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黨的溫暖富江橋
黨的溫暖富江橋
作者:程遙 孫修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4 瀏覽次數:7830
座落在古龍河(現名徐洪河)西岸的江橋村,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所轄的一個自然村,因江姓人家在村東龍河上修建一座石橋,故取名江橋,江橋村因江橋而得名。
江橋抗戰紀念館
江橋,兩次血戰留青史
座落在古龍河(現名徐洪河)西岸的江橋村,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所轄的一個自然村,因江姓人家在村東龍河上修建一座石橋,故取名江橋,江橋村因江橋而得名。
“江橋血戰,號角連天,穿越歷史的硝煙;載多少風云,多少滄桑,抗戰烽火,染紅了這片熱土……”一首原創歌曲《江橋之歌》,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
1940年5月,劉少奇(化名胡服)率中原局機關來到皖東北指導工作。6月13日,八路軍蘇皖縱隊在江橋召開黨政軍干部大會,劉少奇蒞會作報告。
6月14日拂曉,駐扎宿遷的日軍200余人攜輕機槍8挺,擲彈筒6具,分乘7輛汽車,包圍了江橋。縱隊一方面命令警衛營迎戰,一方面調駐歸仁集的隴海南進支隊立即參戰。警衛營指戰員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奮勇殺敵。隴海南進支隊一團、三團及八大隊,迅速向圍攻江橋之敵展開猛攻。日軍受到兩面夾擊,狼狽退回了宿遷搬救兵。
兩小時后,睢寧、泗縣的日軍攜帶2門迫擊炮、4挺重機槍,分乘30余輛汽車,向隴海南進支隊駐地歸仁集襲來。支隊三團固守歸仁集,與日軍激戰,擊退了日軍10多次的進攻。黃昏時分,支隊的一團一營支援三團,將日軍的一個中隊包圍在圩子西南角的一個廟里。經過一夜激戰,斃敵百余人。實現戰略目標后,次日拂曉前,部隊主動撤出戰斗,進行了轉移。
解放戰爭時期硝煙再起,1946年11月,國民黨、地主還鄉團占領了幾乎整個淮北解放區,并在江橋建立據點,淮北大地一片白色恐怖。
1947年12月18日,淮北挺進支隊決定發起江橋戰斗,拔掉江橋據點這個釘子。
江橋據點駐著國民黨保安隊一個中隊及還鄉團等地方武裝100多人。周圍有鹿砦、鐵絲網、壕溝,四周有碉堡若干個,西南角一個具有三層火力的大炮樓,既是最高的觀察點,又是最強的火力點,守敵中有不少亡命之徒。晚上9時開始,七十七團三營九連組織的突擊隊首先沖過濠溝攻到碉堡附近,經過一晝夜的激戰,終于以英勇無比的精神打下江橋,全殲守敵,擴大了淮北解放區。
江橋因發生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期間的這兩次著名戰斗而留名青史。
新時期,打響扶貧攻堅戰
新中國建立后,江橋因交通不便,集體經濟落后,群眾收入低,是全縣有名的經濟薄弱村。到199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僅1800元。
改革春風吹江橋,1999年春,宿遷市委辦扶貧工作組到江橋村掛鉤扶貧,時任市委書記徐守盛帶隊到村里調研,幫助村里剖析落后原因,制定脫貧發展規劃。
在市委辦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村黨支部、村委會組織村民開展了“查落后根源、找致富出路、求發展突破”思想大討論,針對村民思想上觀念陳舊,小農意識濃厚,產業結構單一、糧食面積過大,文化上愚昧庸俗,法律意識不強等實際情況,通過反復調查、研究,提出了“抓經濟、富口袋,抓文化、富腦袋”的工作思路。
一是走經紀人+科技示范戶+農戶的路子;二是依托鎮區,走蔬菜發展的路子;三是走勞務輸出的路子。
實踐證明,這三條路子走對了,讓貧困的江橋人終于揚眉吐氣,走上了富裕路。
由于人多地少,江橋村有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這些人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市場,市場信息比較靈通,是農村致富的好向導。為發揮他們的作用,市委辦扶貧工作組、村黨支部專門邀請他們開座談會,請他們為村里發展獻計策。于是,一條條頗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源源不斷傳回村里,為村里組織生產提供了依據。
四組農民王玉生在南京做蘆蒿生意,他把蘆蒿營養價值高、市場行情好這一信息反饋給村里,村里立即組織3戶農民種植,使他們當年就獲利2000多元。后來,王玉生又從村里帶領12戶到南京八卦洲承包了20多畝土地種植蘆蒿,戶均收入都在20000元以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江橋村在市委辦工作組的悉心指導下,積極發揮科技示范戶的作用,帶領農民科技致富。二組女青年周素娟初中畢業后,自學科學養雞技術,當年養雞2000只,獲利8000多元。在她的幫助下,全村養雞戶達20多戶,養殖蛋雞、肉雞20000余只。另外,在市委辦的幫扶下,全村有50多名農民學習了科技含量高的養殖肉兔技術,當年出售肉兔7000多只,獲利10萬元以上。
