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蘇北老區的大學生村官
蘇北老區的大學生村官
作者:傅寧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10 瀏覽次數:7840
有這樣一批大學生,他們高校畢業后,沒有選擇大城市,而是逆向而行,來到蘇北老區,投入了老區建設的洪流之中。
有這樣一批大學生,他們高校畢業后,沒有選擇大城市,而是逆向而行,來到蘇北老區,投入了老區建設的洪流之中。
“老村官”的承諾
銅山縣鄭集鎮苗灣村黨支部副書記,兼石樓村主任助理師飛,人稱“老村官”。年紀輕輕,何以稱老?因為他是鄭集鎮的第一任大學生村官。
師飛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擔任村官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村民不信任。師飛曾在日記里寫道:“下村已經十幾天,我幾乎每天就只是做些簡單的文字材料工作,和村民聊天也搭不上話。村民都認為我下到村里是來鍍金的,要不了多久就會走人,為他們做不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樣做?”
有意思的是,一個與農有關的難題,幫助師飛解開了“信任”的難題。
收獲時節的村官師飛
事情的經過并不復雜。9月里的一個上午,師飛去村里的蔬菜園區幫忙。那幾天村里的二期大棚上馬,師飛跟著村書記,參與土地征用、物資配備,雖然是絕對的配角,但虛心的態度叫書記產生了好感。他擠進人群,發現氣氛有些異樣,村民情緒激動,似乎對書記的解釋不滿意。“書記,出啥事了?有我能幫上忙的嗎?”書記揮揮手:“沒啥事。”師飛看出書記神色凝重,可能當著眾人的面不愿多說。
師飛退出人群,問一個蹲在墻根抽煙的老人:“大爺,出啥事了?”老人嘆了口氣,說你也幫不上忙。在師飛追問下,老人才說:“馬上到季(節)了,菜種子還聯系不上。再不種,這一季就耽誤了。”
師飛明白了,眼下急需的菜苗遲遲沒著落,村民怎么能不急,書記一時也沒招。這與一個剛來的大學生村官好像沒關系,可他不能置身事外,有責任出一把力。他撥開人群走進去,勸大家不要急:“3天之內,我保證把菜苗運過來。”
村民當然不信:你憑啥保證?師飛說:請大家相信我一次,給我一次機會!
在村民疑惑的目光里,師飛已經坐上公交車,匆匆趕往縣城,找到了農業局。師飛并不認識農業局任何人,只是到值班室打聽哪個科室管種苗,才認識了蔬菜種植的專家,而且了解到,有幾種番茄苗非常適合大棚種植。他上網查閱后,發現有幾家種子交易平臺。
師飛比較一番,山東一家公司提供的數據完全符合要求,他馬上電話聯系到那家公司的營銷部:我們想定一批番茄苗,要得比較急,最好能連夜把種苗運過來。請告訴我傳真號碼,我把詳細的訂單傳真給您……
次天中午,當裝滿番茄苗的三輛大卡車駛進苗灣村時,所有的村民都對師飛刮目相看了。
“說實話,事后想想我自己都覺得后怕,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向村民許下3 天的承諾。”
與番茄苗同時種下的,是村民對師飛的信任。
春節之前,銅山縣降了一場數十年來罕見的大雪。大雪來得太突然,苗灣村的蔬菜園區猝不及防,四戶村民的大棚出現不同程度的倒塌,十余戶村民的大棚出現輕微的裂縫。
村民說,承建大棚的原材料質量有問題,承包商要負責。
承包商說,你們沒及時清理積雪,才把大棚壓壞的,與我無關。
受災村民憤怒了,要到縣里集體上訪!村書記外出不在村,擔子壓在了師飛身上。
師飛在現場主持召開了一個村民會議,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他說服村會計,從有限的村集體收入中拿出8000元,先資助受災嚴重的4戶村民,幫他們修補大棚恢復生產。然后記下了受災村民的訴求,整理成文字材料。他說:我先和承包商協調,協調不成就走法律渠道!
