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 試析新四軍在鹽阜區堅持其人民性特質的具體體現
試析新四軍在鹽阜區堅持其人民性特質的具體體現
作者:陳建新 萬維干 周德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2-03 瀏覽次數:7837
抗戰期間黨領導下的新四軍之所以在鹽阜區能夠成長、發展、壯大并取得驕人成果,其因皆在于它始終堅持人民性是黨領導之軍隊的根本價值屬性,人民性特質是黨領導之軍隊的特有基本性質。到1942年底,鹽阜區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新四軍將領大都率部堅持原地斗爭。故新四軍在鹽阜區堅持其人民性特質的具體體現涵蓋了:倡導團結堅持統戰、基層建政民主參政、促進經濟改善民生、興辦教育開啟民智、發展武裝全民抗戰、繁榮文藝抗戰宣傳六個方面。
一,倡導團結堅持統戰,圍繞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鹽阜區堅持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人民”作為一個特定內容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不同的內涵??箲饡r期中日民族矛盾已經代替國內階級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因此,“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范疇?!薄】谷彰褡褰y一戰線則是新四軍在鹽阜區日、偽、頑交錯盤踞的夾縫中不斷發展壯大、克敵制勝的生命線。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中倡行團結堅持統戰,是新四軍始終堅持其人民性特質的重要體現。新四軍領導人及廣大指戰員無不充分認識到倡行團結、堅持統戰工作對堅持鹽阜區抗戰和對新四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堅定不移地執行統一戰線,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而確保了鹽阜區敵后各項抗戰任務的完成。
一是團結地主士紳、社會名流共商大計,大力宣傳我黨抗日主張,為參與抗日出謀劃策。既然抗日的地主士紳皆屬“人民”范疇,自然成為新四軍統戰的對象。自1940年10月鹽阜區所轄各縣抗日根據地相繼成立后,中央發出《關于對蘇北名紳進行統戰工作的指示》,劉少奇、陳毅等新四軍領導人即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披肝瀝膽,廣交朋友,向他們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使他們對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了團結地主士紳,落實鹽阜區減租減息工作,劉少奇、陳毅派人用小木船、轎子、獨輪車,把四里八鄉主張抗日的開明地主士紳請到鹽城來,親自向他們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征求他們對減租減息的意見。經過各方面的反復協商,決定實行“二五”減租、“四六”分收(佃農得六成,地主得四成),取消押租,借債月利不超過一分五厘,鹽阜區各縣抗日民主政府相繼公布了減租減息法令。由于充分發揚民主,那些一開始對減租減息有抵觸情緒的地主士紳也很快想通了。1941年8月劉少奇到阜寧后,亦即又特邀當地地主士紳到新四軍軍部駐地親切交談,再度宣傳我黨抗日主張和愛國一家思想,使地主士紳進一步認識共產黨、新四軍的抗日愛國主張。除了一般性拜訪、舉行座談會外,還邀請他們來參加區、鄉農救會成立大會,在政治上予以充分尊重。正確的政策導向使地主士紳轉變了對新四軍的態度,開始信任共產黨,認識到新四軍不會危害他們的生命財產,對共產黨提出的民主也表示贊成。龐友蘭、楊芷江是其中杰出代表。龐先后出任阜寧縣副參議長、阜東縣參議長,鹽阜區首屆參議會副參議長;日軍占領東坎后,龐拒任偽職,體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楊先后出任阜寧縣參議會副參議長、鹽阜區參議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向宋乃德提出修建海堤等建議并得采納,日偽發動“掃蕩”時,楊曾三次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新四軍埋藏了一批重要軍用物資和新四軍三師師部的巨額經費,掩護了不便隨軍行動的鹽阜區黨政軍干部和高級知識分子20多人。在根據地后來所遇到的最艱苦時期,不少地主士紳、民主人士都和當地軍民一同參加反掃蕩斗爭、一起堅持抗日。所以陳毅軍長曾經感嘆道:“鹽阜區的士紳全是愛國的?!?/span>
