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華東保育院創辦始末
華東保育院創辦始末
作者:張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7-31 瀏覽次數:7836
為了解決干部的后顧之憂,華東局領導決定成立華東保育院,把孩子集中管理起來,使干部安心在前線打仗和工作。
兩千里大轉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經過14年的艱苦斗爭,抗戰終于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可是,國民黨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蓄謀并積極準備發動全面內戰。中共中央于1945年9月為華中確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命令中共山東分局書記羅榮桓率領山東主力部隊7萬余人和地方干部4000余人跨海赴東北,華中新四軍主力北上山東,鞏固山東根據地。中共中央決定,在華東成立中共中央華東局,原華中局撤銷,成立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歸華東局領導,山東分局在華東局建立后撤銷(1949年3月重新建立,歸華東局領導),所屬歸華東局領導。饒漱石任華東局書記,陳毅、黎玉任副書記,統一領導山東、華中兩大戰略區的黨政工作。
1948年3月,山東青州解放,華東局機關和饒漱石、張云逸、許世友、曾山等領導人進駐青州城南彌河鎮閔家莊一帶。組織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軍支前,組織擔架隊、小車隊,籌集物資,支援濰縣戰役、濟南戰役。
解放軍南下作戰,保育院應運而生
1948年9月,黨中央作出了組織淮海戰役的決策。其時,設在山東的中共中央華東局、華東軍區調集軍隊,抽調地方干部組成干部縱隊,準備南下作戰。但是,南下部隊的孩子、抽調地方干部的孩子和一些在戰斗中犧牲的烈士的孩子如何處置?在槍林彈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大軍南下作戰,孩子隨部隊轉移還是留在地方?有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華東局、華東軍區的領導十分重視。為了解決干部的后顧之憂,華東局領導決定成立華東保育院,把孩子集中管理起來,使干部安心在前線打仗和工作。而恰在此時,曾山的妻子鄧六金帶著子女從大連風塵仆仆地來到了青州,在華東局待命安排工作,一起待命的還有黃海明和李靜一。于是,華東局組織部部長張鼎丞、秘書長魏文伯、財辦主任曾山等,分別找到從大連回到華東局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黃海明、李靜一、鄧六金3位大姐談話:黨交給你們一項光榮的任務——籌辦一個保育院,安置南下干部的孩子,讓他們有一個安穩的家,使他們的父母輕裝出發,安心南下戰斗。
黃海明、李靜一、鄧六金3位大姐都有孩子,她們從自身的生活中體會到:多年動蕩不安的生活,使孩子一出生便被迫存放到四面八方的老鄉家中,他們小小的年紀就開始經受各種苦難的折磨。孩子們確實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決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他們應該有一個安穩的家了。
1948年4月,3位大姐召集華東局、華東軍區和山東省政府機關干部中有孩子的母親召開大會,在創辦保育院籌備工作上集思廣益。會上,母親們選出黃海明、李靜一、鄧六金等5人組成籌委會,黃海明、李靜一為正副主任。4月底,華東局批準成立華東第一保育院,歸華東局辦公廳領導,并任命李靜一為院長、鄧六金為協理員。
李靜一是個大學生,1932年紅軍時期入黨的老黨員;協理員鄧六金是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她倆雖然都沒有搞過保育院,但作為母親,都有著一顆仁慈之心。她們向華東局領導表示:“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是為革命光榮犧牲的烈士,有的是在戰斗最前線沖鋒陷陣的戰士,有的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難道能把他們的孩子再扔到樹底下、草堆上、小路邊,讓孩子們生死聽天由命嗎?不管有多大困難,我們一定要把保育院辦起來,把孩子們帶好、帶大。”
她們發揚紅軍時期毛澤東提倡的“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首先成立了華東保育院黨支部,鄧六金任支部書記,使保育院籌辦工作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她們克服戰爭環境物質條件的艱苦和困難,認真貫徹華東局為保育院確定的“保證工作,一切從簡”的辦院方針,選擇辦院地點,挑選保育人員,籌備辦院物資,緊張而有序。
為了選好院址,鄧六金一連跑了幾個地方看房子,最后落址在青州大關營村,距華東局機關駐地2 里路,距縣城20里路左右。孩子們的寢室、課堂等,用的是沒收的地主大院和公房。生活、學習必需器具,只做了小床、桌椅、黑板以及活動用的秋千、滑梯、蹺蹺板。玩具只有幾個小皮球和自制的布娃娃,收集木工做小床等鋸下來的小木塊用作積木,還搞到了對孩子們開展活動來說十分有利的一架破舊的鋼琴。
