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鹽阜大地之子——新四軍老戰士著名油畫大師呂恩誼
鹽阜大地之子——新四軍老戰士著名油畫大師呂恩誼
作者:姚定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14 瀏覽次數:7856
呂恩誼近影
第一次把呂恩誼稱為恩誼老的人,是今年已經84周歲的南京師范大學著名藝術評論家左莊偉教授。他是新四軍的后人,2013年獲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終身榮譽。左教授的評論是權威性的,當他接到為呂恩誼撰寫評論的約請后,立即放下手邊所有的工作,一揮而就寫了3000多字。左教授說,恩誼老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成為最年輕的革命文藝戰士。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用手中的畫筆為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的軍事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他是從鹽城地區走出來的新中國第一代杰出的軍事畫大家,在中國的軍界和畫壇都享有美好的聲譽。
今年3月,一位91歲的老人致信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提出將自己創作的繪畫作品捐獻給他的家鄉江蘇響水。這位老人不是別人,就是左教授筆下的恩誼老。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的老將軍們,讀著老人的信,就像捧著老人一顆赤誠的心,分量沉甸甸的,無不被呂老的家國情懷感動。鹽城市委、響水縣委主要領導對此極為重視,立即著手籌備呂老的網絡畫展,并決定在響水建一座呂恩誼藝術館,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文化軟實力。
這次網絡展,得到了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和新華傳媒集團等單位的積極指導和幫助。中國楹聯協會主席李培雋、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等一大批藝術家,共同為呂老的作品創作楹聯、書法。這些楹聯和書法作品將與呂老的作品一起永久存放于呂恩誼藝術館。
2021年9月18日,艷陽高照,晴空萬里,是第21個全民國防教育日。
上午9時,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上將和鹽城市委書記曹路寶等領導同志,分別在南京、鹽城兩地同時按下啟動鍵,由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鹽城市人民政府、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繪盛世頌黨恩”——呂恩誼百件繪畫作品網絡展,在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今日頭條、今日中國、書畫天地、《鐵軍》雜志、《炎黃文化》雜志、鐵流網站、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等20多家媒體的聚焦下拉開序幕。
在恩誼老的作品上線展出之前,我們采訪了著名的軍事畫家陳堅,請他從專業的角度來聊一聊。這位平時不善言辭的文職將軍,用無錫普通話說:“如果畫家可以按藝術水準來評軍銜的話,我是個少將,呂恩誼最起碼是元帥、大將一級!”他還加重語氣強調說:“這是我的心里話!”
陳堅說,我很早的時候就見過呂恩誼老師的作品。他有兩件作品給我的印象很深,尤其對我的美術創作影響很大,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一件作品是他在20世紀50年代畫的十大元帥油畫肖像,是彩色的,畫得相當傳神。我是從解放軍畫報上看到的,呂恩誼老師是創作十大元帥油畫的第一人。大約2008年、2009年,國家文化部組織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從鴉片戰爭一直到改革開放,總共有100個選題,其中有一個選題就是1955年毛主席給十大元帥授銜、授勛,這個選題讓我來畫。領受任務后,我一下子反應過來,呂恩誼畫過十大元帥啊,我就借鑒他的創作風格,進行思考和構思,從另外一個角度畫了一張元帥油畫作品,任務完成得比較圓滿,得到了好評,被國家收藏,定名為《共和國的將帥們》。這張畫的創作成功,受益于呂恩誼老師的作品。
還有一件作品,就是呂恩誼畫的安業民,最早是在小學課本上看到的,一幅英雄肖像。這張油畫是一個豎構圖,安業民在操炮,油畫的火光畫得特別好。而這白天畫火光是很難畫的,給我印象非常深。1997年,總政治部準備給全軍基層部隊印發、懸掛6位英模的畫像,我的任務是畫邱少云。我很自然地又想到呂恩誼老師畫過的英雄安業民,安業民身上有火光,邱少云也有火光,兩個火光的場景是不一樣的,但我可以向他學習。所以說,有呂恩誼老師在前面探路,已經給了我示范,在他成功作品的基礎上,學習他的創作經驗,完成了自己的創作。
對于恩誼老,左莊偉教授還有3段非常深情的評述。他說:“恩誼老在他91歲高齡之際,仍不忘故鄉和初心,他將自己一生精心創作的主要藝術作品奉獻給生養他的故鄉,可見得老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和崇高的雙馨德藝。這些帶有時代的印記、火藥味和泥土海水香氣的藝術品,既為后世畫家樹立學習榜樣,又給人民大眾帶來審美享受和精神啟迪,成為鹽城地區的文化藝術瑰寶。”
“我在50年代就知道呂恩誼這個大名的,他比我年長7歲。我是漣水人,我們有著共同的人生和藝術經歷、藝術理念,走的是共同的藝術道路,用藝術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理想。現實主義藝術理念和道路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恩誼老終生為之奮斗。”
“呂恩誼一生的社會理想、美學理想、藝術理想和思想情感,都凝聚在他的藝術作品中,他所塑造的領袖偉人的形象和平凡戰士、人民大眾的形象,將永遠刻印在藝術史上,活在后代人的心目中,閃耀在鹽阜大地。”
對于左教授和陳堅將軍的評述,恩誼老懷著深情說:“我閱讀了左莊偉教授的文章,甚為滿意,立論中肯,語言也美,實際是概括了我一生的藝術道路和追求,這是過去其他論文不能代替的。請轉達我的謝意,有朝一日如能見面暢談一番藝術問題,將是人生一大享受,亦是我受益的機會。莊偉同志是漣水人,我老家在民國時期直至抗戰初期屬漣水縣,后來才改為濱海縣(1966年4月劃為響水縣),真是老鄉的老鄉。”
“再請轉達陳堅同志,謝謝他的講話。我感嘆,我曾經所見的陳堅是一位白凈的小青年,基本功扎實,現在竟然是一位成熟的且壯實的中年人了。”
“哈哈,歲月,歲月!”
