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小龍蝦做出大產業——盱眙走出一條特色致富路
小龍蝦做出大產業——盱眙走出一條特色致富路
作者:丁立高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7-13 瀏覽次數:7840
20年間,盱眙人憑借著盱眙龍蝦這塊“金字招牌”,堅定不移走以特取勝的發展道路,一路追夢,一路奔跑,書寫了一曲龍蝦產業扶貧之歌,奏響了當地農民奔小康的幸福樂章。
2020年5月18日上午,伴隨著一首首盱眙原創歌曲,盱眙龍蝦開捕儀式在和風細雨中舉行。現場的捕撈船百帆競發,200名蝦農統一服裝,開始著2020年的首場捕獲。
頭網寓意頭彩,頭彩寓意好兆頭。開捕這天早晨,蝦農捕得的200斤頭網龍蝦被盱眙紅胖胖龍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24.6萬元拍得。公司董事長芮峰介紹:頭網龍蝦拍賣款額將用于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蝦農擴大再生產。
筆者在“淮味千年”品牌農產品展銷街區看到,來自盱眙8 家龍蝦品牌店的廚師在現場烹飪小龍蝦,“十三香風味”傳遍大街小巷,“一日三餐龍蝦店”還專門燒制一鍋龍蝦供前來的游客和鄉親品嘗。
“盱眙的龍蝦比巴掌還大,肉質肥美又入味,一桌有10多種口味,我第一次嘗到蒜泥小龍蝦,真是名不虛傳。”20多名網紅紛紛前來打卡,一邊品嘗,一邊面對著自己的直播鏡頭向觀眾介紹著,為盱眙龍蝦的銷售推廣忙碌著。在感受到了小龍蝦的熱度的同時,眾多食客相約一起走進云吃播區,化身美食博主推介小龍蝦,為盱眙小龍蝦代言,向網友推介盱眙龍蝦。
龍蝦,成為脫貧金鑰匙
盱眙的龍蝦產業起始于1985年。
盱眙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千里淮河在這里與洪澤湖交匯,灘涂濕地的豐盛水草、藻類為龍蝦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然而1985年之前,盱眙城鄉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尤其是農村,狹窄崎嶇的道路拖住了家鄉人前進的步伐,阻礙了家鄉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外地信息、項目、資金、人才流不進來,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不到充分的開發利用。盱眙龍蝦產業只是“捕撈+餐飲”模式,農民守著“金灘銀灘”受窮,抱著“金磚銀磚”挨餓。
那一年,縣委縣政府在財政收入只能保吃飯的困難條件下,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投入道路建設,讓龍蝦走出去闖市場。省扶貧辦、交通廳投入2400萬元,縣政府拿出配套經費3000多萬元,將公路修到了偏遠鄉鎮的河邊塘頭,總里程達2683公里。修路,助推了龍蝦產業的發展。
經過20年的發展,盱眙龍蝦產業已從最初的“捕撈+餐飲”模式,發展成為集科研、養殖、加工、餐飲、冷鏈物流、節慶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為新時代盱眙加快推進漁業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 先行軍”,龍蝦品牌價值達到了203.92億元。
小龍蝦從基地走向市場,讓近20萬盱眙人找到了“飯碗”,發起了“龍蝦財”。造就了一批百萬蝦王、千萬蝦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龍蝦之都”“中國生態龍蝦第一縣”。
2013年3月8日,習近平在全國人大期間接見江蘇代表時曾稱贊“盱眙小龍蝦的發展產業”。盱眙將富民政策落到實處,實施幫扶、拉動等一系列實招,撬動農民發展龍蝦產業的致富之門。
盱眙全力做好以蝦為媒、以蝦會友、以蝦招商的大文章,分別與江蘇蘇豪愛濤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盱眙恒大度假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盱眙源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吾悅新城控股集團以及花間堂桃花島溫泉度假集團等企業簽約。涉及龍蝦項目的成功合作進一步擴大了經貿交往,同時也壯大了盱眙的“朋友圈”,擴大了龍蝦的銷路。
2016年,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六大片區整體扶貧幫扶,鮑集鎮納入了西南崗片區。盱眙因地制宜,通過土地流轉推進特色龍蝦產業發展,實施精準扶貧。
戶少龍是鮑集鎮大咀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中8口人,老伴身體不好,不能外出務工。土地流轉之后,他與本村的養殖大戶合資養殖小龍蝦,既有了很好的收入,又能照顧家庭,當年就脫了貧。目前,鮑集鎮共有350個建檔立卡戶靠從事龍蝦產業脫貧致富,火紅的小龍蝦點亮了建檔立卡戶的好日子。