師飛多次找承包商,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向對方曉之以理,也用村民勞作的艱辛,向對方動之以情,終于說服承包商,使村民的受損利益得到合理補償。
筆者在苗灣村采訪遇到村民,他們一口一個“小師書記”,聽起來那么自然親切。于公于私的大事小事,村民都愛找師飛確認一下,聽聽大學生的見解,因為師飛總是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一個大學生村官帶活了一個村,附近的石樓村眼紅了。石樓村書記找到師飛說,我們村也在搞養殖,你能不能也幫幫忙。師飛為難了,我的崗位在苗灣村啊。石樓村書記找到縣委組織部,沒想到上面的任職通知居然下來了:師飛被石樓村聘為村主任助理。聘書交到師飛手上,他眼熱心跳,兩個村任職,雙份的責任啊!可是領導們都鼓勵他,踏踏實實地干,只要不怕吃苦,你準能勝任。
女村官和黑木耳
周琳,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畢業,行政管理專業,現在是銅山縣利國鎮西李村主任助理。她是那種一看就值得信賴的樸實女孩,一雙彎彎的笑眼毫不掩飾喜好,說起話來字正腔圓,就像當過節目主持人。我的直覺沒錯,周琳告訴我,前些日子縣委組織部拍攝電視匯報片,她就客串了主持人。
作者采訪村官周琳(左)
周琳的家在徐州市區,是一個獨生女,上大學也沒出徐州城。但要說下鄉,僅有一次經歷,就是跟著父母到姑奶奶家。她還是個小女孩,只記得油菜花開得茂盛,一大片一大片,特別燦爛。
油菜花的印象,讓周琳對農村有一種憧憬。她所任職的西李村,條件比想像的更差,經濟落后在全縣都掛上了號。
周琳天天往村里跑,很快拿出了一份“村情報告”:西李村有3446人,996戶,6個自然村,耕地面積
2631畝。人均7分地,多為貧瘠山地。人多地少,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效益極低,農民收入也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她的結論,提高農民收入要從改變種植的習慣做起。
周琳在家不做飯,也從來不去買菜。自從當了村官,她對飯桌上的菜留意起來,回到徐州就跑農貿市場,又到超市蔬果專柜轉悠。父母說她,女孩子大了,想學做菜啊。周琳說,我是調查市場信息呢。
有一家市場賣黑木耳的攤子引起周琳的注意,向攤主打聽,才知道這是豐縣產的反季節黑木耳。
“我來西李村以前,村民種的是雙孢菇,保質期不長,采摘后兩三天賣不出去就發黑不能吃了,只能丟掉。黑木耳不一樣,鮮的賣不掉,可以曬干賣。回到村里我跟書記說,我們村也種黑木耳吧。說服了書記,我就拉書記到豐縣的種植基地考察,這種黑木耳種植成本低,也就是鋸末、玉米芯、棉籽殼等廢棄料裝進塑料袋作為培養基,技術容易掌握,場地要求也不高。我們聯系食用菌公司,買進菌種,建黑木耳大棚,村民可以承包。”
村里人見識了周琳的伶牙俐齒,而周琳最愛用的詞是說服。說服書記,說服村民,說服賣材料的廠家。說服讓周琳很有成就感。
“我們村的地已經調好了,要買大棚鋼架,我去跟廠家談判的。他們要價是每畝12000元。我說能不能低啊,以前鋼材價格高,現在普遍下降了。人家說可以讓一些。讓到一畝9636元,他們不肯再讓了。我就說,我們村本來就是經濟薄弱村,攢些錢做個項目不容易。說了半天,苦口婆心,后來把他們說服了,同意再讓些,8400元一畝。昨天我們跟廠家簽的合同。”
周琳還去說服后方幫扶單位。西李村作為縣級的經濟薄弱村,有兩個縣機關部門與之掛鉤,指導村民脫貧致富。周琳做了一個袋裝黑木耳大棚的規劃書,去找那兩個部門的領導。明明是她陪書記去的,卻只聽她說得頭頭是道。那兩個部門領導聽了說好,后方幫扶單位有扶貧義務,怕的是出了錢會打水漂,既然村里設想這么具體,他們就放心了。一個單位給了7萬元,另一個單位給了5萬元。書記笑得合不攏嘴。
黑木耳大棚能帶動貧困戶嗎?他們可沒承包能力呀!周琳從縣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申請了3萬元用于承包大棚,反聘貧困戶到大棚打工。她在村里找了30個貧困戶,每家出一個人,到棚里來學技術。進料、配料、裝袋、接種、管理,全過程參加,還給報酬。第二年申請扶貧基金,他們可以建大棚,自己獨立操作。
周琳說:“扶貧更要扶志。扶志就是讓貧困戶學到脫貧的本領。如果把扶貧的錢直接發給貧困戶,說不定吃吃喝喝就沒了,達不到扶貧的目的,不如教給他們本領。如果窮困戶真能承包大棚了,也就脫貧了。這種袋裝的黑木耳,一個棚占地一畝,種3萬袋,一袋是1元到2元的純收入,一年一個棚最起碼收入3萬元左右。傳統種植小麥玉米,一畝地最多600元,還是收成好的時候。3萬元與600元相比,附加值增加多少倍啊。”
