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喋血伍佑
作者:張華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6-17 瀏覽次數:7843
1940 年,黃克誠率領八路軍五縱隊進駐鹽阜地區,其中一部住在東坎,這支隊伍后來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
1941 年初,東坎西庵高小學生顧桂忠被挑選到三師八旅政治部宣傳隊當上一名宣傳隊員。入伍后,顧桂忠與戰友們一起,深入部隊,在戰斗間隙唱歌、說快板、演小節目等進行戰地宣傳,鼓舞戰士們的斗志,每到宿營地還寫標語,開展抗日宣傳,活躍部隊生活。由于表現突出,當年5 月,年僅17 歲的顧桂忠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 年3 月,顧桂忠被調到濱海縣二區(六套區)區隊任文化教員。到任后,顧桂忠先后將家鄉一批又一批子弟,帶到部隊參加革命,僅引河集前后莊子就有四五十個年輕人,跟著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區隊長陸中華對顧桂忠十分賞識,在陸中華的推薦下,顧桂忠被調到淮海大隊任指導員。
這期間,在六套區發生了一件在當地影響非常大的惡性事件。
一個叫葛鼐的人來到當地,以行醫為掩護,進行特務活動。他了解到時任鄉長顧桂根脾氣暴躁、頭腦簡單,認為他是可以策反利用之人,就采用了“反間計”。一天,幾個穿著新四軍軍裝的人把顧桂根騙到了古黃河南的黃泥嘴,稱受區委書記謝榮的指派而來,繳了顧桂根的槍,并且當場毒打了他一頓。
顧桂根心想自己平時就是有點散漫,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錯誤,況且自己還和謝榮是多年的好朋友,竟如此對待我。
頭腦簡單的顧桂根怒火難抑。一天早上,他來到了位于同興村的區政府,當時正是早飯時間,謝榮正在吃早飯,看到顧桂根來了就和他打招呼。誰知顧桂根沖上來,二話不說揪住謝榮,將他拖到公糧囤子旁邊,朝他連開3 槍后逃之夭夭。幸好,謝榮在送到八灘的新四軍醫院搶救后脫險。
顧桂根出逃后投靠了日偽,在三套據點當上了常備隊的中隊長。
1943 年春天,日偽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春季大掃蕩。當時,顧桂忠正生重病,不能隨大部隊行動,組織上決定他回家養病。考慮到他與顧桂根是家族兄弟關系,組織上決定派他打入敵人內部,搜集情報并伺機分化瓦解敵軍。
顧桂根明知顧桂忠是共產黨新四軍的人,但礙于家族關系和顧桂忠家在當地的影響,也沒敢深究,便答應收留了他。
常備隊里的士兵除了少數地痞流氓外,絕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出身。顧桂忠打入敵人內部以后,經常給他們講岳飛、楊家將這些民族英雄舍身取義、精忠報國的故事;講日本侵略者如何欺壓中國人、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講“人寧要站著死,不能跪著生”;講“有國才有家,不做亡國奴”的道理,宣傳抗日救亡的主張。受他的影響,常備隊里的士兵思想覺悟有了明顯提高。
顧桂忠同時利用家族親情關系,做顧桂根工作。由于顧桂忠水平高,能力強,又善于做思想工作,得到了顧桂根的信任,遂委派他為副中隊長。
上任副中隊長后,顧桂忠便利用職務之便搜集敵人的情報,經常白天在三套據點,是常備隊的副隊長,晚上回到家里,就向黨組織上匯報情況。晚上開會接頭時,父親顧汝亮為他們在外面站崗放哨。
經過顧桂忠的工作,加之受大形勢所迫,顧桂根思想也有所動搖,主動提出來要和中共黨代表談判,不再與共產黨為敵。顧桂忠將這一重要情況及時向六套區委作了匯報,后在顧桂忠和兩面保長管福樓的巧妙安排下,顧桂根在李守仁家與六套區委負責人陳去非進行了談判。
1943 年9 月,三套解放后,顧桂忠帶領一批家鄉子弟重返新四軍三師八旅。一年后,顧桂忠被組織選派到抗大五分校學習深造,1945 年5 月,顧桂忠從抗大畢業,被分配到鹽阜獨立旅第一團,任連指導員。
一次,他回家要父親把多余的土地賣掉,把錢款給他帶到部隊用。為此,他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到后來,他使出了“殺手锏”,把手槍摔在桌上,放出狠話,說“不給,你就用這槍把我打死吧!”。最后,父親妥協,答應把家里的豬都賣了,給他“革命”。就這樣,他把家里賣豬的錢除了給老母親留點外,其余全部帶到部隊,給戰士們改善伙食。