農民黃守富種一畝大棚蔬菜,年獲利12000多元,在他的傳授下,30多戶農民掌握了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當年全村大棚蔬菜便擴大到近40畝。目前,全村依托鎮區優勢,種植蔬菜已達300多畝,成為聞名全鎮的蔬菜種植基地。
抓好勞務輸出,轉化剩余勞力,增加農民收入。僅1999年、2000年兩年,市委辦就主動聯系,幫助村里做好勞務輸出工作,每年輸出勞動力達500多人,年收入160萬元。
寧宿徐高速公路開始施工后,市委辦扶貧工作組抓住這一機遇,主動幫助聯系,使村里300多名勞動力常年參加公路施工,每人月收入都在500元以上。
2000年,在市委辦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村民周本繼帶領200多人在宿遷從事建筑安裝、修理等工作,人均收入達600元以上。
徐洪河水蕩金波,黨的溫暖富江橋。在市、縣、鎮黨組織的關懷、幫助下,村里還辦起了水泥預制廠,開挖魚塘200多畝,淺水藕塘200多畝,壯大了集體經濟,提高了村民收入。2001年,貧困、落后的江橋村終于如期實現脫貧,走上了富裕之路。
三大舉措,齊心協力奔小康
脫貧致富的江橋人,沒有停留在“小富即安”的小農狀態,而是抓住機遇,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齊心協力奔小康。
蔡金鐘,今年50多歲,是村里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還是村里蔬菜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鄉親們都親切的稱他為“大老蔡”。
近年來,他帶領鄉親們,發揮種植蔬菜經驗豐富的優勢,在擴大蔬菜品種的同時,大力推廣品牌蔬菜種植,將地產蔬菜賣到了南京、蘇州、宿遷等大中城市,他們培育出的拳頭產品——蘆蒿,熱銷到南京市場。
“單打獨斗,肯定不行。要發展,就要聯合起來闖市場,掙大錢,奔小康。”蔡金鐘的思路與村黨支部不謀而合,在村黨支部幫助下,他牽頭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吸納100多戶村民參加合作社,成了奔小康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他的帶領下,村里建起了100多個高架蔬菜大棚,遠遠看去,一排排高架塑料蔬菜大棚非常壯觀。
成立蔬菜合作社后,帶動農戶種植蔬菜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每年開展蔬菜種植技術培訓200多人次,還為本村農戶提供150多個務工崗位,人均月工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江橋村奔小康的第二大舉措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江橋村蔬菜種植面積大、品質好、產量高,但是由于沒有一條象樣的公路,蔬菜不能及時運出去,尤其是陰雨天,蔬菜積壓過久,導致品質變差、收入降低。
不解決交通問題,就不能完全打開致富奔小康的大門。基于這一認識,村黨支部啟動了村里公路規劃建設,通過向上級爭取資金、村集體經濟投入等渠道,先后投入100多萬元,按照二級路標準規劃設計,鋪設了長2000米、寬8米瀝青大道,與宿遷至泗洪公路連接,并入省級公路網。同時,對村里生產、生活路進行改造,形成了2縱4橫路網,出行條件大大改善。
如今,車子可以直接開到菜地裝車外運,從村里到泗洪、宿遷的批發市場只要40多分鐘,到南京也就兩個多小時。由于運輸及時,蔬菜新鮮,很受市民歡迎,價格也比以前高出許多。
村民張繼祥共有8畝承包地,全部種植了蔬菜。公路修好后,他又租賃了同組村民6畝土地種菜。他告訴筆者說:“過去村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為了將蔬菜運出去,只能請村民一筐一筐背到路上,遇到連續陰雨天氣,只能眼睜睜看著好好的蔬菜爛在地里,既心疼又無奈。公路建成后,我特意買了輛小貨車專門運輸蔬菜,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里還先后建起了育苗日光溫室、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蔬菜加工包裝點,今年又投資70多萬元,建成了蔬菜儲藏室,為發展蔬菜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是江橋村奔小康的第三大舉措。
