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一對抗日英雄
一對抗日英雄
作者:莫戰蘭 責任編輯:徐銀山 來源:《鐵軍》2013年第10期 日期:2013-12-09 瀏覽次數:7827
1946年6月下旬,在中原突圍戰斗中,張極生、吳大群隨新四軍第五師從平漢鐵路向東轉移,在河南信陽地區遭遇國民黨軍隊伏擊,雙雙被俘。這一對在抗日戰場上相識、相戀乃至結成革命伴侶的戰友,在經歷敵人種種殘酷迫害后壯烈犧牲。時年張極生30歲、吳大群25歲。
華僑出身
張極生,又名張清、張清江,1916年4月25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縣官橋鎮嶺兜村。
張極生的父親張作成旅居菲律賓宿務市經商,母親王曬守望家業。1925年,父親將九歲的張極生接到宿務市華僑小學讀書。1930年,張極生回到福建進入南安讀初中,之后升入泉州培元中學高中部。這年夏,張極生的進步思想已被中共嶺兜黨支部成員關注。1933年秋,張極生被選為共青團晉南縣委宣傳委員兼團梅嶺區委書記。1935年9月至10月,嶺兜村遭受國民黨兩次慘絕人寰的圍剿,黨組織根據中央隱蔽待機的指示,張極生于1935年底前往菲律賓。
投奔延安
張極生雖然遠離家鄉,但心中時時刻刻惦記著祖國的安危。在失去黨組織領導后,他獨立戰斗,不失時機地繼續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揭露國民黨喪權辱國的罪行。張極生請父親資助,在宿務市開辦書店,出售進步書刊,傳播進步思想。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張極生懷抱赤子之心,組織宿務市愛國青年救國會,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向華僑募集善款支援祖國抗日。集資創辦《烽火報》,他親自編排抗戰消息、寫評論,印刷后分發各地華僑。
1937年11月,張極生滿懷報效祖國的熱情,號召宿務市愛國青年救國會成員返回祖國抗日,數十人踴躍報名。后經研究商洽,決定分批回國。第一批由張極生、楊志民、孫權裕、黃再成、蔡振聲等五人,被稱為“開路五先鋒”。
1938年1月中旬,“開路五先鋒”繞道馬尼拉,乘英國輪船到香港,經廣州到武漢,得到鄒韜奮幫助,五人中除蔡振聲留在武漢外,其他四位勇士到了延安。
各顯身手
四勇士到延安后,經四個月的培訓,黃再成分配到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孫權裕分配到晉東南,楊志民分配到山西決死隊,張極生分配到新四軍。他們路經武漢時,正逢日軍調動大部兵力進逼武漢,黨組織改派他們留在國統區第九戰區第二政工大隊。第二政工大隊由國民黨將領陳誠統率。到國民黨部隊去,接受國民黨的領導,這是張極生始料不及的,但他還是接受了工作安排。況且,這個政工大隊的領導權實際上掌握在共產黨人手里,它的前身是上海戰地服務團,是抗戰初期由郭沫若建議上海地下黨組建的。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向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吳大群,這位正在著名教育家李公樸辦的上海量才補習學校讀書的品學兼優的小姑娘,毅然棄學參加上海地下黨組建的戰地服務團,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事情就這么巧,吳大群后被派往陜北公學學習后也被分配到第九戰區第二政工大隊工作。
張極生隨政工大隊輾轉湖北陽新、通城、道山等離前線較近的地區進行宣傳抗日活動,動員群眾,保衛武漢,救護傷兵,以后又轉到了湖南平江縣。
1938年冬,日寇逼近長沙,造成長沙城內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燒毀房屋5萬余幢,燒死2萬余人,傷者無數,20萬居民流離失所。第二政工大隊接到立即趕往長沙參加搶救和處理善后工作的通知,全體隊員日夜兼程趕到長沙時,大火還在熊熊燃燒,國民黨的各級政府官員,早已逃得無影無蹤。第二政工大隊的同志們立即投入到被大火包圍的傷兵醫院進行搶救工作,張極生更是哪里有傷情就沖到哪里,哪里最危險就出現在哪里。這時,他覺得第二政工大隊的工作有意義了,實現了自己要參加的真正意義上的抗日救亡工作的愿望。
革命友誼
