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來自丹頂鶴故鄉的脫貧故事
來自丹頂鶴故鄉的脫貧故事
作者:裴義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5-20 瀏覽次數:7837
射陽是丹頂鶴的故鄉,世界珍禽丹頂鶴有90% 在射陽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過冬,有“鶴鄉”之譽,相傳因精衛填海而成陸,由后羿射日而得名。全縣縣域總面積773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5130 平方千米,是江蘇海域面積最大的縣份。海岸線總長100.4 千米,每年還向大海淤長陸地5000 畝左右。射陽縣是蘇北革命老區之一,全縣有14 個以烈士命名的鎮村。到2020 年,射陽已連續四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座有愛的小城”,已經成為射陽標志性名片。
補齊“短板” 挺進百強
2021 年春節前夕,射陽縣縣委書記唐敬帶著米、油、豬肉以及現金等物品,又一次來到他的扶貧點——射陽經濟開發區張網村6組村民殷善勇家。殷善勇是該村的貧困戶,其妻陳其萍因患嚴重的關節炎,致使肢體二級傷殘,不能行走,需坐輪椅。2017 年又患乳腺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唐敬每次來到殷家,除了帶慰問品外,還噓寒問暖,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殷善勇現年50 余歲,尚有勞動能力,唐敬介紹他外出打工;其女兒學校畢業后,視其所學專業,介紹她到射陽經濟開發區工作。殷家的房屋破了,難遮風雨,指導其根據政策申請農村泥改瓦工程專款進行修繕。門前有一條300 多米長的土路,唐敬看到坐輪椅的陳其萍出行不便,在村村道路通時,把水泥路延伸到這里……所有這一切,感動得殷善勇不知說什么才好,常對人說:“看到唐書記,我就想起老一輩人說的一心為人民群眾的新四軍,當年的新四軍又回來了!”
射陽是革命老區,是新四軍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陳毅、黃克誠、張愛萍、陳丕顯、曹荻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作和戰斗的身影。1947年11月,中共華中工委在射陽縣耦耕堂成立,領導軍民積極開展軍事斗爭和發展生產。戰爭年代,先后有2 萬多名射陽青壯年報名參軍,尤以參加新四軍居多,有1600多名射陽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射陽有很多以烈士命名的街道、村莊和鄉鎮。
歷屆射陽縣委、縣政府都重視傳承新四軍的好傳統、好作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讓鶴鄉福地更幸福,讓大美射陽更美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在一片贊揚聲中,縣委書記唐敬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覺得還沒有到慶功擺好的時候,縣里還有“短板”,全縣90 多萬人中,尚有5 萬多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牽著唐敬的心,他常說:“小康路上,貧困戶要一個不落、一個不少!”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工作,然而射陽的貧困與其他經濟欠發達地區不一樣,雖有貧困存在,但呈點狀分布。縣里對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從實際出發,創新推進舉措,聚力脫貧攻堅,從而彰顯出射陽特色。一是拓寬就業渠道,開展“三送”服務,即送就業崗位、送創業政策、送培訓服務,促進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低收入農戶能夠及時就業。二是全面結對幫扶。縣主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以身作則,率先走訪結隊幫扶建檔立卡戶,全縣形成上下同心、目標同向的良好局面。三是實施扶貧保險,為低收入人群撐起“保障傘”。射陽在鹽城市率先推出“扶貧保險100”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結合政策性農業保險,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行“三險一貼”(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家庭財產保險以及大病住院補貼)。