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黃橋戰役中的新四軍女兵
黃橋戰役中的新四軍女兵
作者:錢春霞 潘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6 瀏覽次數:7828
1940年夏秋時節,黃橋戰役打響。張茜、王于畊、陸若勉、胡雪江等新四軍女戰士毫無畏懼地穿梭于槍林彈雨之間,用她們的機智勇敢和實際行動見證了女性之偉大!
張茜
王于畊
1940年夏秋時節,黃橋戰役打響。張茜、王于畊、陸若勉、胡雪江等新四軍女戰士毫無畏懼地穿梭于槍林彈雨之間,用她們的機智勇敢和實際行動見證了女性之偉大!
張茜——茜草之根染紅世界
張茜,原名張掌珠,湖北武漢人,陳毅元帥的夫人。
1938年2月,張掌珠偷偷離家加入了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并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張茜”。用她的話說,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紅色染料,我要用自己的熱血染紅世界。
1940年,張茜在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編輯部工作。7月,隨著部隊進駐黃橋。當時,駐守興化縣的國民黨江蘇省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企圖一舉攻占黃橋,徹底消滅掉新四軍。為此,陳毅、粟裕決定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全體將士進行反擊。
10月4日上午,黃橋決戰打響,張茜果斷參加了后方支前工作。她到群眾家里收集黃橋燒餅,然后推著小車,或手提肩扛,冒著槍林彈雨將燒餅運往前線。
一路上,戰爭的慘景沖擊著張茜的神經,有的新四軍戰士倒在血泊中,有的缺胳膊少腿兒,有的已經肚破腸露……張茜強忍著淚水,用自己單薄的身軀將生命垂危的重傷員扶起來運送到了后方醫院。因為醫院里人手不足,她就幫著止血包扎,只要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現在哪里。
決戰期間,由于局勢緊張,面對“戰敗只能喝長江水”的危境,陳毅毅然讓張茜將他珍藏的書籍、詩詞全部清理掉。對此,張茜第一次感受到戰爭勝負的嚴重性。看著陳毅的詩稿,她猶豫著,因為這里面蘊含了陳毅同志的大量心血。“絳夫”,是陳毅的筆名,是專門為她而取的,絳者紅也,絳夫就是張茜的丈夫。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張茜終究沒舍得清理這些書籍詩詞,而是帶在身邊細心呵護著。
經過3天的激戰,最終新四軍以少勝多,殲滅韓德勤部1.1萬余人,還繳獲了大量的軍需用品和軍用物資,取得了黃橋戰役的偉大勝利。看到新四軍贏得了勝利,張茜喜極而泣。
王于畊——新四軍中著名才女
王于畊,原名王桂英,河北保定人,開國上將葉飛的夫人。
王于畊出生于1921年11月,這一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也許是年份的巧合,注定了她的一生都在追隨共產黨。
黃橋戰役中,她表現出的機智果敢令人欽佩,被大家譽為“新四軍中的才女!”
黃橋決戰前夕,黃橋鎮上到處充滿了緊張氣氛。此時,新四軍戰地服務團也已隨部隊到達黃橋,積極投入到戰前的準備工作。王于畊擔任服務團秘書一職,也就是團長助理,當團長、副團長不在現場的時候,秘書就要組織、協調團里的各項工作。這期間,她組織搶救傷員的擔架隊、護理隊嚴陣以待,組織演出小分隊到部隊進行宣傳,不僅如此,王于畊還和服務團團員一起動員群眾準備干糧支援前線。全鎮66家燒餅店,80輛小車,13家磨坊,通宵忙碌,日夜趕做燒餅,各家各戶也在自己的小灶上烤燒餅,黃橋燒餅成了支前的重要物資,為黃橋戰役的最終勝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當決戰打到最激烈的時刻,指揮部的電話響了,當時只有王于畊一個人在指揮部值班。她拿起電話,原來是國民黨地方實力派、江蘇省稅警總團陳泰運打來的,詢問陳毅司令員在不在指揮部?
從對方的語氣中,王于畊立即覺察到對方還不知戰況,只是打來電話探聽虛實,以便決定是否保持中立。對此,王于畊冷靜而機智地回答道:“陳毅司令員現在不在指揮部,正在廣場上和警衛班的戰士們打籃球呢。”
陳泰運掛了電話,心想,大戰之際,陳毅居然有閑情逸致打籃球,看來韓德勤注定要敗了,遂決定保持觀望態度。
王于畊未曾想到,正是她的沉著冷靜、有勇有謀,
成為黃橋戰役勝利的一大助力。
“新四軍才女”的稱號,王于畊當之無愧!
