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陶都好人湯永偉
陶都好人湯永偉
作者:吳佳欣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8-22 瀏覽次數:7843
湯永偉原任太華鎮黨委副書記兼副鎮長、鎮人大主席,現任江蘇省宜興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太華分會會長、太華鎮老年協會會長。近年來,經過湯永偉的努力,紅色文化已成為太華鄉村旅游的新亮點,湯永偉被群眾稱為太華紅色文化的傳薪者。
擦亮太華山“ 蘇南小延安”的名片
太華鎮處于蘇浙皖三省的交界,境內山嶺高峻,竹木披崗,物產豐饒,景色天成,是抗日戰爭后期蘇浙皖邊區的革命根據地和蘇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指揮中心,俗稱“蘇南小延安”。2012 年,市委要求太華轉型發展。黨委政府作出發展鄉村紅色旅游的決定,委托湯永偉牽頭負責實施五大紅色文化工程:一是搶救性挖掘保護開發新四軍遺址、遺跡和史料,二是拍攝抗戰本土電影《親娘》,三是新建新四軍紀念館,四是組建太華山紅色藝術團,五是成立太華山紅色宣講隊。
湯永偉的伯父湯松林是宜南山區著名的抗日烈士,湯永偉從小就聽著伯父的英勇事跡和新四軍抗日故事長大,有著強烈的紅色文化情結。接受任務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五大工程工作中。他開汽車帶著隊員翻遍了全鎮的每一個山嶺和每一條山岕,歷時兩年多,行程2000 多公里,確認了33 處新四軍遺址遺跡。在本鎮尋訪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同志,征集抗戰物品,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同時組織工作小組赴北京、南京、上海、福建、杭州、鎮江等地,尋訪革命老前輩,征集黨史物料和影像資料超過1000 件。經過整理,這些成果和資料,已經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分別出版了《新四軍在宜興·太華卷》《太華新四軍遺址遺跡》《竹海怒濤》三本書。
保證電影《親娘》順利拍攝完成
陳盤金是烈士湯松林的母親,抗戰時期,陳盤金一家為保護新四軍女干部的后代,毅然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送人。在糧食極其短缺的荒年,寧愿全家吃野菜、咽觀音土,也要把寶貴的糧食留給新四軍的后代。《親娘》就是以陳盤金為原型,宣傳抗戰時期太華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反抗外來侵略的電影。湯永偉擔任電影的總策劃和后勤保障負責人。為了保證電影能順利拍攝完成、及時上映,湯永偉跟著攝制組在現場一個多月,協調、解決困難。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宜興人民醫院住院,由于工作太忙,他沒顧得上去醫院看望。父親轉院去了鎮江后,電影拍攝也基本完成,他才匆忙趕到醫院看望病重的父親。從鎮江回來沒有多久,他的父親就病故了,沒能好好照顧生病的父親,成為湯永偉心頭永遠的痛。當電影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那一天,湯永偉一邊捧著父親的照片看電視,一邊默默請求父親原諒。如今,電影《親娘》天天在太華山新四軍和蘇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里循環播出,讓更多的人銘記這段歷史。
帶病籌建紀念館
太華山新四軍和蘇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太華五大紅色文化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從規劃設計到開工建設,再到布展陳列,湯永偉加班加點,忘我工作。2017 年夏天,紀念館建設進入關鍵時期,湯永偉的身體出現了狀況。鎮黨委派人陪同他到江蘇省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醫生要求他住院治療,湯永偉對醫生說:“鎮里許多事需要我辦,配點藥帶回家,以后再來看。”在醫生再三要求下,湯永偉說:“那只能住院5天。”醫生說“: 最少7 天。”一周后,湯永偉帶病返回太華,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2018年6 月30 日,太華山新四軍和蘇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順利開館。來參觀的人多了,紀念館解說員不夠,湯永偉成了義務解說員,隨叫隨到,認真講解。
湯永偉已59 歲,臨近退休,但他還有一個宏偉的心愿,就是要讓黨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主旋律在太華大地上永遠高揚;把新四軍鮮血染紅的太華大地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庶、幸福、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