二是團結以農民為主的基礎群眾,開展剿匪、減租減息等工作贏得民眾支持。農民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力量,鹽阜區根據地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動農民群眾。要讓他們支持新四軍、擁護新四軍,那么新四軍首先要能夠保護農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必須清除鹽阜地區的匪患。1941年9月21日,新四軍三師全殲淮漣匪首王士珍、孫禮濤等800余人土匪。1942年2月中旬,建陽縣政府發布《為剿匪告全縣同胞書》,要求各區鄉充分發動群眾聯保,檢舉土匪、惡霸、漢奸,肅清匪患,鞏固抗日根據地。為團結廣大農民群眾,鹽阜區還普遍開始實行減租減息、減租增資、合理負擔等措施,幫助農民改善生活。鹽阜區黨委在1941年11月21日發出關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指示,要求各級黨委繼續進行減租減息工作,及時糾正地主私自隱瞞或地主與佃農共同隱瞞的假減租減息現象,進一步深入地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通過打擊土匪、惡霸,成立農救會等群眾團體,開展減租減息等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農民群眾抗日的積極性。
三是團結文化名人創建“湖海藝文社”,首開文化統戰創舉。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后,通過與當地士紳、社會名流一段時間交往, 陳毅等人認為可以成立一個詩文社團,通過詩文往來交友寄情,更好地團結上層知識分子和進步士紳,結成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就有了后來創建的“湖海藝文社”。藝文社成立之日,陳毅便賦長詩《湖海藝文社開征引》以賀。藝文社的創立和活動,得到了鹽阜區文化名流士紳的熱情響應,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通過文化這一紐帶,把開明士紳、社會名流中都調動了起來,揮毫潑墨,吟詩填詞,以文會友,增進團結,激發愛國熱情,推動了頗有生氣和特色的抗日文化統一戰線的形成,形成共產黨人同蘇北上層士紳名流和愛國文化人之間詩文往返的熱烈局面。在1941年反“掃蕩”前夕,為了擴大這種詩文交往,陳毅于7月4日寫了《酬良父并同賦諸君七律四章》發表在《江淮日報》上,給當時許多開明紳士地主以教育和鼓舞,對動員鹽阜區各界人士投入反“掃蕩”斗爭有著積極的影響。在陳毅倡導下《鹽阜報》從1942年 8月1日開始,專門開辟了“弦歌脞錄”專欄,這個專欄先后出過 3期,陸續發表了許多開明士紳與進步文化人士的和詩,文化統戰成為鹽阜區統戰工作頗具特色的一大創舉。
二,加強政權建設,通過在鹽阜區實現“三三制”基層建政和民主參政,體現新四軍之人民性特質。
加強鹽阜區基層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現基層建政民主參政,是體現新四軍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之人民性特質的政治基礎。鹽阜區基層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使長期處于日偽頑匪壓迫和蹂躪之下的鹽阜區人民,第一次處于共產黨政權的管轄和保護之下,在政治上呼吸到了民主的空氣,基層抗日民主政權的人民性特質得到充分體現。