每天早晨,在城區農貿市場龍蝦批發零售一條街上,前來購買龍蝦的人絡繹不絕,平均每個攤位一天能賣出300斤左右的小龍蝦,純收入近1000元。“盱眙龍蝦品牌越做越大,我們的幸福指數也就越來越高。”攤主陳士華感慨道。
稻蝦共生,開辟一片新天地
采訪中,許多因龍蝦致富的村民興高采烈地與筆者親切交流:“我現在除了自己的幾畝地之外,村里還給我以入股形式參與‘稻蝦共生’基地分紅,每個月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這就足夠一家子的生活開銷了。”今年53歲的吉明成的言語中無不透露出對政府的感激。“如果不是遇上政府的好政策,不是鎮、村兩級領導對我進行幫助,我就是要飯都跑不過別人,因為我還要拖上老老小小的一家子呢,更別說住上這么好的房子了。”吉明成是黃花塘鎮蘆溝村村民,原本帶著一大家子住在塘邊自搭的小棚子里,他的妻子患有先天性殘疾,兒媳婦患有紅斑狼瘡,兩人均無勞動能力。屋漏偏逢連陰雨,他唯一的兒子也因車禍離開人世。“我們這里規劃了集中居住區,政府考慮到我們家的情況,優先讓我們住了進來,連屋里的裝修都是政府出資,前前后后給了我4萬多塊錢。”說起這些,吉明成眼眶含淚。吉明成一家是最早一批住進蘆溝村集中安置小區的,鎮政府及時給他辦理了低保,并免除了兩個孩子上學的所有費用。
吉明成居住的黃花塘鎮蘆溝村集中居住小區,是“點穴式”扶貧幫扶的結果,共入住居民322戶。自2016年黃花塘鎮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點穴式”重點幫扶單位以來,黃花塘鎮黨委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村工作全局,扎實推進各項精準扶貧工作。黃花塘鎮鎮長張娟介紹:“目前,共有14 家省直單位先后到黃花塘鎮開展對接幫扶,我們鎮共落實扶貧項目22個,總投資2.6億元。通過政策扶持及產業引導,2019年全鎮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22個低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達超18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的村有7個……”
談起“點穴式”扶貧工作成效,黃花塘鎮黨委書記梁開成如數家珍。因考慮到現階段大多數農民增收致富還離不開土地,離不開“大農業”的現狀,黃花塘鎮立足自身資源,推動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生態龍蝦、健康畜禽等特色農業。目前,該鎮建設3萬畝綠色稻米基地,2萬畝稻蝦共生基地,引進投資5億元循環農業等一批項目。省農科院結對幫扶五星村和小河農業項目,規劃建設黃花塘產學研基地,助推綠色產業發展;省扶貧辦、財政廳投入2000萬元幫助興建黃花塘鎮養殖小區;省發改委幫助落實千億斤良田項目1萬畝,投入300萬元幫助太糧米業落實技改資金……
盱眙的稻蝦共生綜合種養,為全省確立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標桿,提供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典范,為全省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經過20年的發展,盱眙龍蝦養殖面積已達到83.5萬畝,其中稻蝦共生面積66.5萬畝,養殖戶達4625戶,500畝以上規模養殖戶達198戶。農戶通過稻蝦共生模式比傳統一稻一麥畝均增收2500元以上。盱眙因此被授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稻蝦共生標準化示范區”稱號。
“節慶”扶貧,開啟龍蝦“榮耀”
從2000年龍年龍蝦節,到2020年的第二十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盱眙以舉辦龍蝦節為抓手,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為引領,探索出了“景區帶動、全域共建”的旅游發展模式,實現了資源有機整合,產業生動融合。實現了區域性、全國性、國際性辦節的三大跨越,創造了中國節慶史上30余項“第一”和“唯一”。龍蝦為盱眙帶來了紅色榮耀,更是實現了政府主導、企業主辦,市場化、網絡化辦節的新突破。
如今盱眙,龍蝦節成為“富民強縣”的火車頭,極大地提高了盱眙的知名度、開放度和美譽度,促進了招商引資、旅游發展和全民創業。
2020年6月16日上午,上海虹橋高鐵站舉行了京滬線“盱眙龍蝦”高鐵冠名列車首發儀式,G412次高鐵列車在車身張貼了盱眙龍蝦宣傳圖片,車廂內張貼了盱眙龍蝦香宣傳圖片,全方位展現了“盱眙龍蝦”的品牌形象。以這列高鐵為載體,讓以“盱眙龍蝦”為代表的盱眙元素更集中、更廣泛地傳播,進一步擴大了盱眙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
20年間,盱眙人憑借著盱眙龍蝦這塊“金字招牌”,堅定不移走以特取勝的發展道路,一路追夢,一路奔跑,書寫了一曲龍蝦產業扶貧之歌,奏響了當地農民奔小康的幸福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