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紅軍過茅臺軼事
紅軍過茅臺軼事
作者:魯青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1-27 瀏覽次數:7825
陳士榘是不喝酒的,但是他深知酒可以消毒止痛。陳士榘臉上愁容頓消,他立刻安排人,去買一些茅臺酒來,專門給戰士們擦腳療傷。
紅軍用茅臺酒擦腳療傷
1935 年1 月紅軍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的轉折點。當時紅軍面臨的嚴重問題是如何擺脫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毛澤東在云、貴、川邊組織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戰,一舉改變了紅軍的被動局面。
紅軍過茅臺是在三渡赤水時。當時,紅一軍教導營營長陳士榘接到一個特殊任務,就是指揮教導營和軍委工兵隊聯合在貴州的茅臺鎮架起兩座浮橋。陳士榘接到任務后帶領著戰士跋山涉水,勘察地形,最后將浮橋地址選定,一座在朱沙堡,一座在觀音寺。朱沙堡是茅臺鎮開明士紳王澤履“天和號”的私家渡口,而觀音寺則靠近“天和號”的酒作坊“榮和燒房”。“榮和燒房”燒制的酒人稱“王茅”。
紅軍戰士們連日走路爬山,腳上不僅起了很多泡,而且有的還紅腫、磨爛了。陳士榘看到這個情況,內心也很著急,正在無計可施之時,忽聞酒香,這讓他心中靈光一現。
陳士榘是不喝酒的,但是他深知酒可以消毒止痛。陳士榘臉上愁容頓消,他立刻安排人,去買一些茅臺酒來,專門給戰士們擦腳療傷。
這時,“天和號”掌柜王澤履已病故,旗下產業由獨子王承俊掌管,王承俊也就成為“榮和燒房”的少主人。王承俊追求進步,曾和周林(地下黨,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貴州省省長)是同學。聽說紅軍派人來買酒,立即安排工人將酒給紅軍送去。陳士榘拿到酒后,就讓戰士們拿來一個銅盆,在盆內倒上茅臺酒,然后用酒擦腳療傷。
戰士們的腳經過茅臺酒的涂擦后,果然好得很快,腳底的傷很快都痊愈了。戰士干勁十足,很快就架好了兩座浮橋。
毛澤東聽聞陳士榘用茅臺酒治愈了戰士的腳傷,特地夸獎了他,并寫了一首打油詩:“喝了茅臺酒,洗了茅臺腳,架了茅臺橋,過了茅臺癮?!?/span>
除了陳士榘,渡過赤水河的許多紅軍都有在茅臺鎮喝“茅臺酒”的回憶,那時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喝的是“王茅”。
聶榮臻元帥回憶:
“在茅臺休息的時候,為了欣賞一下舉世聞名的茅臺酒,我和羅瑞卿同志叫警衛員去買些來嘗嘗。酒剛買來,敵機就來轟炸。于是,我們又趕緊轉移?!?/span>
耿飚回憶:
“這里是舉世聞名的茅臺酒產地,到處是燒鍋酒坊,空氣里彌漫著一陣陣醇酒的醬香。盡管戎馬倥傯,指戰員們還是向老鄉買來茅臺酒,會喝酒的細細品嘗,不會喝的便裝在水壺里,行軍中用來擦腿搓腳,舒筋活血?!?/span>
作家成仿吾長征時隨干部休養連行軍,他在1977年回憶:
“茅臺鎮是茅臺名酒的家鄉,緊靠赤水河邊,有好幾個酒廠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讓人進入這些私人企業,門都關著。大家從門縫里看,見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撲鼻而來,熏人而醉。地主豪紳家都有很多大缸盛著茅臺酒,有的還密封著,大概是多年的陳酒。我們有些人本來喜歡喝幾杯,但因軍情緊急,不敢多飲,主要是弄來擦腳,恢復行路的疲勞,而茅臺酒擦腳確有奇效,大家莫不稱贊?!?/span>
曾三將軍回憶:
“長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腳的重要。道理很簡單:長征是要走路的,沒有腳就不能行軍,沒有腳就不能戰斗。大家不是聽說過‘紅軍過茅臺,用酒洗雙腳’的故事嗎?這不是假的,因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護腳的辦法?!?/span>
肖勁光也在回憶錄中寫道:
“茅臺鎮很小,茅臺酒卻馳名中外。我們在茅臺駐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參觀了一家酒廠。有很大的酒池,還有一排排的酒桶。……有些同志還買了些用水壺裝著,留著在路上擦腳解乏。”
長征時任紅一方面軍工兵連連長的王耀南1983年在《坎坷的路》中寫道:
我送走首長正往回走,毛澤東同志的警衛員陳昌奉同志和周恩來同志的警衛員魏國祿同志同時來到我面前,拉著我的手小聲地說:“王連長,能不能弄點酒擦擦腳?”這兩個小鬼在長征開始前我就認識,我想,弄酒擦腳只是找個題目罷了,實際上是想喝兩口。但轉念一想,茅臺是馳名中外的茅臺酒的產地,好不容易來到這個地方,不該嘗一嘗嗎?何況一月下旬從遵義出發到現在已快兩個月,一路作戰行軍,真是腳不停步,累的腰酸腿軟,買點酒擦擦腿腳,對驅趕疲勞和恢復體力都有好處哩。當時,工兵連就住在靠河的一個酒廠旁邊,聽說酒的價錢也不是很貴。于是,我領著他倆一起到酒廠買酒。酒沒有容器裝,我們就找了兩段碗口粗、半人來長的竹子,用燒紅的鐵條把中間的竹節捅開,只留最下一個竹節,然后在竹筒里滿滿灌上酒,上面再用玉米瓤子緊緊塞住。當我按時價把四塊白花花的銀元遞給酒廠老板時,他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股勁兒地說:“軍隊嗎,這么點酒還給錢。我活了四十來歲,還是第一次見到!”
