林演蘇聯話劇《前線》和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還有就是由淮海京劇團演出的李一氓編寫的京劇《九宮山》,對我們的教育很大。每天早晚都唱抗大校歌,我們的校歌就是抗大總校校歌《黃河之濱》改編的,結合學校駐地特征把“黃河之濱”改了一個字,改為“黃海之濱”,因為我們學校地處黃海。
我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一邊學習,一邊生產。糧草要到十幾里外的橋頭和東溝去拉。沒有專用車輛,就借老鄉的獨輪車。平時,我們還要挎糞筐去拾糞,開春后種菜施肥,改善伙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都能吃飽穿暖,有時過節還能包頓餃子。
經過8個月的學習,1945年5月我們這期即將畢業。畢業前,校領導要求全體學員要服從分配,鼓勵大家積極報名到各部隊去工作。我當時還有些家鄉觀念,就報名到三師八旅工作。后來,我與17位同學被分配到有“華中金庫”之稱的鹽阜鹽務管理局工作,當時屬三師財委領導,負責為新四軍籌措資金。第一任局長是三師供給部長蘇煥清同志。
離校時校長謝祥軍及其他校領導為各位學員簽發了畢業證。分別時我們隊領導從益林鎮找來了照相師傅,幫我們班照了合影,留下了74年前寶貴的歷史照片。
畢業時學校舉行了隆重的畢業典禮,三師首長和各旅領導以及地方領導到會,校長謝祥軍講話,號召大家到新的工作崗位要繼續發揚“抗大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為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努力工作??上?/span>們的謝祥軍校長在1946年12月解放戰爭初期的漣水保衛戰中不幸犧牲,時年36歲。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是一座真正的革命大熔爐,從總校成立到各個根據地分校,為黨和軍隊以及地方政府培養了10多萬名干部,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極大貢獻。我有幸成為抗大第五分校第四期學員感到非常的驕傲,經過學校8個半月的學習和鍛煉,我樹立了初步的革命人生觀,也學到了很多革命道理和業務本領,抗大的這段經歷為我后來的幾十年革命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我現在已是耄耋之年,回憶那段不平凡的日子,心情仍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