9 月22 日,恩誼老給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發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這次網展的成功舉辦,是我藝術道路上第二個里程碑。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通過這次網展,也粗略地回顧了一下我代表作的產生過程,自嘆一生是夠累的。但感欣慰的是,我的初衷堅定,生世和作品均和黨的歷史黏合在一起、分不開了。”
9月23日上午,我們請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的老會長朱文泉上將談談恩誼老。他說,恩誼老這個稱呼很好,既體現了左教授對老人家的一份敬意,也代表了我們的心聲。恩誼老是響水人,我也是響水人。他是響水的名人,我從小就聽過他的很多故事。我感到,他從一名新四軍戰士成長為全國一流的油畫大師,并且在晚年將自己的藝術作品捐獻給故鄉,這既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
1930年8月15日,呂恩誼出生在響水縣老舍鄉恩覃村一個富有的開明鄉紳之家。童年時代的恩誼老(乳名叫小三昌)就很喜歡畫畫,用他的話說是“見畫就走不動路。”上小學的時候,小三昌的衣兜里老是裝著許多粉筆、鉛筆和小刀,可以隨時在地上、紙上、門板上畫。他家的門板漆的是黑色,他畫了擦,擦了畫,天長日久,門板變成了白色。
1942年,他12歲時便當上了鄉兒童團團長,帶領孩子們為新四軍站崗、放哨,參加抗日活動,這使他的畫具有更多的戰斗內容。縣區領導叫他畫一些抗日宣傳畫,到敵占區去張貼,起到了一定的宣傳影響。當年《鹽阜大眾報》還報道了他的事跡。1945年初,年僅15歲的他參加了縣文工團。這年夏天,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參加新四軍。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戰火考驗的恩誼老,先被調到上海,在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海軍畫報》社當編輯。1951年,軍委海軍一紙命令將他調到北京,在海政文化部從事專業美術工作。
到了北京后,他有機會接近當時國內著名的美術教授、大畫家,如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吳作人、羅工柳、王朝聞和關廣志、魯莽、華君武等大家,并正式拜吳作人為師,經常跟隨吳作人及其夫人蕭淑芳女士寫生,從他們那里學到造型的基本功素描、色彩和漫畫,更重要的是學到走現實主義藝術的正道。在當時,尤其是受到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和19世紀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技巧的深刻影響,擴大了他的藝術視野,苦練了繪畫造型的基本功,使他很快地成為一代軍事畫名家。在他奮力攀登藝術高峰的快樂旅途中,邂逅了一位出生于天津的美麗同行者,兩人一見鐘情,結為終身伴侶。她的名字叫王鴻紀。
1954年,年僅24歲的呂恩誼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吸收為首批會員。最值得他自豪的是,1956年接受了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下達創作十大元帥肖像的任務,這是對他藝術理念深厚程度的檢驗,也是對他畫人物肖像功力的檢驗。經過艱苦努力,10幅元帥肖像畫次第完成,《解放軍畫報》用10個月進行連載。畫家筆下的十大開國元勛,英姿勃發,神情兼備,惟妙惟肖,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境界,在全國畫壇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這可以說是呂恩誼油畫創作的第一個里程碑。
呂恩誼百件繪畫作品網絡展正式上線啟動儀式
1990年8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在民族文化宮主辦《呂恩誼畫展》。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及各界著名人士、海外華僑、國際友人參加了開幕式。新華社連發了四則消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北京電視臺都作了大量報道。八一電影制片廠還拍攝了藝術專題片。現代文學杰出代表人物、中國作協原黨組書記劉白羽評論說:呂恩誼畫海、畫長城、畫榕樹,是為了“尋找大自然最雄偉的靈魂,也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最美的靈魂”。他在批評一些人自詡為創新,其實只不過是本世紀末的殘羹剩飯之后,又進一步強調“像呂恩誼這種藝術,才是真正有生命、有活力的藝術”。著名文藝理論家顧驤在《文藝報》上發表文章說,1990年的《呂恩誼畫展》標志著畫家“攀上了他自己創作的巔峰,也贏得了他在當今油畫界一代大家的地位。”
晚年的恩誼老,遍訪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從歷代油畫大師的經典作品中學習吸取營養,再來審視自己的作品,覺得當年畫的十大元帥,其精神氣質和油畫的色彩語言表現還沒有達到完全理想的境界。于是,他又重新創作了形似神肖、色彩豐富的新的《十大元帥肖像》。在元帥們的肖像中,傾注了他作為老軍人的崇敬情感和愛,集中了自己精美的油畫藝術語言技巧,再次塑造了元帥們的偉大形象,讓他們永遠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
91年的漫漫長路,一位新四軍的老戰士,秉承愛黨愛國愛軍隊愛藝術的赤膽忠心,一身軍裝從戰火硝煙中走來,一支畫筆在藝海畫壇中跋涉。出發時的青春少年,身上帶著黃海之濱故鄉的泥土;歸來時的耄耋老者,將傾注自己一生全部情感和心血的藝術留在故鄉綻放。來兮歸兮,情兮魂兮,終點又回到了起點,仿佛經歷了一個近百年的輪回,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恩誼老,愿你的藝術之樹永遠長青,歸來依然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