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粟裕情系武夷山
粟裕情系武夷山
作者:彭澤 王珠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6-11 瀏覽次數:7838
粟裕
今年8 月10 日是開國大將粟裕誕辰114 年紀念日。將軍生前在最艱苦的年代曾長期奮戰在武夷山。將軍1984 年2 月5 日逝世后,粟裕夫人楚青、秘書朱楹率粟裕兒、孫輩親屬等,遵照粟裕生前意愿,將部分骨灰安放在武夷山列寧公園內,以與長眠在這里的戰友永遠在一起。粟裕將軍離開我們已有37 年了,每年櫻花盛開的清明時節,我們閩北老區人民都要成群結隊來到列寧公園憑吊,緬懷將軍的豐功偉績。將軍永遠活在閩北老區人民的心中。
緣起紅七軍團
1933 年5 月,以崇安縣(即今武夷山市)為中心的閩北,劃歸中央蘇區閩贛省后,中共崇安縣委積極組織300 多位青少年,在老紅軍劉太古率領下組建少共國際師(后來編入紅七軍團二十師),將崇安紅軍和赤衛軍中優秀干部戰士1800 多人編入以粟裕為參謀長兼二十師師長的紅七軍團二十師。武夷山子弟兵在粟裕指揮下浴血奮戰。由此粟裕與武夷山結下情緣。
在硝石戰斗中負傷
1933 年5 月,在硝石戰斗中,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了粟裕的左臂,動脈血管的鮮血噴射而出,當場昏死過去。幸好身邊有個懂點急救常識的警衛員,立即用綁腿帶將粟裕手臂上部扎緊,止住了流血。警衛員很快找來了擔架,冒雨將粟裕送往救護所。山路崎嶇難行,抬了三四個小時才把粟裕送到。因綁帶扎得緊,加上一路下著大雨,到了第二天,粟裕的左臂腫得像腿一樣粗。由于傷勢嚴重,粟裕又被轉送到軍醫院。醫生一檢查,子彈是從左前臂的兩根骨頭中間穿過去的,兩邊骨頭都傷了,還打斷了神經,而且已經感染,出現壞死現象。醫生主張將左臂鋸掉,如果不鋸掉,會有生命危險。粟裕當時想到在戰場作戰,一只胳膊該多不方便,便堅持不讓鋸。他對醫生說,即使冒著生命危險,我也要保住這條胳膊。但是傷口很快就化膿了,需要開刀。那時設備簡陋,藥品缺乏,醫生技術水平也不高。開刀時沒有麻醉藥,為了固定受傷的部位,他把受傷部位用根麻繩綁在凳子上,讓醫生動手術。當時沒有覺得太痛,咬咬牙也就熬過來了。但手術后吃了不少苦頭。當時條件差,醫生用蚊帳布剪成兩指寬,五六寸長的布條子,放在鹽水里泡過,每天早晨從子彈的進口處塞進去,第二天又從子彈的出口處抽出來,再從進口處塞進一條。這樣一塞一抽,清除膿血,傷口長不攏,反而長出一層肉芽子。醫生又用個小耙子,把肉芽子耙掉。傷口幾個月也沒長好。部隊在打仗,粟裕心里很著急。一次,敵人便衣隊又來襲擊醫院,醫院沒有武裝,工作人員和傷病員分散四處隱藏,粟裕跑出醫院卻被四個便衣隊員緊追不放,粟裕一口氣猛跑了十多公里,才甩掉了敵人。后來,粟裕被送到了方面軍司令部的手術隊,那里有碘酒,治療半個月傷口就好了。碘酒就是當時外科手術最好的藥品了。這是粟裕一生中第四次負傷,左臂是保住了,但留下終身殘疾。
滸灣戰斗中親手操機槍
1933 年11 月,粟裕傷愈返回部隊,就指揮二十師參加了滸灣、八角亭戰斗。這個師是剛由地方部隊改編成立的,全師只有2000 多人。戰斗十分激烈,敵人以密集隊形沖殺,二十師師部陣地最后只有機槍排的一挺重機槍,僅剩70 多發子彈。機槍排長舍不得把子彈打光。粟裕搶步上前,奪過機槍,猛扣板機,“噠,噠,噠”,70 多發子彈一齊射向敵陣,遏制了敵人的攻勢。子彈、手榴彈全打光了,粟裕和戰士們就用槍托和石頭砸,一直堅持到天黑。敵人進攻的槍聲漸漸停止了,粟裕才率領幸存的戰士們撤退。
