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我為什么要寫《戰士第二故鄉》——張煥成采訪記
我為什么要寫《戰士第二故鄉》——張煥成采訪記
作者:徐志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10 瀏覽次數:7835
在我的心里,小島就是家,是第一故鄉。但指導員上政治課講駐地是第二故鄉,所以我把題目改為《戰士第二故鄉》。
東福山島
徐作家好!我知道你的大名。我比你名氣大?開玩笑。我只寫了一首歌,100 多個字,還有幾句是軍區大作家向彤老師改的。要說這首歌能廣泛傳唱,唱了幾十年,主要是沈亞威部長曲子作得好,朗朗上口,好學好唱還好聽。我是個只讀了3 個月小學的放牛娃,有什么文化?
我是仙居人,浙江臺州的。你是紹興人?1964 年在舟山當兵,那是老鄉和戰友,好,好。我為什么要寫這首歌?老實講,我不會寫歌,這是我寫在日記本上的一首詩,這首詩不長,我改來改去寫了整整3年!我文化低,本來也不想寫東西,因為東福山這個前哨小島太艱苦,連里教育我們要愛島守島,以島為家,還要我們寫決心書,我在日記本上寫了個題目,叫:戰士的心愿。
我們仙居十多個新兵是1958 年12月上島的,1959 年3 月發領章帽徽。那時候真苦,這個海拔173.3 米,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小島,滿山云霧飄,海邊是蘆葦,山上是石頭和茅草。我們是無后坐力炮連,連長山東人,小個子,叫梁志忠。開始住山洞,后來住帳篷。臺風來了,吹得石頭到處滾,帳篷和被子被臺風刮走,風雨中我們一起拉帳篷,到處找被子。1960 年8 月的一次臺風有11 級,炊事班沒有辦法做飯了。
我不怕苦,我從小就苦。我三歲喪父,六歲沒有娘,八歲那年大伯把我賣給60 多里地外的一戶人家,我本來姓應,后來就跟繼父姓張了。在老家我種過田、放過牛,生活很苦。困難時期部隊半斤米一天的定量,我們搞生產,石頭縫里種菜種地瓜,拔來野蔥蘸著鹽水當菜吃。我們連隊還有3 條小舢板,專門在近海采淡菜和紫菜,捕撈的魚不多,要機帆船才能撒網捕魚,出海由生產班長負責,他是舟山六橫人,水性好。小島生活雖然苦,但我很快樂,因為我是為祖國站崗,為人民守衛東大門。連隊里戰友們團結友愛,老兵們探家歸隊,有的帶來樹苗,有的帶來小雞小羊,1961 年我服役期滿探家,我用草窩背回了兩只小白兔,我愛上了這個小島。那次連隊給我15 天假期,本來是回家去找對象的,誰知繼母要我馬上結婚。女方腦子笨,有病不吃藥,我不愿意,沒辦法,這是包辦婚姻,第三天我就回部隊了。
我們連隊開始有200 多人,除了炮兵、步兵,還有偵察排、通訊排、無線電排。我們在東福山打好坑道后,又到苗子湖去打團部的坑道。后來接到軍區的命令,去安徽蕪湖報到,給繁昌倉庫打坑道和造營房,整整一年。部隊艱苦而緊張,但我舍不得離開。每年到退伍時,我都要求留隊,我愛上了東福山,我愿意一輩子守海島。
我寫這首歌詞寫了3 年。因為文化低,有的字不會寫,就劃個圓圈空著。寫幾句停一停,想起來了再寫幾句。我寫的都是小島上的事情,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不長一棵樹的小島,只有石頭和茅草。搬走石頭修營房。養牛養羊栽樹,要把荒島變模樣。我是寫我的心情,就是比愛故鄉還要深地愛我們的海島。在我的心里,小島就是家,是第一故鄉。但指導員上政治課講駐地是第二故鄉,所以我把題目改為《戰士第二故鄉》。
寫好后指導員韓光前把日記本拿去看了,他覺得不錯,就叫人抄在連部的黑板報上了。我們連隊有3塊黑板報,還有兩塊在二排和飯堂。這時候,南京軍區文化部長沈亞威來到我們東福山,他在連部黑板報上讀了我的詩,連聲說:這首詩好,題目好!隨同沈部長來的文工團詞作家向彤說:改幾個字吧。他把我的“東福山啊東福山”,改為“祖國啊祖國”。還把“人都說咱島兒荒”,改成“人都說咱島兒小”。一字之師啊。沈部長從黑板報上抄走了我的這首小詩,我送他到碼頭,他對我說:“小張,你好好干!”
因為海島霧大潮濕,又長期打坑道不見陽光,我得了關節炎,兩腿酸痛。1964 年我退伍離開了小島。這個時候,《戰士第二故鄉》這首歌己經流傳開來了,我時常從電臺和喇叭里聽到“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優美的旋律,心里很高興,仿佛又回到了東福山。有一張報紙上登了這首歌,上面有“作詞張煥成”,有人問是不是我寫的?我笑著不說。后來有許多人來采訪我,大家就都知道了。
我是個放牛娃,到部隊當了幾年兵,寫了100 多個字,不是指導員抄在黑板上,不是沈部長看到譜成了歌曲,誰知道我張煥成,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