一是通過實行“三三制”基層建政和參議會制度,在基層政權建設過程中體現人民性特質。“三三制”是抗戰時期根據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在人員組成上采取的制度。根據三三制的規定,在政權機構和民意機關的人員名額分配上,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開明士紳各占三分之一。在鹽阜區抗日民主政權建設過程中,劉少奇、陳毅堅決執行黨中央關于建立“三三制”政權的決策,指導召開各縣參議會,成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在他們的積極倡導下,從1941年1月至1942年9月,鹽阜區各縣參議會陸續成立。 各縣參議會的成立和籌備,為鹽阜區參議會的召開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10月18日至20日,鹽阜區參議會第一次會議在阜寧岔頭村如期舉行。出席這次大會的有阜寧、阜東、建陽、漣東、射陽、鹽東、濱海、淮安8縣及其他單位,應為152人。其中鹽城縣因敵情緊張來往不便,宋澤夫、胡啟東等參議員未能出席,實到會141人。 大會主席團主席龐友蘭致開幕詞,饒漱石代表中共中央華中局、陳毅代軍長代表新四軍作了重要講話。大會選舉黃克誠為區參議會參議長,宋澤夫、龐友蘭為副參議長;曹荻秋為行署主任,賀希明、計雨亭為行署副主任。大會還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軍政預算以及重要法規法令。通過“三三制”基層民主政權的建立和鹽阜區及各縣參議會的成立,團結了鹽阜區黨外進步人士、社會名流和民主士紳共同抗戰,充分體現了抗戰時期鹽阜區基層民主政權建設的人民性特質,標志著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在鹽阜區敵后根據地得到初步實現。
二是通過調整區劃、改造基層政權,在基層政權建設過程中體現人民性特質。鹽阜區在上述建立“三三制”基層民主政權及成立區、縣兩級參政會過程中,還因應敵我形勢變化,通過調整建制、改造基層政權,在基層政權建設過程中體現人民性特質。自1941年夏日偽大掃蕩后,鹽阜區的戰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日偽占據了阜寧以南的鹽阜區主要交通線,分割了根據地,鹽阜區基層民主建政工作在殘酷的斗爭環境下進行。根據中共華中局的指示,1941年9月1日鹽阜區行政公署成立,將阜寧縣劃分為阜寧、阜東兩縣;以阜寧、灌云、漣東等縣的部分地區,新設了漣灌阜邊區,加上原淮安、漣東兩縣,鹽阜區共轄7個縣和一個邊區。 1942年后新設射陽縣,改設濱??h,并分別調整和新成立了各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縣級政權建立的基礎上,又對區、鄉行政區劃作了調整。各縣、區區劃的調整,適應了當時對敵斗爭的需要,便利了抗日民主政府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指導工作,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能和辦事效率,也便利了人民參與管理政府及各項抗日工作,對根據地的進一步鞏固起了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著手對基層政權的改造。鹽阜區的基層政權大都是在原舊政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基本上保留了原鄉、保制及舊政權人員,具有臨時的統一戰線性質;但隨著根據地的各項抗日建設事業的逐步推開及民主政治的進一步實施,一些舊政人員與民主政府的矛盾日益突出,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根據地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在根據地相對穩定后,為了徹底實施民主政治,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鹽阜區行政公署根據中共華中局的指示,迅速進行了根據地基層政權的改造工作。鹽阜區行政公署在阜寧縣第五、八區進行了劃設小區,實行鄉選的試點。其方法步驟是:由縣政府派人到基層召開鄉保長、士紳、青年知識分子、農救干部的座談會,產生民主選舉籌備委員會,召開民眾動員大會,并以標語、演戲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動員群眾,編好公民小組,各組選推代表。進而舉行預選區、鄉行政委員會委員的大會,再召開新區、新鄉公所成立大會,真正建立起體現民意的基層政權。
