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楊寒:百歲女兵的抗戰往事
楊寒:百歲女兵的抗戰往事
作者:如伊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31 瀏覽次數:7846
楊 寒
楊寒是河南新野縣人,出生于1921 年11 月27 日,今年100 周歲,與黨同齡。七一前夕,安徽省新四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懷旗先生陪同鐵軍雜志社副總編等人前往安徽蚌埠看望、采訪楊寒老媽媽。楊寒雖是百歲老人,可記憶力驚人,能說能寫能唱。她說,她的革命生涯要從1935 年說起。
小姑娘艱難尋黨
1935 年,14 歲的楊寒考進河南開封北倉私立女子中學。其父楊振乾正在該校管理圖書館,姐姐楊稚葳也是北倉女中的,畢業后考進開封女子師范學校。楊寒進校的第二年,楊稚葳瞞著父親帶著楊寒去找共產黨。姐妹倆第一次跑到安徽沒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共產黨,姐姐去了延安。楊寒說,姐姐是她的革命引路人。
姐姐去了延安后,楊寒在家待不住了,找到送姐姐到陜北的王冕南。王冕南跟楊寒說:你父親都向我要人啦,我不敢再送你了。自姐姐瞞著父親走了后,父親擔心楊寒再跑掉。當時祖母生病,父親回家照料祖母,走之前,將楊寒交給了學校領導,囑咐嚴加看管。在學校領導的嚴厲管教下,楊寒想到了姐姐同學的親戚郭玉璋。她借口回家來到學校會計處,從父親的工資中領取了20 塊錢,悄悄地去了南陽。
在南陽找到了郭玉璋。此時,郭玉璋正在話劇團參加演出,他對楊寒說:現在沒有人去陜北或武漢,等將來有人去再說,你可以先參加這里的劇團等待機會。就這樣,楊寒成為劇團的一名成員。
就在楊寒母親哭著到南陽找女兒時,楊寒與另一個姑娘跟隨話劇團團長郭以清(中共南陽地下特委書記)踏上了尋找共產黨、紅軍的征程。他們以去武漢讀書為名,一路上兄妹相稱。巧的是,國民黨鎮平縣民團頭子別廷芳隊伍也從南陽開拔了,揚言去圍剿桐柏山區的紅軍,與楊寒他們走的是同一條公路。郭以清找了一個挑夫,他們很像去讀書的樣子,因此沒遭到國民黨兵的盤問。
第一天他們走了100 多里路。楊寒說,這是她人生第一次長途跋涉,由于太興奮,竟然沒有感覺到疲勞。第二天又走了100 多里路,第三天到了源潭,找到了黨的交通站。這個交通站是個中藥店,他們就在交通站度過了1938 年的元旦。當地黨組織對他們非常關心,還給兩位姑娘各做了一件黑色棉大衣,楊寒第一次感覺到了黨組織的溫暖。休息兩天后,他們開始向竹溝前進。此時,國民黨對桐柏山的紅軍層層封鎖,沿途布滿關卡,他們只能白天休息,夜晚趕路。地下黨交通員一站一站地送他們,走了兩個夜晚,1 月3日,他們終于趕到了目的地,桐柏山附近的一個村莊、紅軍駐地焦竹園。83 年后,楊寒清楚地記得,那天特別溫暖,像春天一樣陽光普照,她像剛出籠的小鳥呼吸著新鮮空氣,啁啾著展翅飛翔。
當上了小女兵
到達焦竹園的第3 天上午,楊寒去軍需處領軍衣,由于她矮小,參謀問她:小鬼,可有12 歲了?楊寒紅著臉說:我都虛17 歲了。5 號是最小的棉衣,可楊寒穿在身上像小大衣,棉褲又肥又大,下邊打著“綁腿”,根本沒法穿。
就這樣,楊寒參了軍,當上了小女兵。
這時,來圍剿的國民黨鎮平縣民團別廷芳軍隊也趕到了。紅軍游擊隊有兩個營,能打仗的一營開往了竹溝,留守的二營是搞建設的,正在蓋房子,缺少槍支彈藥,事先又無準備,槍響后倉促應戰,邊打邊撤。在槍林彈雨中,楊寒隨部隊翻山越嶺。她說,那是她入伍后的第一場戰斗,雖然又苦又累,但她沒有被嚇倒,經受住了考驗。這次戰斗,焦竹園的軍糧、軍衣、軍毯等物資全部被國民黨軍隊搶走,傷亡二三十人,對方傷亡也不少。
從焦竹園突圍出來后的那個晚上,楊寒與二三十位女同志擠在一間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間里,地上鋪的麥稈草已經被揉成碎渣,大家共同蓋的就是她從家里帶出來的1 床被子和1 件小大衣,姑娘們擠在一起也沒感覺冷。戰士們更加困難,一個班只有1 床軍毯,大家輪流睡在稻草窩里。