定計智取羅源縣城
1934 年7 月紅七軍團組成,尋淮洲任軍團長,肖勁光任政委,粟裕任軍團參謀長兼二十師師長。任務是擔任北上抗日先遣隊,執行調動敵軍,配合中央主力紅軍擺脫強敵重圍,北上長征的任務。
8 月,應閩東紅軍的要求,先遣隊決定攻打羅源縣城。粟裕率先遣隊右翼部隊抵達離羅源縣城5 公里的白塔。紅十三獨立團一部由參謀長楊采衡率領,配合先遣隊攻城。粟裕認真分析敵我情況,思考如何以盡量小的代價攻下羅源縣城,確定了智取的作戰方案。他派出偵察兵化裝成農民,與地方紅軍游擊隊偵察員一起混進城里,摸清敵人兵力部署、工事設施和交通地形。然后一部分人出城匯報情況,一部分人隱蔽在城區原清政府軍械庫作內應。同時,地方黨動員赤衛隊、貧農團趕制攻城竹梯、火把。8 月14 日零時30 分,粟裕一聲令下,戰斗首先在東門、西門打響,敵人忙向東門、西門調兵。這是粟裕的佯攻計。主攻方向在南門,潛伏在城內的偵察員按時放火為號,忽然南門起火,策應攻城部隊。城內城外夾擊,南門守敵不知所措,紛紛投降。僅兩個小時,紅軍就攻克羅源縣城。殲敵千余,繳獲機槍3 挺,步槍200 余支,還有許多彈藥,活捉縣長、國民黨縣黨部指導員、保安團營長及警備隊隊長等。打開監獄,救出40 多名革命志士和無辜群眾。
為黨和紅軍保存了一支骨干力量
1934 年7 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江西瑞金出發,粟裕任先遣隊參謀長,跋涉2800 多公里,方志敏、尋淮洲指揮下的廣大指戰員創造了許多光輝戰績,在紅軍斗爭史中留下悲壯的一頁。但因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在蔣介石20 多萬兵力的“圍剿”下,12 月,在譚家橋戰斗中受挫,紅十九師年僅22 歲的師長尋淮洲犧牲。1935 年1 月,紅十軍團主力2000人,在江西懷玉山被殲,方志敏、劉疇西被俘。北上抗日先遣隊失敗。惟有粟裕率先頭部隊,繞道山脊荒徑,以急行軍突過敵軍封鎖線,進入閩浙贛根據地,為黨和紅軍保存了一支擁有800 人的久經鍛煉的骨干力量。
會師武夷山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懷玉山失敗后,1935 年2月,粟裕率領的抗日先遣隊突圍部隊奉命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治委員。3 月初,挺進師進入閩北崇安縣坑口鄉車盆坑,與閩北中共組織和紅軍會師了。戰士們就像到了家一樣高興。粟裕、劉英安置了傷員,清理了無用的笨重裝備。這時,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時留在閩北的紅五團二營政委洪家云,帶著部隊趕到崇安縣嵐谷來與老部隊會合。分別8 個月的戰友重逢了。同志們熱烈地歡呼、擁抱,激動得熱淚盈眶。大家在野外點燃一堆堆篝火,圍坐在一起開懷暢談。說起懷玉山失敗和犧牲的戰友,心情都很沉重。粟裕同重逢的戰友一一握手,向大家問好。從此洪家云部歸建挺進師。挺進師在嵐谷進行了短期整訓,粟裕宣布:“按照中央要求,我們今后的任務是:跳出閩北蘇區,插到浙江敵人后方去!”1935 年3 月23 日深夜,粟裕指揮挺進師離開閩北蘇區,翻越仙霞嶺,向浙西南挺進,開辟浙西南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