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 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的群眾路線及其當代啟示
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的群眾路線及其當代啟示
作者:楊貴鳳 陳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1-29 瀏覽次數:7839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黨的群眾路線也是我軍的群眾路線,更是新四軍在血與火的生死斗爭中一再貫徹并堅守的路線方針。1940年3月30日,日本一手謀劃的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日本方面幻想通過其來實現對占領區的穩固統治,從而解決“中國事變”。為促使汪偽政權適應日本持久戰之戰時體制,恢復日戰區治安,穩固對占領區的統治,掠奪經濟資源,確保對華中占領區的統治,消滅該地區內的新四軍,日汪經過精心謀劃,于1941年7月至1944年底,在江蘇大部分地區掀起了罪惡的“清鄉”活動。針對日汪掀起的“清鄉”活動,活躍在江蘇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在中共中央及華中局的領導下,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把武裝斗爭、統一戰線與群眾動員緊密結合在一起,積極展開反“清鄉”運動,最終贏得了反“清鄉”斗爭的勝利。新四軍在鹽城反“清鄉”斗爭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本文擬對此進行相對系統的研究,并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挖掘群眾基礎在當代的社會價值。
一、新四軍在鹽城反“清鄉”斗爭中采取的群眾政策
日汪“清鄉”活動采取以政治為主、軍事為輔的策略,結合經濟進行全面進攻。面對日汪推行的罪惡的“清鄉”活動,中共中央及華中局都認識到:“只有群眾的力量,才是不可戰勝的。”“爭取群眾動員工作的勝利,就是反‘清鄉’勝利的開端。”因此,各抗日根據地軍民要取得反“清鄉”的勝利,必須爭取群眾,動員群眾,依靠群眾。新四軍針對日汪的“政治清鄉”“軍事清鄉”和“經濟清鄉”分別采取了不同的群眾政策。
(一)針對日汪的“政治清鄉”所采取的群眾政策
“政治清鄉”是日汪大搞“清鄉”的主要目的。為達到控制“清鄉”區的企圖,日汪大肆搞政治欺騙,宣傳其“清鄉”針對的是新四軍,目的是“確立治安、改善民生”的漢奸理論,以拉攏根據地內的群眾。對此,中共中央華中局有清醒的認識。《中共中央華中局關于反“清鄉”斗爭的指示》中明確指出,“反‘清鄉’斗爭首先在群眾中作政治動員,將敵在‘清鄉’中的作法及辦法告訴人民,指示具體應付辦法,堅決表示我軍堅持抗戰的決心,敵偽‘清鄉’不可能持久,……以堅決斗爭為上策。”針對日汪的論調,新四軍與根據地內各級政權組織積極進行批駁,開展廣泛的政治攻勢,公開暴露“日汪‘清鄉’是清老百姓的箱”;“宣傳敵人的‘確立治安’實際上是‘盜賊四起人們不安’”;“宣傳敵人的‘改善民生’實際上是‘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此外,根據地軍民在黨委的領導下,還發表了《告民眾書》,召開各階層的群眾會、代表會、座談會,進行廣泛深入的反“清鄉”宣傳的政治動員。通過以上政治宣傳,新四軍牢牢掌握了反“清鄉”斗爭的主動權,為此后贏得斗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針對日汪“軍事清鄉”所采取的群眾政策
1.支持新四軍者:團結
新四軍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群眾力量,發展民兵武裝。一是建立民兵組織。針對日汪發動的“清鄉”活動,根據地軍民在堅持軍事斗爭的同時,一般通過“動員農民從事反清鄉工作,并加強農民自衛運動之斗爭性,使與自衛隊合作,組織民兵”,開展反“清鄉”斗爭。新四軍依靠群眾基礎,大力發展民兵武裝,堅持主力、地方武裝與民兵相結合進行反“清鄉”斗爭。二是在民兵組織基礎上,開展全民性反“清鄉”斗爭和游擊戰爭。新四軍積極動員民兵,組織游擊運動;挑選好的精干的民兵與地方武裝人員,組織武工隊,開展全民性的反“清鄉”斗爭,如組織全民性的反“封鎖”斗爭,火燒竹籬笆,鎮壓漢奸賣國賊等。
2. 投敵分子中的順民:耐心爭取
日汪在“清鄉”地區,不僅對抗日根據地軍民采取堅決消滅的政策,而且對地方士紳、各種幫會勢力等也采取打擊政策,一般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鑒于這一形勢,華中局要求:一方面“清鄉”區內的新四軍與當地黨委要切實想辦法,“爭取偽組織,爭取流氓,改善與流氓的關系,建立城市及敵偽秘密工作”;另一方面,對“敵偽‘在清鄉’中建立的各種組織,我們回去不要立即取消或反對,而要利用之,打入進去,使敵偽的反共組織成為我之組織。”在反“清鄉”斗爭中,根據地軍民認識到:敵偽下層組織的大多數工作人員與偽鄉保甲長,都帶有廣泛的群眾性,是根據地軍民爭取的對象。所以,根據地軍民公開提出“身在曹營心在漢”“地方人不壞地方事”以及“做漢奸沒有好下場”等口號爭取地方士紳、鄉保甲長及幫會勢力。此外,根據地軍民有時還會利用日偽之間的矛盾,組織領導鄉保長等進行合法斗爭,盡可能爭取地方士紳及鄉保甲長;或者利用“橋梁關系(通過社會關系、幫會關系、交朋友工作等),以通信、結納、拜訪、說服等方式達到與根據地軍民建立關系,以更好地粉碎日汪的“清鄉”活動;或者“用盡方法爭取流氓地痞,使其積極參加反‘清鄉’,必要時可掩護我在‘清鄉’地區活動。”在地方基層黨組織努力下,許多鄉保甲長都成了“白皮紅心”,這就使得日汪的“清鄉”失去了基礎。
3.投敵分子中的害我分子:采取適當的鎮壓政策
新四軍對投敵中的害我分子,如勾引敵軍、帶路進攻、向敵偽通風報訊、強迫人民降敵等,堅決采取適當的鎮壓政策。陳毅在《關于鹽阜地區部隊配合第一師反“掃蕩”致三師等電》中,要求嚴厲打擊敵偽部隊,“肅清漢奸土匪。”在《關于蘇南反“清鄉”斗爭的意見致六師電》中稱,“對深入的頑固軍或孤立偽軍可能消滅時,應予以殲滅性的打擊。”形成南北呼應局面。于此足可看出新四軍對于投敵中的害我分子予以堅決打擊的革命態度。
(三)針對日汪“經濟清鄉”所采取的群眾政策
日汪在“清鄉”初期集中軍事力量進行“掃蕩”新四軍及游擊隊,而此后則采取經濟“清鄉”的策略。在“清鄉”區,“敵偽對人民的壓迫剝削,稅收的加重,加上敵偽士兵的奸淫搶掠,新的漢奸、流氓、土匪的橫行霸道,使人民生活日益困難,日夜不安,反抗的心理必然增強了。”這大大有利于新四軍與根據地黨委動員、組織群眾起來開展反“清鄉”斗爭,特別是針對“經濟清鄉”實施更加有利的政策。《彭雪楓、鄧子恢關于敵后布置致陳毅等電》中稱,“應積極發動民眾,檢查減租減息之執行,推動秋季減租減息運動,限制當田贖地,并從積極方面進行改善民生,增辦合作社、借貸所。” 為此,新四軍和根據地黨委先后實行“減租減息,組織群眾的大多數”的政策,和“附加稅、什稅絕對不收”的政策。
二、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所取得的成效
(一)階段成效:壯大了隊伍,削弱了敵對勢力