1945 年春,顧桂忠所在部隊在周邊先后打了幾個勝仗。這期間,他遇上了當地的一個姑娘。雖然當時只是驚鴻一瞥,但姑娘苗條的身材,姣好的面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戰勝利后,顧桂忠率領他的連隊再次路過四大門,他在大路兩旁歡迎的人群里搜尋著,這時一個穿碎花衣服的姑娘映入了他的眼簾,他仔細一看,正是自己心儀的姑娘。這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他,莞爾一笑,這一笑立刻使顧桂忠心花怒放。宿營后他就找當地的婦救會主任打聽,得知這姑娘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王紅才家的千金叫王士艮。她粗通文墨,知書達理,而且心靈手巧,做一手好的針線活,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繡娘”。他還打聽到王士艮與自己同庚,更重要的是這姑娘還待字閨中,這讓顧桂忠喜出望外。
不久,顧桂忠特地請假回了一趟家,讓父母請人上門說媒。這正合父母心意。顧桂忠是家中獨子,又早年參軍,常年在外,穿行在槍林彈雨之中,他們是多么盼望他早日娶妻生子,有個孫子在家陪陪他們。
顧桂忠一個嫂子娘家就在四大門,老父親顧汝亮上門一說,這王士艮正巧是她叔伯侄女。一邊是侄女,一邊是小叔子,在當時對輩份很講究的,這讓嫂子有點為難。可經不住顧汝亮一家的再三請求,況且顧桂忠在部隊是軍官,他家在當地還算是殷實之家,侄女嫁過來不會吃苦受罪。于是王氏嫂子就同意去說媒了。
王紅才是一位開明紳士,聽這位“媒婆”妹妹這么一介紹,就說“只要士艮同意,父母沒意見”。顧桂忠作為年輕軍官,英俊瀟灑,談吐不凡。年輕的王士艮本來就有意,況且是自家的姑母介紹的,家庭一定靠譜。于是兩人一見鐘情,經過幾次接觸,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1946 年春,兩人結為連理。婚后因為戰爭,勞燕分飛,聚少離多。王士艮在家侍奉公婆,料理家務,還要時常牽掛著在槍林彈雨中的丈夫。只要聽說部隊駐扎在附近,她都會帶上幾雙自己做的鞋子和繡品、家里做的好吃的去看望丈夫。小夫妻新婚燕爾,恩愛甜蜜。他倆本來商量好,準備讓王士艮也參軍,一起打天下。可這時候發現王士艮懷孕了,不便隨軍行動,于是,顧桂忠就讓她在家里待產。
1947 年5 月, 他們的愛情結晶——小風英誕生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幸福和喜悅,也給身在前線的顧桂忠平添了力量。
伍佑戰役打響前夕,顧桂忠部隊駐在三套,王士艮母女倆正好在部隊。大戰在即,顧桂忠讓她們娘兒倆到中山河南陳灘的三姑家暫住。這次一反常態,他要親自送。王士艮抱著鳳英,顧桂忠摟著她們母女策馬飛奔,到三姑家后親自將她們安頓好,并說讓她們等著他凱旋。誰知,就此一別,竟成永訣。送別時他身穿軍裝,腰挎手槍,手牽棗紅馬,揮手送別的場景定格在了王士艮的腦海里。直到晚年,96 歲的王士艮還時常念叨著這個情景。
顧桂忠是在1947年12月于鹽城伍佑戰斗中犧牲的。
戰前,顧桂忠所在的部隊在向伍佑開拔的途中,宿營益林。顧桂忠住在一個大地主家,晚上就睡在地主家的一口黑漆棺材旁。當時他還戲說,如果在這場戰斗中犧牲了,他就裝在這口棺材里。哪知,一語成讖!
戰斗結束后,顧桂忠的老領導營教導員嵇玉華專門派人到益林,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這口棺材給他裝殮,并把他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手槍和營長贈送給他的一支鋼筆,一起入棺陪葬。
顧桂忠的父親接到了兒子陣亡的通知后,如五雷轟頂,痛徹心扉,一邊通知在中山河南親戚家的王士艮母女,一邊帶人去益林。到了益林后,他雇了一條船把兒子的遺體運回。同時,運回來的還有用白布纏起來的顧真林、許步友兩位烈士的遺體。
遺體在中山河三套碼頭上岸后,在岸邊的新條小學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公祭儀式后,父親便將兒子的棺材運回了自己的家。到家后,打開棺材一看,顧桂忠烈士渾身上下全是泥。母親和妻子痛哭一場后,把他身上的泥清洗干凈,又進行了重新裝殮。
顧桂忠犧牲后,老父親顧汝亮把兒子留下的兩張照片一直保留著,沒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直到晚年,這兩張照片已經褪色,只剩兩張泛黃的照相紙,他仍揣在懷里。老母親晚年,憂思成疾,臨終前一定要穿上兒子顧桂忠的衣服,否則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