“十三五”期間,全縣建檔立卡戶已累計發放理賠案件19208 件、2102.2萬元,較大幅度降低了因病、因災低收入人群的剛性支出。四是推進金融扶貧,充分發揮資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輸血”和“造血”作用。多措并舉加大小額扶貧信貸工作,從而有效地解決貧困農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的困難。有例可證:海通鎮射南村6 組58 歲的村民丁衛民,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2019年,在鎮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他選擇了養肉牛致富。沒錢買牛,他就申請小額貸款,且不收利息。第一年申請了30萬元,養牛20 頭;第二年申請50 萬元,養牛50 頭。今年初全部出售,一頭牛能賺七八千元。牛糞是有機肥,又能賣錢。丁衛民靠養牛脫貧,成為村里的富戶,嘗到了甜頭。他養牛的勁頭更足,再申請小額貸款養牛120頭。筆者采訪時,他正請人蓋牛棚,喜悅之情洋溢在臉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目前,射陽全縣已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76 億元,使1.39 萬人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受益。五是落實兜底保障。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和無法依靠生產扶持、就業幫助脫貧的,實行政策性兜底。具體來說,有三個兜底。一為住房保障,縣里組織鎮村干部對建檔立卡的低收入農戶房屋進行“一戶不漏、一間不少”的排查,建立“一戶一檔”的圖標資料。目前已對建檔立卡的低收入農戶住房全部保障到位。二為醫療保障。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個人自付費用全部控制在10%以內。三為教育保障,全縣義務教育階段3099 名建檔立卡學生全部落實教育資助;為高中階段351名建檔立卡學生全部免收學費。從2016年起,對新入學的建檔立卡大學生,按照5000 元/人的標準發放資助資金;對無法正常上學的142 名學生全部送教上門,實現資助率、控輟率達100%。六是監測“兩易”對象,瞄準“易返貧戶”、“易致貧戶”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前移監測關口,強化各類信息的實時比對,實行“一月一走訪”、“一月一測算”,確保低收入人口脫貧鞏固率達到100%。
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射陽的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建檔立卡的人口全部脫貧,10 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出列,32 個市定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短板”補齊,射陽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被中國社科院選為全國4 個高質量發展樣板的縣份之一。
貧困鄉鎮 喜訊頻傳
長期以來,受地理、區位、發展基礎等因素的制約。四明鎮成了射陽出了名的貧困鄉鎮。3 年前,陳雙喜到四明鎮擔任黨委書記,他抓住上級支持和政策紅利的有利時機,帶領班子成員努力奮斗,使該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摘掉了貧困帽子,工農業生產、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進步,先后獲評“國家級生態鎮”“省級生態文明示范鎮”“省級衛生鎮”。很多人都說:“雙喜書記給四明帶來的何止是雙喜,而是多喜,干脆叫他陳多喜得了!”這里,咱不說別的,單說四明鎮3 個由窮變富、喜訊頻傳的經濟薄弱村。
新南不再難
在新南村4 組,提起60 多歲的貧困戶蔡正軍,但凡了解內情的人都說他現在的日子紅火,活得滋潤;一天兩頓酒,每頓三四個菜,養得臉上紅撲撲的,很是康健。對此,蔡正軍總是這樣說:“酒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福水,是有福氣之人才能享用的,過去想也不敢想,如今從縣到鄉都來扶貧,我也脫了貧,兜里有了錢,可算是有福之人,咋不喝點小酒呢!”
