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彭德懷在朝鮮前線的最后時刻
彭德懷在朝鮮前線的最后時刻
作者:張明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7-04 瀏覽次數:7832
彭德懷在參加完《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后,突然決定要到馬踏里東南山距離美軍陣地不到300米的前沿陣地視察,看望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勝最后一仗的指戰員……
彭德懷在參加完《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后,突然決定要到馬踏里東南山距離美軍陣地不到300米的前沿陣地視察,看望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勝最后一仗的指戰員……
中國微笑 展示勝利
1953年7月27日是停戰協定正式簽字的日子。簽字儀式與彭德懷原準備的方案有所不同。經雙方協商,改為先由雙方首席談判代表在板門店簽字,然后再將協議文本分別送到各方司令官駐地分別簽字。這天的談判桌上,由南日大將代表中朝方面簽字,美方簽字的是哈里遜中將。
7月28日上午9時30分,朝鮮戰爭停戰的最后簽字儀式在開城附近的“來鳳莊”舉行。彭德懷代表中國人民志愿軍在中、朝、英3種文字的停戰協定及其臨時補充協議等共18件文本上簽字。在這歷史聚焦的一刻,只見彭德懷神情莊重地拿起筆,飽蘸濃墨,在停戰協議書上莊嚴地寫下“彭德懷”三個大字。這與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上將克拉克在自己的駐地提筆簽字那沮喪的神情,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事后,這位美國上將不得不承認:朝鮮半島的戰爭,是美國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一個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此后,英國記者阿蘭·魏卜寧采訪了彭總,只見彭德懷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微笑,用勝利者的豪情回答了這位記者的問題:“那個妄圖用大炮架在中國的大門,迫使中國屈服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隨后,這位西方記者在他的報道中,為了表明新聞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特意配發了他采訪彭德懷的新聞圖片,同時用他還算不帶偏見的筆向全世界宣告:透過這位赫赫有名的彭大將軍臉上的中國微笑,你們就會知道是中國人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停戰協定簽字儀式上,時年36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四十六軍軍長蕭全夫,作為駐守在板門店前線部隊的代表,也一同參加了停戰協定簽字儀式。當日中午,彭德懷告訴蕭全夫,他準備到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勝最后一仗的第四十六軍駐守的前沿陣地看一看。為此,蕭全夫當天下午提前從開城返回軍部。傍晚,他正式接到了志愿軍司令部的電話通知:29日早晨8時,彭德懷司令員到第四十六軍駐守的前沿陣地視察。
親臨前線 看望官兵
7月29日早上5時,第四十六軍軍長蕭全夫和軍參謀長張萬春前往開城迎接彭德懷。彭德懷問蕭全夫:“今天我們怎么看哪?”
蕭全夫打開地圖,簡要地向彭德懷匯報了第四十六軍防御陣地的概況和預想的視察路線。彭德懷聽后便提出:“你們預想的視察路線離前沿遠了一些。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我們還是先去大德山看看吧!”隨后,他自己選定了視察大德山的一條路線。
大德山位于板門店以北的東南方向,地處第四十六軍防御地段的中間,是前沿陣地上最高的一座大山,站在山頂可以看清第四十六軍正面共29公里寬防御陣地的全貌。但是,這個陣地離敵軍的前沿陣地很近,蕭全夫擔心首長的安全,便說這座山有一段路不好走,汽車不能直接開到山頂上去,建議到別的陣地看看。彭德懷聽了蕭全夫的介紹后毫不在意地說:“汽車上不去就用腿走嘛!二萬五千里長征不就是靠兩條腿走過來的嗎?”
按照彭德懷確定的路線,他們一路直驅大德山下,吉普車勉強爬到半山腰就再也無法前進了。彭德懷下了汽車,首先去看望駐守在這里的部隊。
部隊正在忙著從前沿向這里搬運彈藥、物資。彭德懷親切地問候大家:“同志們辛苦了!”
“首長辛苦了!”戰士們停下手里的工作,響亮地回答。
還沒等蕭全夫介紹,戰士們已經認出是彭德懷司令員來了。但他們似乎還不敢相信,有的使勁擦著眼睛要看個清楚,有的還悄悄地掏出祖國人民贈送的慰問相冊,翻開彭德懷的照片來對照。一點也不錯,正是敬愛的彭司令員來到了前沿陣地。
“彭司令員來啦!”消息立刻傳遍了前沿陣地。
戰士們一個個低聲地驚呼著,睜著興奮的眼睛,露出幸福的笑容,高興地望著這位久已聞名、官兵衷心愛戴的司令員,然而一時又顯得有些拘謹。
彭德懷慈祥地望著幾個正在清理陣地,平整炮彈坑的戰士,親切地問道:“你們守在這里有多久了?”
“4個月了!”