華東局組織部讓她們從各方面物色、調集了一批適合做保育、教育、總務等工作的黨員干部。在這些骨干中,有毛巧、阮力、肖遠、亓一軒、牟曉明、王云飛、朱子懿、文蕓、叢樹貞等。接著,成立了院部,院部下設總務、保育、教育三個股,后改為科。總務科長亓一軒,保育科長朱子懿,副科長文蕓、毛巧,教育科長阮力,副科長肖遠,醫務負責人叢樹貞。同時,為加強對職工的政治、業務培訓,建立了職工學校,校長由鄧六金兼任,阮力任副校長。保育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從軍區衛生部初級衛生人員訓練班調來學員20余人;從膠東區政府動員來的具有初中文化的婦救會骨干和積極分子10多人。華東局辦公廳還從直屬機關調來一批男同志,做財務、保衛、后勤、采購和炊事等工作。隊伍迅速壯大起來,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鄧六金與李靜一密切配合,帶領大家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籌辦工作,在大關營村創辦起了華東保育院,并首批接收了62名孩子。
在今山東青州城南的大關營村,有一座四壁斑駁的老宅,院落十分寬敞,里面分散著建有七八間房子,這就是當年的華東保育院。之所以把院址選在這里,當時有兩點考慮:一是山東除濟南、青島還剩孤立之敵外,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都已解放,解放區連成一片,環境安全穩定,能讓孩子們較為安定地生活;二是大關營村距華東局機關所在地閔家莊僅2里地,離益都縣城也不過20里左右。這對保育院就近接受華東局的領導和隨時南下搬遷,在益都火車站乘坐火車,都有非常便利的條件。
保教員復式教學,大課堂生動活潑
保育院第一批接收的62個孩子,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分成了3個班:3至4歲的18人,為幼稚小班;4歲半至6歲的22人,為幼稚大班;6歲以上至10歲的22人,為小學班。后來,各班的人數逐漸增加,到1949年初,又增加了一個幼兒班。這個班的孩子在入院的時候,他們的保姆也一起隨同孩子進院工作。為了加強對這些較小孩子們的照顧,院里決定讓保育科副科長毛巧兼任幼兒班的班主任。與此同時,這個班采取了保育員負責制,即一個保育員固定一兩個、三四個孩子,白天照顧孩子學習、活動,夜晚帶最小的孩子睡覺。小學班的孩子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分為一年級上、下學期和二年級上、下學期4種類型,在班內分組實行復式教學。后來,隨著入院孩子的陸續增加,小學班又分成了初級、高級兩組,仍然采用復式教學方法。
保育院開辦初期就確定了教學方針:實驗新民主主義的兒童教育,培養集體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能力,發展智力,提高文化,鍛煉體格,培養服務精神,奠定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的思想基礎。當時還沒有出版小學課本,幼兒教材也只是借來的一本《游戲100種》。針對這種情況,教育科根據院教育方針和兒童的年齡、智力發展水平,分工執筆,自編教材。有語文、算術、常識等課本。保育院物資匱乏,桌子不夠用,學生們就用膝蓋當桌子,課本不夠用,便抄老師的板書,孩子學得帶勁,老師教得認真,教育質量日益提高。同時,她們十分重視對孩子的德育培養,組織老師經常給孩子講革命故事,特別是打日本侵略者、打國民黨軍的戰斗故事和斗地主、鬧翻身,兒童團小英雄的故事,教育孩子從小愛憎分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膠東半島四季分明,夏天把人熱得汗流如注,而到了冬天卻被凍得伸不出手來。盛夏季節,編寫教材的老師們只能手握蒲扇扇涼,汗流浹背,身體弱的干活兒干久了就會中暑暈倒。到了嚴冬,只有一身棉衣,有的老師雙手和雙腳都凍僵了,搓搓手,跺跺腳接著干。此時,戰爭還在緊張地進行著,解放區的印刷條件很落后,紙張的質量也不好,油印課本開學時發到學生手里,到學期末已磨損得不成樣子了。直到1948年年底,小學新課本才開始在解放區的新華書店出版發行,保育院的老師們這時候才從艱苦的編寫和油印工作中解放出來。
保教人員還經常帶孩子們到戶外去活動,讓他們走出去,在大自然和社會中學習、鍛煉、成長。孩子們看到農民耕種田地,干各種農活,知道糧食蔬菜是農民辛苦勞動所得,來之不易,吃飯時就會注意節約,不再隨便浪費飯菜,也培養了他們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在風和日麗時,孩子們隨保教人員到小河邊的樹蔭下聽老師講故事,玩沙、戲水,揀小石子回來做計算教具,采野花回來美化環境,使他們增強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利用大自然生活的能力。老師們還常常把鋼琴搬到戶外活動場上,教孩子們唱歌、跳舞、扭秧歌、做游戲,培養他們的各種興趣和愛好。孩子們在保育院這個大家庭里幸福快樂的成長。
保育院以教育科副科長肖遠為主,與教師王云飛、牟曉明等一起組成一個班子,根據“生活教育”的理論,結合兒童喜愛音樂舞蹈的特點,以孩子們生活學習為內容,創作了近50首兒童歌曲和兩個兒童歌劇,使戰爭年代的大關營村出現了歡聲和笑語,聽到了歌聲和琴聲。
下面是留存下來的幾首歌曲:
《公雞叫》
(一)公雞叫,公雞叫,小朋友們起身早。
起身早,身體好,對著太陽笑一笑。
(二)小鳥叫,小鳥叫,小朋友們起身早。
起身早,身體好,見過老師問問好。
《弟弟年紀小》
弟弟年紀小,走路走不好,
跌倒了不要哭,爬起來慢慢跑。
《兒童節歌》
(一)咚咚咚咚咚咚咚,這是什么響?
