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淺析紅色故事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內陳展的意義
淺析紅色故事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內陳展的意義
作者:卞慶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孫加永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3-11-27 瀏覽次數:7832
摘要: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烈士管理處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取得了一些成績。緊緊圍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政治建局、創新強局、依法治局總體工作思路,開展各項工作,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學習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全國人民的一項政治任務,圍繞把紅色資源保護好、紅色故事講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總要求,在革命烈士紀念館設計布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弘揚革命傳統、講好紅色故事是各類革命紀念館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紅色故事、革命烈士紀念館、烈士褒揚
在新時期弘揚烈士精神、褒烈育人工作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鹽城市大豐區烈士陵園管理處從廣義上講是一個現實通向歷史舞臺的窗口,讓歷史在這里重現,讓革命優良傳統在這銜接的全民事業單位,是集褒烈育人、愛國主義教育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紅色旅游圣地。鹽城市大豐區烈士陵園管理處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在烈士褒揚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管理教育和紅色景區的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良好的口碑。大豐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烈士陵園的建設,規劃引領,陵園公園一體化建設發展,堅持繼承與發展并舉、建設與保護并重,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深入開展各類紀念活動,積極營造緬懷烈士、崇尚烈士的濃厚氛圍。大豐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年,園區內現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烈士英名墻、烈士碑林園、著名烈士英烈園等烈士紀念設施,載錄革命烈士2000多名。于1996年被江蘇省民政廳表彰為“優撫事業單位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4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 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4年10月被上海武警總隊政治部命名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2年6月全國民政系統窗口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三園優秀服務品牌”單位;2016年9月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第六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2021年12月被評為“鹽城市巾幗黨性教育基地”;同年入選江蘇省首批100個紅色地名。榮譽的取得只能代表過去,更好地發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深入學習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學習和關心的主題教育工作。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為了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創造性做好思想文化工作,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準政治方向,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用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忠誠擁護“兩個確立”。近年來鹽城市大豐區烈士陵園管理處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全系統堅持“政治建局、服務立局、人才興局、創新強局、依法治局”的總體工作思想,錨定“全區爭先進、全市站排頭、全省有影響”的工作目標,以“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為工作主線,堅持尊崇導向,注重工作創新,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思政引領工作逐步深化,開展了“喜迎二十大、老兵跟黨走”系列活動。區烈士陵園充分發揮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主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紅色文化進黨政機關、學校、部隊、社區、企業、農村“六進”活動。注重宣傳英雄典型,積極參加退役軍人事務部“山河錦繡、英雄歸來”網絡直播活動。聚焦“共建共享”邁出擁軍褒揚新時代,配合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做好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工作。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追憶往昔與大豐融媒體中心共同合作,特別推出“七十年從戰爭中走來”專題欄目。推進區革命烈士紀念館布展提升工作,建優建強紅色陣地,搶救性拍攝抗戰老兵口述歷史的視頻資料。
紅色故事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的革命故事,其中蘊含著黨的革命精神,承載著黨的紅色基因,具有獨特的價值引領和思想教育的功能。用展覽講述紅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是時代賦予革命類紅色紀念館的重要使命和職責。
習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紅色故事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歷史進程,孕育而出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只有講好紅色故事,盤活紅色資源,才能更好的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1】。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烈士紀念設施規劃建設修繕管理維護總體工作方案》的有關要求,為提升烈士紀念館陳列展示水平,充分發揮褒烈育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是弘揚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傳播社會主義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場所,塑造心靈弘揚正氣的重要陣地。真正做到“瞻仰一次圣地、凈化一次心靈”。近兩年來共接待省內各市(縣)區組織的黨性教育及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題活動達上萬人次。使廣大黨員干部和游客在休閑中受到教育,進而更好地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瞻仰革命遺址、緬懷人物提供幫助,努力實現烈士陵園社會效益最大化。
一、緊扣時代主題、彰顯自身特色