新南村位于四明的西南端,過去因為貧困,當地人調侃,把新南說成了新難。有段順口溜:“說新南、道新南,新南實在難,住房難、行路難、日子難,有女不肯嫁新南,新南何時不再難!”蔡正軍在新南的親戚連找老婆都困難,外婆家4 個兒子,3 個兒子因窮討不起老婆,打了光棍。
有了黨中央的扶貧好政策,新南村成了縣、鄉重點扶貧的村。陳書記積極爭取縣級政策,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面提升完善農田基礎,配套建設項目、橋梁和涵閘,并招引縣國投公司投資興業,流轉2000 多畝土地,每畝地每年給流轉費900 至1000 元不等。村民們從過去守著的農田里解放出來,有1600 多人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幾萬元。縣國投公司將流轉出來的土地種無公害水稻,試行稻田養鴨養蝦,生長加工出來的“射陽大米”,不僅生態環保,且口感極好,風靡上海市場。公司今年擴大再生產,還要在該村流轉土地1000 畝。因稻田養鴨、養蝦需要季節工照應,新南村因故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成了首選對象,每人每天有80 多元的收入。
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新南村民,對工作有了多種選擇,出現了養豬和養雞大戶。村民劉景華,養雞4.5萬只,多時達10 萬只,年收入可觀。養雞需要人幫忙,村民就到他的雞場打工,給的收入也不菲。就說前面提到的蔡正軍吧,因會電焊電工技術,偌大的雞場少不了他的幫忙,再加上村里還有其他活兒可干,每天收入多達200 元,難怪他要喝點小酒。
除了“一粒米”“一只雞”“一頭豬”,村里還有“一口塘”,有200 多畝水面,承包給村民養魚、養蟹。52 歲的養魚大戶王軍,別出心裁,實行甲魚、黑魚混養,取得成功。這些經濟魚類價格高,他年收入可達六七萬元。村民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如今的新南村,早把“窮”和“難”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邵尖冒了尖
據陳雙喜介紹,四明鎮所屬的邵尖村,過去窮得叮當響,如今經過扶貧,富得冒了尖。我聽了覺得新奇,欲到該村看看,陳書記很支持。他因忙走不開,便讓鎮組織委員陳乾鋒陪同前往。
汽車行駛在四明鎮的鄉間道路上,寬闊而又堅硬的水泥路面伸向遠方,路兩旁高大的行道樹直刺云天,金色的油菜花盛開,一眼望不到邊,飄出迷人的香味。拔節的麥苗像綠色的地毯鋪滿大地,在微風中騰起陣陣細浪。我貪婪地望著車窗外的風景,一邊想著小時候曾來過邵尖,泥巴路面彎彎曲曲,從四明到邵尖,十幾里路程,單過個邵尖渡就得近一小時。誰知不到半個小時,陳乾鋒說邵尖村到了,讓我下車。這么快呀?我方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感到十分驚訝。
接待我們一行的是邵尖村支書李青海,他說他今年48 歲,可看上去卻像個小伙子,滿身精氣神。他對村里的情況很熟悉,說起扶貧來更是滔滔不絕。邵尖是個島,被寬闊的射陽河環繞著。過去交通落后,進島靠擺渡,700 多米寬的河面橫著根鋼絲,一艘破船靠人拉著鋼絲擺渡,有時人多,要分批前行,甚至因人多擁擠而翻船落水的事故也曾發生過。由于交通不便,島上的居民很窮,住泥房草屋,喝稀飯薄粥。要得富,先修路。扶貧邵尖,得先將邵尖島的交通解決好。歷年來,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再加上村民們的鼎力相助,邵尖大橋造好了,讓擺渡成了歷史。環島公路修建了,27 座橋梁架起來了,“村村通”通到了各家門口,且都是水泥路面,下雨天腳上也不沾泥。
交通問題解決了,大卡車、公交車、小汽車、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等都開進來了,在邵尖島縱橫馳騁,將一個個幸福運了進來。
首先是光伏,邵尖因射陽河環繞,有1000 多畝河灘爛泥地。大前年,縣國投公司看中了這塊地方,劃河灘地550 畝,投資建太陽能光伏。光伏是個好產業,上面可產電,下面能養魚,公司能盈利,村里更得利。第一年剛起步,公司就給村里150 元一畝,今年已漲到了650 元一畝,據說面積還要擴大,錢還要漲。有了錢,村里不僅還清了所欠債務,還將大部分錢用于民生福利。80 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每年可得200 元補助,百歲老人補助就更多了。大病患者可補助500 元。村里建起了戲臺、籃球場、廣場舞場,以便于村民們娛樂健身。
由于交通便利,縣旅投公司也來投資了,征地1200 多畝,建苗木基地,搞觀光農業。植樹季節用工200 余人,都是村里人,每人每天120 元;平時的苗木管理常用工20 人左右,每人每天最少100 元。
交通便利,村里的家庭農場也辦起來了,共有5個,再加上土地流轉,全村共有1500 余人外出打工,收入比在家種地高多了。
交通便利,環島大堤上的樹也有人承包了,目前已栽了2 萬多棵,這是綠色銀行啊。有人算了一筆賬,10 年后這些樹木至少100 元一棵,2 萬棵樹就是20 萬元,承包者豈能不富!