第二政工大隊的工作業績和作風受到社會各界的贊揚,卻引起國民黨當局的不滿、妒忌和排斥,他們尋找各種借口,從各方面施加壓力,逼迫第二政工大隊放棄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安排一些與抗日無關的演講等活動。黨支部根據形勢,利用國民黨上層之間的矛盾,及時安排黨員張凱君、鄔凌秋、孔湘桂等率領隊內革命青年28人撤到桂林陳誠行營,編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臨時政工隊。張極生、吳大群包含在28人之中。
1939年2月,臨時政工隊奉命從桂林步行到重慶,隊員們意識到這是陳誠有意用這種方式消磨大家的抗日意識。黨支部激勵大家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能就這樣被國民黨擊垮。他們每天步行六七十里,沿途進行抗日宣傳,召開各種類型的座談會,訪問抗日家屬及人民群眾,調查國民黨在征兵、優撫工作中的各種舞弊行為。到了繁華的縣城,他們還利用戲院或簡易舞臺,演出抗日活報劇。就這樣,兩個月步行3000里,大家的熱情始終如一,28人的堅強集體沒有一個人掉隊。到達重慶后,這支極具戰斗力的堅強集體被強行解體。
張極生、吳大群雖然被國民黨拆分兩地,但他們為共產主義奮斗的決心沒有改變,在革命征途中建立起來的友誼沒有改變,投身偉大的抗日戰爭的熱情沒有改變。吳大群邊授文化課邊教抗戰歌,常常自己作詞譜曲,有時相約與極生合作。有歌詞代表作《我們都是小戰士》為證:“四月四,四月四,我們都是小戰士;小戰士,小戰士,我們不做搖籃里的胖娃娃,要做抗戰的小戰士;我們不做舊社會的寄生蟲,要做新社會的小主人翁。”
共同抗日
1939年,吳大群與張極生在重慶以極其簡樸的形式結為連理。
1941年1月7日,國民黨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為了接受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的血的教訓,黨組織決定部分同志緊急疏散。張極生與吳大群返菲律賓開展工作,他們在香港待機啟程時,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被困香港,后轉澳門。由于吳大群懷有身孕,在澳門一家醫院誕下嬰兒后,為集中精力回國抗日,嬰兒交托院方撫養。
1943年,張極生在桂林文化供應社發行部工作,由于出版了大量的進步書籍,發行部在廣西乃至全國都頗具影響。吳大群到桂林羊角山的東山小學任教。當時葉挺將軍被軟禁在羊角山,距東山小學只有百步之遙,吳大群和她的戰友們為秘密保護葉挺將軍及家屬做了很多工作,為葉挺將軍的女兒及其他孩子的教育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1944年,日寇把戰火燒到湘桂。張極生攜家帶口,隨機關向南遷移,輾轉重慶,戰亂中不幸丟失一個孩子。這年秋天,張極生被安排在重慶中外出版社從事地下革命活動。秉性耿直的張極生由于看不慣國民黨當局的官僚作風,懷著對日軍的深仇大恨和對國民黨腐敗的強烈不滿,和吳大群決心到抗日前線去,并把身邊唯一的孩子寄托友人撫養。
1945年5月,張極生、吳大群、龔若青三人經中共南方局同意被編為一組,張極生擔任組長,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中原新四軍第五師,一對抗日夫妻終于實現了到抗日根據地報效祖國的愿望。經信(陽)應(山)隨(縣)中心縣委決定,張極生任縣北區區長,吳大群先后任職《七七日報》及區政府秘書。
在新的崗位上,他們迸發出更高的熱情,各項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
英雄遠行
1945年8月15日,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浴血抗戰,終于迎來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可是蔣介石在完成內戰準備之后,捍然撕毀停戰協議,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
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調集軍隊22萬人圍攻中原解放區。在敵軍重兵圍困下,根據毛澤東“生存第一,勝利第二”,“巧妙避開敵之打擊,分途突出包圍圈”的指示,李先念、鄭位三各率領一路人馬分別突圍,進行戰略轉移,史稱“中原突圍”。張極生、吳大群在這次轉移中雙雙犧牲。
英雄的身影遠去了,連英雄的三個孩子也流落四方,不知如今可安在?
英雄的身影走遠了,英雄的形象將永遠印在我們心間,英雄的精神將永遠鞭策我們前進。
為人民共和國犧牲的英雄永存!