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東海飄著一首歌
東海飄著一首歌
作者:姚定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4-26 瀏覽次數:7828
如果說,作家魏巍從抗美援朝前線發回了一篇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使“最可愛的人”成為人民子弟兵的代名詞。那么,“戰士第二故鄉”成為全軍公認的部隊駐地的代名詞,則源于東海前哨一個小島的一首歌。
沈亞威夫妻在東海前哨
如果說,作家魏巍從抗美援朝前線發回了一篇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使“最可愛的人”成為人民子弟兵的代名詞。那么,“戰士第二故鄉”成為全軍公認的部隊駐地的代名詞,則源于東海前哨一個小島的一首歌。
1963年的春天,新四軍老戰士、著名作曲家、時任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的沈亞威帶領詞作家向彤,一起搭乘50噸的登陸艇,劈波斬浪來到舟嵊要塞區最前沿的東福山島體驗生活。東福山島是東海中的一座孤島,面積僅1.2平方公里,常年云遮霧罩。部隊上島時,島上渺無人煙,荒涼至極。據傳秦代方士徐福出海尋丹曾到過此島,“東福山”就是以“ 徐福至此”而得名的。由于東福山臨近公海,歷史上英國、日本侵略者都把東福山和周圍的幾座島嶼作為入侵中國的跳板,國民黨敗退臺灣后,不斷叫囂要反攻大陸,因此東福山就成為當時我軍防御的最前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住帳篷,喝鹽湯,半斤糧,肚角裝,不怕苦,守邊防……”我軍第一代守島官兵,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以島為家,艱苦奮斗,自己動手,搬走石頭,修建營房,用巴掌大一塊一塊地來種菜,把海上孤島建成了美麗的海上家園。1958年入伍的浙江籍老戰士張煥成,在家只讀過三年書,但他熱愛生活,喜歡詩歌,用了三年多時間,一字一句湊,一遍又一遍改,終于寫成了一首題為《以島為家》的詩歌,被連隊副指導員韓光前看中,登在了連隊的黑板報上。沈亞威副部長登島后,上哨所,下陣地,聽取連隊工作匯報,又和守島戰士談心,與官兵同吃同住,收集了很多創作素材。臨別小島時,他無意間從連部門口的黑板報上看到了張煥成寫的這首短詩。他感到渾身一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來來回回念了幾遍,仿佛這次登島的所見所聞,在這里一下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這么艱苦的小島,我們的戰士為什么不僅守得住,而且守得好,是他們聽黨的話,內心充滿了對祖國的愛,把小島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他被張煥成生動質樸的詩句和詩句中所表達的戰士們堅守海島的堅強信念和樂觀主義精神所感動。已經收進包里的采訪筆記重新拿出來,他把《以島為家》的小詩一字不漏抄在本子上。返程時,他站在登陸艇的前甲板上,任憑風浪吹打,向東福山島久久瞭望,心中若有所思,情緒異常興奮,隨著風浪的起伏,一曲優雅的旋律已經哼出了大致的曲調。
東福山小島
回到要塞區駐地定海后,沈亞威請向彤在張煥成原詩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和提煉,特別是把“啊,東福山”,改成“啊,袓國”,使歌詞的思想境界一下升華了,成了點睛之筆。入夜,沈亞威反復詠讀歌詞,激情難以,優美的旋律在筆尖流淌,第二天太陽露出海平面時,《戰士第二故鄉》的歌曲就創作完成了。要塞區是華野四縱、即二十二軍的老班底,要塞區首長都是沈
亞威當年戰淮海、渡長江、進上海的老戰友,聽之大喜,緊緊握著他的手說:“老沈,你干了一件大好事啊!我們守島戰士終于有了一首自己的歌!”同年八一前夕,全軍第三屆文藝匯演在北京舉行,《戰士第二故鄉》作為參演歌曲被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帶到北京,一炮打紅,從此風靡全軍,唱響全國,經久不衰。
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風大浪又高。自從那天上了島,我們就把你愛心上。陡峭的懸崖,洶涌的海浪,高高的山峰,寬闊的海洋。啊,祖國,親愛的祖國,你可知道戰士的心愿,這兒正是我最愿意守衛的地方。
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荒,從來不長一棵樹,全是那石頭和茅草。有咱戰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島變模樣。搬走那石頭,修起那營房,栽上那松樹,放牧著牛羊。啊,祖國,親愛的祖國,你可知道戰士的心愿,這兒就是我們的第二個故鄉。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1985年百萬大裁軍,舟嵊要塞區更名為舟山守備區,保留了正軍級建制,守備師縮編成海防旅,東福山等一批前沿小島不再駐軍,原來的東福山連回撤到廟子湖海防營。編制體制可以調整,守島戰士的使命不會改變,以島為家的情懷更不會改變,《戰士第二故鄉》的歌聲在守島戰士中,一代傳唱一代,依舊悠揚嘹亮。
1991年10月22日,時任軍委主席江澤民視察駐舟山部隊。這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在舟山守備區“勤儉創業修理連”駐地,連隊官兵戎裝一新,精神抖擻,早早在操場上列隊,準備接受軍委主席的檢閱。
守備區司令員曾照喜看了一下手表,對連隊說:“時間還有一會,部隊唱唱歌吧!”連隊指導員立即上前,“云霧滿山飄,預備唱!”
歌聲中,曾司令員對我們在場的人說,《戰士第二故鄉》這首歌是我們舟山的島歌,是守備區的區歌,更是我們每一個守島戰士的兵歌。我從上島的第一天就聽到了這首歌,真是特別喜歡。我要求守備區全體官兵必須人人會唱,干部要人人會指揮。講到這里,他袖子一擼說:“來,我來指揮大家唱一個!”“好!”現場頓時掌聲雷動。
曾司令可真不含糊,在隊伍面前站定,雙手往前方一伸,起音準確,指揮若定,連隊唱得不僅聲音洪亮,更是唱出了層次和聲部,抑揚頓挫,富有韻味,宛如一支專業的合唱隊在演出。曾司令從原福州軍區二十九軍軍長平調舟山任職后,已經成了一名真正的守島戰士,我們內心不由平添了幾分敬意。
正午時分,一輛淺褐色的中巴開進了營區,軍委江主席在總政副主任于永波和南京軍區政委史玉孝的陪同下,笑吟吟地走了過來。這一天,我也很幸運,守備區領導將我和保衛部另一位干事吳建軍,作為在連隊蹲點的軍區機關干部安排參加和江主席合影,位于第二排三名連隊干部的兩側。人民前線報社攝影記者范欽堯還特意為我們幾個拉了一張特寫,成了我們珍貴的記憶。
在連隊俱樂部,江主席揮筆題詞:“艱苦創業,勤儉建軍。”這八個遒勁的鎏金大字,至今一直高高懸掛在“勤儉創業修理連”連史室。
那天接見后,江主席興致勃勃地視察了營區,邊走邊和連隊官兵交談。當聽連長汪朝柱講到“舟山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時,江主席很高興地點頭肯定:“第二故鄉,說得好,你們要把海島當成自己的家,保衛好海島,建設好海島。”
陽光灑落在海面上,閃耀著粼粼波光,《戰士第二故鄉》的旋律又在守島戰士們心中響起。
(本文圖片由沈亞威家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