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一個人與一地黃金
一個人與一地黃金
作者:馮光輝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1-24 瀏覽次數:7832
2007 年的春上,金壇茅山抗戰老區朱林鎮黃金村黨總支書記嚴清華在南京汽車站,看到書店一本雜志上的幾個字:人生況味怎么說?他自語道,一個人哪來那么多人生況味唦?哪來那么多復雜唦?就一口氣的事。
為了兌現上任時脫貧奔小康的承諾,他這一口氣,就是滾釘板也要掙回來。嚴清華來南京是拜訪省農科院的虞秋成老師的,虞老師是研究種地的,懂。幾年來,嚴清華絞盡腦汁為了村的脫貧致富有個好結果,但總是起色不大。
到底什么樣的方式合適黃金村脫貧?
黃金村到底合適什么樣的方式致富?
到秋收到年底,好客的嚴清華總會惦記幫助過黃金村的人。黃金村沒魚沒肉送人家,有的只是大米。雖然大米不值幾個錢,但人都有糧食和土地的情結,送點剛豐收來的新米聊表謝意,讓人家第一時間品嘗新米,就是感受著黃金村的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聰慧的嚴清華終于在平凡的客套中捏住了非凡的觸點。
“你們這個米做飯很好吃的。”
“你們這米多少錢一斤?太便宜,再提價格照樣有人買。給我買100 斤吧。”
“老嚴,給我買200 斤啊。我帶到上海去送親戚。”
“嚴書記,我買100 斤啊!我去南京送同學呢。”
觸點!脫貧奔小康的觸點!在嚴清華的感覺點中,似乎一雙眼睛已經測量到了小康觸點的位置。從黃金村到小康村,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希望的導體,而自己,必須發揮村民通向小康的觸點作用。
這個觸點一旦引燃,一個人、一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是難以估量的。
因為嚴清華曾是一名優秀的壓路機手,他與泥土打交道是毫不懈怠的,再說他也是伺弄田地的好把式呢!聽各方對聊表謝意的大米贊不絕口,嚴清華走進田地,捏一把泥土在手心捻著——村里的土地屬于殘留黏土,即人們所說的原生黏土,這是沒有經受自然力搬運的與母巖殘留在一起的黏土。嚴清華知道,黃金村因為偏僻,農業產業結構的內部調整基本沒動,涉及種植的稻麥、油菜等主要種植制度基本沒變,耕地土壤的養分現狀及變化不大,無土壤污染,耕地數量還有增無減。食品衛生從源頭抓起,這里的土地,不就是食品衛生的源頭嗎?地勢低洼四周環水的黃金村,世世代代是一個靠稻麥兩熟作物為主要收入的純農業村。現在,嚴清華決心要將這一地理位置的劣勢變為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試想一下,現在的稻米僅僅是普通的水稻,出產的大米就很好吃,如果在這塊無污染的土壤上種植有機米或者軟米,不就發揮黃金村高含量的有機質土壤特點了嗎?不就提高了米的單價了嗎?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都愿望餐桌的食物健康環保,尤其是無污染的有機米、軟米。
要大面積種地,就必須將許多小塊田地平整為大田。當時村里的田地是散的,青壯勞力是不見的,老人小孩是多的,各家種的品種是雜的,農民收入是低的,全村人各有各的想法,不好管理。2007 年,嚴清華帶著村委會干部和各村民小組長到小崗村參觀學習,回來后,開會統一思想,從提高農民收入為出發點,適時推進家庭承包土地流轉。嚴清華提出尊重民意自愿流轉。
當然也有人背后說閑話看笑話。有人不贊同種稻子,以前不也種嗎?輪到你嚴清華就能夠種出黃金來?那個說,來黃金村七八年了,這里折騰一個項目,那里折騰一個項目,我早說過,45 歲是個坎,在坎上上任就會一直折騰。
統一思想的會議,是晚上在簡陋的村委會會議室召開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嚴清華就是耐心聽,尤其是積極性高漲的發言,激情是會傳染的,嚴清華真切希望會議室的激情能夠傳到全體村民。強大的激情可以轉化為強大的黃金村能量。
當然,作為村書記,嚴清華拿出了土地流轉的細則方案,一是自己自愿提出流轉;二是動員弱勢村民包括拋荒的流轉;三是動員成片流轉等。流轉土地每畝的價格當然有,當然經過嚴清華細細的核算。
嚴清華將核算擺上了桌面:農民種一畝兩季的小麥水稻,需機耕費、種子化肥、農業水費、收割費等成本1500 元,而他兩季糧食相加不足2000 元,這里還不包括干旱水災蟲害等因素。
那給農民每畝的流轉費是400 塊還是500 塊?有人提問。因為周邊也有有償承包土地的種植大戶。
良久的沉默中,人們都在等著嚴清華說話。說一個讓人感到有奔頭的數字。
每畝1100 塊。
嚴清華沒有慷慨激昂,只是拉家常式的說了這個數字。
有人生怕聽錯,再要嚴清華說一遍。說多少啊?除了他嚴清華,哪個心里不砸鍋啊?
