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與景德鎮
新四軍與景德鎮
作者:吳光輝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2 瀏覽次數:7827
皖贛邊重鎮江西景德鎮,在新四軍發展史中承擔著重要使命,為新四軍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皖贛邊重鎮江西景德鎮,在新四軍發展史中承擔著重要使命,為新四軍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毅兩度親臨指導瑤里改編
1937年10月底,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皖浙贛邊區紅軍游擊隊以江天輝為代表,與國民黨閩浙贛皖邊區“ 綏靖”公署主任代表、駐瑤里別動大隊大隊長張甫成在祁門舍會山初次會面,列出談判議項,而后在瑤里舉行正式談判。幾個回合下來,雙方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4條協議:1. 國民黨當局停止向紅軍游擊隊進攻,撤退在根據地周圍的一切駐軍,準許游擊隊派人聯絡各地紅軍人員,紅軍人員過境通行無阻。2. 國民黨當局解除“移民并村”封鎖,恢復群眾生產自由。3. 釋放一切政治犯。4. 紅軍游擊隊停止打土豪,停止與當局的敵對活動,其全部給養由國民黨當局負責。
談判剛剛結束,中共皖贛特委決定派李步新、江天輝去南昌,當面向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負責人項英、陳毅匯報談判結果,請示下一步工作。李步新、江天輝從瑤里出發,經婺源到浙江衢州,乘火車輾轉至南昌,這時陳毅已到湘贛邊區去了。聽到皖贛特委代表來南昌的消息后,陳毅火速趕回,聽取匯報。當陳毅得知他們還保存350余人武裝時,連聲稱贊“不簡單”。
聽說游擊隊下山工作難做,許多隊員對改編不理解,對《告南方游擊隊公開信》中關于“國共合作”之說仍有疑慮,陳毅說:“而今大敵當前,是救國救亡之險要關頭,我們當以民族利益為重。日本帝國主義把槍口對著中國人,我們中國人要槍口一致,對著日本帝國主義。這樣吧,我隨你們一同回山里。”
1937年11月底12月初和1938年2月初,陳毅兩度深入景德鎮和瑤里,積極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指導皖浙贛邊黨組織和紅軍旅游擊隊的改編工作。
在景德鎮期間,陳毅與國民黨江西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酆景福和國民黨浮梁縣黨部書記、縣長等會晤,重申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最廣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并就紅軍游擊隊改編和成立辦事處與他們進行了交涉。
在瑤里和舍會山,陳毅聽取了中共皖贛特委的工作匯報,將皖贛特委改為皖浙贛特委,王豐慶任特委書記;他與皖浙贛特委負責人逐一談話,安排李步新擔任義勇軍駐景德鎮辦事處主任;在中共皖浙贛特委召開全體紅軍戰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著重談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含義,要求在合作中必須保持獨立性,抗日由蔣介石領導,但紅軍決不與國民黨軍隊合編。
瑤里改編期間,由于地方黨組織的宣傳動員,加上陳毅同志的出色工作,許多熱血青年慕名而來,參加新四軍改編的人員有550多人,機槍3挺,步槍200多支,短槍30多支。
景德鎮進步青年組建新四軍一支隊戰地服務團
1937年12月初的一天晚上,陳毅來到了江西陶業管理局的那幢二層辦公樓會議室。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與景德鎮進步青年座談交流。
參加會見的主要是抗日救亡歌詠隊的成員,還有一些陶業管理局的職員。座談會從晚上10時開始,一直到凌晨2時才結束。陳毅一開口就深深吸引了在坐的年輕人,他操著濃重的富有幽默感的四川口音,講述了盧溝橋事變后,我國形勢的深刻變化,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對于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無數共產黨人,共產黨為什么還要同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合作,以及國共合作的前景,他都一一作了令人信服的解說。
當陳毅聽說進步青年李清泉等人想參加革命時,爽朗地笑著說,“聽說你們中間不少人想到延安去,這很好嘛!我這次來就是介紹你們到革命隊伍里去的。但是,我不能帶你們到延安去。同志們,延安是個好地方,是革命青年深造的好學校,但是,全國的青年總不能都到那兒去吧?青山處處埋忠骨啊!當前最需要的是到最實際的抗日斗爭中去,到殺敵的戰場上去,離景德鎮不遠的瑤里舍會山一帶就有一支紅軍游擊隊。”最后,他饒有風趣地說:“愿意去的可以報名,我陳毅給你們當紅娘。”。