“你們堅守在抗美援朝的最前線有功啊,現在你們把美帝國主義打敗了,使它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我代表祖國人民謝謝你們!你們要留下幾個炮彈坑,祖國人民派代表來到朝鮮時,讓他們看看這些炮彈坑,告訴他們,你們是怎樣戰勝敵人的。”
“勝利歸功于首長的英明指揮和祖國人民的支援。”戰士們愉快地回答著,已經不那么拘謹了。
彭德懷接著問道:“接到停戰命令了嗎?”
“接到了,司令員同志!”
“你們守衛在最前沿,一定要嚴格地遵守各項停戰規定。現在雖然停戰了,但是帝國主義是不會老實的,要提高警惕,決不能麻痹大意。”
“是!司令員同志,我們一定牢牢記住您的話。”
彭德懷滿意地笑了。然后他又鉆進潮濕低矮的坑道,和戰士們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攀談起來,關切地詢問戰士能不能吃上熱飯、喝上開水,有沒有青菜吃,坑道里有沒有防雨設備,慰問團有沒有到過前沿來等情況。
戰士們都一一作了回答。
彭德懷告訴戰士們:“現在停戰了,我們不能總是蹲在坑道里,不久就要動工蓋房子了,到時候大家要好好蓋,蓋好了作示范,讓全線部隊都來你們這里參觀學習。”
在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總司令面前,戰士們無拘無束地談著他們戰斗、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情況。最后,當彭德懷離開坑道時,有兩個戰士拿出自己在戰斗間隙用美國飛機的殘骸精心制作的戰利品——“機骨筷子”,送給彭司令員作紀念,并請司令員把另外幾雙轉送給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
彭德懷接過“機骨筷子”仔細地端詳著,只見每雙筷子上都刻著字,標明是獻給誰的,充分表達了戰士們對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的無比敬愛和深切思念。彭德懷愉快地收下了這份特別的禮物,并答應一定會把這份特別的禮物送到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的手中。
彭德懷離開了這個陣地后繼續向大德山頂峰攀登。當時正是盛夏的三伏季節,天氣非常炎熱,大家還沒有走上一半路程就汗流浹背了。一些隨行的人員都感到很費勁,彭德懷已經年過半百,自然更加吃力。大家想攙扶他往上爬,彭司令員卻誰也不用,他吃力地邁著雙腿,一步一步地爬到了山頂。
守衛在山頂上的志愿軍戰士們,看到敬愛的彭司令員來到他們的陣地,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便從坑道里拿出一塊氈布鋪在地上,讓司令員坐下來休息。陣地上的一個戰士給司令員端來一茶缸水,彭德懷高興地飲了一大口,然后把茶缸順手放在自己的前面。此時,他又興致勃勃地拿著戰士送給他的“機骨筷子”仔細地欣賞,并幽默地做了一個飛機墜落的姿勢對大家說:“美國佬從天上掉下來了,他們的大飛機現在變成我們手中的小禮品。看來在天上飛的可沒有我們坐在地上的舒服,這里可是不怕翻跟頭啊!”說得大家都笑起來了。
站在大德山主峰上,彭德懷把第四十六軍負責的29公里寬的防御陣地從正面看得清清楚楚。蕭全夫在現場向彭德懷作了簡要匯報:自從今年1月12日我們接受防御作戰任務以來,在半年多時間里,打退了敵人在飛機、大炮和坦克掩護下的27次進攻。根據志愿軍司令部“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先后組織了8次反擊作戰,再加上經常的小分隊出擊和“零敲牛皮糖”的冷槍冷炮運動,共殲敵萬余人,俘敵149名,較好地完成了任務。通過這些實戰鍛煉,我們掌握了以劣勢裝備對現代化敵軍實施進攻和陣地防御的作戰經驗,把戰線向前推進了5平方公里。
彭德懷聽完匯報后,看了看四周被炮火炸成廢墟一樣的山巒,然后用望遠鏡望著山巒后面那隱約可見的臨津江說:“朝鮮戰場就是我軍同美軍較量的練兵場。通過這場血與火的較量,美軍現在簽字停戰還算是明智的。不然,就要被我們趕到臨津江里喂王八去了!”年輕的蕭全夫軍長站在大德山上,被彭德懷司令員的豪邁氣概鼓舞著,他隨司令員注視的方向望去,為能受命于這位運籌帷幄的統帥,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一腔深情 痛悼英烈
下了大德山前沿陣地已近中午時分,蕭全夫在前面驅車帶路。可是沒走多遠,司令員的汽車卻在后面停住了,路上還站著一堆人。蕭全夫不知出了什么事,便讓司機調轉車頭返回去,原來司令員正在察看擔架隊剛剛從馬踏里東南山前沿陣地上抬下來的幾位烈士。
彭德懷輕輕地揭開擔架上的布單,一一查看了烈士的遺容后,沉默了一會,然后囑咐身邊一位轉運烈士的干部:“這是祖國人民的英雄兒女呀,現在戰爭結束了,但他們卻犧牲在勝利的前夜,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就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你們一定要妥善掩埋好,標記上他們的姓名,早日通知他們的親屬。”
