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黃橋決戰中的陳毅
黃橋決戰中的陳毅
作者:李濤 責任編輯:祝新漢 來源:《鐵軍》2012年第7期 日期:2013-11-28 瀏覽次數:7833
陳毅與粟裕
今年是陳毅同志逝世40周年。陳毅同志在革命戰爭中特別是在黃橋決戰中,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斗爭”的原則,創造性地開展統戰工作,最大限度地爭取了中間勢力,孤立了反共頑固派;在軍事上,面對數倍于新四軍的強敵,臨危不亂,果斷決策,出奇制勝,從而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回顧這段歷史,瞻仰黃橋決戰的紀念地和遺跡,我們黃橋人倍感親切。
利用統戰法寶 爭取中間勢力
1939年5月,陳毅按照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方針,派惠浴宇赴蘇北聯絡李明揚部隊,著手爭取中間勢力——魯蘇皖邊游擊總指揮李明揚和副總指揮李長江(以下簡稱“二李”)。為此,陳毅曾三進泰州。
1939年7月,陳毅在挺進縱隊司令員管文蔚和蘇北特委書記惠浴宇陪同下,一進泰州。李明揚避而不見,李長江出面接待,雙方就此建立了聯系。
此后,陳毅又援助“二李”一批槍支,同時派陶勇所屬部隊幫助“二李”從江南國民黨第三戰區運回十萬發子彈。至此,“二李”對新四軍的態度緩和多了。
1939年12月,陳毅由管文蔚、惠浴宇陪同二進泰州。這次“二李”待之若上賓,泰州城內到處張貼了“歡迎四將軍”(即指新四軍)的標語,這一標語反映了“二李”還不敢公開得罪韓德勤,但我軍的統戰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二天,李明揚又邀陳毅等到他的部隊去演講。陳毅充分發揮演講才能,大講團結抗戰的重要性。雖然天氣極冷,滴水成冰,臺下的聽眾卻感到溫暖,聽得入神。
1940年春,陳毅由惠浴宇陪同三進泰州,進一步向“二李”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要他們明辨是非,分清利害,堅持正義,不要跟在韓德勤那樣的頑固派后面,并嚴正指出,只有和共產黨團結抗日,才有光明前途。陳毅懇切的言談感動得李明揚頻頻點頭。最后,陳毅與“二李”簽訂了“團結抗日,互助互讓,共同發展”的協議。
在陳毅積極爭取“二李”時,韓德勤也改變策略,表示要與“二李”“摒棄前嫌,重修舊好、共同反共”, “二李”在韓德勤的拉攏施壓下,露出其搖擺性。
6月28日,“二李”在韓德勤的挑唆下,糾集13個團萬余兵力進攻郭村我挺縱駐地。挺縱和蘇皖支隊在郭村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奮起反擊,殲滅“二李”部隊三個團,致使李部全線潰退。7月3日,新四軍取得郭村大捷,直逼泰州。此時陳毅突然下令收兵,派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與“二李”和談,釋放全部俘虜,歸還部分槍支,并且退出郭村、宜陵、塘頭等地;此外,還主動將以吳家橋為中心的3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讓給“二李”。這樣,最終促成“二李”嚴守中立,同意借道讓新四軍東進。
7月下旬,新四軍主力東進黃橋。途中,韓頑令稅警總團陳泰運部和保安四旅何克謙部對我南北夾擊。陳毅分析:陳泰運屬中間勢力,是可爭取的對象;而何克謙部勾結日偽,無惡不作。于是我軍在北新街擊潰陳泰運部兩團、殲滅一營后隨即遣返俘虜,歸還槍支,示以團結抗日之大義,促其保持中立;對何克謙部,我軍則順應民意,堅決予以殲滅。陳毅“拉陳打何”的舉措,進一步表明我軍團結抗日的政策,有利于我軍組織各界抗日愛國人士、團體聲討韓頑破壞團結抗日的陰謀。9月,我軍又連續取得了營溪反擊戰和姜堰戰斗的勝利。此時,氣急敗壞的韓德勤不顧蘇北人民要求“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呼聲,召開旅以上軍官參加的軍事會議,調兵遣將,圖謀“將蘇北新四軍趕下長江喝水”。大戰一觸即發。
