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脫貧路上花正紅——寫在江西革命老區貧困縣全部摘帽之際
脫貧路上花正紅——寫在江西革命老區貧困縣全部摘帽之際
作者:熊河水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5-11 瀏覽次數:7830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命題”,江西省委省政府將在小康征程的道路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以細致的工作,優良的作風,打好脫貧攻堅的收官戰,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這片紅土地的先烈們。
2020年春夏之交,江西大地滿目蒼翠、花開正紅。在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的重要時間節點上,4月26日,江西省于都、興國、寧都、贛縣、鄱陽、修水、都昌等7個貧困縣(區)宣布脫貧,至此,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標志著江西老區的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這既是4600萬贛鄱兒女書寫時代答卷的光輝樂章,也是黨中央脫貧攻堅戰役中取得的一場區域性勝利。
不忘初心 牢記囑托
江西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革命圣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南昌是人民軍隊的搖籃,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瑞金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起點。在革命戰爭年代,江西人民為革命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巨大貢獻,25萬余有名有姓的江西籍烈士留下了奉獻犧牲的足跡。
“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能忘記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一言一行飽含著對老區群眾的拳拳深情。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會見于都縣的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親切問候,熱情關切,令老區人民感受到了黨中央的牽掛。
江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吹響之前,全省100個縣(市、區)中,有原中央蘇區和特困片區縣(市、區)58個,其中,羅霄山片特困縣(市、區)17個、貧困縣(市、區)25個,貧困縣發生率高,貧困程度也比較深。
消除貧困,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把革命先烈的夢想變成現實,是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必須擔當起的歷史任務;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中國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視察江西,殷殷囑托,拳拳期望,為江西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2012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直接推動下,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革命老區送來了實實在在的好政策。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深情地囑托:“要著力推動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加快發展,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茅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看望慰問貧困群眾時,明確指出:“全面小康是全面共享的小康,必須人人參與、人人享有,更不能讓老區人民掉隊”。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三年再次視察江西,提出“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范、在推動中部崛起上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的更高要求,充分肯定江西脫貧攻堅成效明顯,贛南蘇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指導,為江西省脫貧攻堅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為江西減貧事業向縱深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不忘初心,是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的孜孜以求;牢記使命,是中國人民前進的澎湃動力。江西省委、省政府肩負起“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歷史責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拼搏奮進、實干興邦,把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批示轉化為發展的生動實踐,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措施,層層壓實攻堅責任,扎實落實攻堅舉措,咬定目標不放松,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松勁,呈現出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美麗畫面。隨著江西25個貧困縣(區)全部實現脫貧退出,全省貧困人口已從2013年度的346萬人減至2019年底的9.6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7%,“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綜合保障脫貧措施不斷健全落實,返貧致貧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幸福的老區人民
肩扛使命 脫貧攻堅