是啊,交通便利,進出島方便,投資者眾多,讓邵尖村多少人發家致富,生產生活都冒了尖。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60%的農戶在鄉鎮和縣城買了房。現年60 多歲的村民李文國,過去以捕魚為生,偌大的射陽河也糊不了他的口,是村里有名的“三破”:一條破船、一身破衣、兩間破房,還欠下10 多萬元的外債。如今他享受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承包魚塘2000 多畝,上養珍珠下養魚。人們口袋里有了錢,休閑的需求也來了,且品位也高了。李文國順時應變,又拿出30 余萬元建了邵尖第一家垂釣中心,不僅管釣魚,還管吃管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釣客,財源滾滾來,日子過得比蜜還甜,在村里建了棟二層樓房,還到鎮上和縣城買了房。漁花子成了漁富翁,老李滿是皺紋的臉上道道都含著笑。
文明村更文明
四明鎮有個村的村名很好聽,叫文明村。文明村叫了多年,可缺的就是文明,自打脫貧攻堅后,才真正文明起來,他們創建文明村的經歷,讓人們傳為美談。
說起文明村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該村有兩位烈士,一個叫趙文成,一個叫趙明生,他倆是叔侄關系,都是當年的新四軍。叔叔趙明生在1945 年的一次戰斗中,為保護當地群眾,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頭部而壯烈犧牲,時年26 歲。侄兒趙文成繼承了叔叔的遺志,也參加了新四軍,抗擊日軍,在一次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24 歲。為紀念這兩位為人民利益而死的烈士,上級和村民一致同意,取兩位烈士名字中間的一個字,即“文明”,將具有100 多年歷史的原分水港村改名為文明村。
文明村地勢低洼,三面環水,易受澇災,再加上產業單一,村民很窮困,村里臟亂差,文明村名不符實。
趙文成、趙明生兩位烈士是為人民的幸福而犧牲的,他們死得其所,死的壯烈。不能讓烈士的鮮血白流,在近些年的脫貧攻堅中,縣、鄉都把文明村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對低收入農戶建檔立卡,重點扶持。同時又投入近百萬元資金修路造橋,改造民居,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村民朝著小康路上迅跑。
村民李立國,自費到北京等地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育平菇賺錢,很快富了起來。他富了不忘鄉親,要帶領他們走出去育平菇。村里一些人覺得育平菇費用高,又苦累,不愿去,他就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先出去闖,沒幾年就見了成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村民們見有利可圖,紛紛跟他出去育平菇。第一批跟進的有800 多人,見他們賺了錢,又有人跟進。現在文明村在外育平菇的有1200 多人,平均每人每年收益10 多萬元,最高的達20 多萬元。村黨總支委員鄧錕時刻把低收入農戶放在心上,他就近在鎮上辦起了食用菌種場,將村里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20 余人吸收進種場務工,月收入達2500 元左右,使他們走出低收入的行列。
李立國等人做出了好榜樣,村里其他先富起來的人也跟著學,推動文明村向文明邁進。今年50 多歲的一組村民陳中付,10 多年前到上海搞河道疏浚,闖蕩成功,也成了富翁。他回村現身說法,打動并帶動60多人到上海,也搞河道疏浚。這項業務前景廣闊,雖然要吃些苦,但每人每月也有七八千不等的收入。