馬踏里東南山位于臨津江北岸,距開城以東14公里,由編號為060、061、062 和+0238四個小高地組成,是美軍在三八線以北惟一的支撐點和高浪浦至臨津江渡口的必經之路,由美軍王牌陸戰第一師的部隊固守。如果拿下這片高地,就可以把美軍全部趕到三八線以南,并直接威脅美軍在西線的交通供應線。第四十六軍為了配合板門店談判和中線部隊的反擊作戰,迫使美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以其第一三六師為主,集中兵力和火力,從7月8日晚至26日晚,先后對馬踏里東南山發起了三次反擊作戰,相繼奪取了馬踏里東南山062、061、060和+0238高地。最后這次反擊作戰,從7月24日黃昏一直持續到7月27日凌晨,指戰員直至接到停戰命令時才停止戰斗。這幾位烈士就是清理戰場時在馬踏里東南山陣地前沿剛剛發現的。
彭德懷聽到這些情況后,心情沉重,便提出要親自到這個最前沿的陣地去看一看。身邊的人員都不同意,因為馬踏里東南山距美軍的陣地太近了,兩軍對壘的前沿相互間隔還不到300米。見大家極力勸阻,彭德懷有些火了。在此情況下,為了司令員的安全,蕭全夫決定由他首先到山上去看一下。當他把車開到山上,對前方美軍陣地內的情景看得清清楚楚。這時雖然已經停戰,但是一旦發生美軍挑釁事件,地形對我軍相當不利,彭德懷的安全很難保證。因此,蕭全夫退下山來,再次極力勸阻司令員還是不要上去。
彭德懷嚴肅地反問道:“既然你蕭全夫能上去,我彭德懷為什么就不能上去呢?我們的戰士在這塊陣地上不惜生命和流血,難道我們連上去看一眼的膽量都沒有嗎?”
年輕的軍長望著威嚴有加的司令員,無可奈何,便布置好了觀察哨和警戒人員,然后陪同彭德懷來到馬踏里東南山前沿陣地。彭德懷看到地面上的一灘灘血漬后停住了腳步,堅守在陣地上的人指著地上的血漬說:這就是烈士犧牲的地方。彭德懷聽后低頭凝視著腳下這塊被鮮血浸過的土地,靜默地站在那里,沉痛地說:“兩天前我們的戰士還在為這塊土地英勇戰斗,付出了生命和鮮血。現在停戰了,但是他們卻沒有看到今天的和平,我們活著的人……”彭德懷動情地說著,他的聲音哽咽了。隨后他拿起望遠鏡,無聲地向遠處凝望著。
這時,隨行人員才豁然明白,司令員不顧個人安危親自登上馬踏里東南山這個最前沿的陣地,是為了緬懷那些在和平的黎明到來之前英勇犧牲的烈士,寄托他深深的哀思啊!
隨行的人員當即用身邊翠綠的松枝和無名的小花扎成了一個花圈,置放在馬踏里東南山的這座高地上。對此,彭德懷贊許地點了點頭,然后俯下身去把花圈調整為面對祖國的方向,默默地致哀……
告別朝鮮 奏歌凱旋
彭德懷結束了對馬踏里東南山陣地的視察后,離開了第四十六軍軍部,當日返回開城。30日下午回到平壤。31日,彭德懷在平壤參加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舉行的隆重授勛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彭德懷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最高榮譽。對此彭德懷說:這個榮譽不是他個人的,而是屬于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將士的……
隨后,彭德懷和其他志愿軍總部首長一起,就朝鮮戰爭停戰后的戰場形勢、兵力部署等具體狀況,商定和調整了下一步的戰略部署和有關方案,并與朝鮮政府共同確定了有關修建志愿軍烈士墓園,就地妥善安葬志愿軍烈士等具體事宜。
8月11日上午10時,彭德懷乘火車回到北京。北京火車站舉行了盛大的“歡迎中國人民志愿軍彭德懷司令員歸國”儀式,周恩來、鄧小平、董必武、林伯渠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朝鮮駐中國大使等人,前往車站熱烈歡迎彭德懷凱旋。數萬人民群眾也自發的組織前往,一路的鮮花掌聲,歡迎彭德懷司令員。至此,彭德懷勝利完成抗美援朝的偉大歷史使命。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被迫進行的一場戰爭。中國人民志愿軍依靠劣勢懸殊的武器裝備,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團結戰斗,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并迫使美國停戰簽字,最終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有力地打擊了美國霸權的侵略氣焰,保衛了中國,援助了朝鮮,維護了世界和平,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對朝鮮、對中國、對東方,乃至對全世界,都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歷史意義。彭德懷作為這場偉大戰爭的司令員,名昭千秋,功不可沒。
(本文作者是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研究員,《軍事歷史》雜志總編輯,研究生導師。此文首發于《南方周末·歷史專版》,后被多人盜名并篡改發表。為此,作者借《鐵軍》轉載此文機會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