扶志,讓周琳當村官有了著力點。
周琳還把市團校的老師請到村里給村里的婦女們培訓,老師們現場演示做餅干蛋糕之類的面點,手把手傳授草編工藝,用茅草和玉米皮編成筐、拖鞋和手工藝品。婦女們學得興致很高。她們說,只要學會了,就可以聯系草編廠的外加工業務,村里婦女們就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
周琳還給市委書記寫信推介西李村,她說:她任職的西李村其實很美麗,西李村人想脫貧苦于缺乏指導……
沒想到的是,市委書記在周琳的信上作了批示,一個原先幾乎被忽略的小村莊,排上了市里重點發展的名單。
當初村里人并沒把周琳放在眼里,很快,這個能說能干的小村官就贏得了村里人的信任。
愛上大棚的村官
“村官QQ群”上,顧曉莉和徐青“曬”了大棚的滋味。
這兩個大學生“村官”選擇了另一條融入農村的途徑,如毛澤東所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顧曉莉,南京郵電大學市場營銷專業,任五里鎮鎮北村主任助理。徐青,揚州大學農用化學品工藝與營銷專業,任五里鎮澗橋村主任助理。任職前,她們對農活知之甚少或者一概不知。一老一新“村官”相約,最好能親身體味農事。
蔬菜大棚前采訪村官顧曉莉(中)徐青(右一)
夏天來了,聽說雙農村籌建蔬菜大棚,正準備發包,顧曉莉和徐青找到雙農村會計周立彩,說她們想要承包大棚。周立彩以為她們只是心血來潮,說說而已,沒往心里去。誰想到,兩天后顧曉莉和徐青真的來簽合同了。她們請了當地農民打理,自己隔三差五來大棚轉悠。除草、整地、施肥、栽種……每道工序很細碎,她們都弄個明白。跟著農民干活,手上磨出了繭花。村民勸她們,看看就是了。但是兩個姑娘不愿在旁邊站著,她們邊干邊說,你們能行,我們也能行!
當我到顧曉莉和徐青的大棚采訪時,遇到了會計周立彩。人到中年的周立彩告訴我,前幾天顧曉莉到他家大棚去,看到黃瓜葉子有點發黃,就提醒他少澆點水,要及時通風。澆水當天,中午的時候大棚里要封閉一會,讓多余的水分蒸發。周立彩按照顧曉莉說的方法做,沒過幾天瓜苗全都返青了。周立彩感慨地說:到底是大學生啊,種大棚都學得比我們快!
顧曉莉和徐青都說,種大棚原先并不在自己當“村官”的規劃中。自從自己種了大棚,村民在大棚中遇到的問題她們能解答,在自己任職的村子說話也有了底氣。
愛上大棚的還有吳妍,碼頭鎮新河村的主任助理,畢業于江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到村任職也是22歲。騎車從鎮里去她所在的經濟薄弱村,要在彎彎曲曲的鄉間路上穿行個把小時。她帶著一腦袋創新思維,想發揮自己所學之長,規劃新河村的旅游。后來發現不現實,碼頭鎮就是古渡口,誰還會舍近求遠跑到一個窮村來,況且也難以打造真正吸引城市人的“農家樂”產品。
吳妍把目光投入蔬菜大棚種植。她看到村干部費力推進的高效產業項目,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和現代遠程網絡教育資源卻在睡大覺,便向村書記提議,組織村民觀看農業科普碟片。省里下撥了經濟薄弱村的整村推進資金,村支兩委決定建造230畝標準化蔬菜鋼架大棚。吳妍沒想到村民不買賬,觀望的比承包的多。
她這個“村官”也分到了任務,挨家挨戶上門。村民卜懷祥說了實話,一個鋼架大棚6000元,除2000元補助之外,自己得掏4000元,再說沒人種過大棚蔬菜,誰敢啊?吳妍把高效農業的收入與銷路說給他聽,告訴他,鎮里為農戶請來了專家駐村指導。非親非故,吳妍跑了七八趟,把老卜感動了。老卜帶頭承包,一家看一家,承包大棚的村民越來越多,到最后,145個指標差點不夠用。
我在新河村采訪了卜懷祥,他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喜色:“我們種地多少年了,都是一麥一稻啊,或者是一麥一棒(玉米),村里搞高效農業,我還想不通,怕風險。吳研對我們說,農村不走高效農業這個道路,永遠發不了財,脫不了貧困的帽子。聽吳研的話,我就搞了8個大棚,全部種無籽西瓜,一季西瓜就賣了2萬元錢,另外再加毛豆、長豆角,效益比以前的種植效益翻了好幾倍呢!”
新河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蔬菜村。在這轉變之中,“村官”吳妍做的確實是小事,放放碟片,拉拉家常,卻得到了村民最真誠的感激。這些事雖小,知識含量很高,讓吳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傅寧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兩次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