楊媽媽說到有趣的事,臉上顯出生動的表情。她說,那一帶生活非常艱苦,不少農民誤入歧途當了土匪,反過來又危害農民。竹溝鎮附近就有一股土匪,300 多人,招安工作已經做好。一天上午,團長率一個班的人前去接收這股土匪,楊寒隨行。她騎著一匹老白馬,老馬溫順,走得很慢,掉隊掉得很遠。那天大雪紛飛,路上積雪很深,楊寒從沒騎過馬,心發慌,又擔心迷路。但老馬識途,沿著前面的足跡不慌不忙地把楊寒送到了目的地。到達之后,土匪頭子一下子把楊寒抱了起來,團長立即上前阻止:快放下,放下,這是女孩。土匪頭子面紅耳赤地說:我以為是個男孩呢,想不到紅軍里也有女兵。楊媽媽說,她當時剪著短發,穿戴都和男同志一樣,不認識的人都以為她是男孩子。
政治處副主任謝友才讓楊寒等幾位有文化的同志下連隊幫戰士們填寫登記表,出門時,謝友才對大家說:填表時問問連隊里有沒有黨支部書記。楊寒不解地問:怎么打仗還要“織布”?謝友才看著楊寒一眼說:你不懂就別問。楊寒帶著這個問題下了連隊,當她給戰士們填表時,發現表格里有一欄問是否黨員,是黨員的戰士就說“是”,不是黨員的戰士就說“不是”。填完表后,楊寒沒想明白,紅軍戰士還有不是共產黨員的?那么自己到底是不是黨員呢?自己是中學生,被地下黨護送過,大概是黨員吧。
一天,一個小戰友問楊寒:你可在黨呀?楊寒說:我不知道。小戰友說:我都開會啦。楊寒沒有開會,方知自己還不是共產黨員。楊寒很苦惱,這么多年來做夢都在想著共產黨,離開父母,丟棄學業,冒險找黨參加紅軍,可自己還不是共產黨員,她想不通,想去陜北找姐姐。
一番思想斗爭后,楊寒放棄了去陜北的想法,她對自己說:只要好好工作,一定會是黨員的。3 個月后的1938 年4 月,楊寒在舒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說到成為一名黨員時,楊媽媽說,她在黨已經83年了,是一名忠誠的老共產黨員。楊媽媽在唱了“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軍歌后,又給我們講述了她在新四軍里的故事。
楊寒為建黨百年題詞
黨中央非常關心桐柏山區的這支紅軍游擊隊,不久派彭雪楓來到桐柏山,將這支隊伍正式改編為新四軍四支隊八團。部隊要上前線了,楊寒找到團長,堅定地說:我要報名上前線。團長跟楊寒說:上前線沒有馬騎啊,跑不動可不許哭呀。17歲的楊寒說:參加了革命就不怕死,還怕苦嗎,怕苦怕死就不來參加革命了!
部隊開到信陽邢集整訓練兵一個月后,在邢集召開了出征誓師大會,東進抗日,羅炳輝從武漢趕來,代表黨中央長江局出席大會,這給出征的全團同志以極大鼓舞。大會后部隊東進安徽。
楊媽媽回憶:全團1300 余人只有4 個女兵,除了她自己,還有樊西曼、唐覺民、王典訓。樊西曼是河南周口人,北平文理學院大學生,二十三四歲,高個子,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白眼珠有點微藍,高高的鼻梁,很像一個新疆姑娘。她在河南竹溝參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時,演的是青年工人老李,不少戰士都認為她是男的,稱她為“老李哥”。部隊到了安徽住進村子,她去廁所,被村里的婦女當作男人趕了出來,鬧了不少笑話。唐覺民,入黨較早,是開封北倉女中高中畢業生,二十一二歲,擔任團政治處組織干事,卷卷的頭發,圓圓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細高的身材,工作起來老練穩重。王典訓十七八歲,四川人,初中畢業生,學生時代擔任地下黨的交通員,在竹溝曾拿著駁殼槍斃過土匪,父親是四川的大資本家,她是獨生女,但她不留戀富裕舒適的生活,行軍在舒城的路上,家里寄來20 元錢,她豪爽地分給其他3 個女同志每人5 元。4人中,楊寒最小。從邢集出發后的幾個月時間里,她們4 人同睡一張床,同蓋一床被,親如姐妹。80 多年后,100 歲的楊寒還能記住她們的形象與故事。
