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我為“東方”添過“紅”——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制造配件的往事
我為“東方”添過“紅”——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制造配件的往事
作者:許百林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0-19 瀏覽次數:7826
國慶節前夕,一份來自國務院的賀電送至位于蘇北革命老區的黃橋電器廠,一時間,黃橋古鎮沸騰了,全縣沸騰了,黃橋電器廠成了行業的焦點,我成了全廠的明星……
泰興市華誠機電制造有限公司(原黃橋電器廠)
1970 年4 月24 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衛星承載著國人的飛天夢、強國夢,全國上下為之歡騰。國慶節前夕,一份來自國務院的賀電送至位于蘇北革命老區的黃橋電器廠,一時間,黃橋古鎮沸騰了,全縣沸騰了,黃橋電器廠成了行業的焦點,我成了全廠的明星……
在一番敲鑼打鼓、奔走相慶的喧鬧后,我解開領導和工友們綁在我身上的大紅花,回首1969 年那焦灼的4 個月經受的磨難和考驗,不禁百感交集,熱淚盈眶。1969 年五一后不久,廠里接到任務,開發設計軍工產品“熱敏繼電器”,要求必須在國慶節前完成,并且要接受國務院第四機械工業部的驗收。這么高規格的任務是我們一個鎮辦廠從未領受過的,這意味著一份前所未有的信任和責任,一份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發光發熱、貢獻力量的重要使命。這種責任和使命更意味著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在領導和工友們的一致推薦下,我被推到了前臺,接受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與新中國同歲,1965 年,剛滿十六歲的我,懷揣著對“三百六十行,鉗工是王”的敬仰,來到黃橋電器廠做了一名鉗工,成為新中國工人階級的一分子。可能是從小受到打鐵出身的父輩的浸染,我對制造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鉆研模具工序的改良,不放過設計圖紙的每一個細節,一步步反復的淬火、退火,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打磨操作技能。很快,我從不識臺虎鉗、千分尺等基本工具,到能夠熟練操作鉆床、磨床、銑床等各種車床機械;從只會掄榔頭,到僅使用鋸刀、銼刀等簡易工具就能手工加工精度超過機械加工的物件。我從徒工干到技術骨干,成為了廠里的產品設計開發領頭羊。
接到這樣艱巨的任務,我的肩頭無比沉重,全新的領域,全新的產品,毫無經驗可傍,更無規律可循,真正讓我意識到困難的是上級提供的素材僅有一張圖紙,沒有材質要求,沒有明確用途、目的,也沒有使用環境狀況等其他輔助數據和信息。面對這些難題我一籌莫展,一想到任務不能耽誤,我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從認領任務的第一天始,初中文化的我,開始瘋了似的收集資料。那時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信息傳播閉塞,資料資源匱乏,也沒有相當水平的同行交流、探討,書店成了我查閱資料的唯一渠道,那時,揚州、上海乃至杭州的大小書店都留下過我奔波的身影。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夜以繼日地自學和鉆研下,我終于讀懂、弄透了熱敏繼電器這位新朋友。
說穿了,熱敏繼電器就是金屬片熱敏開關的內部有兩片特殊的金屬片,這兩片金屬片看似相同,卻有著不同的物理性質。它們的各組元層具有差異較大的熱膨脹效果,在溫度的影響下,兩片金屬片會有著不一樣的形變,這種形變的結果使得整體向著其中某一側彎曲,彎曲的大小和形狀的變化影響和控制電路的閉合和斷開,因而起到了溫控開關的效果。就這樣我攻克了艱難的理論關,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后,我才發現我剛剛翻過的山頭,才只是一個小山丘,更高的山攔在了我的面前。設計關、工序關、材料關、加工關,難關接踵而至,甚至連加工過程中所必需的機械設備缺乏都成了難關。沒有時間怨天尤人,沒有完善的軟件資料,沒有合適的硬件設備,我只能從不斷的嘗試和反復實踐中去尋找答案。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改進,終于實踐出最匹配的兩種材料。可是材料的厚薄又成了關鍵的難題,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還是計算出了最精確的厚度。
耕耘有多艱辛,收獲就有多甜蜜!4 個多月沒日沒夜的努力,我們終于在國慶前如期完成了任務,并順利通過機械工業部的驗收。回首4 個月來難以言說的艱辛,我始終沒有氣餒,更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我堅信成功可能就在下一步。回想起來,正是這種毛主席稱之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信念,讓我能夠面對那無數次慘淡的失敗;也正是這種信念,讓我屢敗屢戰,在經歷了無數的坎坷和曲折之后,最終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登上了高地,奪取了最后的勝利。
收到國務院的賀電后,秘密才終于解開了,我們完成的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份使命!我們設計開發的這個產品是為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服務的,而且一舉戰勝了同時受命開展這項任務的北京低壓電器廠、上海開關廠、蘇州開關廠等全國知名的大廠,被應用到東方紅衛星播放樂曲的定時器上,使得我國的《東方紅》歌曲在太空中久久回響。
時至今日,幾十年如白駒過隙,黃橋電器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長為一家集設計、研發、制造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產品覆蓋機械、電器,既有軍品也生產民品,是中國機械產品出口生產基地。作為一名工作了50 多年的鉗工,我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而欣慰,每每回想起當年的那一幕,我仍想自豪地喊出:我為“東方”添過“紅”!這句話,是那個年代千千萬萬一線工人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艱苦奮斗而發出的吶喊!
(許建萍 封慧 馬薇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