1100 塊,這么高?
嚴清華說要讓農民愿意流出土地,流得放心,就得有說話算數的數字和手段,要讓農民每年包贏不輸。
哪個農民種一畝田地能夠有1100 塊錢的收益?如果我們合作社虧了怎么辦?到年底拿不出錢來兌現,農民會給我們找麻煩的。參加會議的人議論紛紛。
嚴清華這次亮亮的聲音打斷了大家的話:不是到年底拿錢兌現,是每年11 月就給農民兌現來年的流轉費!提前兌現。不能夠外出打工的年老者根據身體情況,也可以來合作社打工,每天照樣付80 到100 塊的工錢。
擲地有聲。
嚴清華挖到黃金啦?到會人員的內心被點燃了。他們悉知黃金村的土地秉性,更知嚴清華的胸懷大略。
黃金村僅有的資源就是田地,除了田地,拿什么脫貧致富呢?嚴清華心里很清楚,單靠一家一戶幾畝地的傳統生產模式,別說賺錢,保本都困難。頗有商業頭腦的嚴清華想到了種植有機米,而且要大規模、機械化的種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走高端路線。只有集約和優質農業的發展,讓農民有保底的土地流轉收入,才有屬于黃金村的小康生活。嚴清華說:“我們合作社現在有社員200 多戶,參加合作社的村民,既可以享受每畝至少1000 元以上的保底分配,再加上二次分紅,實現畝均增效600 元、人均增收800 元,村民也可以從傳統農業生產上解放出來,做到了外出掙錢心不煩,多元化掙錢不再難。”
嚴清華在稻田
兩委班子加各組組長的這個會議,一直開到凌晨兩點。大家你一個點子他一個建議,在嚴清華看來,這些點子和建議就是黃金,在座的,就是黃金村的黃金!
這個會議將奠定黃金村整個村民的思想基礎。他不免又為當初報恩的簡單想法所愧,眼前他所看到的,已不是自己在報恩村民了,而是團結起來的全體村民在向貧窮宣戰!是黃金村在向時代作出脫貧奔小康的宣誓!
黃金村在2007 年成立了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將零散的碎片化的田畝匯攏為成片田地,機械化的耕種就有了施展的舞臺。責任制的管理模式也鋪陳出來,兌足農民的每畝1100 元,交足集體的每畝150元,剩下的是責任人自己的。誰當責任人就先交錢,農民還沒有過明年的日子,手里就先拿到了明年的真金白銀。黨員全部站出來當責任人,流轉方案向全村公示,顯現公正公平。面對流轉費用高、生產成本高、每畝糧食產量低的“兩高一低”,衍生出的產品價值就必須高。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你黃金村產出的糧食要銷得出去。有把握嗎?嚴清華不知道。1000多畝的水稻先種起來。不施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農藥,從稻秧栽插到稻米出倉,全部采用有機生產管控。
黃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金壇區率先實行土地流轉,由于他帶頭上門說動村民們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統一管理,全村92%共3700 多畝的土地流轉到了合作社。經過多次探索,嚴清華在眾多農產品中選定了有機稻米作為主產業,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建立有機稻米基地1000 畝,綠色軟米基地2025 畝。
在現在的黃金村簡介中,列出了“黑綠白紅新美”六條鮮明特色,將早先村民因窮困而沒有了信仰的臉龐涂出幸福的光芒來,將早先淳樸而簡單的報恩想法轉化為帶領黃金村脫貧奔上了小康。
六條特色中的“白”,就是軟米。農業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全國軟米看江蘇,江蘇軟米看金壇,金壇軟米看黃金村”。軟米有6500 多年的悠久歷史,其米韌糯味妙,聞味馨香開脾,入口松軟滑膩,煮飯晶瑩剔透,熬粥濃漿稠湯。
第一年1000 畝的有機稻豐收了。
黃金村真的長出了一地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