陸若勉——文武全才一巾幗
陸若勉,原籍浙江寧波,1920年出生,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楊愷同志的夫人。
1938年,陸若勉參加了新四軍,歷任華東軍政大學女生大隊大隊長,中共江蘇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城市檢查處副處長,上海華東軍政大學教科文校友會顧問。
黃橋戰役打響前,陸若勉分管新四軍政治部勤雜人員教育管理以及保證隊伍給養,還兼政治部青年隊長。韓德勤部向黃橋發起總攻的那天,她們住在鎮東南角一處指揮所內。下午一點多鐘,陸若勉發現大約有200名頑軍正在向指揮所包圍過來。此時我軍兵力不足,又將如何突圍出去?在這緊急情況下,陸若勉突然想到了陳毅平日對她的教導:“當兵單憑勇敢蠻干不行,要用智謀,戰斗中,要學會利用地形、地物,掩護自己消滅敵人。”
想到這,陸若勉頓時醒悟過來,立即帶領幾個勤雜人員,拿起所有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如鐵桶、鐵鍬、臉盆等,用力敲打,又指揮通信班等二三十人分散隱蔽,讓有槍的在前面分散,聲東擊西,見頑軍游動就打冷槍。
這出絕妙的“空城計”,致使頑軍軍心不穩。這時,駐守在附近的特務連聽到了槍聲,立即趕來支援,很快壓住了頑軍的火力。
頑軍乖乖地舉起了白旗。這一遭遇戰,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共俘頑軍百余人,而我軍無一傷亡。
陸若勉向被俘人員講解放軍的俘虜政策,又給他們講什么是共產黨,什么是新四軍。有些原來想回家的不想走了,要求參加新四軍。對要求回家的,陸若勉發給路費。俘虜們都感動得落淚了。
面對戰斗,陸若勉臨危不懼,即俘即教,化敵為友,堪當新四軍女兵文武全才巾幗英雄!
胡雪江——赤膽忠心不讓須眉
胡雪江,原名胡燮江,1918年出生于江蘇省吳縣,原江西省政協常委王萱春的夫人。
1938年,胡雪江加入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女生隊,擔任學習組長。歷任袁州(今宜春市)軍分區政治部直工科副科長兼師直機關黨總支書記、江西省人民銀行副行長。
1940年10月,黃橋決戰打響。胡雪江被分配到戰斗部隊做宣傳鼓動工作,照顧傷員,管理民夫,什么臟活、累活、險活都干。戰斗最激烈的時刻,胡雪江奮不顧身在前沿陣地救治負傷戰友。她身掛兩顆手榴彈,一顆在遇險時投向敵人,另一顆隨時準備留給自己。
前線忙完,就去后方。她與農民一起抬門板鋪板,用鋤頭挖壕溝,與婦女一起趕制黃橋燒餅。為了能讓戰士們填飽肚子殺敵,胡雪江與老百姓一起,不顧生命危險將燒餅送往前線。當戰士們看到有的燒餅上沾染了老百姓的鮮血時,更激發了他們必勝的決心,含著熱淚吃下了這些來之不易的燒餅。
戰地服務團副團長兼劇團導演李增援目睹了這一感人場面,當即作詞,由部隊音樂家章枚作曲,一首膾炙人口的《黃橋燒餅歌》就這樣被傳開了。胡雪江斗志昂揚,帶領大家唱起這首體現軍民魚水深情的歌曲:“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哎,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
從胡學江的身上,讓我們真切領悟到了“什么才是新四軍女兵的戰斗精神?!”
……
一個女人,一個壯舉!
這些可歌可泣的新四軍女戰士,既有張茜、王于畊這樣的知名精英,又有名不見經傳的平凡人物;既有陸若勉、胡雪江這樣身經百戰的傳奇女杰,又有一些默默無聞的衛生兵、戰地服務團成員、地下工作者;既有血灑疆場的巾幗英豪,又有死里逃生后,如今過著平淡生活的慈祥老人。
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她們共同的名字:新四軍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