你打鼓呀我敲鑼,這是慶祝忙。
大姑給我戴紅花,老師送我一包糖,
糖兒甜,花兒香,小臉兒紅又胖。
(二)咚咚咚咚咚咚咚,這是什么響?
你拍手,我踏腳,這是跳舞忙。
琴聲起,歌聲響,好聽歌兒傳四方,
六月一,兒童節,大家喜洋洋。
這些歌曲被匯編成集,于1949年5月在山東新華書店出版發行。新中國建立后,其中的許多歌曲被國內一些媒體轉載、播放。
大關營村80多歲的郇述杰老人回憶說:“孩子們有時晚上也要上課,學習都很用功很努力。”他還說,自從保育院建在村子里后,大關營村就熱鬧起來,村里的人經常聽到保育院里孩子們歡快的歌聲。
對孩子悉心培育,小花朵健康成長
保育院初創時期,有的同志對干保育工作思想不通,認為帶孩子是“低人一等”,“沒有出息”,因而不安心工作。
以鄧六金為書記的黨支部,重視做好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每個科室的黨員,每個保育班的黨員,都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通過她(他)們向保教人員深入細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使一些保教人員明確了搞好保育工作和打垮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關系,把平凡瑣碎的工作和偉大崇高的革命目標聯系起來,把平凡的工作和光榮的使命聯系起來,把后方的保障和前方的決勝聯系起來。鄧六金和李靜一兩位老黨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黨員骨干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調動了全院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在華東保育院,鄧六金同志是華東局委員、華東財經委員會書記兼財辦主任曾山同志的夫人,李靜一同志是華東局秘書長魏文伯同志的夫人,在她們身上絲毫沒有以首長位高權重而自矜,以自己資深望重而自傲的特殊,有的只是老黨員、老干部對自己更嚴格的自律,對革命工作更多的奉獻。鄧六金的三兒子就在保育院,和其他干部的孩子同在幼兒班過集體生活,從未單獨和媽媽住在一起。孩子想媽媽想得厲害,一個晚上從幼兒班跑到了媽媽的住處,一個勁兒地喊媽媽,但鄧六金為了工作,抱起孩子送回了幼兒班。
在保育院,干部職工都管鄧六金、李靜一叫大姐,兩位革命老大姐原則性強,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善于走群眾路線,依靠全院干部職工完成各項工作。凡是重大事項都要通過院務會議討論決定,討論中大家暢所欲言,有時甚至爭得面紅耳赤。決議形成,嚴格執行,大家心情愉快,各負其責。在這個革命大家庭里,如春天一般的溫暖,上下之間團結友愛,同志之間互相幫助,工作之間互相支持。這便是在戰爭年代華東保育院樹立起來的良好院風。
華東保育院創辦之初,由于大批糧食支援了前線,后方的糧食較為緊缺,上級配給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孩子們本來就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整天吃白薯粉不利于孩子們成長。看到這種情況,李靜一和鄧六金特別著急,她倆邁開雙腿,不止一次地到華東局,到華東軍區,到地方政府求援。在兩位大姐的共同努力下,部隊和地方各方面向保育院支援了白面、大米、豬肉,華東局還向保育院撥了5頭奶牛、4只奶羊,有了這些,就可以給孩子們供奶,增加營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孩子們臉色紅潤,身體不再那么瘦弱,個頭兒不斷長高。