當時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每人每天一角五分錢的伙食,官兵一樣。沒有軍裝的戰士穿著便裝,天暖了就把棉衣改成夾衣、夾衣拆成單衣。沒有衣服換,下河洗澡時順便將衣服洗了,洗干凈的衣服就晾在河灘上,曬干了再穿。沒有煙抽的戰士就用干黃豆葉與芝麻葉代替。刷牙用鹽,牙刷用豬鬃和竹片自制。女同志洗頭時,用桑葉泡在水里揉爛后的水來洗。為了照顧女同志生理期,每月發三角五分的衛生費,為此,未婚的男青年還鬧出笑話,喊著也要衛生費:“她們領衛生費,為什么我們沒有,我們也要刷牙呀!”他們穿的鞋子都是草鞋,比較好的是用苧麻另配些破衣服打成四根筋或六根筋的草鞋,既耐磨又柔軟。進入安徽后,水土不服,馬都病死了,人更艱難,蚊叮蟲咬,不少人被傳染上瘧疾與皮膚病,缺醫少藥,就用牛皮紙涂上膠水當膠布,牛皮紙用開水煮后曬干捻成捻子代替紗布填在傷口里,鹽水代替酒精。楊媽媽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的官兵諷刺道:這樣的隊伍怎么能上前線打鬼子?還不是去送死。
楊寒隨新四軍部隊沒有去送死,而是去戰斗。
部隊經過羅山、潢川、商城等地,4 月中旬在皖西“立煌縣”與堅持在大別山的新四軍四支隊七、九團會師。此時日軍已經入侵安徽。
不久,楊寒隨一營去合肥南邊劉家圍子打漢奸劉孟一。那天夜晚,部隊來到圍子西邊一個開闊地埋伏好,楊寒與一個新戰士站在一連連長毛世昌身邊。黎明前,隨著一聲口令,槍聲響了,圍子里亂作一團,楊寒隨著連長沖了進去,那一夜,楊媽媽記憶深刻,特別是槍聲,她說:漢奸們使用的是日軍支援的機槍,子彈打出來的聲音與其他槍聲不同,好像鋼琴聲特別好聽。她一邊打一邊想著,戰斗結束能繳獲這樣的機槍就好了。東方露出淡淡的曙光時,圍子打開了,一股敵人向南逃竄,號兵吹起了沖鋒號,戰士們向南追擊。這次打了一個大勝仗,除少數偽軍逃跑外,大部分偽軍被俘虜,當然也繳獲了不少機槍,活捉了漢奸劉孟一,他的腿被打斷,戰士們用椅子抬著他,夾道歡迎新四軍的群眾拍手稱快。
1939 年的春節,駐合肥的日軍趁春節期間竄到八團駐地“東山口”附近,妄圖消滅八團。部隊立即投入戰斗,楊寒與戰友們憑著低劣的武器與敵人激戰了一天,打得最出色的是三營,打退敵人好幾次進攻,日軍不敢冒進,無可奈何地又退回到合肥。這一仗敵人死傷七八十人,用騾馬馱回尸體,八團也傷亡30 多人。
隨八團戰斗后,楊寒被調到政治處任直屬機關青年干事。1939年2月,又回到服務團任黨支部書記。第二年的4月,楊寒被分到淮南路東盱眙縣馬壩區任區委書記。1942年,又被調到盱眙縣西高廟區任區委書記。
1944 年夏,淮南區黨委抽調河南籍干部支援開辟淮北路西,楊寒家鄉在河南,自然是其中之一。返回淮南盱眙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轉組織關系時,組織部長曾山親自接待了楊寒。楊寒趁此機會去看望饒漱石政委的夫人陸璀,那時陸璀正患脊椎病,睡在一張特制的床上不能動彈,只能拿著鏡子,看著鏡子里窗外的景色。當時彭雪楓師長的愛人林穎也在場,因為她將臨產,軍部領導特地接她到軍部,但對她保密了彭師長的犧牲情況。彭師長的秘書仍在模仿彭師長的筆跡給林穎寫信,林穎非常機警,疑惑過,她說夢里曾見到“白棺材”。林穎經常去陸璀那里聊天,聽陸璀講蘇聯衛國戰爭的故事,這在精神上給林穎以鼓勵和安慰。
1945 年2 月,楊寒又被分配到八地委宿西縣任縣委民運部部長兼三區區委書記。
1949 年后,楊寒歷任阜陽地委婦委副書記、合肥市委組織部部長、合肥市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等職。
如今,百歲楊寒,身體康健。采訪結束前,楊媽媽當場為我們寫書法,書法既樸拙又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