日偽“清鄉”激起了民眾的反抗情緒,有助于新四軍的發展。對于這一點,日軍第13軍參謀部有著清醒的認識:“清鄉地區中民眾組織得以發展,農村生活不安定為其唯一原因”,農民生活狀態也成為“培養新四軍勢力之社會來源”。反“清鄉”斗爭期間,部隊成份大部分是農民,貧民居多,其次是手工業者和雇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新四軍的群眾基礎非常扎實。反“清鄉”斗爭在壯大了革命隊伍的同時,也消弱了敵對勢力。
(二)最終成效:取得反“清鄉”斗爭的勝利
陳毅、劉少奇、賴傳珠等新四軍領導人在致一師、二師電中多次做出判斷,“敵對鹽阜‘掃蕩’已開始總退卻。二旅及一師其它各部均應乘機堵截退卻之敵。”“敵‘掃蕩’鹽阜地區已結束,大兵已于一日南調。”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三、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中堅持群眾路線的當代啟示
(一)應對未來風險和挑戰必須走好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創立和不斷發展的,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新四軍在反“清鄉”斗爭中的所采取的一系列基于群眾基礎的方針政策是堅持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只有堅持和走好群眾路線,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不斷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經驗,真正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動員、組織和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工作中來。為此,必須深入到群眾之中,了解群眾的訴求和期待,解群眾之所難;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當前國內外形勢風云變幻,立足新時達新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網絡群眾路線”的新概念。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就要把握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完善網上服務民生機制、創新網絡民意收集機制、健全網上民智匯集機制。既要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回應人民關切,也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二)任何時候都要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新四軍在反“清鄉”斗爭中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即使對于投敵分子,也是盡力爭取,而不是完全將其推向對立面,事實證明,該政策是成功的,新四軍最終贏得了反“清鄉”斗爭的偉大勝利。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仍然需要堅持這一立場,永遠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如果沒有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沒有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將失去立足點和歸宿。在我們的工作中,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任何時候都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任何時候都要兼顧人民群眾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努力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任何時候都要少考慮點個人利益,多思考些群眾意愿,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慮群眾需要不需要。
(三)新時代應特別注重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
新四軍在反“清鄉”斗爭中對于投敵分子中的頑固分子、兩面派以及士紳、土豪,依然盡力爭取團結,將其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也具有時代價值。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難免產生新的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社會環境、政治形勢、主要矛盾、外部條件等方面都發生著巨大變化,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的時代特征,人民內部矛盾也呈現出關聯性和聚合性增強、經濟利益矛盾突出、民生矛盾呈上升趨勢、權利意識覺醒與維權理性不足、網上網下相互作用使矛盾處理難度加大、新聞傳媒對矛盾的影響擴大等特點。因此,我們不僅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深層次根源,還要從群眾路線出發,降低因矛盾激化而出現惡性事件的頻率,凝聚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強大合力。面對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新期待,我們需要根據新時代社會發展形勢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措施,順應群眾的內心期盼,及時公正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才能更全面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四軍鹽城反“清鄉”斗爭的勝利,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這一革命實踐也為我黨群眾路線理論的發展和完善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其團結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成功做法,猶如一粒火種,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新時代走好群眾路線,必須在總結歷史經驗、加強理論與實踐創新的基礎上,付出更加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持之以恒地進行不懈探索。
(射陽開放大學,江蘇射陽 2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