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陳毅對文藝工作的關注
陳毅對文藝工作的關注
作者:尹化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19 瀏覽次數:7847
陳毅親蒞影片拍攝現場,圖為陳毅與飾演鐵梅的齊桂榮交談
今年1 月是新四軍老軍長陳毅元帥逝世50 周年。他的歷史功績和人格魅力,世人皆知,而他對文藝工作的關愛,現今的年輕人知道的可能不太多了。
陳毅從小喜愛文學,喜歡寫詩,辦過報紙,曾是文學青年,是文化人,后來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成了軍事家,新中國成立后,又成了外交家。一路走來,他一直關注著文藝工作,把文藝工作當作黨的事業的一部分來重視。他不是專業文藝工作者,卻熟諳文學藝術的創作規律,每每有真知灼見貢獻于文藝界。
對文化人的關愛
在對待文化人的態度上,在新四軍陳毅與項英有個鮮明的對照:詩人辛勞在軍部戰地服務團創作了一部萬言長詩《捧血者》,同是詩人的聶紺弩將這部詩發表在他編的《東南月刊》上,聶紺弩還寫了一篇短評,給予充分肯定和較高的評價。但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在一次大會上卻公開批評說:“辛勞為什么要寫那么長的詩,現在誰有那么多的時間去讀他那萬言詩?聶紺弩為什么還要吹捧他?難道要鼓勵大家寫萬言詩嗎?”在激烈的戰爭環境中,項英的批評有他的道理,但在團結一切愿意抗戰的人士的統戰環境下,作為新四軍政治工作最高領導人的當眾批評,還是給文化人造成很大的壓力。結果,聶紺弩、辛勞先后離開了皖南軍部。而1940 年底,辛勞從上海來到蘇北抗日根據地鹽城時,陳毅握著辛勞的手說,蘇北需要詩人,需要作家,需要各式各樣的文化工作者。他鼓勵辛勞發揮專長,大膽地創作,用詩歌作武器。陳毅一番話,使辛勞非常感動,感覺遇到了知音。
陳毅對新四軍的文化工作十分重視。他在《論建軍工作》一文中指出:“文化工作是革命軍隊強有力的斗爭武器,本軍應掌握這個武器,去打擊敵人和保衛自己?!?/span>為了籌建魯藝華中分院,他曾說,我情愿少一個旅,也要去上海禮聘文學藝術界知名的先進人士來華中根據地辦魯迅藝術學院。1940年深秋,陳毅約見剛到蘇北不久的許幸之,要他帶上以“仲弘”署名的3封信,回上海邀請許廣平、王任叔(巴人)和李平心3 位文化名人來籌備中的魯藝華中分院擔任領導和教學。后雖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但已足見陳毅對文化工作的重視。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和國民黨加緊了對進步文化人的迫害。香港、上海和大后方等地一些文化人紛紛投奔蘇北抗日根據地。在戰事頻繁、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為使這些文化人能有一個相對安定的創作和生活的環境,陳毅提議在軍部駐地停翅港附近的賣飯曹設立“文化村”,派揚帆主持,辦好食堂、俱樂部,照料好文化人及其親屬的生活和安全,支持文化人的工作。又創辦“湖海藝文社”,以文會友,發展抗戰文化。
批評極左的文藝觀點
陳毅在文藝理論上反對偏激或“ 左”的觀點。1941 年魯藝華中分院詩歌協會成立時,有人大為贊賞普列漢諾夫的階級美學觀。認為一切自然和人間的美與丑,都要用階級觀點來衡量和分析,認為離開了階級觀點,人和大自然就根本談不上什么美與丑。只有“勞動”是創造詩歌、文學的源泉……參加會議的陳毅不贊成這種觀點,他認為“普列漢諾夫用階級觀點分析文藝,用勞動觀點來解剖美與丑的法則,的確有他的獨特見解。但他的理論有時過分偏激,把一切美感和藝術起源都歸結到‘勞動’上面去,是一種機械唯物論的美學觀?!睂ζ樟袧h諾夫把美的階級性絕對化的觀點,陳毅表示了自己的觀點,他指著魯藝庭院中的玫瑰花說:“我不相信勞動人民就不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只是現在的勞動人民為牛馬般的勞動與生活所苦,沒有時間和沒有心情來欣賞罷了。”他又舉例說:“假如有個長得非常美麗的少女從這里走過,我們的戰士們會覺得她長得丑惡不堪而唾棄她嗎?我相信絕沒有這回事?!痹谀且磺幸蕴K聯為榜樣,以“階級”觀點來對待一切的時代背景下,陳毅堅持獨立思考,亮出自己的不同觀點,這是難能可貴的。
反對創作“臉譜化”概念化
為揭露重慶國民黨四大家族腐敗和反共圖謀,1943 年魯藝華中分院的沈西蒙創作了話劇《重慶廿四小時》。陳毅在看排演時,提出將劇名改為《重慶交響樂》,劇名要畫龍點睛,《重慶交響樂》說明戲中有各種聲音的交響,有大后方國民黨的官場、商場、舞場的聲音,有大官僚和小百姓的聲音,也有我們共產黨的聲音。陳毅對劇本內容和演員的表演、臺詞都逐一提出不少新的內容和意見。對反面人物塑造,反對臉譜化。他批評“你們就喜歡把反動派演成丑角,這是不對的?!?/span>
反對詩歌“自我呻吟”,要為大眾而歌唱。1941 年春天的一個晚上,陳毅與許幸之談詩,許問陳在中國古典詩人中,最喜歡誰的詩?陳脫口而出:“白居易,陶淵明?!睘槭裁茨兀俊耙驗樗写蟊娀瘍A向,清新易懂?!标愐阏f,“現在許多新詩人多半離不開舊的‘自我呻吟’的圈套,很少有如白居易那樣為大眾而歌唱,被大眾所欣賞的詩人?!?/span>
新四軍教導隊文化隊合影能
革命題材的文藝作品不要突出個人