當時,農村物質條件差,吃水要一桶一桶地從井里打,再一擔一擔地挑回來;糧食柴草要用馬車從幾十里以外運回來;蔬菜副食要天天趕上馬車到集市上去買。盡管事情繁雜,千頭萬緒,但保育院的工作人員不畏艱難,不怕繁瑣,把每項工作做得井然有序。
孩子們的營養健康問題成為鄧六金、李靜一時刻掛在心上的頭等大事。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保育院千方百計地搞好孩子們的營養保健。當時,按照供給制的標準,供給孩子們的主食是紅薯、小米、煎餅,而菜金是很少很少的。為了給孩子們增加營養,分管營養的保育科科長文蕓和總務科的同志,把孩子們按標準供給的吃不完的糧食換成豆子,磨成豆漿,做成豆腐,以改善伙食;為了給孩子們增加鈣質,除燉骨頭湯給孩子們喝外,文蕓和老炊事員時也傳還一起做醋,用醋燜酥小魚,讓孩子們連魚帶骨頭一起吃。保育科和總務科的同志還想方設法粗糧細做、制訂食譜、變換花樣、調劑飯菜,增加孩子們的食欲。他們對身體較差或體弱多病的孩子,則按“病號菜金”標準,另做病號飯并增加牛羊奶的供應。在她們的共同努力和各單位的熱忱援助下,孩子們的食品營養迅速得到改善,每個星期能夠吃上一次肉,牛奶、羊奶、豆腐已成為孩子們的主要營養來源。
在衛生保健方面,鄧六金、李靜一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衛生保健制度,餐具頓頓消毒;飯前、飯后洗手抹嘴;毛巾、手帕洗凈煮過;被子一月一洗,床單、枕巾一月兩洗,棉被、棉墊一月一曬;熱天每日洗澡洗頭換衣服,冷天每晚洗屁股、洗腳;每周換洗內外衣兩次、洗頭一次,每周剪指甲一次,20天理發一次;按季節注射預防針等等。
由于注意搞好營養、保健,孩子們的身體都比較健康。但戰爭年代環境艱苦、缺醫少藥,一旦遇上傳染病就很麻煩。有一次,一個班的孩子全得了麻疹。在阿姨的精心護理下,大多數孩子很快痊愈,惟有1歲多的小女孩陳淮淮并發了肺炎,高燒幾天不退,整天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
“一定要救活這個孩子!”鄧六金見狀萬分焦急,“淮淮的爸爸南下,臨走前把孩子托付給我們。我們一定要在淮淮爸爸凱旋的時候,把健康活潑的孩子交給他!”
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只有青霉素能救淮淮。可整個華東局也找不到一支,怎么辦?
“濟南可能有。”有的同志說。
“去濟南。”鄧六金大姐當機立斷。她要了兩匹馬,帶領醫務員叢樹貞,連夜從大關營出發,一口氣跑了300多里路,來到剛剛解放的濟南,在一個教會醫院買到了兩盒青霉素,并連夜返回保育院給病重的淮淮實施注射,使淮淮轉危為安。
華東保育院在大關營村期間,共發生過3次流行性傳染病,生病兒童87人,在全院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安然無恙,最終全部康復。
保育院遷址上海,師生們喜笑顏開
1949年3月,華東局、華東軍區渡江南下,同時成立了代號為“女子學校”的留守處,華東保育院由留守處領導。為了安全保衛和保育院南下乘車方便,當月保育院遷到了青州城里的天主教堂,孩子們睡覺、上課、活動都在教堂內。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曾山任上海市副市長。華東局和華東軍區移駐上海。
6月,華東局通知保育院南遷上海。鄧六金帶隊率華東保育院孩子、工作人員97人,從青州火車站登車南下,告別了華東保育院的創辦地——青州。當孩子們到達上海站時,上海車站一片歡騰。這次由鄧六金指揮的、為時一個月、行程1000多公里的“大行軍”,終于勝利完成。
據史料統計,從1948年6月開辦到1949年6月,華東保育院共接收1至10歲的孩子137人。在保育院,這些孩子沐春暉,潤雨露,獲新知,強體魄,在烽火的搖籃里健康成長。這些孩子中后來有的成長為黨政軍高級干部,如陳毅的長子陳昊蘇、粟裕之子粟戎生、譚震林之子譚冬生、劉瑞龍之女劉延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