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鄉村塘馬顯美姿
鄉村塘馬顯美姿
作者:劉志慶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1-25 瀏覽次數:7834
塘馬戰斗紀念廣場
1. 塘馬廣場
2019 年的9月25日,溧陽市塘馬村來了一批“新四軍”,他們穿著整齊的新四軍軍服,聚集在塘馬村的塘馬戰斗廣場上,艷陽朗照,稻浪滾滾,羅忠毅、廖海濤威武的塑像、寬大的紀念碑、大型的軍號雕塑和鮮艷的黨旗匯成了一幅莊嚴的畫面。
書記陳桂蘭帶領著師生宣誓完畢后,一邊細讀紀念碑碑文,一邊凝視著羅忠毅、廖海濤的雕塑,她對陪同的原任村支書劉志華說:“你們的抗戰文化,這幾年搞得真好,影響很大。你們是如何完成這種跳躍式的傳播的?”劉志華說:“2003 年我擔任村委書記,在建設重點小康村的時候,首先抓抗戰文化建設。塘馬村的村民在抗戰的時候基礎就很好,現在的新一代,經過紅色文化的教育,政治素質特別高。舉個例吧,2007 年我們需要進行塘馬戰斗烈士陵園的修建,需要征地遷墳,按平時的情形,若處理不好,老百姓的頭都要打破。但一聽說為烈士修建烈士陵園,二話沒說,一下子征地全部到位了。2011 年譚震林的女兒來到塘馬村,聽到這件事都感動得流淚了?!?/span>
在劉志華帶領下,眾教師向村上的原十六旅旅部駐地舊址走去,“2011年11 月28 日是塘馬戰斗70 周年,我們在當年新四軍出操的原址上重修了塘馬戰斗紀念廣場。”
大家來到了原十六旅旅政治部駐地的房東家,房主人劉志榮迎了上來,“歡迎,歡迎,歡迎遠方的客人?!?/span>
劉志榮的老婆熱情地握住了陳老師的手:“現在,我們塘馬的名氣越來越大,全國來的人是越來越多。我們家一直保留著廖司令用過的桌子,就是為了紀念他?!?/span>
說起塘馬村的巨變,劉志華如數家珍:“2007年后,村委的主要工作就是抓重點小康村建設,對村莊進行整治。開始是‘三清一綠’‘五化三有’,后來又有‘美麗鄉村’,塘馬村多次獲得常州市、溧陽市先進集體稱號呢?!?/span>
2. 稻夢空間
在后周中學執教多年、居住在溧城鎮的陳蘭芬老師來到了塘馬“稻夢空間”區,這兒的人特別多,個個露出笑臉,在用藤條扎成的各種動物造型間來回穿梭,并不時地用手機擺拍著照片。
藍色的天宇下,黃色的土地上,村莊時隱時現,這些巨大的藤條人、藤條物顯得格外的耀眼,和周圍的環境十分協調。陳老師感慨萬分,幾十年前她曾帶領學生到農村勞動,這個地方,她十分熟悉,原植有桑樹、山芋,也有一片墳地,風一吹茅草瑟瑟作響,令人汗毛直豎,雖說是原生態,但顯現的是貧瘠和荒蕪。在極度貧困的歲月里,無美可言,而今天這兒實在是美極了。
剛好有一代表團到達此地,一打聽原來是蘇北的鄉鎮代表團到塘馬參觀訪問,溧陽市別橋鎮的組織委員葛燕華向各位代表做著介紹:“歡迎各位到塘馬參觀訪問,我們現在到來的地方叫‘稻夢空間’,2017 年以前,稻收割完畢后,大部分的稻草爛在田里,有的鄉民亂燒亂拋,污染環境,鄉鎮的領導決定在這塊天地里開辟一塊區域,用廢棄的稻草扎成各種動物,一方面變廢為寶,另一方面供塘馬村的村民休閑觀光。
后來見稻草容易腐爛,觀賞的人又多,鄉政府請常州設計公司設計,不再用稻草做材料,而是鋼架搭,藤條扎,打造各種藝術造型。漸漸溧陽周圍的群眾甚至是金壇區那邊的人也趕來觀賞,鎮里又擴展了花海、采摘等景區,營造了這樣的空間?!?/span>
村民朱鎖保原本住在常州市,很少回家,他嫌家鄉臟、亂、差,不料這幾年家鄉越來越美,他覺得鄉下比城里好,用他的話說“空氣好、陽光好、住宿條件好”,因而搬了回來。
回到家鄉后,他上午也常去“濕地公園”、“稻夢空間”轉轉。吃過晚飯,則到水庫大壩上溜溜。
他腳下的這條人行景觀道是2020 年4 月份完工,全用水泥鋪成,欄桿造型美觀,盡量展現出樹干的造型,這樣剛性柔化,貼近自然。欄桿上涂有彩色的標牌,上書“春夏秋冬”,偶置水泥凳,形如木墩,涂成黃色,淡化了工業化滋味。坐在上面,目睹塘馬水庫,水天一色,思維的切換仿佛來到了仙境,哪能和昔日的荒蕪粗獷聯系起來呢?