江西省委省政府堅定扛實省級總體責任,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挺起在脫貧攻堅上領跑的實干擔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積極探索脫貧攻堅的新模式、新平臺、新機制,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脫貧攻堅補短板和促長效同步推進的新路子,創造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確保省脫貧攻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打造一支優秀的扶貧隊伍。全省配備了1.2萬余駐村第一書記,近3.9萬余名駐村工作隊,30.2萬名結隊幫扶干部。他們以政治擔當抓作風建設,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老區優良傳統,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實干精神,帶領貧困群眾一起爬坡過坎奔小康。期間,有12名個人、集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40名扶貧干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江西的脫貧攻堅實踐,凝結著廣大扶貧干部的奉獻與犧牲。修水縣扶貧干部吳應譜、樊貞子,2018年12月在下鄉扶貧途中車輛失控墜河,生命定格在28歲和23歲;寧都縣幫扶干部胡光鵬因病倒在扶貧一線;會昌縣駐村隊員肖新泉2019年9月在村里不幸犧牲,原本3天后他將步入婚姻殿堂……與此同時,很多干部在任期屆滿時,克服重重困難主動留下來,繼續投入到扶貧事業中。在吉安,先后有163位第一書記主動留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為脫貧戰場上一座座精神豐碑。
激活內在動力,聚焦產業扶貧。貧有百樣,困有千種。縱觀江西省剩余的7個貧困縣,都有著顯而易見的“通病”: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復雜,是典型的“貧中之貧”。在脫貧攻堅戰斗中,各縣區因地制宜,以產業為抓手,走出了一條條脫貧攻堅的新路子。興國縣針對脫貧攻堅項目實施“綠色通道”,有效解決了項目推進慢資金撥付慢的問題,切實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及效益;寧都縣按照產業扶貧“五個一”扶持模式要求,通過“一領辦三參與”,著力推進“五黃一白”(黃椒、黃雞、黃橙、黃茶、黃酒、乳業)特色產業,累計帶動1.8萬戶貧困戶增收;都昌縣立足實際,結合政策,在消費扶貧上進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消費扶貧模式,較好地促進了貧困戶的增收致富;修水縣堅持“安居與樂業并舉,搬遷與脫貧同步”的原則,通過幫扶就業促進增收,鼓勵自主發展產業,增加資產性收益,讓搬遷農戶實現“有家業、有就業、有產業”目標;贛縣區落實“五個一”產業扶貧機制,壯大油茶、臍橙、蔬菜、甜葉菊等主要產業,全區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2.89萬人,就業率72.06%,覆蓋貧困戶87.91% ;于都縣以實現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為目標,在“保、題、優、救、防”五個方面狠下功夫,扎實有效地解決全縣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健康扶貧取得較大成效。政策實施以來,共補助住院貧困患者13.89萬人次,報銷總費用5.77億元,實際補償比例達到90%。
截至2020年5月,江西從南到北形成贛南臍橙、井岡蜜柚、稻魚共生、馬加柚等一批特色扶貧產業,全省80.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獲得產業扶持的有73.3萬戶。2019年10月,江西宜豐縣黃崗鎮因地制宜,注冊“黃崗味道”食品商標,采取“政府+公司+作坊+貧困戶”模式,以特色點茶產業為切入口,將全鎮487 名貧困戶以“小分散、大集中”模式納入產業鏈,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目前,在“黃崗味道”產業鏈的扶持下,當地貧困戶人均增收上萬元。更令人欣喜的是,“黃崗味道”產業鏈正向三產延伸。該鎮依托官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黃檗寺旅游景區等鄉村旅游資源,利用文旅活動聚集人氣,開啟“帶貨”模式。此外,江西還積極開展教育扶貧、非遺扶貧等工作。2018年初,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從制度上強化了義務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學校校長與鄉鎮屬地雙負責保障,讓南昌市新建區樵舍鎮蔓湖村的付鳳英、付振法姐弟因貧困輟學得以重返學校。該制度創新在全國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江西婺源縣甲路村,世代制傘,名氣不小。“白墻黑瓦青石板,小巷細雨油紙傘。”甲路傘這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甲路傘不僅保留了傳統手藝,還讓甲路人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想,村里試水“非遺+農戶”的生產方式,除了50名工廠員工外,制傘骨的前期工作都放在農戶家中,解決了200多人的就業。即便是下游的材料加工廠和組裝工作,也能為村民帶去每月平均3500元的穩定收入。僅在甲路村,就有16家農戶借此致富。如今,甲路油紙傘不僅暢銷全國各地,而且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年產量30萬把,年產值逾800萬元,為當地脫貧攻堅撐起了一片藍天。
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襲大江南北,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江西又一次面臨嚴峻考驗。江西省委省政府全面對照黨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迅速出臺關于有效應對疫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10條意見,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定力擔當,越戰越勇的拼勁韌勁,全力打好防控疫情的“阻擊戰”,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的“殲滅戰”,聚力攻克重點堡壘的“攻堅戰”,強化對產業、就業、扶貧項目實施等風險防范,加大扶貧企業、合作社等帶貧益貧經營主體落實資金支持、產業獎補等幫扶政策,打通流通,活躍市場,讓貧困勞動力下得了田,進得了廠。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得到了及時化解,并以背水一戰的氣魄,披荊斬棘的干勁,堅決抓好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成效考核問題整改”,深化治貧體系、治貧能力和制度機制建設,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江西的脫貧攻堅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合作社分紅,農民笑開顏。