三是在人民群眾中發現培養區鄉干部,以體現基層政權建設的人民性特質。為適應基層政權工作建設的需要,克服農村及基層政權工作干部相對不足的矛盾,鹽阜區行政公署先后開辦了淮漣干部學校、鹽阜區行政學院,招收農村工作干部和知識分子、知識青年入學,先后培養了近千名區、鄉級行政干部。同時還以阜寧縣的6個鄉劃設了鹽阜區行政公署直屬區,作為鹽阜區行政學院學員實習和開展工作的場所,鍛煉學員的實際工作能力。之后,選擇素質較好的學員充實全區各地基層政權,推動基層政權的進一步改造。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鹽阜區從上到下逐步建立了新民主主義性質的人民政權,社會政治逐步民主化。據統計,1942年初全區共有55個區,608個鄉,民主力量控制的區政權已達49個區,鄉政權達393個。通過區劃的調整,全區新設立了100多個新區,近1000個新鄉,這樣就更便利了人民參加政權工作,管理政府。同時,區鄉干部隊伍的階級成份也發生較大變化。通過鄉選,地主、富農所占的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而貧農、中農所占的份額則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各級鄉、村級干部絕大部分也為貧雇農成份。由此,鹽阜區敵后根據地農村基層政權基本改變了原有面貌,大大削弱了地方封建勢力,勞動人民開始真正當家作主,這對貫徹實施黨的各項抗日方針政策,推進根據地民主政治的建設和鞏固抗日根據地都具有重要意義,充分體現了基層民主政權的人民性特質。
四是引導建立各種民間抗日團體,確定以農民運動為中心體現基層政權建設的人民性特質。鹽阜區在基層政權建設過程中,確定以農民運動為中心,一批優秀的農民群眾充實到黨內來。僅鹽城縣到1941年6月,就發展黨員5000名以上,還形成了較大聲勢的人民群眾抗日救亡運動,半年時間,農救會就達到16萬人。通過全面開展全縣的農民運動,而且抓緊了農民運動這個中心工作去開展了其他群眾運動——工人、婦女、學生、青年、兒童的運動。婦救、工救紛紛成立,形成了群眾運動的高潮,使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投入到抗日的隊伍中來。民眾組織的廣泛建立,使根據地的民眾凝聚成一股強大的抗日力量,有力地支持了新四軍的敵后抗日游擊戰爭。通過農救會,組織起農民自衛團和農民自衛隊。工救會也發動了工人自衛隊的組織。經過嚴峻的環境考驗,自衛武裝的素質得到提高,在對敵斗爭和保護群眾利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伴隨著反攻形勢,鹽阜區進一步深入開展發動群眾工作。據1944年10月不完全統計,全區調整、充實和健全的農救會組織246個,新發展會員25500人,工救會253個,其中婦救會員就達15萬人。鹽阜區建立了區、鄉農抗會,成立了中學生聯合救國會等。至1944年底,鹽阜區兒童團員發展到18萬人。1945年5月,鹽阜區召開第一屆兒童代表大會,成立了鹽阜區兒童團總團部。這一時期的群眾團體在數量上有了新飛躍,質量進一步提高,組織群眾的面更加擴大了。這為鞏固和發展根據地,配合對敵反攻,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著眼改善民生,采取多種措施促進經濟發展,通過“以抒民困”體現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新四軍在蘇北鹽城重建軍部成立之初,上萬人的部隊,裝備極差,彈藥補給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部隊的擴大和敵后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中共中央號召各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大規模生產運動,以克服日寇封鎖造成的嚴重經濟困難。蘇北抗日根據地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1943年9月,華中局發出了《關于生產運動的指示》,新四軍和鹽阜人民在同日、偽、頑進行頻繁戰斗的同時,自力更生,積極開展大生產運動,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改善生活條件,促進經濟改善民生,在鹽阜區采取多種措施促進經濟發展,通過改善民生以體現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一是新四軍積極開展生產自給,減輕人民負擔。