文明村消除了貧困,很多人走上了富裕道路,村里的文明建設也有本錢了。如今,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村里臟、亂、差現象得到了徹底的改觀,環境整潔,民居齊整,村民談吐文雅、家暴以及吵嘴打架的現象很少發生,如今的文明村名副其實,更加文明了。
女支書三訪特困戶
射陽經濟開發區張網村5 組村民張陽,50 多歲,單身一人,患輕微智障,平時比較木訥,基本不與人交流。可只要見到村黨總支書記吳蘇雯,話就多了起來:“吳書記你來了呀,吃過飯了嗎?”“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多年來的關心和幫助!”這哪像智障人說的話?不少人對此感到很驚訝。
智障人能說正常人的話,且捧心里話,是因為村支書吳蘇雯不時送溫暖軟化。2016年初,吳蘇雯擔任張網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不久,她就聽說5組有個叫張陽的特困戶,日子過得很艱難,決定上門看一看,訪一訪。
張陽住的是上世紀70 年代蓋的房子,破舊不堪,搖搖欲墜,而且難遮風雨,外面如果下大雨,屋里就會滴滴答答地下小雨。他家徒四壁,連張飯桌也缺了一條腿,平時很少有葷腥下肚,破桌上有只破碗,破碗里裝的是咸菜,都發霉長了毛。吳蘇雯看著,心中很是不忍,安慰了張陽一番,說:“你的困難村里一定會管的,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回到村部,吳蘇雯迅即召開了黨總支會議和村委會議,決定對張陽建檔立卡,進行重點幫扶。首先幫助張陽解決住房問題,因房子年代已久,破舊厲害,修繕不合算,不如重建。村里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擠出4 萬多元,幫助張陽蓋了3間新瓦房。蓋房期間,張陽的住處也讓吳蘇雯操心,村里出資在縣城租了間旅社,讓其臨時居住。新房落成后,張陽回來看了看,磚墻黑瓦,內墻也用石灰粉刷了,還砌了鍋灶,擺上了一些新家具……從來不笑的張陽,見此臉上也露出了稱心的微笑。
住上了新房,吃飯又成了問題。張陽不想麻煩村里,要自力更生,他借了輛三輪車,到縣城幫人拉貨,掙些辛苦錢。吳蘇雯聞知,覺得張陽年紀大了,又有殘疾,不宜干這種活。于是,她帶上大米、食用油和慰問金,再次來到張陽家,親切慰問并表示,村里要為他申請低保以及解決托底保險和治病等問題。這一切,讓張陽感動不已。
張陽有2 畝責任田,按相關規定可以進行土地流轉,也可以自主種植。到底選擇哪一種,張陽一時拿不定主意。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吳蘇雯像及時雨似的,又一次出現在他的面前,幫助出謀劃策。如果土地流轉,他自控和理財能力差,到手的流轉費用會很快花掉,不如自主經營種些經濟作物,不僅能增加收入,還長流水不斷線。張陽聽從書記的安排,在責任田里種了辣椒。吳蘇雯仍不放心,特讓已退休的村黨總支原副書記張勇現場指導,第一年就獲得了豐收,2畝地長了近萬斤辣椒。縣城有家辣椒醬廠,專程上門收購,1.3 元一斤。張勇告訴張陽,這價格有點低了,我有個朋友在大豐區做辣椒經紀人,收購價格要高一些。經聯系,每斤可達1.5元,這樣張陽的兩畝辣椒田,除去成本,收入近萬元。
在吳蘇雯的熱心幫助下,張陽的收入不斷增加。村里搞環境整治,清理河道和河邊雜物,5 組有兩條河讓張陽承包,每年可獲近千元的收入。每逢麥收時節,為防有人偷偷焚燒秸稈污染環境,需人管理監督。村里又將此事交給張陽負責,工資100 元一天,又為他增加了不少收入。
如今張陽住新房,有錢花,還時不時喝點小酒,日子過得挺舒心。這正是:女支書三訪傳佳話,特困戶心里樂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