如果說抗戰時期塘馬村呈灰暗色調的話,那么用五彩繽紛來形容今天的塘馬最貼切不過了,綠的麥苗、黃的油菜、藍的天空、灰白的池塘、紅色的房瓦頂、青青的水庫水。如果說抗戰時期的村莊概貌是原始質樸,河流環繞,樹木掩映,盡顯質樸風貌,那么現在現代工業的元素使水庫大壩、1 號旅游公路、戰斗廣場、振興學堂等景致盡顯絢麗多姿之態,整個村莊注入了新的內容,脫盡了貧瘠,田園風味嵌入了城市風味,你盡可以從現代與古老中找到新的平衡點。
變從何來?主要源于塘馬在2017 年被定為江蘇省美麗特色田園鄉村的示范點。
美麗特色田園鄉村打造一年多,共投入4000 余萬元?!吧鷳B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一下子凸現出來,全面小康的發展來了一次飛躍。
劉鎖芳,昔日的生產隊長,年近70,他現在擔任“我家自留地”的管家,他手上有一二十個上了年紀的男女,現在他讓這些人把地里的毛豆莢采摘好后,再送到城里,讓那些認購的“地主”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
劉鎖芳說:“田園公司把村南村北的40 畝土地從村民手中流轉下來,按照自留地的方式進行分割,每畝分成20 塊地,面向城市人群進行招租,租金每年2000 元,也可以再花1000 元聘請本地菜農當‘田園管家’,公司與農業技術部門合作,統一提供種子,只種當季蔬菜,科學施肥用藥,‘田園管家’與‘地主’全程實時互動。一年四季,塘馬睦鄰管家公司都會把當季最新鮮、優質、放心的蔬菜定時配送到市區。周末,‘地主’可以攜上家人,帶著孩子,到自家地里親自體驗刨地、種菜、田間管理和采摘、收獲的樂趣,勞作之余,在田間涼亭休息,體驗一下現代農夫的感覺,讓孩子在親近自然中增長知識、豐富經驗。目前,首期‘我家自留地’已全部認購一空?!?/span>
鄉民趙紅珍干得十分起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謂無憂無慮,但有的人家還有些困難,這兒每天需要20 個左右的人干活,一天可以掙80 元錢,一年下來錢也不少,在農村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呀。塘馬成為美麗鄉村后,田園公司實行了土地流轉,我們這些剩余勞動力有了新的工作,有了新的收入,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開支中,手頭上就有了活錢?!?/span>
“對對對”,劉鎖芳接過話頭,“增加了就業,增加了鄉民生活收入,生活更愜意了?!?/span>
2019 年8 月的某個黃昏時分,“美麗田園公司”的保潔員朱國妹準備去村南“振興學堂”的廣場上跳健身舞。她家境并不富裕,自塘馬被省里建為美麗田園鄉村以后,她和兒媳一道被聘為公司的員工,她一月收入有1600 元,兒媳婦有2000 多元,兩個人加起來有4000 多元,生活有了保障。加上丈夫在外打工,兒子在外上班,日子一下子過得紅火起來,她逢人便夸獎美麗鄉村建設得好。
她剛走到村南見有人吵架,一打聽,原來有一劉姓村民的哥哥久居城中,鄉下的房子早已舍棄,這次與弟弟發生了糾紛,一語不合,爭吵了起來。緣由是塘馬太美了,他準備到鄉下居住,想裝修早已舍棄的房屋。但他昔日放棄了老屋的繼承權,所以弟弟不答應了。不久爭吵停止,弟弟允許翻修,但必須補償,其兄爽快地答應了。
塘馬真變了。變得更美,變得更甜,變得更靚,變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