為了粉碎日偽對鹽阜革命根據地的封鎖和多次清剿,據1944年的統計,新四軍軍部直屬隊和三師均實現了蔬菜年自給八個月、油鹽肉食年自給四個月的目標。 在日用品的生產方面,l943年,3師在益林創辦了東海煙廠,生產“金獅”、“鷹球”等近10個牌子的香煙,其中“金獅牌”香煙價廉物美,在根據地內享有盛譽。3師師部和各旅都辦起了油米廠,師部在益林還創辦了民生肥皂廠,所生產的肥皂,也就是多年后為江淮一帶群眾所喜用的“大運河”肥皂。在此期間,東溝、公興莊、單家港等地還興辦起了油坊,這些油坊,由鹽阜行署財經處撥給黃豆,榨油供應機關、部隊。豆餅運到敵占區換回藥品、紗布及白洋布等緊缺物品。
二是大力開墾荒地和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生產。蘇北區黨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大力開展墾荒擴種。鹽阜行署頒布了《墾荒條例》,各區還成立了墾荒局,制定了墾荒計劃,確定了墾荒貸款數額和辦法,調動了群眾開墾荒地的積極性,擴大了耕地面積,使許多荒野變成了糧倉。僅阜東(濱海)一縣就開墾荒田廢田52萬多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7.5%。在興修水利方面,鹽阜區從1943年冬至1944年春共挖8條河流,有10萬畝地變成良田,受益土地145000余畝,每年可增產糧食5000萬斤。修建宋公堤是新四軍在鹽阜區興修水利事業的濃墨重彩之筆。民主政府承諾,修堤費用不用民眾負擔,發行公債,鹽稅作抵。1941年5月拉開了規模空前治海工程的帷幕,于7月5日竣工。鹽阜區各界人民歡呼民主政府的執政能力,謳歌民主政府為民謀利的功德。大堤竣工后兩天,海潮洶涌撲來,新海堤巍然屹立,經受住考驗。鹽阜人民為銘記抗日民主政府的盛德,公議定堤名為“宋公堤”。
三是沖破封鎖發展紡織業,發動民眾大搞副業生產。為沖破經濟封鎖,1941年底,鹽阜行署提出發展生產的指示,要求“家家紡紗、戶戶織布”,并制訂了獎勵紡織的具體辦法。鹽阜及兩臺地區紡織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八灘地處鹽城市阜寧縣東北角,距東坎(現濱??h城)不遠,盛產海貨、海鹽與棉花??谷諔馉帟r期,為對付日寇掃蕩,新四軍的兵工廠、被服廠和后方醫院均轉移至此,是整個華中抗日戰場的大后方。1945年9月,新四軍蘇中部隊一舉解放了大中集和新豐鎮,接管了淮南紡織工業社的逆產,將其改名為淮南紗廠,成為蘇中新四軍的紡織軍工廠。1946年春,淮南紗廠接受蘇中部隊的軍需任務,專門紡織制作軍服的細布和藥用紗布等。廠內新添布機14臺,每月為蘇中部隊提供紗織毛巾30件和細布1000匹。同時,為了解決駐軍和地方群眾吃油問題,鹽阜區根據地相繼開辦起土榨油坊,全盛時僅高作境內油坊就多達50多家,其中路墩、趙墩兩個村即有30家。為了保證榨油原料跟上,民主政府又幫助聯系一批進步商人,組織了30多條運輸船,從東溝、益林、風谷、八灘、東坎等地購運,甚至遠道運來安徽蚌埠一帶的黃豆。豆餅大部分運銷蘇南,換回藥品、紗布及辦公文具、紙張等緊缺物品。機器碾米業、釀酒業也興旺發達,民主政權在高作南鄉辦起了軍糧加工廠,除碓磨全用上外,又從敵區搞來3臺軋米機,專門加工軍糧;既做了擁軍工作,又增加了收入。同時興辦了恒龍、鼎和、益如3家糟坊,日夜淌酒,供敵后幾個集鎮銷售,亦可從敵占區換回緊缺物資。1945年10月,新四軍三師北上,高作人民用自己生產的地方酒為子弟兵餞行。在發展自給型工業的同時,又大力發展集市貿易。在一些集鎮開放貿易市場,附近集鎮為防敵偽掃蕩,都把店內商品搬到船上,在敵后高作一帶流動,人們稱這種既藏貨又賣貨的船為“水棧船”,因高作境內比較安定,所以“水棧船”特別多,每逢集期,常常聚集數百條。此外,還發動群眾大搞副業生產,如打關(蒲)席、織草包(袋)等傳統手工藝,在大生產運動中,他們充分發揮了這一特長,既為駐軍解決了地鋪墊席,又為筑堤打壩提供了裝泥的草包,同時也增加了自己收入,改善生活。