我們把竹筒扛回小樹林的時候,首長們正圍在一棵大樟樹下研究部隊下一步行動,地上還攤著一張大比例尺軍用地圖。毛澤東同志見我們走來,問:“你們扛的么子?”陳昌奉同志回答:“王連長弄了點酒,給擦擦腳,驅趕疲勞。”毛澤東同志笑了笑,說:“茅臺是出名酒的地方。不過,都擦腳太可惜了?!?/span>
1983 年王耀南寫這本書時,陳昌奉和魏國祿這兩位大警衛員都還在世,證明毛澤東和周恩來1935 年過茅臺時是喝過茅臺酒的。
紅軍用茅臺酒擦腳療傷引公案
紅軍用茅臺酒擦腳療傷,引起一樁公案,就是國民黨報紙造謠說紅軍是土匪,沒文化,很粗野,占領了貴州茅臺鎮,在茅臺酒釀酒池里用茅臺酒洗腳。
黃炎培先生是老同盟會會員,當時身居國民黨要職,聽說此事后,便喚來貼身副官詢問此事真假。副官姓劉,系仁懷人氏。他告訴黃老先生,茅臺鎮有酒燒房數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榮和燒房”,產酒“王茅”。他曾去過“榮和燒房”,燒房全是用高齊肩頭的大肚小口陶制壇子儲存茅臺酒,從未使用過酒池之類。料池倒是有的,但并不是放酒的,而是發酵用的。若說用大酒缸洗腳,不太可能,一是沒有那么高的板凳,二是腳伸進去也不見底……黃炎培一聽有理,便寫了一首《茅臺詩》刊登在當時某刊物上,詩云:
相傳有客過茅臺,釀酒池中洗腳來。是真是假吾不管,天寒且飲兩三杯。
后來,黃炎培將這首詩寫在宣紙上,沈鈞儒先生的次子畫家沈叔羊又專門畫上了茅臺酒瓶、酒杯,在展會上展出。
1945 年7 月,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黃炎培先生與其他幾位國民黨參政員應邀訪問延安,曾與毛澤東就如何走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作了著名的“窯洞對”。在棗園會客室,黃炎培見到窯洞墻壁上掛著一幅字畫,正是沈叔羊和他合作的那幅詩畫,大為驚奇。沒想到這幅畫和他的小詩竟然被共產黨的領袖們收藏,黃炎培喜不自勝。其間,毛澤東設宴招待黃炎培一行,并專門請從蘇北新四軍軍部趕來延安參加七大的陳毅作陪。黃炎培特地舉杯祝酒以示謝意。
1952 年,時任政務院副總理的黃炎培先生途經南京,陳毅得知消息,特意從上海趕到南京與先生相見,并宴請先生,借酒續情。席間,陳毅夫人張茜打開茅臺酒,陳毅觸景生情,聊起了黃炎培先生寫的《茅臺詩》,頓時詩興大發。陳毅舉起一杯茅臺酒敬先生,一飲而盡,口占“金陵重逢飲茅臺”兩首:
其一:金陵重逢飲茅臺,萬里長征洗腳來。深謝詩章傳韻事,雪壓江南飲一杯。
其二:金陵重逢飲茅臺,為有嘉賓冒雪來。服務人民數十載,共祝勝利干一杯。
黃炎培深感老友情誼,也滿滿斟上一杯茅臺一飲而盡,并和原韻和詩一首:
萬人血淚雨花臺,滄海桑田客去來。消滅江山龍虎氣,為民服務共一杯。
酒助詩興,詩添酒韻,酣暢淋漓,一瓶茅臺酒很快見底。陳毅大呼:拿酒來!陪侍一旁的張茜見兩人喝的已經滿是醉意,擔心陳毅和黃老先生身體,微笑著搖搖頭卻沒行動。陳毅再呼,張茜還是沒動,周圍的人見狀都偷偷笑了。