山鄉巨變 溫暖百姓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貫穿于江西脫貧攻堅的每一個環節,根植于江西的每一寸紅色沃土。
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神山村,昔日井岡山最偏遠的貧困村之一,如今變身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村開起了20多家農家樂,80%的村民參與鄉村旅游項目,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到超過2萬元。“家里不僅脫貧了,還買房買車啦!”脫貧戶左秀發眉開眼笑地說著。村莊廣場上,一面由村民笑逐顏開的照片組成的“笑臉墻”,生動定格了他們越來越紅火的日子。在江西寧都縣小布鎮大土樓新村,紅軍后人吳傳壽見證了土樓蝶變: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曾經交通不便的小布鎮成為旅游熱鎮,年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2019年底5G基站落成,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村搞電商,把山里的茶葉、蜂蜜、筍干等銷往各地,帶著脫貧戶增產增收。
瑞金市葉坪鄉華屋自然村,是遠近聞名的紅軍村,蘇區時期,僅有43戶人家的華屋,家家戶戶有人參加紅軍。長征前,17位華氏子弟參加紅軍,出發前到嶺上栽下17棵松樹,約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如果有人犧牲,活著的要為犧牲的孝親敬老。然而,青松依然挺拔,兒郎不見回歸,17位華氏子弟全部壯烈犧牲在長征途中。如今華屋早已舊貌變新顏,一邊是66棟鱗次櫛比、白墻黛瓦的客家小樓,一邊是7棟低矮破舊留作記憶的危舊土坯房,通過新舊對比,告慰犧牲在戰爭年代的華氏子弟。
于都縣譚頭村是贛南老區一個典型的紅軍村,也曾是貧困村。村民在順口溜里這樣描述:“梓山譚頭,吃苦兩頭;晴三天,挑爛肩頭;雨三天,水進灶頭。”全村原有貧困戶109戶,孫觀發是其中之一。隨著脫貧攻堅的開展,村里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集資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村民當上了股東,添了一個個新身份,收入也不斷增加。“去年家里收入18萬多元”,孫觀發臉上洋溢著自豪。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江西考察,來到譚頭村查看村容村貌。他深情地說:我這次來江西,是來看望蘇區的父老鄉親,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老區能不能如期脫貧摘帽。領袖的關懷,政策的扶持,家鄉的變化,收入的增多,溫暖了老區人民的心。為了世世代代記住黨的恩情,在興國縣土坯房改造安置點,同時被安置的4 個村的村民,一致贊成把自己的新家就叫“銘恩新村”。
修水縣黃溪村曾是國家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21人。近年來村里因地制宜發展蠶桑、茶葉、蔬菜、水果、苗木等五大綠色產業。如今,全村有桑園800畝,茶葉500畝,蔬菜200畝,水果100畝,花卉苗木200畝。黃溪村的蠶種產業占全省60%以上,全村桑園產值超千萬元,綠色高效農業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短短幾年時間,黃溪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模范村,先后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麗宜居村莊”,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景象。
蓮花縣坊樓鎮沿背村,是農民將軍甘祖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老阿姨的家鄉,是省“十三五”重點貧困村。該村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緊緊圍繞創建甘祖昌干部學院,打造全國黨員教育基地的有利契機,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紅色培訓產業,走出了一條以紅色培訓促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截至2019年底,全村民宿已發展到55戶,共接待43876名學員,營收超千萬元。由村民自編自演的采茶劇《并蒂蓮花》已演出586場,增收175萬元。2017年底,該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今天的沿背村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以嶄新的面貌展現了鄉村之秀美,生態之文明,呈現了一幅人水和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當前,江西脫貧攻堅雖然取得了決定性成效,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5.7% 下降至0.27%。但全省還剩余9.6萬貧困人口,而且大多為失能弱能群體,都是貧中之貧。因此,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加把勁,決不能麻痹大意,松勁懈怠。要按照老區脫貧事業永遠在路上的要求,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在治貧體系和治貧能力方面做出周密部署,向著最后的貧困堡壘全力沖鋒。要不摘責任,堅持將脫貧退出縣納入省對市縣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納入全省脫貧攻堅暗訪督導,持續壓實脫貧退出縣黨委政府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要不摘政策。明確脫貧退出縣持續攻堅解決剩余貧困人員脫貧問題,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堅持相關政策扶持脫貧戶、退出村的穩定脫貧。省級層面在資金安排、政策扶持、工作調度等方面,堅持將脫貧退出縣、非貧困縣統籌起來推進落實。要不摘幫扶。持續強化脫貧退出縣駐村幫扶工作,堅決做到駐村幫扶工作不撤兵、不收隊、不放松。要不摘監管。部署開展嚴防脫貧退出縣松勁懈怠問題專項整治,堅決整治貧困縣脫貧退出后政策落實不力,工作松勁懈怠問題。要完善防止返貧保險保障機制,加大農業產業扶貧保險、貧困人口返貧保險、邊緣人口致貧保險等支持力度,提高貧困戶抵御風險的能力。強化脫貧成果鞏固提升機制,建立健全脫貧成果回查監測、脫貧人口增收發展等機制,切實把脫貧攻堅下來的陣地牢牢守住,接續市縣長效穩定脫貧,防止返貧致貧和促進發展致富。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命題”,江西省委省政府將在小康征程的道路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以細致的工作,優良的作風,打好脫貧攻堅的收官戰,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這片紅土地的先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