四是設置金融、鹽稅機構,掌握經濟命脈以利民生。新四軍不僅在敵后與日偽軍浴血奮戰,還創辦了江淮銀行和鹽阜銀行,發行貨幣、繁榮經濟,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貨幣戰、經濟戰。1941年4月,新四軍財經部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在鹽城成立“江淮銀行”。1941年下半年,日偽軍“掃蕩”侵襲不斷,新四軍決定撤銷江淮銀行總行,將原江淮銀行的資產及業務骨干再拆分到各個根據地,分別組建鹽阜銀行、淮北銀行、浙東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1942年春,在取得反“掃蕩”勝利后,為啟動經濟,新四軍三師和鹽阜行署決定建立“鹽阜銀行”、鹽阜印鈔廠。后來在存續的三年多時間里,鹽阜銀行總計發行的鹽阜幣共有9種面額、26個版面、31個票面,共發行總額6700多萬元??箲饎倮Y束后,華中抗日根據地即連成一片,華中銀行隨之誕生,鹽阜銀行并入華中銀行,鹽阜幣光榮完成了活躍經濟、穩定市場、抑制通脹的革命任務,退出歷史舞臺。在鹽阜區根據地,進出口貨物稅是新四軍部隊、機關經費來源,唯一的稅收。當時鹽阜區出口的土特產有皮花、食鹽、海魚、幫豬、豆餅、食油、禽蛋、金針菜等;糧食是嚴禁出口的。進口貨物有各種布匹、棉紗、煤油、蠟燭、火柴、紙張、醫藥、軍工用品等。食鹽是群眾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當時暢銷皖、豫、鄂、贛、湘等省,是戰略物資。在1942年以前,新興、伍佑兩場公署還派員助征鹽稅,后由貨物管理局征收。1944年建立淮北鹽務管理局,專管生產、運銷、專賣等工作。鹽稅是新四軍重要稅收來源,中共鹽阜地委投資新建了恒源公司、新四軍三師新建大升公司、阜寧縣優抗會投資新建新生公司,到1945年5月,在鹽阜區公營、私營的大小鹽業公司已達43個,總計鋪設鹽灘340個,后合并為220個。為了區別于抗戰前的淮北鹽場老灘,取名新灘鹽場。到抗戰勝利時,新灘鹽場已成為鹽阜區抗日根據地大粒鹽的主要產地。5年間,累計產鹽750萬擔,不僅滿足了抗日根據地食鹽的軍需民用,還為抗日戰爭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援,有效粉碎了日偽對根據地的封鎖。
四,普及民眾教育,興辦中小學校促進地方教育事業,在開啟民智中體現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普及民眾教育事業是民生大事,新四軍在鹽城除了創辦了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等,培訓了大批黨政軍各部門和各條戰線的干部外,還在鹽阜區普及民眾教育,地方文化教育事業也迅速發展。
一是普及民眾教育,開啟民主意識。鹽阜區歷史上是教育比較薄弱的貧窮落后地區,新四軍開辟抗日根據地后,最突出的問題是民眾的思想認識與當時緊迫的抗戰形勢不相適應,普及民眾教育迫在眉睫。對此,劉少奇提出,當務之急是要在群眾中進行民族教育以提高民族氣節及抗日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政治水平,使他們能夠關心政治問題,自覺地參與根據地各項民主建設。1941年5月,中共中央華中局在《關于組織根據地內人民大多數的決定》,全區從黨政機關、部隊抽調知識青年和文化干部,組成民運工作隊,舉辦農民俱樂部、識字班等,宣講抗日道理;動員民間文化人,編“順口溜”,以街頭詩、墻頭詩等形式普及文化,宣傳抗日,宣揚新四軍英勇殺敵的事跡,普及大眾教育,重在興學啟民智。夏學和冬學,是開展群眾教育最有效方法。另外,通過民校、鄉村小學、識字班、俱樂部、演講、講座等,或在村口橋頭、要道旁設立識字牌,在墻壁、樹上寫標語、詩歌及課文等,不拘一格地進行群眾教育。為適應戰爭環境,群眾教育還將學員按民兵編制編成組的方式,以便隨時移動,機動上課。除識字、學基本文化知識、普及社科常識外,還包括教育群眾學習軍事常識,如對舊武器的使用,如掌握土槍、土炮、刀矛的效用等。群眾教育的豐富內涵與嶄新形式,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學習熱情,為奪取抗戰勝利筑牢了思想根基,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是興辦教育事業,大力發展中小學校。1941年1月,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后,在劉少奇、陳毅的關懷下,即復辦了“鹽城縣縣立中學”。1941年和1942年,鹽阜區行政公署先后在阜寧縣境內創辦了鹽阜區聯立中學、鹽阜師范、鹽阜職業中學等中等學校,其中尤以鹽阜聯中在蘇北地區影響較大。1941年秋,劉少奇在陳集鄉公所召見劉彬、宋乃德等人,對他們說,這個地區知識分子很多,為了避免這些人流到敵偽地區去,應該開辦學校,這樣既能團結他們,又能培養人才,希望先辦一所聯立中學。根據劉少奇的指示,鹽阜區黨委與鹽阜行署立即著手籌辦鹽阜區第一聯立中學(今鹽城中學前身),暫由宋乃德兼任校長,規定該校以“抗戰建國”為宗旨。1944年7月16日,在鹽阜區召開的第二次文教會議上,統計出當時鹽阜區有小學1186所,中學13所,這些學校主要是培養為新民主政治服務的干部和適應新民主政治的新公民,以培養民族精神、民主思想、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
