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父親的往事
父親的往事
作者:吳洪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31 瀏覽次數:7830
父親吳相恒15 歲那年,也就是1938 年,參加了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第六大隊。第二年父親就加入中國共產黨。
吳相恒
父親吳相恒15 歲那年,也就是1938 年,參加了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第六大隊。第二年父親就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 年11 月,豫鄂獨立游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1941 年,挺進縱隊組編為新四軍第五師,父親先后擔任旅部譯電員、機要組長、師部機要科戰報組長。
到了解放戰爭,父親跟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挺進中原,多次立功受獎。1958 年,父親轉入冶金建設戰線轉戰南北,參加武鋼、攀鋼、寶鋼建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父親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因軍齡長,工資高于同級干部。三年困難時期,父親一再要求降低工資,他在申請中寫道:“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我懇切要求組織把我的工資減少1/5。請組織馬上通知財務部門吧,從這個月就開始減。將來如果有必要,我還準備再減。我要求組織千萬給我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當前的一大愿望”。最后組織上滿足了父親的心愿。父親一直到1984 年離休前只長過一次工資,增加的工資還沒有那次申請降低的工資多。
這也就是父親離休后還被原單位全體黨員投票選舉為“最佳共產黨員”的一個原因。
父親一生和群眾同甘共苦,處處想著群眾,事事為了群眾。在三年困難時期,父親把一個月的中餐飯票撕下來,悄悄地塞到有家屬來探親的工人師傅的枕頭下,而自己餓著肚子,在街上排隊買高價的蘿卜湯。由于饑餓和勞累,父親幾度暈倒在他常去的工地現場。
父親離休后,自費在月浦公園建了一個報亭,每年自費訂了十幾種報紙供大家閱覽。父親還買了兩個雨棚,安裝在閱報處,使游人讀報時有個避雨擋太陽的環境。父親在患腦出血病危時,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關照子女不要忘了每天去更換好報紙。
大別山是父親戰斗過的地方,無論父親后來走到哪里,無論時間怎樣流逝,父親一刻也沒有忘記養育和挽救父親兩次生命的鄉親。父親去世后,沒有給我們子女留下什么遺產,只有一個珍貴的“百寶箱”,箱內裝的是來自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政府的一封封感謝信、一張張捐款收據及與被資助的失學兒童來往的信件,還有孩子們的照片和精心制作的賀卡。
其實,父親對群眾的關心,對群眾的愛,也來自群眾對父親的關心,對父親的愛。
父親經常說:“我已經死過兩回了,是大別山的老百姓,兩次救了我的命,人民的恩情比天高?!?/span>
1941 年,父親從通訊員調任旅部報務員。一次,他背著電臺隨部隊急行軍,執行一次長途奔襲任務,由于體力不支猝然倒地,大口吐血。旅政委張體學(新中國成立后任湖北省省長)見狀,令兩名戰士護送他去一戶老鄉家養病。
新四軍戰士曾幫助這家人伐木修房度過寒冬,他們對新四軍滿懷感恩之情。父親住進他們家后,老夫妻倆便傾其所有食物做給他吃;兒子鐵鎖更是每天鉆進深山老林,打來山雞、獐子、野兔等野味,或燒煮,或換雞蛋、大米、紅棗、紅糖讓他滋補身體。1 個月后,父親含淚告別老鄉一家歸隊。
讓他感激的第二件事,一次奉命去送情報,需要過一條沙河。河雖不寬,但正值寒冬臘月,北風凜冽,站在岸上冷得發抖。軍情似火,父親不顧河水刺骨,咬著牙艱難渡河,剛上岸,便撲通倒地,全身已凍僵硬,再也掙扎不起來。幸虧當地民兵連長巡邏至此發現了他,立即脫下身上的大衣,裹在他身上把他背回家,燒姜湯喂他喝下,又生火為他烘干衣服。過了好久,父親才慢慢蘇醒過來。如果沒有民兵連長的營救,父親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