臨危決策 獨立決戰
決戰事關華中大局,涉及全黨全軍,黨中央和中原局都十分關切,并直接統籌、掌握。陳毅、粟裕負責全權實戰指揮。中央、中原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之間,一時電報頻傳、反復磋商。
陳毅在戰前,接到上級機關許多前后不連貫、不一致的指示:或要求待援兵到達后殲韓主力;或要求迅速地獨立打破重圍,準備言和停戰,也就是不準備殲韓主力,暫不求一舉解決蘇北問題。陳、粟分析:經過兩個多月準備,決戰時機已經到來,即使援軍不能到達,也非殲韓主力不可。如果采取“打破重圍、言和停戰”的方針,則韓軍主力雖被擊退而主力尚在,我軍則人員彈藥消耗而蘇北問題仍未解決,越拖則困難越大。因而只有采取“獨立決戰、殲韓主力”的方針,才可能實現黨中央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迅速打開華中抗戰新局面的戰略意圖。
于是陳毅基本遵照中央9月11日指示精神,形成了一個“獨立”解決韓德勤的方針,就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四支隊、五支隊的戰略配合下,不固守兩星期待援,而是以獨立作戰為原則,韓若來攻,則堅決殲韓主力。
精心部署 首戰必勝
決戰在即,韓軍南下投入進攻的主力為八十九軍一一七師和三十三師、獨立六旅,此外還有五個保安旅、“二李”和陳泰運的部隊共約3萬人。蘇北新四軍只有三個縱隊、九個團,共有戰斗人員5000余人。陳毅經過深思熟慮,決心使用2/3以上兵力首殲獨立六旅,只派陶勇的第三縱隊擔任黃橋守備任務。首殲獨立六旅是爭取決戰勝利的關鍵。獨立六旅是韓軍主力中的佼佼者,3000多人,裝備精,火力強,首殲該旅,即可震動全線,挫傷韓軍士氣和實力,鼓舞我軍士氣,同時迫使中間勢力更加嚴守中立、雜牌軍不敢輕舉妄動。
10月4日凌晨,韓軍猛攻黃橋,戰況激烈。八團浴血奮戰,反復爭奪黃橋前沿300米要點。發電廠失守后,韓軍直逼黃橋土城。
陳毅指揮所的電話響個不停,陶勇報告戰況:頑軍七次沖到東門口均被擊退。三團已擴大防區投入戰斗,但預備隊還未動用,準備對付更嚴重的情況。
此刻,陳毅心急如焚:中路右翼獨六旅為何遲遲不來?我以其為首殲對象,若其改變計劃而不來,則列陣伏擊的兩個縱隊將變成空招。再待機下去,一一七師又趕上去攻黃橋,陣地就可能被突破。
陳毅深諳古今兵法,他認為獨六旅并沒有因察覺我軍設伏而改道,故一、二縱隊待機出擊的計劃堅持不變,并當即命令陶勇:“守住黃橋,守住主陣地!決不允許敵人再向前發展,一定要把發電廠奪回來!準備再打退頑固派七次沖鋒!”
下午,黃橋東門爭奪戰更加激烈,我軍陣地上一片硝煙。
總指揮室里,陳毅聽電話、下命令,嗓子都啞了。桌上的飯菜熱了幾回,陳毅仍一口未動。
不出所料,下午3時許,粟裕打來電話:“翁達的獨立六旅前鋒已越過高橋,距黃橋只有六里路了。”
“來了好哇,翁達是韓德勤的王牌,一定要抓住時機,打他個痛快,一個都不要放過!”陳毅興奮地對著話筒喊。
于是我軍采用“黃鼠狼吃蛇”的辦法,將獨六旅連頭帶尾切成數段,幾小時沖殺后,獨六旅全軍覆沒,中將旅長翁達自殺。陳毅這才想起自己還沒有吃午飯。
我突擊隊乘勝連夜向東直插八十九軍軍部側背,敵人一片混亂,我軍猛打猛沖,機動分割、包圍潰亂之敵,經一夜混戰、激戰,全殲八十九軍主力一萬余人,軍長李守維溺斃于黃橋東北水溝中,韓德勤率殘部千余人北逃。
六日,黃橋決戰取得勝利,實現了“一戰定江淮”的戰略目標。
決戰勝利后,蘇北士紳韓紫石贈一副對聯盛贊陳毅的才智與膽識:“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萬里膽包身。”這一戰充分表明,陳老總不但是一個杰出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