五、堅持全民抗戰,開展大規模的參軍運動掀起擁軍熱潮,以軍民魚水情深體現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一是堅持全民抗戰,大力發展地方武裝。抗日根據地開辟后,新四軍、八路軍各部曾抽調一部分武裝,充實各縣,維護地方治安,開展剿匪反頑斗爭。1941年9月13日,鹽阜軍區在阜寧縣陳集成立,洪學智任司令員,楊光池任政治部主任。為大力發展鹽阜地方武裝,中共華中局提出“主力部隊地方化”“地方部隊主力化”的方針。根據華中局指示,新四軍第三師先后以4個主力團地方化,編入地方武裝,增強了地方武裝的戰斗力。在鹽阜區黨政軍領導機構的統一部署下,阜寧大隊、東臺縣獨立團、鹽城縣武裝抗日總隊等各縣區隊武裝陸續建立。至1941年底,鹽阜區已擁有地方武裝人員6320名,步馬槍4323支,駁殼槍187支。隨著1942年春全區群眾運動的再發動,鹽城的人民自衛武裝也迅速發展起來,如脫產的農民自衛隊、工人自衛隊等。據1941年統計,鹽阜全區已有群眾自衛武裝10萬人。1942年,鹽阜軍區組織千余人集訓和大型閱兵,有效提高地方武裝軍事素質和戰斗力。至年底,各縣區具有較強戰斗力的地方武裝已達5000余人。在配合全面大反攻的過程中,涌現出大量民兵英勇抗敵的戰例。如1944年7月23日的東陳莊戰斗中,濱海三區動員4000名民兵擊潰徐繼泰千余人的四路圍攻。地方武裝的發展壯大,形成了保衛抗日根據地、開展地方抗日游擊戰爭的一支生力軍,有力配合了新四軍主力部隊的軍事斗爭,促進了全區人民抗日自衛武裝的發展。
二是開展大規模的參軍運動,掀起擁軍熱潮。新四軍在鹽阜區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鹽阜人民真切感受到新四軍不僅英勇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而且是真誠地為老百姓謀福利;其紀律嚴明、英勇抗日及其愛民之舉,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參軍運動和擁軍熱潮,有力地充實了主力部隊的兵源,為奪取全面反攻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俺圆艘园撞诵模敱斝滤能姟?,是當時流傳甚廣的歌謠。“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這是鹽阜區人民當年愛黨擁軍的真實寫照。從1940年10月到1945年10月,僅在阜寧東北地區和后來的阜東縣,青年參軍就有9475人,其中參加主力部隊的3199人,參加縣武裝的2620人,參加區隊的3656人。為了粉碎日偽的軍事進攻,迎接對敵大反攻,1944年初,鹽阜地委決定在全區掀起春季參軍運動。黨政軍民全力動員,全區區鄉干部、共產黨員帶頭響應;工人、農民、青年知識分子踴躍參軍;中小學師生和婦女組織慰問隊、宣傳隊,走街串巷,宣傳參軍,發動捐款、捐物慰勞新兵;各縣文工團自編自演參軍節目。全區參軍氣氛異常熱烈,涌現出父送子、妻送夫、父子雙雙齊參軍的動人場面。至1944年1月底,全區報名應征者即達7350人,經篩選,5873人入伍。在參軍運動中,阜東縣八巨鄉動員全區第一批參軍先鋒隊,阜東縣為此舉行聲勢浩大的騎馬、戴花的歡迎儀式。阜東參軍運動很快遍及鹽阜各鄉村,形成全區參軍運動的新高潮。兩臺地區也掀起了頗具聲勢的青年參軍高潮。1944年底,為做好戰略反攻,擴充主力,東臺縣繼1943年底之后再次掀起參軍高潮,全縣共動員3555名青年入伍。在臺北縣,1944年先后開展三次參軍運動。全縣共有1576人入伍,鹽阜地委專門登報表揚了19位參軍模范。參軍運動也感染并得到了全區開明地主士紳的積極支持,他們紛紛捐錢捐物、獻田獻糧。其中,臺北縣西渣區19名士紳為支持參軍運動,主動獻田697畝,獻款3萬元。1945年春,鹽阜區又有2000余人參加了新四軍。鹽阜區軍民魚水情深,在艱苦的“反掃蕩”斗爭中,鹽阜區群眾和進步士紳與新四軍密切合作,在保護抗日資財,掩護抗日干部和新四軍傷病員方面有很多感人的事跡。
六、擴大抗戰宣傳,營造全民抗戰文藝氛圍,以培育大眾文藝來體現新四軍的人民性特質。