陳毅主張反映革命題材的文藝作品不要突出個人,要敢于反映革命隊伍內部的消極面?!赌险鞅睉稹?/span>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拍攝的第一部軍事題材的故事片。陳毅聽完《南征北戰》劇本的介紹,在指出了劇本存在的概念化、簡單化問題之后,又著重強調說:“有些對話請你們務必修改,不要提我陳毅的名字,也不要提陳司令、陳軍長,統統改成部隊通用的首長稱呼。仗不是我陳毅一個人打的,是第三野戰軍全體指戰員打的。我陳毅一個人能消滅敵人60 萬嗎?顯然不能夠。勝利歸功于毛主席偉大的軍事思想,歸功于大家。個人在革命中的作用總是有限的,我陳毅不能貪天之功為己有,我的作用也就是那么點子,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浯髠€人作用就會脫離群眾。我們共產黨人從來只承認馬克思的存在決定意識,只承認時勢造英雄的說法,而不贊成一個英雄能造就整個時勢的說法。你們劇本中要好好寫寫那些沖鋒陷陣的共產主義戰士?!彼诮o《南征北戰》創作者談劇本時還提出,不要寫真人真事,要用現實主義結合浪漫主義的方法去寫。陳毅談到表現敵人也應采取現實主義的方法,如果敵人是頑強的,就不應該把他們寫得不堪一擊。
要敢于揭露革命隊伍內部的消極面
在談及《南征北戰》劇本修改時,陳毅說:要敢于反映革命隊伍內部的消極面。陳毅看了《南征北戰》劇本的初稿后,對劇作者沈默君說:“你們應該設計一個解放軍團長,在大踏步后退的時候,搞不通思想,喪失了勝利信心,臨陣脫逃,叛變投敵,最后在我軍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又俘虜了他,使他受到了軍法審判。”但劇作者不敢寫一個團長叛變投敵,改為寫一個戰士王小春由于對運動戰思想不通,從主力部隊開小差到地方游擊隊的情節。但在審查過程中,有人認為讓一個戰士的思想發展到開小差,這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失敗。結果修改為沒有開小差,變為我方全是正面人物出場。后來在《南征北戰》拍攝過程中,陳毅在北京遇到總政文化部部長陳沂,對他說:“一個戰士開了小差,就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失?。磕菑垏鵂c開了大差,投降了蔣介石,能不能說我們的政治工作垮臺了呢?不要形而上學看問題嘛!共產黨的第一任總書記脫離了革命,我們黨垮臺了沒有?沒有!黨少了一個陳獨秀還不是照樣發展壯大了,地球還不是照樣轉到現在?對藝術要求不能形而上學,吹毛求疵!”
主張保留上海交響樂團
上海交響樂團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交響音樂專業演奏團體。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879 年的上海公共樂隊,1922年改名為上海工部局樂隊,其演出水平曾有“遠東第一”之稱。上海淪陷后,日本人把它改為上海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當局把它接管為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上海解放后,軍管會在接管這個交響樂團時,有關人士認為這個團外國人管了幾十年,是“文化侵略的產物”,而且團里人員復雜,首席指揮是意大利人,第一小提琴手是匈牙利人,成員有三分之一是外國人,演出的節目又多是西洋音樂,工農兵聽不懂,擬將樂團解散。陳毅認真地聽取了專家等多方面的意見,及時果斷地阻止了這一做法,他說:“交響樂是文化,是藝術,是好武器,就看它演出的是什么東西。用一些外國人怕啥子?這些人也是藝術家,可以讓他們為我們服務。再說,上海這樣的城市,也應該有自己的交響樂團嘛!”就這樣,交響樂團被保存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后,他身負黨政軍重任,后又兼任外交部長,公務繁忙,仍矚目文壇,對黨的文藝工作一向傾注熱情,敢于發表意見。1961 年6 月19 日,陳毅在《在京戲曲編導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中,曾批評文藝界的一些“左”的現象,如讓古人穿“人民裝”“賦予他們以現代的意識形態”“現在有些人不僅在舊戲里找馬克思主義,而且要在里面找毛澤東思想”。他批評在改編傳統戲劇時,把本來是悲劇結局改成大團圓結局。他說:“并不是每一個戲都要有完滿的結局,實際生活中也不都是完滿的結局?!?/span>
1962 年3 月6 日陳毅在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批評文藝大躍進中,喊出“兩年就要超過魯迅”“一個夜晚寫60個劇本”。他有時為作者鳴不平,說《洞簫橫吹》因批評了一個縣委書記挨批,“縣委書記為什么不可以批評?這一點批評都不容許?”說“一個作家帶那么一點舊的東西,就要整得一塌糊涂,我看這不是黨的政策?!迸u官僚主義的審稿者,可以把人家的作品五年不理,動員人家寫了半年、一年,結果一分鐘功夫,就否定完了?對人家的勞動為什么這么不重視?一定要人家改,非改不可?又是哪個給你的權?“目前就是整得有很多同志精神上不痛快,心情不舒暢,不敢寫,寫的時候也只能奉命作文”。批評有的官僚主義領導,不尊重文藝創作的規律,說文藝已被搞成“領導出思想、群眾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套路。他舉例說,要人寫個作品,寫好了,這個說要加大躍進,作家便加大躍進;那個說要加大辦鋼鐵,又加大辦鋼鐵;這個說要加大辦水利,又加了大辦水利,結果這樣一加,這個作品根本就不像個作品了,最后取消了。
陳毅關于文藝工作的這些觀點,有著特定時代的針對性,在當時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然其精神至今仍并不過時,且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