革命建設時期紅色文化非常豐富,為了大力弘揚和發展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近年來依托革命烈士紀念館館藏烈士遺物和部分革命文物、緊扣時代主題,推出了一些內容豐富的高質量陳列展覽和巡展。將巡展延續到基層部隊,附近學校與官兵、中小學生進行互動式交流。除基本陳展外,還要緊扣主題結合黨的最新精神、黨和國家重大活動舉辦一些有影響力的臨時展覽,突出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充分發掘資源、擴大志愿宣講隊伍。為了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宣講的覆蓋面,確保廣大青少年與烈士紀念館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持久性、經常性,主動聘請學校的老師作為志愿者,在大型集會時給學生宣講革命斗爭史,充分發揮中小學生第二課堂陣地作用;請老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抗美援朝老戰士、最美退役軍人做志愿者,在紀念館結合展示板塊,給學生講述生動有趣的紅色故事,還原當時參戰場景;利用暑期來陵園實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在校大學生資源,組成志愿者隊伍送紅色文化、革命教育展板到駐豐部隊和當地合資企業巡講;在每年清明節、9月30日國家烈士公祭日活動中讓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大中小學生代表、駐豐部隊官兵代表、退役軍人代表進行充分的學習交談,怎樣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達到受益最大化。
二、精選展覽主題、深挖歷史細節
為了實現既要讓廣大市民和青少年學生走得進來,又要使受教育者駐足觀看展覽,我單位做了如下探索:
(一)提煉有創意的展覽主題
首先研讀大量文史資料、黨史資料、歷史故事進而在此基礎上提煉出立意高遠、視角獨特的主題,打造一個基本陳展“紅色故事永不過時”歷史故事陣地,把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艱難,進而延伸到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和紀律建設始終放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的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狠抓黨風廉政建設,把共產黨人的鐵的紀律和革命理想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時時、事事、處處想著黨和人民的利益,將革命戰爭年代的廉潔故事采用專版進行展陳。
(二)挖掘紅色故事背后的歷史細節
把握歷史整體,洞悉歷史發展規律并認識歷史的本質,因此要力圖通過講述歷史史料和文物展品背后的紅色故事讓文物說話、讓革命戰斗場景還原、讓歷史發聲。在策劃布展前期準備中,組織團隊到全國各地革命類紀念館和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征集資料,努力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豐富展品的故事性,通過講述那些感人故事更好地繼承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進而進一步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事跡,學習他們守紀律、守規矩、顧大局的優秀品質。注重受眾意識,即以觀眾需求為導向,積極宣傳,努力推廣,提升社會關注度和品牌影響力。受訪者認為展覽需要“可看、可聽、可說和可能”,更人性化激發受眾的參與意識。在策展、征集展品、展覽評價等方面,可提升公眾參與度【3】。
展后不定時更新展品,調動市民興趣,贏得社會好評。當今策展,注重的是觀展人數和學術價值,尤其注重點贊量和社會影響力。因此,能否吸引觀眾、被觀眾接受和喜愛是新時代條件下衡量展覽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三)、為了使歷史細節得到更好的展現,展覽更貼近生活,更易于觀眾理解,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進行科學對比。為了增強紅色題材的吸引力,提高觀眾的關注度,往往會運用名人名言、短小典故來概括歷史事實。
三、運用多種手段、創新展覽形式
為了展覽內容更加生動活潑,增強展覽的藝術感染力,最大限度的提升觀眾的觀展體驗,如何和參觀者產生共鳴?帶著這些問題做了如下探索:
(一)巧用設計元素,突出展覽主題精品意識。要處理好歷史客觀性和政治導向性之間的關系,策劃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展覽主題。一是要處理好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系,既要避免內容大于形式,只注重內容忽略藝術形式的積極作用,又要防止形式大于內容,出現濫用新科技、新技術、新材料的情況。
(二)創新設計風格,突出展覽重點創新意識,展覽的主題策劃、內容收集、形式設計、展示方式、宣傳手段等都離不開創新。如今越來越多的展覽都要與時政熱點、社會需求、傳統文化融合日益加深,與藝術、科技、生態的結合日益緊密。打破基本陳展運用雕塑、光影、音樂、朗誦等藝術手法和全息技術,生動演繹了革命烈士由生而死、死而永生的感人故事,給觀眾帶來了震撼的體驗【2】。
(三)運用技術手段,重現歷史細節。學會運用技術還原手段讓場景還原,要求策劃團隊用VR全景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打造全景虛擬展廳,使觀眾不僅可以在線下參觀展廳,還可以在家中使用移動設備觀賞各種虛擬文物圖像。處理好學術性和通俗性之間的關系,既要征求專家的意見,又要研究觀眾的心理,聽取觀眾的建議。發展文物事業,加強公眾文化服務,講好紅色故事,要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更多的人通過聆聽紅色故事了解并關注紅色文化,進而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拼搏奮進的力量,是烈士陵園主體工作革命不懈追求的目標。革命類烈士紀念館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紅色故事、宣講水平,綜合運用展品、藝術品、圖片、景觀等多種要素,配合使用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段,適當應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二維碼等技術,使展品、展墻、展柜、色彩燈光,互動設備統一于精心布置展示空間內,增強展覽的體驗感。進而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更好的繼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四、注重學術研究成果轉化
要想革命類烈士紀念館發揮宣教作用,首先要充分發揮自身在藏品資源和學術研究方面的優勢,通過情景再現、全景畫幻影成像、影視短片、大型雕塑等現代化展陳手法,結合聲、光、電等技術手段,還原歷史,實現陳列展覽空間布局與視覺傳達的完美結合。
其次,要加強數字化建設,積極構建國內外館陳間的協作網絡,通過計算機信息終端平臺向觀眾傳遞最新資訊不斷提升社會服務功能。今年我館與區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合作 籌建大豐英烈數字館,將大豐境內犧牲的二千多名革命烈士的簡介和英雄事跡,在微信公眾號上刊登,讓更多的人接受紅色的教育,體現了我區宣傳部門時不我待、敢于創新的務實的工作作風。
再次學術研究要常態化,只有做好對革命文物、歷史史料的挖掘和研究工作,陳列展覽才有學術支撐和發展后勁,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重收藏、輕利用”、“重展覽、輕研究”的現象,及時對烈士遺物、獎牌、證書、以及用品進行分類按館藏文物的標準進行包裝和處理,進行定期保養,除濕除銹,并對一些文物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做好評定工作。要樹立“內容為主,品質至上”的意識,以抓好陳展和宣傳教育重點,通過加強研究成果轉化來提升文化供給品質,擴大社會影響力。并將研究成果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轉化成臨時展覽、巡回展覽和線上展覽。同時注重培養研究隊伍,讓專業技術人員在研究中收獲、在實踐中成長。
大豐烈士陵園管理處承載著大豐地方革命斗爭歷程紅色記憶,傳播著革命戰爭年代英雄先烈們那種艱苦奮斗、勇于犧牲、甘于奉獻、開拓進取、永不言敗的革命精神。講好紅色故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詮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也為學習習總書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提供精神動力和宣教場所。
參考文獻:
1、講好黨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年8月
2、習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調研時講話,2021年6月
3、發揮資源優勢傳揚紅色文化,《中國紀念館研究》,2021第一期
(作者:鹽城市大豐區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 卞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