一是設立“文化村”,為鹽阜區繁榮抗日文藝加強抗戰宣傳提供了有力人力支持。皖南事變后,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一些知識分子、愛國人士以及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不得不離開重慶等地前往香港與上海。陳毅得知情況后,親自給他們寫信并派人專程前往聯絡。在陳毅的召集下,鹽阜大地上一時各方名流云集,為鹽阜區繁榮抗日文藝加強抗戰宣傳提供了有力人力支持。如鄒韜奮、戈楊、薛暮橋、范長江、阿英、賀綠汀、駱耕漠、馮定等。陳毅經常與他們談心,參加他們舉辦的活動。為充分發揮文化抗戰的作用,陳毅親自考察,選定鄰近鹽城新四軍軍部所在陳集鄉的賣飯曹村,作為這些文化精英的活動點,這就是后來被傳為文壇佳話的“新四軍文化村”。知識分子有了更多發光發熱的地方,他們的革命激情噴薄而出,新四軍的思想文化工作空前活躍。
二是組織抗日文化宣傳,營造全民抗日氛圍。在整個抗抗戰期間,新四軍不僅在敵后戰場上積極抗日,牽制粉碎日軍兵力,還積極活躍在文化戰線上,一直堅持通過文化宣傳,宣傳日本帝國主義不義戰爭必敗,勝利屬于中國人民的。通過文化宣傳,營造全民抗日氛圍。在鹽阜地區先后成立了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蘇北文化工作者協會,為了團結鹽阜各階層文化人士參加抗日,促進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及繁榮根據地抗戰文藝起了積極作用。陳毅于1941年4月在蘇北文協代表大會上作《為廣泛開展蘇北新文化事業而奮斗》寄語:“依靠群眾深入群眾,成為一個大眾的文學藝術家”。在劉少奇、陳毅的直接領導下,華中局和新四軍在蘇北還創辦了《江淮日報》、《江淮文化》、《真理》、《鹽阜報》(《鹽阜大眾》)等報刊,通過報刊先后發表了《鹽城農救會工作經驗》、《用實際行動來保衛鹽城》等文章,加強抗日宣傳,團結各階層人民,宣傳黨的抗日方針政策。
三是堅持文藝大眾化方向,培育大眾文藝。華中局和新四軍在蘇北根據地積極廣泛開展以抗戰為主題的民族民主的文化運動,廣大群眾特別是勞苦大眾接受了新的文化思想,覺悟普遍提高,形成了軍民一心、團結抗日的社會政治局面。1941年春,在劉少奇的親自領導下,鹽城召開了一個規模盛大的農民代表大會。青年戲劇家許晴配合盛會寫了一個十幾場的大型活報劇,描繪根據地人民抗日擁軍、減租減息,當家做主、揚眉吐氣的精神面貌。農民觀眾從舞臺上看到自己翻身解放的生動形象以及群眾演員參與其中,無不歡欣鼓舞。大眾文藝面向農村、貼近生活,喚醒民眾,宣傳抗日,成為鞏固抗日根據地、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而戲劇則成為文藝大眾化運動的開路先鋒。呂振羽、范長江、鄒韜奮、賀綠汀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先后匯聚鹽城后,賀綠汀音樂作品《1942年前奏曲》、丘東平小說《茅山下》、阿英劇本《李闖王》等大量抗戰文藝作品,都是在鹽城根據地時期進行創作的??箲饡r期,鹽阜區還專門成立了群眾歌詠協會。鹽阜區的音樂工作者除了組織軍民高唱全國廣為流傳的抗戰歌曲外,還以蘇北軍民抗戰為素材,創作出不少抗戰新歌曲,如《新四軍萬歲》、《蘇北進行曲》、《保衛夏收》、《繳公糧》、《軍民團結一條心》、《中華民族好兒女》、《當兵把仇報》、《民兵歌》、《打勝仗》等,在根據地廣為傳唱,激發了群眾的抗戰熱情。為推動音樂創作,傳播抗日的新歌曲,在鹽阜區所辦的各類報刊雜志都注意刊載歌曲,另外還出版了《新音樂》、《先鋒歌集》、《每日新歌》、《每周新歌》等音樂刊物。激昂的抗戰歌聲,鼓舞著民眾抗日斗志,抒發著戰斗豪情,對宣傳黨的政策、鞏固抗日民主政權、激勵廣大軍民的抗日士氣起了很大作用。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宣傳教育,使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和地主士紳認識到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是真正的抗日隊伍,是維護群眾利益的人民隊伍,激發起廣大群眾參加革命、投身革命、奉獻革命的熱情,培養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和革命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