“以前種小麥、水稻、玉米,只能保證一家人不挨餓,遇到好年成,也能有點余糧出售,賺點零花錢,但是沒有保障。現在村里實行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土地流轉了,不僅吃糧有保障,每個月還能在蔬菜包裝廠里領取2000多元的工資,年底還能拿到土地流轉資金。”在村里蔬菜包裝廠務工的江良明高興地說。
自2015年開始,江橋村就率先在村里推行土地流轉機制,把土地向種植蔬菜大戶、水產養殖大戶、瓜果種植大戶等農戶集中,廣泛激活農村資源,同時推出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多輪驅動模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讓村民有事做、有利獲。
他們圍繞水果、蔬菜、食用菌、雜糧和養殖牛、羊、肉雞、蛋雞等特色產業,強化科技支撐,發展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擴大市場占有率,使村里經濟發展越來越活,充滿生機。
同時,村里還大力培育壯大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社,建立“大戶+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依托和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三大舉措并舉,江橋村在奔小康的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三治融合,道德法律同行強文化
江橋村女村民趙某,曾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孝媳婦。2016年8月初,村里修建“德法同行”文化公園,她去做小工。公園里關于孝道的雕像、書法、漫畫,尤其是老書記趙傳平編寫的《敬老公德歌》“贍養老人敬老人,中華美德大事情,教育子女多孝敬,自己終將變老人。人人都有老時候,虐待老人法不容,輕者處罰重判刑,依照法律是準繩。”對她觸動很大,幾天下來,她像換了個人似的,對老人也漸漸好了起來。
在發展經濟奔小康的同時,江橋村黨支部富了不忘加強文化建設,引導村民不僅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他們結合開展基層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有關要求,率先在村里開始“三治融合”建設試點,大力宣傳自治、法治、德治文化,成立了文藝宣傳隊、德法同行宣講團、道德評判團等,引導村民自己教育自己、規范自己、管理自己,大力推進“道德法律文化”建設,有力推進了村里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
他們利用“江橋戰斗”發生地的有利條件,建起了“勿忘亭”江橋戰斗紀念碑、江橋戰斗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經常性開始革命傳統教育,教育村民永遠銘記革命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在奔小康的征程中不畏艱險,昂首闊步,踏尋著先烈們的足跡,開創江橋人民幸福的未來。
建成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德法同行”文化廣場,廣場內除了豐富的法治元素,24孝故事雕塑更是栩栩如生,并配有詳細的說明,場內孝道知識長廊,重點介紹孝道歷史沿革、孝子賢孫人物、新24孝知識和本鎮孝星事跡等。整個園區仿佛像一個歷史老人,不停地向人們講述著遵守孝道的故事。
建起了江橋村文化大舞臺,成立了江橋村“新農村藝術團”,將農村中常見的依法經營、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禁賭禁毒、留守老人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等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編寫了鑼鼓說唱《遵章守法搞經商》、泗州戲《矯正》、小戲曲《發財必須走正道》、黃梅戲《這也是違法》、群口快板《勸告》、戲曲節目《法盲夫妻》、小品《冒牌醫生》、表演唱《大力搞好法治建設》、花船戲《交通安全要記牢》、話劇《到底人間歡樂多》等文藝節目,定期在村里大舞臺演出,既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村民的法治意識,受到村民的歡迎。
加強文化建設,德法同行活動以來,村里的矛盾糾紛比往年大幅度下降,贍養老人、關愛兒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樂于助人蔚然成風,上訪人員大為減少,連續多年實現違法犯罪案件零記錄,96%以上的村民選擇依法表達利益訴求,為村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