“王茅”獻紅軍
2019 年6 月20 日,在茅臺鎮靠近朱沙堡附近的一幢老舊民居內,我見到了茅臺老船工第三代傳人王東方。據說,紅軍四渡赤水時,他爺爺擔任紅軍向導,曾在王家“天和號”私家渡口背過毛澤東上船,毛澤東贈其3 塊銀元并一副手鐲。
房屋昏暗,王東方老兩口坐在室內的藤椅上,正搖著芭蕉扇,一大缸茶水放在他面前的桌上,桌上堆滿雜物。王東方從一個布口袋里拿出一個筆記本,塑料封皮內夾著一張黃紙片,紙片上記載的是他爺爺的身世,他爺爺當年曾過繼給賴家,所以他爺爺那時改了賴姓,這張紙片就是當年過繼給賴家的一張證明書,上面有幾位證人的簽名。
他從“文革”起,開始講爺爺的這段傳奇,已經講過無數次,每次講述前他都整衣理帶,顯得格外鄭重。
他端坐在藤椅上,開始了他的講述:長征精神,傳承千古說,革命旗幟,軍魂血染成,下面跟大家講講毛主席中國工農紅軍過茅臺的故事。
王東方說的有板有眼:
從我爺爺傳承下來,到我這一代是第三代,那是在民國二十四年三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紅軍在這里過了三天三夜。紅軍工兵連三月十五先到茅臺,到了茅臺就找到我祖父,我祖父學名賴應連,號賴元星,綽號賴缺嘴,因為我祖輩都是渡船,當時我們茅臺都是水碼頭,沒得公路,這個碼頭有做木材生意的,有鹽幫,貴州的鹽巴從四川的自貢井鹽用木船和人工通過赤水河拉到茅臺,這里鹽號有鹽倉,到茅臺后用人抬或馬馱到遵義、貴陽,這個就是鹽文化。中渡才是毛主席過河的地方,用鹽船拉來排起,再用纖繩(用竹子編的)從兩邊黃角樹上栓起,又用木板、門板搭在船上,這個浮橋就搭起了,當時動用河兩岸人家和街上人家的門板。在三月十六紅軍大部隊就從茅臺過河,當時我祖父就背毛主席過河,帶路,走觀音寺,一直到盧家平。一路上都是住的紅軍,當時分兩路,一路一直到陳胡屯,到陳胡屯遇事了,遇到國民黨的飛機偵察,軍馬受驚,目標就暴露了,約有200 多紅軍在這里犧牲了,是當地老百姓幫助掩埋的。然后我祖父帶毛主席走的另外一條路,轉走廟山、水口、石寶,毛主席就躲過陳胡屯的那一難。毛主席給我祖父3 塊銀元做路費,給我祖母(彭文秋)兩個手鐲子。
王東方端起搪瓷缸子喝口茶,然后起身拿出一塊包袱,打開來,把3 塊銀圓和銅手鐲放在桌上讓我們參觀。
接著他又說:1958 年的時候,毛澤東派他當年的警衛員陳昌奉來尋找過我爺爺,要請他去北京做客,被我爺爺婉拒了。因為老了,走不了。
問他爺爺講沒講過紅軍用茅臺酒洗腳的事,王東方說,那個是編書的人編的,那時哪有好多酒拿給你洗腳哦,就是“天和號”他們王家派人抬有兩壇酒到浮橋來給這些紅軍喝,還給紅軍戰士用酒來消毒擦傷。
那天采訪王東方,王澤履的嫡孫王宗德也在現場。
王宗德說,他曾聽奶奶郭氏說過紅軍過茅臺的事,當時管家王二順來報,說鎮上貼了布告:不準部隊進入私人酒坊。還說,有的士兵來買酒說是療腳傷,還給了銀元。父親王承俊聽后說,這樣的部隊難找,給他們送些酒去,讓他們療傷。
王二順就帶上幾個伙計打開了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