1938年春節前夕,在陳毅介紹下,江西陶業管理局工作人員李清泉等13位進步青年帶著陳毅的親筆介紹信,去瑤里參加了紅軍游擊隊。其中,熊振作(曾任交通部計劃司副司長)、李清泉(曾任中國駐瑞士大使,安徽省副省長)、李漢雄(后改名李雷)、袁煦、凌菲(女)(后在濟南鐵路局離休)、徐上庸(攻打句容縣城時犧牲)、戴修選(皖南犧牲)、程希道(曾任南京軍區通信總站主任)、謝復華(后改名儀軍,轉業浙江金華,從事戲劇工作)、潘琪、潘啟琦(后任濟南軍區副政委)等人成為新四軍第一支隊戰地服務團的基礎。
張三圭(曾任南昌市市長)和江西陶業管理局教師嚴興讓(1942年6月犧牲)、陶瓷工人張拙之(曾任遼寧省博物館館長)一起到了瑤里,但黨組織把他們留在本地參加斗爭。他們在新四軍駐景德鎮辦事處領導下,繼續在地方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發展黨組織工作。
從景德鎮走出新四軍一支隊修械所
新四軍瑤里改編前后,來自河南孟津的一對表兄弟焦立德和安杰齋帶領15位能工巧匠,奔赴皖浙贛邊區,為紅軍游擊隊修理槍械。瑤里改編過程中,這批能工巧匠組建起了新四軍第一支隊修械所。
1937年9月,在紅軍游擊隊修理槍械的焦立德受命組建了紅軍皖贛特委獨立營修械所,并任所長。修械所活動在浮梁瑤里與祁門棕里之間,主要任務是修理槍支,有時對原來掩埋槍支進行檢修。其中,1936年前后,皖贛邊紅軍游擊隊曾3 次繳獲敵人各種槍支140余支,都送到舍會山交由當地紅軍戰士汪振豐保管。凡送來的槍支,均用棕皮裹扎包嚴,或藏放深山石洞內,或購棺木裝好掩埋起來,直到1937年底,皖浙贛邊區紅軍游擊隊在舍會山集中下山抗日時,汪振豐將原先埋藏的槍支挖出來,交由修械所修理保養好,再發給前來參軍的新戰士。
在舍會山,焦立德和安杰齋分別任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修械所主任和副主任。在分工上,焦立德主抓行政工作,安杰齋負責技術工作。加入游擊隊以來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們不僅組織熟練技工來參加紅軍游擊隊,還培養出數位有經驗的修械技工。
1938年2月,陳毅在瑤里正式宣布組建新四軍第一支隊修械所。在一次飯席間,陳毅對焦立德說,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讓修械工人坐上席,并任命焦立德為新四軍第一支隊修械所主任。
隨后,新四軍第一支隊械所從瑤里出發,進駐皖南潛口王村。3月,焦立德與安杰齋分任新四軍軍部修械所正副主任。新四軍在江南首戰衛崗之戰告捷,陳毅在總結時說,此戰也有軍工生產戰線上同志們的一份功勞,他特地挑選一件繳獲的日軍呢大衣,指名送給焦立德。
焦立德、安杰齋帶領從瑤里走出的修械技工們一直為新四軍部隊提供修械保障,為解放軍軍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新四軍運輸線的景德鎮站
在新四軍前期發展中,景德鎮是新四軍贛州—吉安—南昌—景德鎮—皖南涇縣運輸線的重要一站。許多援助新四軍的物資從廣東進來后,就是經過這條運輸線送到新四軍軍部的。1938年8月至9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從香港等地購置武器彈藥路過景德鎮,葉挺還對景德鎮辦事處工作進行了指導。
新四軍景德鎮辦事處前身為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駐景德鎮辦事處,成立于1937年12月;1938年2月10日,改名新四軍第一支隊駐景德鎮辦事處;5月改稱為新四軍聯絡站;1939年3月,新四軍聯絡站奉命撤銷。
景德鎮辦事處下轄瑤里留守處和都昌留守處,負責聯絡景德鎮、都昌、湖口、彭澤、婺源、德興、樂平、浮梁和安徽休寧、祁門等地的新四軍和發展當地黨組織。
景德鎮辦事處從建立到撤銷只有1年多時間,卻在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直接領導下,為新四軍瑤里改編,新四軍采辦物資,輸送兵員和保持與上級組織的聯絡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說,景德鎮為新四軍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四軍的發展,也推動了景德鎮地區黨的革命事業發展。
讓我們牢記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珍惜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上下同心,全力投入到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偉大事業中去!
(作者系新四軍后代,景德鎮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景德鎮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